拆解书目: 《结构思考力》 所属活动: 提高沟通的效率,从结论先行开始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提高沟通的效率,从结论先行开始 学习目标: 如何清楚的表达你的观点?

开场:

       大家好,我是陈燕,很高兴来到龙城分舵拆书帮现场,和大家共同交流学习。首先介绍下我自己,一是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目前在企业担任人事管理工作;二是企业培训师;三是正在练级的拆书家,关注学习力的提升和亲子教育的践行者。
为了大家更好的交流和讨论,我们先来进行分组,两两分组。
今天我要分享的内容来自《结构思考力》这本书。
【学习目标】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能学会在工作汇报时用汇报三步法来组织语言,清晰表达,让对方迅速抓住主旨,从而提高沟通效率。 

先来介绍下《结构思考力》这本书:

F(Feature) 

这本书的作者是李忠秋,他是结构思考力学院的创始人,中国思维教育专家,也是“得到”APP精品课《有效训练你的结构化思维》的主理人。这本书是结构思考力学院开发的版权课程之一,它以金字塔原理这一工具的应用为主框架,从“结构思考”的角度传递结构思考力在思考和表达方面的理念和方法。告诉我们“只有思考清晰,才能表达有力”。

A(Advantage) 

这本书的核心理念源于芭芭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是中国版的“金字塔原理”,与其他同类书相比,本书结构简单,概念清晰,列举很多与我们生活工作贴近的案例分析,易于理解和实践。每个章节都有针对性的“思考力体操”演练,更具实战性。

B1(Benefit)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你和领导工作汇报或沟通时,说了半天领导没明白你的核心意图,你也很懊恼怎么没明白你的意思?当你的下属找你汇报工作时,说了半天不知道他在说什么,让你很恼火?当你想和朋友交流某件事时,发现叨了半天,不但偏离了主题,还浪费了时间……如果思考清晰、表达有力,这些都不是问题。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形成结构化的思维习惯,在任何工作和生活场合,都能够表达有力、高效工作。

B2:今天学习的片段就是教会如何运用结论先行的方式进行工作汇报,学会用汇报三步法组织语言,清晰表达,让对方迅速抓住主旨,从而提高沟通效率。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现在,我将原文片段的拆页发给各位小伙伴,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阅读好的小伙伴请举手给我示意。

2.你有一个不耐烦的上司吗?

“我的上司对我特别不耐烦,每次汇报工作或者会议发言时他都打断我的话,真是郁闷!”

我们再看看另外一个版本。

“我们的这些干部每次找我汇报工作,就在那里说呀说的,经常是听了15分钟也没听明白他们到底想说什么事情,只能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打断他们!”

上述情况在我们的身边经常发生,问题的核心不是我们的上司不耐烦,而是如何提高沟通的效率?如何既能清楚地表达你的意见,又能让对方准确快速地把握你的观点?

那么怎样消灭你上司的“不耐烦”呢?(注意我说的不是消灭不耐烦的上司……)

消灭上司的“不耐烦”,从“结论先行”开始。(见图1-3)

拆页图片.jp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大家已经看完了。

【what】在工作汇报或会议发言时,我们都希望自己要表达的核心,对方就能够一听就明白;也希望对方说的话简单明了,自己能清晰地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而事实上经常是:有的人表达比较随意,想到哪说到哪,听者不知所云;有的人表达会有目标性,知道想要表达的主旨,但容易被他人带偏主题,沟通效率低下;还有的人表达的内容,观点结构清晰,让人听了一目了然。前两种的表达方式很容易让职场中的领导不耐烦或听不进去。而最后一种表达,运用清晰的表达结构,就很容易被领导认可,能准确的抓住你说话的核心内容,提高沟通效率。当你向领导汇报工作时,你是属于哪一种呢?


【why】【不这么做的坏处】

简单、高效地沟通和工作,既能很快的获得上司和对方的认可,还能提高职场竞争力。如果我们在工作汇报或会议发言时,不能清晰的表达所讲,结构混乱,领导对你的评价一定会是不耐烦,认为你是一个思维混乱,话都说不清楚的人,又怎么放心把重要的工作交付给你?你就没有机会接触更重要的工作,无法体现自己的工作价值,无法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举反例说明】

上个月底工作总结时,我就遇到类似的情况,当时领导问我一个项目的进度情况,我当时没多加思考,习惯性想到什么说什么,还没说完就让领导没有耐心听下去,想要解决的问题也没解决,让我很郁闷。情况是这样的:

我们有一个校企合作的培训项目,项目中期开展的不是很顺利,遇到了一些问题:培训组织人员前期没有了解清楚确切的需求、员工参与率不高、受训部门负责人对此项目也不重视。领导问起这个项目的进度,我立即跟他汇报:“领导,这个项目现在遇到很多问题,员工参训率不高,很难开展。找了部门负责人,他们都不是很重视,问了员工也是没有时间参加,当然我们前期的需求调研也存在问题……。”话还没说完,领导说:“你们需求不调研清楚,当然不高了,再重新考虑下。”我正要继续说,领导已经表现出不想继续交流了,让我们会议后考虑清楚怎么开展工作。

可以看出,这就是一场无效的沟通,问题没有解决,还可能让领导对我有了不好的印象。

【how】

所以,当进行工作汇报或会议发言时,我们就要使用清晰的汇报结构,才能让对方听的明白,更加高效的工作。在这个片断中,作者给出三个步骤教我们用“结论先行”的表达法,理清思路,准确表达,简单地说就是工作汇报的三步法。

第一步:结论先行,表明观点:整理你要表述的内容,提炼和归纳中心思想;

第二步:阐述观点:依次列出支持你观点的几个要点,简要概括,再详细描述;

第三步:总结观点:在结尾时对提出的中心思想进行总结,再次阐述你的观点。

【不这么做的坏处(反例变为正例)】

上面我遇到的这种情况,如果早点学习了工作汇报三步法。我会考虑这样进行汇报:

1、 结论先行,表明观点

“领导,我们的校企合作项目当前遇到的问题影响了实施进度,鉴于这个项目的重要性,有些困难的解决我需要您的工作支持。问题点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2、 阐述观点

(1)学员参与率不高:据了解一个原因是对前期的培训课程不感兴趣,这个主要是前期的培训需求调研不准确,目前已安排学员与校方共同探讨确定后续的课程需求;另一个原因是培训同事当前项目工作较多,没有精力全程跟进,导致培训通知不到位,我需要您能同意重新调配人员来跟进这项工作。

(2)学员反馈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参与,其上级主管对此不重视不支持。这方面需要您的帮助,与他们上级领导沟通项目的重要性与参与要求。

3、 总结观点

鉴于这个项目的完成能够为公司带来收益,对公司益处多多,公司领导也很重视。我希望您能帮助解决以上两个问题。

我相信经过这样的沟通,领导应该很快清楚明白我的主旨,及时给予工作支持,并清楚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问题点的原因。

【where】

“结论先行”的三步法适用于职场工作汇报、会议发言等情景,而且当你有明确的目标,想和朋友或家人沟通某个问题时,也可以运用,达到高效沟通。如果和朋友闲聊,打发时间的,可以不必采用这个三步法,否则太过正式会影响交谈中放松的气氛。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好了,各位小伙伴们,大家想想在自己的工作中,曾经有没有遇到过在会议中工作汇报时的类似场景呢:

部门例会,大家都要汇报自己的工作情况,你在上个月同时承担了几个项目工作,期间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了不错的成绩,对有些工作还想到改善的地方,此时你信心满满,希望通过汇报让上司看到你的工作成果。轮到你发言时,你说了很多,把想说的内容都说完了,本期望得到领导的认可和点评,结果没有正面反馈,你很郁闷。

现在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请大家想想类似的场景,当时你是怎么做的呢?


现在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在小组内分享。

【记录学习者案例】

学习者:上周部门例会,我做了PPT文件汇报工作,花了很多时间准备了大量的数据和图表体现,比如本月招聘人数,达成情况;培训完成次数和完成率、薪资发放情况和工伤发生次数,一堆数据图表演示后,信息量很大;全部讲完后,领导什么也没说,就让其他同事继续汇报了。感觉自己花时间准备的工作不值得一提,很不是滋味。


A1+反思加工经验

非常感谢刚才小伙伴的分享,接下来,让我们回到当时的场景,运用今天学到的结论三步法想一想该怎么做。第一、结论先行、表明观点;第二,阐述理由;第三,总结观点。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写出你的做法。


好的,我们请一位小伙伴用2分钟时间来分享一下。

【记录学习者案例】

学习者:部门例会时,我首先会结论先行、表明观点:上个月,部门做了哪些主要工作,列出重点的3点,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其次:阐述理由。针对每个观点用具体的数据来说明,用数据来论证,说明清楚。例如:针对工伤发生次数较多的现象,提出要对生产加强车间安全教育和培训。第3,汇报结尾时,再次提出重要的3个观点,进行总结,重点阐述这样做对公司的好处以及改善的重要性。


非常感谢小伙伴的分享。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结论先行的汇报三步法,大家可以在职场中或生活中有意识地经常训练这种思考方式,熟练运用自如,让我们的表达更有力,你的老板还会不耐烦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的拆书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