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二级拆书家绚绚,一个喜欢阅读的项目管理工程师。
今天我拆书的主题是:如何努力才会有成效。在接下来一小时的拆书里我们有两个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1:学完后,在遇到阻碍时,能用“目标-障碍改进法”(澄清),找到(行为)最可能的障碍(界定),避免无用功。
学习目标2: 在没有遇到阻碍时,能通过主动应战(澄清),解决(行为)可能产生的问题(界定)。
给学习者分组:3~4人一组。
【场景法介绍图书】
【场景】
我前段时间有点低落,每天忙忙碌碌的,上班做了好多领导交代的事情,到写绩效输出时却无从下手,每天下班回家都觉得很累,强撑着去运动看书,但体型没有什么变化,书看了也没记住,感觉很丧。
【提问】
小伙伴们,你们有没有遇到类似的情况,明明付出了很多努力,却又一事无成?如果一直处于这样的状态下,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如何才能避免这种状态呢?
【影响】
(不自信、没输出等) 如果总是忙忙碌碌,却没有成果,我们就会不自信、没输出,压力很大,也可能会破罐子破摔,觉得努力无用,或干脆放弃努力。
【解决】
今天我给大家重磅推荐《精要主义》一书,本书作者格雷戈·麦吉沃恩被誉为“21世纪的史蒂芬·柯维”,他教给我们做事的一种方式:更少,但更好,把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务上,用20%的努力产生80%的成果。
给大家1min的时间先阅读一下拆页1,阅读完抬头示意我一下。
在努力弄清楚这些话的含义的时候,他和他的儿子及一帮朋友进行了次徒步旅行。作为童子军领袖,他负责在太阳下山之前,把所有男孩子都带到营地。但是,所有参加过这种旅行的人都知道,让一群小男孩都以同样的速度行进并不掉队,这实际上是很难的。艾利克斯很快就碰上了一个问题:有些童子军走得很快,而另一些却走得很慢。特别是一个叫赫比的小男孩,走得最慢。结果,走在队伍最前面的男孩和落伍的赫比之间,距离相差好几公里。
因此,艾利克斯决定换一种方法。他把赫比放在这组人的前面,把其他孩子按速度进行排列:从最慢到最快。虽然,把走得最快的人放在队伍的最后面是违反常理的做法,但是这么做能让这群人开始以整齐划一的队列行进。
他找到的对策是,想尽一切办法为赫比减负。因为走得最慢的小孩恰恰在队伍的最前面,如果赫比每小时都能走快一米,整个队伍就能以同样的增速更快地到达营地。
这个发现对艾利克斯来说意义重大。赫比的任何一点加速,哪怕极其微小,也会对整个队伍的行进速度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他把赫比背包里的东西(他随身带的多余的食物和用品)都拿了出来,并分给了队里的其他人。这种方法马上奏效,队伍行进速度立刻加快。他们最后提前到达了营地。
技能点:有I环节的互动,且拆书家能精准控场。
【what】
拆页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艾利克斯参加一次徒步旅行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艾利克斯是否清楚他的目标?他的目标是?
(清楚。在太阳落山前,把所有男孩子带到营地)
他遇到的问题是?
(小男孩的速度不一致。)
那他是想办法使小男孩的速度一致吗?
(不是)
他是怎么做的?
(找到速度最慢的那个小男孩,把他放到队伍的前面,并想办法提高最慢小男孩的速度)
为什么他不想办法使所有小男孩的速度一致?
(因为难度太大,不一定能完成)
好的,非常棒,大家已经把重点都说出来了,如果艾利克斯在遇到小男孩速度不一致的问题时,就想当然想办法使他们的速度一致,可能会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他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采取了另一种方法。
【how】
通过对艾利克斯行为的解读,我们已经拆解出具体步骤了:
1、清楚最主要的目标(要达到的结果/具体/可量化/可实现/可执行)
2、找到最主要的障碍(列出可能的障碍,判断哪个的影响最大)
3、针对障碍做出改进
【反例】
举个例子,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有跟我一样的困扰,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笑~),我一直想把家里的书看完,为此还买了很多帮助阅读的书,结果就是未拆封的书又增加了好几本。
【正例】
后面我运用了拆页中的方法,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
1、首先我思考了看书的目标,是有输出、能解决问题,表现为在平台上发表文章、回复问题,分享给朋友等。
2、找到最主要的障碍。我的障碍是:时间不够、书太多不知道读哪一本、没有输出的习惯等。将其排序,我发现最主要的障碍是没有输出的习惯。
3、针对障碍做出改进。我要解决没有输出习惯的问题,于是给自己定了硬性要求。即使是一天只读一页书,也要把书里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在微信群、朋友圈或简书上发出来。只要给我带来收获,这本书就可以功成身退了,通过这种方式,我很快读完了家里的藏书。
【适用边界】
这种方法适用的前提是你愿意做出改变,如果你不愿意花时间去考虑什么样的努力会产生成效并行动,就不适用。
【预防异议】
可能有人会说,现实生活中,很难清楚的知道,哪一个因素是最主要的障碍。没错,刚开始的时候,辨别是很难的,尤其大部分人都习惯先做自己能做的,而不是提升目标进度的事。所以才需要我们刻意的去练习,去改变。
使用【A2】技能点环节指令清晰,涵盖了三级催化应用的技巧:1)学习者根据指令,设计出一个包含人物角色、有起因经过结果、有对话的故事。
知识在脑海中应用一遍,就相当于实际演练了一遍。
接下来请大家编写一个小剧本,要求用我们刚才讲到的三点。
可能是未来一个月的某天,你身边的朋友遇到一些困惑,他可能采取了错误的做法,也可能不知道从何下手,你会与他开展一场什么样的对话呢。
请设想一下那个场景,给你们5分钟写在纸上,只记关键字。(场景不限,需包含时间、地点、人物、对话过程)。待会请一位小伙伴上来分享。
学习者分享:
时间(未来的某天):下个星期一
地点:咖啡厅
人物:西瓜和她朋友香蕉
背景:香蕉觉得自己皮肤不好,想要剁手SKII最新款的护肤品。
对话过程:
西瓜:你最近脸色不大好,是太累了吗?
香蕉:我最近皮肤不知道为什么长了好多痘痘,用了很多贵妇护肤品都没效,好心烦,SKII最新款的护肤品是我最后的希望了。
西瓜:你皮肤出问题了,你现在希望皮肤赶紧好起来是吧?(确定目标)
香蕉:那当然啦,我都要急得睡不着觉了。
西瓜:我记得你以前皮肤很好的,那时候你用的是SKII最新款的护肤品?
香蕉:不是,皮肤好的时候用什么护肤品都好,不过那时候我吃得好睡得好,皮肤当然没什么问题。
西瓜(注意到了重点):嗯哼,你现在吃的睡的不好吗?
香蕉:吃得还行,睡倒是越来越晚了。基本没在12点前睡觉过。
西瓜:你觉的是护肤品的作用大还是睡眠好对皮肤的影响大?
香蕉:那当然是睡眠啊!
西瓜:那你现在觉得自己长痘的原因是什么?
香蕉:我睡得太晚了(确定主要障碍)
西瓜:关于这点,你有什么想法吗?
香蕉:我今晚10点钟就睡觉,设置手机到点自动关机,没有手机我就能很早睡觉了(针对障碍做出改进)
西瓜:加油!我明天等你的好消息~
我(回应): 好的,谢谢西瓜的精彩分享,我们可以看到,西瓜通过拆页中的方法,成功帮助朋友克服遇到的阻碍,灰常优秀!
刚才我们讲到了当遇到阻碍时,我们可以怎么做。其实,与其每次救火,不如提前规避风险一劳永逸。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在遇到问题前,我们应该怎么做,如何才能防范于未然。接下来要进行拆页2的学习。在学习之前先给大家做个自测题。
---------------------------
技能点:1min,量表清晰设置了多个选项,学习者通过自测可以了解在某一种情况下自己的表现。
拆书家设计提问(逐字稿):在学习之前,先请大家花一分钟的时间做一个简短的测试,帮助大家后面更好的学习。
以下有五道题,能够测试大家准备做事前的情况,请按照1~6分给自己打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6代表非常符合。请仔细阅读下题中的每一句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打分。
1、每次我都会根据目标来安排事情。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做事前,每次我都会先做计划。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3、做事前,每次我都会考虑至少两个困难点和可能的解决办法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4、我每次都能准确评估自己完成一件事情所需要的时间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5、我每次都会在估算任务完成所需的时间上多留一些时间,留有余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时间要求:1min
看到很多小伙伴已经做完自测题了,我想请问一下,有没有分数在20分以上的小伙伴?(有两个人举手了)
那有没有10分以下的?(也有一个人举手)
这个自测题主要是测试大家做事的一个情况,20分以上,说明你会主动的提前做准备,减少可能产生的问题,大部分时间都有正产出。
10~20分,说明你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分数在10分以下,恭喜你,你来对地方啦,等下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做出针对性改进。
我看到有两位小伙伴20分以上,我们请一位小伙伴分享下,就是你得6分的那项,你是如何做的,有请瑜瑜。
瑜瑜分享: 第一点我得了6分,比如说我去徒步,我就会提前一周做好计划。
我问: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瑜瑜:徒步过程会很顺利很省事,胸有成竹。
拆书家总结:好的,请把掌声给到瑜瑜。提前做好计划能确定接下来的一个行程和细节,让徒步更有组织,也更轻松。
现在大家对自己做事情的情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做出改进。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拆页2。
非精要主义者在执行的时候,总是被动应战,率性而为。因为,他们总是在遭遇危机后才被动反应,而不是提前预测危机,所以就不得不采取应急之计——相当于把手指插进堤坝的漏洞,幻想整个大坝不会坍塌。由于擅长使用锤子,非精要主义者认为一切都是钉子。这样,他们用的力气越来越大,但结果却导致了更大的阻力和更多的挫折。的确,有些情况下,你给人的压力越大,他或她的反抗力也就越大。
技能点:在未包含how拆页的【I】环节,涵盖了三级讲解引导的技巧:1)给出清晰的how,2)通过对比概念和匹配例子引出知识点逻辑、步骤和边界等。
拆书家进行简短互动,并能精确控场。
【what】
拆页中讲到了精要主义,在这里,我介绍一下精要主义,精要主义的本质在于排除最重要事务以外的一切,因为我们正在努力完成的事情中有太多是根本不该做的。
是什么使我们做了太多本来不该做的事情?
(被动应战,率性而为)
没错,在这里,我们对比一下被动应战与主动应战的概念。
【概念对比】
被动应战是指把选择权交给其他人或事,而主动应战是指提前考虑怎么做,占据主导权。
比如说,你今天上班,没想好要做什么,结果一会完成老板的指令,一会帮同事一个小忙,一天就过去了。这是主动应战还是被动应战?
显然是被动应战。因为主动权不在你手上,你不做出选择,就会有人替你做出选择。
比如说,你策划了一场出游,方案很完美,结果出行的时候,天降大雨,行程被迫取消,你前面的付出全部白费,这是主动应战还是被动应战?
显然是被动应战,因为你只考虑了一种可能性,当发生突发状况时就只能被动接受。
比如说,你总觉得自己20分钟就能到办公室,因为有一次,你从出门到打卡只用了20分钟,但实际上,没有30分钟是很难到办公室的,因为时间规划的紧张,总处于压力之下,还经常性迟到,这是主动应战还被动应战?
显然是被动应战。因掐点做事,一旦出现一点小意外,可能要额外付出极大的代价。
【how】
综上,主动应战要做到:
1. 根据目标选择自己要做的事情。
2. 提前做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准备(顺利的情况,不顺利的情况)。
3. 多预留50%以上的时间。
【例子】
前面说到我上班做了很多事情,但到写绩效的时候,无法下笔,就是因为我没有做出自己的计划,领导安排一个指令,我就做一个,很多项目到一半的时候都停掉了,无法写入绩效。
接下来上班我会这么做:
1. 根据我下一个季度的绩效目标列出待办事项,选定一件事。如准备一个培训。
2. 做两手准备:
1)正常准备ppt和培训资料
2)针对大家可能提出的刁钻问题准备一个plan B 计划
3. 正常讲课时间时一小时,我会预留一个半小时的时间。
【适用边界】
这种方法适用的前提是你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来做准备,如果本身就时间不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那可能更多的要拼运气和应变能力。
(有学习者举手)
Josie: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要比预计时间多留50%?
我(提问):可以说一下你的主要疑惑点在哪里吗?(澄清问题)
Josie:我觉得50%有点多。
我(提问):请问你平时制定目标都能按时完成吗?
Josie:大部分时候不能。
我(提问):你觉得大概多多少的时间能完成。
Josie:20%或30%吧
我(提问):如果比预计时间多30%你就一定能完成吗?
Josie:也不是,有时还会在这个基础上再超20%或30%。我明白了,50%是一个比较宽裕又比较保守的时间,但又不是确定的时间,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的,是吗?
我(回复):没错,你的理解完全正确。50%是我们建议的一个比较宽松的时间段,你们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A3促动参与
(技能点:在未包含how拆页的【A3】环节指令清晰,学习者在拆书家主持的微行动学习环节,讨论出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案)
【互动提问】
大家觉得,在“主动应战”的三个步骤里,哪一步最难?
学习者的回答:第二步最难(提前做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准备最难)
【1.明确问题】
大家觉得第二步:提前做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准备最难,对吗?
学习者:(纷纷点头)对的。
【重述并明确问题】
好的,大家都觉得提前做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准备最难。
【2.引导分组讨论问题的本质】
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为什么这一步特别难?产生这个问题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大家可以结合过往经验,尝试相互追问,深入的探讨一下。给大家6分钟的时间,组长帮忙记录一下小组讨论结果。
(讨论ing)
好,小伙伴讨论的非常热烈。现在我们请小组长分享一下讨论的结论。
组长1:经验不足、自己太懒
组长2:经验不足、了解不深(了解不深也是经验不足)
组长3:懒、惯性思维
拆书家:好的,谢谢各位组长,大家都讨论了很多,最后发现这一步特别难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经验不足,不知道要怎么做准备,另一个是因为懒,不愿意去多做准备。
一个是认知不足,一个是执行力不足。那你们觉得哪个才是问题的本质?
学习者(异口同声):认知不足。
【3.明确问题的本质】
那大家讨论出来的问题本质是,认知不足,大家认同吗?
学习者:认同。
(确认):好的,经过大家的一致认可,提前做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准备最难的本质原因是认知不足。
【4.引导分组讨论解决方案】
现在我们已经清楚了问题的本质,那么接下来,就探讨一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吧。
在讨论之前,有个问题想先跟大家明确下:
这个问题我们解决到什么程度就算满意了?也就是讨论的目标是什么?
学习者:讨论出一些提升认知的方法,让自己知道怎么提前做两种以上准备。
拆书家:好,那我们接下来要解决的目标就清晰了,就是讨论出一些提升认知方法,让自己知道怎么提前做两种以上准备,大家同意吗?
学习者:同意。
接下来请大家讨论一下,要达到这个目标该如何行动?
给大家6分钟时间,稍后我们请每个小组来分享一下讨论的成果。
【5.请各组代表讲解自己组的成果】
学习者分享:
组长1:
1、通过学习来提高(向专家/网络/书籍学习)
2、通过实践来提升(自己多经历,在做事中提炼)
组长2:
1、 学习他人的经验
2、 总结好的行动步骤
组长3:
我们只有一点补充:复盘。
【拆书家回应&反馈】
非常感谢小伙伴们的分享,你们非常棒,我现在来总结一下,主要是以下三步:
1. 学习他人的经验——朋友/专家/网络/书籍等
2. 提炼可用的行动步骤—— 学到的东西很多,但哪些可以用呢?这个需要我们提炼出来,刚开始的时候,这一步如果难以做到也要向有经验的人学习。
3. 复盘总结出自己的经验——行动之后发现不足的地方我们可以在复盘时标记,下次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了。
大家同意这三步吗?(同意)
【总结】
最后再总结下,在“主动应战”的三个步骤里,大家觉得最难的是第二步——“提前做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准备”,产生这个问题的本质原因是:认知有限。
解决方法有三步:
1. 学习他人的经验
2. 提炼可用的行动步骤
3. 复盘总结出自己的经验
【回应与反馈】
谢谢大家的积极参与,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不仅探寻到了本质,还想到了解决之道,good job!
【A2】催化应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时间要求:1分钟
(技能点:【A2】环节指令清晰,学习者可以根据指令,写出自己未来的一个具体要做应用(比如:某个特定任务、和人分享、事后复盘或找人陪练))
即使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个拆页,你知道了在做事前该做些什么,但由于这不是你的习惯性思维模式,你可能并不会马上用起来。所以,请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试着跟身边的朋友分享,当你打算做一件什么事情的时候,你会怎么开始。请写下你的行动计划,包含具体时间和场景。1分钟后请一位小伙伴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小蚊子:我去年暑假想要做兼职,结果去年暑假宿舍不给学生留校住宿,最后没办法我就回家了,在家混日子过得挺不开心的。今年暑假我还是想要做兼职,我会提前做两个准备:
1. 问一下师兄师姐他们暑假兼职时是怎么安排住宿的?参照他们的经验做一个安排
2.请关系好的老师帮忙找一些提供住宿的兼职。
在兼职结束之后,我也会写一篇暑假兼职的复盘,总结出我的经验。
结语:
好的,谢谢小蚊子的分享。通过今天一个小时的学习,很高兴看到大家有所收获,希望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在遇到阻碍时,能用“目标-障碍改进法”,找到最可能的障碍,避免无用功。在没有遇到阻碍时,能通过主动应战,提前做准备,解决可能产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