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李娟,我的三个标签是:1、江湖艺名李尖尖,意思是小小的身体大大的能量。2、专一:从大学毕业就一直在服装行业做培训工作,行业专一岗位专一。3、戏精,随时可以飙戏。
因为今天参加的是1-1晋级,而且现场有几位是第一次参加拆书帮活动的小伙伴,所以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拆书帮。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如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拆书帮分舵是公益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现在请大家花2分钟的时间阅读原文,阅读完毕可以举手示意
〈小诀窍〉减少焦虑,提供动力
第一步:真诚表示体谅,实现低阻力沟通
以我们《好好说话》为例,每周的音频录制出来,听审小组会给意见,无论修改还是送剪,最后拍板上线都要经过渐彪的审核,如果他拖拖拉拉不听、不看、不拍板,那么最坏的结果就是当期的音频无法上线,“开了天窗”。可以这么说:“渐彪,最近你要忙的事情好多,还hold(掌控)得住吗?我看你又是跑高校宣传,又是和投资人协商,还要录制自己的音频,你要是有时间审我们的音频就见鬼了。”请注意,在这里,我们没有说现在离音频上线的截止时间,也没有让他该拍板的时候就快点拍板,而是先罗列他目前在做的很多工作,表示他的辛苦我们都看在眼里,所以非常理解他到现在还没听审音频的原因。
这样的对话,会让领导感觉下属不是来责难他的,因为责难就意味着对立和攻击,人面对攻击的本能反应就是开启防御模式,不但会产生抵抗情绪,还会自我强化之前行为的合理性,表现出来的就是死要面子不认错。老板一旦不认错,而且甩出大段理由来合理化之前的拖延,我们再往下接难度就会变得更大。所以,开个好头很关键。
第二步:提供后备方案,清空焦虑内存
刚才我们已经体谅了领导的拖延原因,上面这则案例接着就该这么说:“看你忙得没时间,所以我想了一下,如果你觉得实在来不及听审这周的音频,咱们还有一个方案,就是把后备音频调上来,新的音频可以以后再审。”这就是提供后备方案。有人可能觉得,我们是想催老板加快速度,怎么反倒帮他找起后路了?这就是后备方案的意义——不在于领导会不会真的选择它,而是帮助领导缓解当前开天窗的压力,让他觉得其实这件事没有那么难办。一旦领导的压力得到释放,反而能在心情上缓解焦虑感,更愿意面对和处理当前的状况,甚至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所以,要想说服一个有焦虑情绪的老板,最重要的就是给他安全感,最大限度地缓解他的恐惧与烦躁,释放他的不安情绪。这个后备方案未必完美,但它的作用只是想让领导知道,它起码是个兜底方案,是不会出现最坏结果
第三步:点明短期收益,激发主体动力
还是接着上面的案例,告诉了渐彪这个后备方案之后,就可以接着跟他分析:“不过,如果这期赶赶工,上新的音频,那就正好符合咱们职场周的主题。那些后备的音频跟职场的关系不大。你看你只需要挤两个小时出来,就果的。能让咱们这一周的产品更贴近主题,刚好也回应了上周听众的意见。”这么说有两个关键点。第一,不拖延的好处在短时间内就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对领导来讲诱惑力更大。因为恪守业务流程、树立高层权威,这些都是高大、长远、宏观的好处,不如眼前本周的好评率和收听率更为直接和贴近。第二,它强调了不拖延并不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只需要多花两个小时,这完全在领导的能力范围内。两者结合,给领导一种“踮起脚尖就能立刻摘到苹果”的感觉,领导就有了做事情的动力。
WHAT:这个拆页来自于马东的书籍《好好说话》,这本书籍是由奇葩说的几位选手共同编制而成,与传统的沟通书籍不同的是,它将我们说话分为了沟通、谈判、说服、辩论、演讲5个维度,并且结合我们身边各种常见场景,给出的可以直接引用的新奇、有趣、有用的说话套路-五维话术。而这个拆页属于说服的维度,主要是讲了在老板产生拖延的时候,我们如何去缓解老板的焦虑、缩短老板做决策周期的沟通三步法 第一步:真诚表示体谅,实现低阻力沟通 拖延症似是指效率低下,实则据据统计,是一种完美主义、害怕失败的表现,所以第一步我们一定要表示理解老板产生拖延的原因,这样一表达,两人在情感上有共鸣,再往下沟通阻力就要小的多。 第二步:提供后备方案,清空焦虑内存 老板产生拖延的原因还在于害怕这个决定做错了会带来不好的后果,你在这儿提供一个后备方案其意义不在于让老板真的去选择它,而是缓解老板的焦虑感,让他知道这个事情没有那么困难,就算没有做,我们还有另外的解决的方法。 第三步:点明短期收益,激发主体动力 在这儿给老板阐述如果把拖延的这个事情给解决了,不会花费很多的时间,但是又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去激发老板的动力,就像:“踮起脚尖也能摘到苹果”,老板的拖延症就会自发的自然的被调整了。 WHERE:适用于当遇到比你更有话语权和层级更高的人在处理与你相关的事物产生了拖延的情况 首先第一步:真诚表示体谅,实现低阻力沟通 “渐彪,最近你要忙的事情好多,还hold(掌控)得住吗?我看你又是跑高校宣传,又是和投资人协商,还要录制自己的音频,你要是有时间审我们的音频就见鬼了。” 其次第二步:提供后备方案,清空焦虑内存 “看你忙得没时间,所以我想了一下,如果你觉得实在来不及听审这周的音频,咱们还有一个方案,就是把后备音频调上来,新的音频可以以后再审。” 最后第三步:点明短期收益,激发主体动力 第二步告诉了渐彪后备方案之后,就可以接着跟他分析:“不过,如果这期赶赶工,上新的音频,那就正好符合咱们职场周的主题。那些后备的音频跟职场的关系不大。你看你只需要挤两个小时出来,就能让咱们这一周的产品更贴近主题,刚好也回应了上周听众的意见。 |
A1 我在公司内部做培训工作,直接上级就是总经理。因为是一个烧钱的部门,所以有些方案报上去迟迟批不下来,但是又急着用,有时候我真的挺着急憋火的。去年有一次我报了一个人员调整方案给老板,因为当时他也挺忙的,所以一直没有给我回复,中间我求过他“拜托你赶紧看看吧,急着要用的”,也强硬的反馈过:“赶紧确定有没有要调整的,不然到时候出问题就不好了”。问了两三次都说这个要好好思考下,空了看,我也就不管了,消极待之,反正是你自己拖着的,出问题也怪不了我。后来在这个期间,由于人员调整回复较晚,也造成了部分员工的离职,后期采取了一些紧急措施才弥补了人员缺口。 反思: 1、 当时我知道这个事情的重要性,也知道老板拖延会引起不好的结果。但是在催促老板的时候,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没有考虑到老板的担忧,并且一直带给老板的感觉是:他做的决定,所有的责任都是他的。给老板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2、 我知道老板拖延这个事情会出问题,但是没有事先准备第二套方案预防,也没有告知他有可以替代的方案让他可以进行对比选择。 3、 我催促两三次就灰心了,并且采用消极待之的心理,其实算不上跟老板进行了积极沟通,严格意义上来讲,我这个不是说服,而是在走个流程,避免我自己的责任。 A2 通过这个事件,我觉得之前自己在催促老板,帮老板改掉拖延症的时候方法和态度都是有欠缺的,所以真心觉得学习了这个方法之后,我收获挺大的,毕竟以后跟老板对接的时候那么多,要去改掉他的拖延症,我真的好好的用下这个沟通三步法。 所以以后当我再报方案或者有事情需要老板快速做决定,而他因为各种原因产生拖延时,我都会先找到他,当面使用沟通三步法去说服他。 第一步:真诚表示体谅,实现低阻力沟通 不管他是因为工作忙还是有其它的考虑,我都会直接说明知道他的担忧和最近的工作安排,从情感上表示理解他拖延的原因,让他能够接受我接下来的沟通 第二步:提供后备方案,清空焦虑内存 催促老板做决定时,我都会提前准备一套预备方案,告知他就算这个事情不做决定,我们依然有其它的方式解决,让他没有那么大的心理负担 第三步:点明短期收益,激发主体动力 待到老板接受我前期的对话,没有那么焦虑和担忧,我再告诉他如果立即解决这个问题会带来的好处,促使他快速的做个决定。 这是我针对我自己的未来的使用,同时最好的使用就是分享传播,因为我们总监也会经常跟老板打交道,并且去促使很多方案的落地,她在这一方面也会遇到跟我之前一样的问题,所以我计划在下周在办公室一开完早会后把这个方法分享给她。首先我会给她分享我前期存在的问题和使用这个方法带来的好处,再次给她细细的讲解这个沟通三步法的步骤和每步的重点事项,最后呢再让她练习下,并且使用之后给我进行反馈,我们再一起进行分享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