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沟通的艺术》 所属活动: 倾听&表达感激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倾听:不只是听见 学习目标: 学会倾听

开场:

           各位小伙伴们,大家晚上好,很高兴今晚和大家一起相约尚8,一起度过美好的夜晚。我叫郭莹莹,我的三个标签是:第一个“码农”,白天上班码数字,晚上和周末码文字,哎;第二个是圆圆,这是我们办公室姐姐们给我起的外号,大家一看我的身材,想必就不用解释啦。第三个就是,我是今晚的拆书家之一。
【图书介绍】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书籍是《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
这是一本关于沟通类的书籍,它是由罗纳德和拉塞尔共同编著,投注了作者多年的专业经验,对人际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更令人意外的是,书里的绘画、诗歌以及故事,甚至卡通,都是美丽而有趣的,内容更是经过了精心的组织,文本读起来让人忍俊不禁!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我今天选取的是书中关于有效倾听这一片段,倾听确实是人们最常用的沟通形式,不仅如此,在与人建立关系上,倾听至少与说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倾听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活动。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赶快进入拆页学习阶段,到底“倾听为什么复杂”,大家先阅读一下拆页,阅读完的可以抬头示意我一下。

 

【拆页内容】

 

读到此处你可能觉得要做到良好的倾听根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不过幸运的是,如果拥有正确的态度和技巧,你也可以把倾听做得很棒。以下将提出一些具体的做法。

少说话  季蒂昂的芝诺(Zeno of Citium,古希腊哲学家,斯多葛学派的创始人)说的最简洁:“我们生来有两个耳朵,却只有一个嘴巴,就是为了让我们多听少说。”如果你的目的是要了解说话者的意思,那么你就要避免自私的抢夺说话者的舞台或一味地转移话题发表自己的想法。当然,少说话并不表示你应该保持绝对的沉默。给出反馈是你澄清理解和获得信息的重要方式,问题是我们大部分的人在真正需要倾听别人的时候仍然说了太多的话。在很多的文化中,其实都认为倾听和说话是具有相等价值的。

摆脱注意力分散  有一些分散我们注意力的刺激来自于外在环境,包括电话铃声、收音机和电视机、朋友额随时造访,等等;还有一些来自于内心的心理因素,包括心思被其他事情所占据,肚子饿,等等。所以当你面对重要的信息时,尽可能地消除那些会让你分心的内在和外在的干扰是很有必要的。这可能意味着光掉电视,关闭手机,换到安静的房间以使你不受电脑诱惑,不必牵挂桌上未完成的工作,不在眷恋柜子上的食物等。

不要过早评断  很多人都知道在理解别人说话的意思之前不要过早下评断的道理。虽然每个人都知道这个常识,却还是很容易会犯这样的错误。例如,武断的批评别人,还没有听完别人的话就先做评价等。当你不赞同别人的说法或者当别人批评你的时候,反击回去的确是一个强有力的方式,但是当别人对你提出一些忠诚的忠告时,试着去了解这些忠告与事实其实对你更有利。再者,即使没有任何批评和歧义,我们也倾向于根据第一印象去评估别人,作出完全不合理的仓促评断。综合以上负面的例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正确的学习方向,那就是第一步先倾听,确定你真正了解所以得意思之后,再去评论。

寻找关键意思  我们很容易对一个夸夸奇谈的说话者失去耐心,因为我们抓不到他说话的重点,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有重点。无论如何,大部分人说话还是有一个中心思想的。因此,你可以充分利用自己思考速度比对方的说话速度更快的能力,这样或许你就可以从听到的一大堆言词中摘录出核心的意思。如果你不能指出说话者想表达的意思,你可以使用一些不会得罪对方的问话、解释等反应技巧来澄清。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很多人以为听与倾听是一回事,其实两者大不相同。我们可能一直都在听,却不一定是倾听,倾听并不是自动的过程。

    我们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会有无穷尽的信息涌向我们,不仅如此,再加上我们在沟通时会心不在焉,思维跳跃,更是有时会以自我为中心,这样不仅会使沟通难以进行下去,而且还使双方都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啊,你刚才说什么了啦”,真心尴尬……

    倾听不只是礼貌地注视和频频点头而已,它应该还包含更多东西。每一个人都非常需要被倾听,而且倾听是非常复杂的活动,它的价值就如同“说”在一个谈话过程中的重要性一样。

    我们以为倾听就像呼吸,是一个人天生就会的活动。然而真实的状况是倾听和说话一样都需要技巧。虽然每个人都会听,但是很少有人拥有良好的倾听技巧。那么做到以下几点,你也可以把倾听做得很棒。

 

  1. 少说话。保持适度的沉默,多听少说,当然给予一定的反馈更有利于了解说话者想要表达的想法,可以是微表情眼神接触并且不时点头示意之类的表示自己是有很认真在听。

     

  2. 排干扰。集中注意力,消除内在和外在的干扰,例如放下你的手机,选择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

     

  3. 不早评。不随意打断对方,不过早地下评论,让说话者能够充分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完整的信息有利于你去做出更好的评判,一定要避免先入为主,以自我为中心的自以为是。

    “哥,你年会中什么奖了”

    “小熊……”

    小熊电器挺好的呀”

    “不是,是玩具小熊”

    尴尬,背后传来同事一阵狂笑

    我灰溜溜的走啦

     

  4. 抓中心。通过一些技巧去抓住说话者的核心意思,可以选择自我理解,用自己的措辞重述对方的观点的方式,来反问对方“……是否是这个样子”,来更好地把握重点。

     

    这让我想起前一段时间我舍友和我谈论她想换工作的事,我们两个走在下班的路上,站在拥挤的地铁人群里,她给我描述她现在的工作状态,在说的过程中,她每提到一个问题,我就脱口而出自己的想法,“要是我,我就怎么、怎么做”,她就会说“不是这样的,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你说的有的我也尝试了,没效果的”……在她讲述的过程中,我屡次打断她,最后她就不愿意和我谈论啦。

    这么一个小的例子,就可以看出来我不是一个好的倾听者,我也没有做到有效倾听,当她提出想和我谈论事情的时候,我们两个不应该在地铁里谈论,人群拥挤,声音嘈杂,就不是一个适合聊天的地方,我应该和他说我们回家之后坐下来好好聊一下这件事;其次她在说话的过程中,我一而再的打断她,过度的以自我为中心,没有站在他的立场上去想问题,我应该认真地听她讲完所有的事情,并去抓住关键问题所在,针对其给出一定合理的建议,帮助他尽快的走出困扰。

    因此,如果我们拥有正确的态度和技巧,就可以做到有效的倾听,让沟通进行的更加的顺畅。不过这四个方法是没有先后顺序的,大家可以颠倒着来,也可以只选取其中的一两个来使用,根据情况自己选择。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拆书家激活经验】

好了,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在你的生活当中,你有没有和朋友、家人聊天的时候,在和老板讨论工作的时候,不认真倾听而导致沟通不畅的例子,为了增加大家的学习体验,我们就每两个人一组,和你的伙伴说出来一起讨论一下,稍后我会找小伙伴进行分享……

【学习者分享】

马涛:

前一段时间,我同事压力特别大来找我聊天,那我想我就当一个倾听者吧,我同事和我说了好多他的事情,我听完之后就给他讲了很多道理,给他分析;但是我同事却说:这些道理我都明白,你说的这些我自己都清楚。其实我同事就是委屈,想找人吐槽一下,寻求安慰,我却没有明白他的核心意思,还在那里给他讲大道理,没有真正听出他话里背后的意思。

A2—拆书家催化应用】

    好了,听了它的分享,大家应该也都认识到了倾听的重要性,那么接下来就请大家拿出你手边的便签纸,写下,在未来的几天你可能将会和谁进行沟通,那么在沟通的过程中,你将会如何更好的使用这几个技巧去进行有效的倾听呢?大家要写出具体的行动规划,来使你达到更好的倾听效果。

【学习者便签】

张健:明天客户要和我商谈关于婚礼用花的事情

我会把地点选在咖啡馆,比较安静,不会受人打扰(排干扰)。

在客户讲解他的需求的过程之中,先不进行干扰,少说话,让客户充分表达自己的需求(少说话

听完客户的要求之后,通过运用自己理解意思的转述来和客户确认是否正确,真正了解客户的意愿(抓中心


【总结】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大家今后能用我们这两只耳朵,去听大自然的声音,去倾听他人的声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