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事件场景) 今天是19年的4月21日,上次我带拆是在17年的12月25日,恍如隔世。过去的16个月里,工作和生活上的事情纷繁复杂,拆书这么有价值的事情居然被忽视了。你在公司加班到晚上10点,老公来电话问你要给孩子喂多少毫升奶,水温应该多高。周六你要参加闺蜜的婚礼,去做伴娘,周五接到领导电话,周末要去外地拜访客户。工作是单休,每个星期就休星期日这一天,你想睡个懒觉,想去健身,想去逛街,想去爬山,还想参加拆书课。
(提问) 当多件事情同时出现,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选择并完成最应该做的事情时。会不会抓狂、迷茫,无所适从,顾此失彼,很难取舍?
(影响) 这种情况如果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自我成长、职场发展、家庭和谐以及社会关系。
(解决) 与世界产生强联系,挑最被需要的事情做。这是《财富自由之路》这本书给出的解决方法。请先阅读原文。
做人,就要做有用的人;做事,就要做真正有用的事;做产品,就要做真正有用的产品......这是很朴素的道理,也常常是“一不小心就被忘掉的最重要原则”。
在帮《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专栏开场的时候,罗振宇措辞的大意是“老司机”教你怎样变得更值钱。现在,我这个“老司机”真的要履行承诺了:你如何才能变得更值钱呢? 答案很简单啊——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
刚才提到这么一句话,你可能没太注意:与这世界产生强联系,是增强生活幸福感的最根本方式。
现在你反应过来了吗,为什么少数人明显比大多数人更幸福,而且幸福程度高出很多?解释很简单:他们与这个世界有更强的联系。更为清楚且深刻的解释是:他们身处的世界真的很需要他们。
那个世界更需要他们,于是,那个世界会自然而然地更重视他们,甚至不惜高估他们-就这么简单。
(提出概念) 拆页中有一句话,你肯定注意到了,“与这世界产生强联系,是增强生活幸福感的最根本方式”。那什么是“强联系”? 又需要联系什么呢?
(概念和要点)
一个年青人,大学毕业后宅在家里,玩游戏来打发时间,他和世界有强联系吗?没有联系,因为环境不对。家里不需要有人打游戏,更不需要一个啃老的孩子。我们要选择的是那些需要我们,并可以实现我们自我价值和提升自我成长的环境。只有与个人喜好和追求都匹配的环境,才可能产生强联系。
假如他去电子竞技俱乐部,这个环境需要喜欢游戏的人。这时他与世界有强联系吗?不一定。 如果他打游戏是为了娱乐,为了个人的感官享受,也没有联系,因为他的角色还是一个玩家,只不过换了地方而已。只有他的角色是环境真正需要的,做一个电子竞技运动员,才有了建立强联系的条件。
如果他在俱乐部每天花12个小时去学习电子竞技运动员的相关知识,练习游戏技能,提升自己的竞技力、意志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就是说他做的事情是俱乐部这个环境和运动员这个角色所需要的,这时他与世界才真正产生了强联系。
从以上的例子种我们可以发现:如果你所处的环境和所做的角色真的很需要你,那么你就与之就产生了强联系,进而可以明确自己最需要去办的事情。具体怎么做?
(行动建议和具体步骤)
1. 定位 (place)。成年人身处于不同的环境,家庭、职场、社会组织等,哪个环境在当下更需要你呢,我相信每个人根据自身不同的情况会有一个不同的定位。
2. 角色 (person)。也就是你定位过的那个环境需要你成为什么样的人。子女、父母、配偶、员工、领导、朋友,那个角色最被需要。到年底了公司要冲业绩,部门要做绩效,你作为销售部经理这个角色就更被需要了。公司的销售部经理,这就是一个清晰的定位和角色。
3. 事情 (thing)。挑最被需要的事情做。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那个确定的角色后,就一定要用心挑出这个角色有哪些事情最被需要。孩子夏天就要小升初了,这时候家庭最需要你,你作为妈妈这个角色最被需要,那你要做的就是检查作业,辅导孩子功课。如果公司需要一个人可以和外商沟通,那你每天就狂练英语。
定位 (place),角色 (person),事情 (thing),这个就是PPT模式。用这三个步骤逐步与世界产生强联系,并明确自己最该做那些事情。
(举例)
本书的作者李笑来,他是怎么使用这个PPT模式的呢?
第一,定位。他当时的定位是新东方,这个国内最大的英语培训机构。
第二,角色。他把自己的角色确定为优秀的英语老师。
第三,事情。大家知道托福考试内容很多,发音、阅读、完型填空等等。他只挑了两样去教,作文和词汇。为什么呢?这两方面考生丢分最多,学生最需要。他把托福考试题库里的185道作文题都写了范文,很快他的课就排满了。他又通过计算机分析出托福考试中常用的3000个词汇,编了一本书,《TOEFL核心词汇21天突破》,很受学生欢迎,书的销量也特别好,再版了十几次。
(适用边界)这个PPT模式特别适合职场人士,能在纷繁复杂的周遭世界中找到自己最需要去做的事。也适用于去明确关乎自己生命重心的事情。如果是休闲娱乐项目的选择,就没必要这么严肃了。
(教学习者编剧本)
设想一下,明天晚上你在家里,或未来的一周内,一个熟人联系了你,他正苦于应付着各种各样的事情。她会是谁呢?你觉得你们之间会有怎么样的交流呢? 请你用5分钟来编写一个小剧本,设计出人物、情节、对话、动作等,其中对话中要使用PPT模式。写好后请一位伙伴来讲演一下这个剧本。以下是这个剧本的模板,仅供参考。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包括对话、动作):
1. 起因:
2. 过程:
3. 结果:
元芳:
时间:明天晚上
地点:我家
人物:我和闺蜜丁薇薇
事件
起因:她这段时间没工作待在家里,父母安排了相亲,对方是1位滴滴司机。他爸一直再催她进展,希望她尽快定下来,可她不想,就跑来和我述说并求助。
过程:
丁(一进门就瘫坐在沙发上)烦死了烦死了,我爸非要逼我快点结婚。
我:(给她倒了一杯水)你是怎么想的?
丁:我肯定不愿意啊,对方条件也一般。
我:如果你有一个好的生活状态,你爸是不是就不会逼你急着结婚了呢?你想一想,你待在家里,父母也不需要你做什么事情。如果你去找个公司上班,有个稳定的工作,父母也会安心一些。
她:(低头想了想)有道理,找一个工作去实现我的价值,在职业上去发展。一来不用住在家里产生矛盾,二来工作做好了我也有资本去相亲,可以自己做主选择结婚对象。
我:你打算做什么工作呢?是你以前做过的幼教、摄影店店长吗?
她:那我先网上浏览一下。
我:(打开电脑)我帮你看看,那些工作比较适合你。
结果:她知道了自己不应该待在家里,而是在公司工作,成为一个职场精英。我们一起会理清找工作要做的一些事情比如参加面试培训,优化自己简历等。这样她的生活重心会转移到工作上来,父母也不会一直盯着结婚这件事。
琳琳:
时间:下周日的下午
地点:咖啡厅
人物:我和一个朋友
事件
起因:这位朋友最近事情多,特忙。她约我在咖啡厅聊聊天,排解一下心中的郁闷。
过程:刚一看到她,我说:哇,你最近在忙什么呀,把自己搞的这么憔悴。我设想她会叹一口气说:哎,天天加班周六也要上班。孩子又要上小学,每周得去上几次辅导班。这段时间她还想考个证。我会根据她的描述,把他列出来的事情分为公司、家庭、个人三类。然后问她,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那个类型的事情对你来说更急切,那里更需要你。那她可能会说,这段时间公司有个项目,公司需要我去完成。我会继续引导她,公司希望你在这个项目里做那些事情。她沉思了一会儿,梳理出来几件事情。
结果:她明确了自己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重点会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公司,做好项目经理,也知道了自己在项目中最重要的几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