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语言的魔力》 所属活动: 【NO.68紫禁之巅分舵】周六场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运用换框四步法,改变事件应对方式,从失败中获益。 学习目标:

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TF1-1拆书家北一,我的三个标签分别是数据分析师,学习者和吉他爱好者。本职工作数据分析偏向大数据风控方向,评估个体的信用风险和欺诈风险,同时监控整体资产风险;学习的话目前专注于统计学、拆书晋级和能力提升;吉他的话现在是由弹唱转指弹,喜欢完全沉浸其中的感觉。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是excel和ppt的深度使用者,ppt制作能力多次获得肯定,所以大家如果有这方面的需要,可以随时找我。


    接下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拆书法”和“拆书帮”。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拆书法强调“转换主体,拆书己用”,就是说突破传统以知识为中心的模式,转而以学习者为中心,将书籍内容拆为己用,其间涉及到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关联学习者经验,以及规划应用。

    拆书法分为两种,一种是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另一种是组织学习的拆书法。

(1)个人学习中可以直接运用便签法,达到阅读书籍与参加主题培训同样的效果。

(2)组织学习是指在现场活动中,由拆书家引导和促进学习者将知识拆为己用。

 

    拆书帮是“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目前在各地都有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拆书帮的使命是帮助更多的学习爱好者掌握内化知识的拆书法,成为拆书家。拆书帮是一个公益性组织,每年只收取会员少量会费用于组织的正常开销。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拆页图.jpg

改变结果转换了决定什么是相关和成功的框架

自己尝试一下这个模式:

1回想一个你觉得困难、受挫折或失败的情境。

情境

例如:我觉得有人在占我的便宜,但我没法直接告诉他我的感受。

2关于这个情境,你所做的负面总结或判断是什么(关于自己或关于他人)?这个判断所包含或暗示的结果是什么?

判断

例如:不能为自己说话,说明我是个懦夫。

结果

例如:我要为自己说话,要变得强大勇敢。

3探索一下,换用其他可能的结果,对你理解这个情境可能带来的影响。其他结果例如安全感、学习、探索、自我发现、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做事正直、治愈、成长等。

例如,如果目标结果变成“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或“以我希望被人对待的方式来对待别人”,那么,由于没有为自己说话而认定自己是个“懦夫",就不太会是一个相关的适宜的总结了。

4.增加或将当前结果替换为哪种,能让你的负面总结或判断看来无关,使你更容易将这情境看作反馈而非失败?
替代结果

例如:学习对自己和对别人表里如一,聪慧而富有同情心。

从NLP的观点来看,转换至另一结果将帮助我们对体验的观点“换框”。“换框”是NLP所认为的改变的核心过程,也是回应术的根本机制 。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本次拆页的主题是运用“换框”四步法,从失败中获益

 

What

该片段介绍了运用“换框”法的四个步骤,转变对失败的反应,达到充分应对,从中获益的目的。

 

How

1.      回想情境:回想一个自认为困难、失败或受挫的情境;

2.      体察评判:写出情境下对自己的评判和其中所隐含的暗示结果;

3.      目标结果:探索罗列其他可能的正向目标结果;

4.      增加/替换:在罗列结果中,选择最能让你将这件事看做反馈而非失败的结果,增加或替换现有结果。

 

Why

一件事情及其结果是一个客观事实,将它视为“失败”尘封于记忆中不但无益,反而会影响我们的自我定位。转变应对失败的态度,充分思考处理,就可以将其转化为进步的推动力,收获成长。

 

Where

该方法广泛适用于生活、职场的失败、受挫情境中,复盘总结成功经验时不适用。

 

这里梳理一下原文案例帮助大家理解:

回想情境中作者认为困难的事情是:觉得被人占便宜,但却不能直接表达感受。于是作者产生了自己是个懦夫这样的评判,暗示结果是要强大勇敢为自己说话。作者罗列的目标结果包括成长、安全感、尊重等。最后选择的替代结果是表里如一,有智慧地表达感受,让他人意识到其行为给自己造成了困扰,同时培养同情心不恶意揣测他人用意。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

3月初第二次便签分享时,由于未按照师父意见修改便签、以及过于紧张等因素,导致分享效果不好,几乎就是照着逐字稿念给大家听,学习者少有收获。当时认为自己表现很差,演讲能力和应变能力存在很大的问题。

反思:在学习该拆页前,遇到挫折我总是深陷于负面的评判当中,聚焦于问题,想为什么犯错、怎样避免。没有尝试过用正向结果替换现有结果,从而改善心态,从失败中获益。


【A2】规划应用

目标:

下周工作出错时,运用回应术充分处理,找到不再犯同类错误的方法。

行动:

1. 回想情境:情境为报表数据有误。

2.体察评判:

(1)评判:对数据库了解不全面,又出错了;

(2)暗示结果:需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更加认真检查。

3.目标结果:

(1)不犯同一个错误:发现了一个新坑,以后这个错误不会再犯;

(2)不犯同一类错误:找同事要相关内容的代码,核对逻辑,排除出同类错的可能性。

4.增加/替换:不犯同类错误。在写新代码时,询问同事是否有相关内容代码,若有则依据代码核对逻辑;若无则明确计算逻辑后文档形式与同事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