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提问力》 所属活动: 拆书帮大连筹备分舵2019第四拆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共情型提问模型 学习目标: 运用“知觉检核”沟通技巧,解决沟通问题

开场:

   大家好,我是新晋的1级拆书家----婵婵,很高兴再次与大家相聚。 

   今天的拆页选自《提问力》,我用FAB法来介绍下这本书。
F:这本书是由《这样读书就够了》、《拆出你的沟通力》等畅销书的作者、拆书帮创始人赵周和拆书帮另外两位资深三级拆书家李真、丘恩华老师共同编写完成。本书围绕着在生活、工作等场景经常用到的18个提问模型进行讲解,让我们学会如何更好的提问。
A:《提问力》得到了在行创始人姬十三简书COO黄一琨等大咖的极力推荐。原因是,本书18种提问模型和方法全部来自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经典理论著作,但是本书与同类书籍相比,没有大段的理论,并且都结合了真实场景,方便我们直接拿到生活中去用。

B1我们每天都在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聚会上,如何化解令人尴尬的聊天?再比如各种压力下如何让自己远离焦虑?又或者是在工作中有人向你请教,你却不知道答案该怎么办?以上问题都能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B2今天我要介绍的是共情型提问”的技巧,学完之后,当我们遇到身边有一个受伤的朋友需要被安慰的时候,能够真正为他分担忧愁,“受伤”的人真正感觉被理解。

   为了接下来更好的学习和交流,我们先来分组。在座的各位,我们以4个人为一个小组。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提问力》P40-P41

——如何让“受伤”的人感到被理解

共情型提问就是利用问题和对方建立共情关系,进入同频互动交流状态。

共情型提问有四个要点

第一,试新鞋。在对话前,不着急说话或给建议,而是先向自己提问,要应用同理心,转化视角看问题。

这里需要提到我们很多人存在的一个误区。同理心不是把自己代入对方的场景。不是问,这件事发生在我身上会如何?而是好奇地问:

这件事发生在他身上会如何?

站在他的角度,自己会看到什么?

他在想什么?他感觉如何?

这样切换视角来提问,才能真正理解对方的感受。

第二,提问。首先提出宽泛性问题,让对方开口说话。邀请他们进入他们感到最安全、舒适的领域。

第三,聆听言外之意。提问之后,对方就会开口说出很多信息,这个时候需要聆听,听话里话外,话里—他都说了些什么?话外----他的语气、心情、表情、眼神、说话节奏等信息。聆听也是共情的重要部分,我们愿意听,对他就是最好的陪伴。

第四,适当的距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保持客观,才能避免和对方一样进入伤心、愤怒、冲动的状态。我们需要帮助朋友客观分析,在合适的情况下给出合理的建议。

共情型提问模型

第一步,向自己提出同理心问题,感受对方的心情

第二步,向对方提出宽泛的问题,进入安全舒适的对话状态

第三步,全心聆听,留意话里话外的信息

第四步,保持客观距离,给出适当的建议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共情型提问”是指,通过提问,一面聆听当事人叙述,一面进入当事人的内心世界,以感同身受的方式,体验当事人主观的想法与情绪,然后跳出当事人的内心世界,给与对方合理的建议。 

Why

  家人、朋友、同事经常会向我们倾诉或者抱怨各种问题。通常情况我们会苦口婆心给不少建议,但其实对方并不会真正感觉到被理解有时,还会招来对方的反驳。

How】

共情型提”具体应该怎样做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问自己同理心问题,转换视角。

比如问自己:这件事对他来说意味什么?他现在感觉如何?等。这样能让我们能更加理解对方的感受,容易和对方进入同频的对话状态。

2、问对方容易作答的问题,营造安全氛围

比如问对方:这个事情是怎么发生的?你现在感觉怎么样?等。总之让对方愿意多说。

3、察言观色,聆听言外之意聆听的过程中需对其保持关注,包括对方所说内容的线索,说话时的肢体语言,语气语调

4、保持中立,给些建议。在不要被对方影响的前提下,给出一些客观的评判。

【预防假设】:

可能有的小伙伴会说,这几个步骤太繁琐,每次都要全部使用吗?其实根据场景不同、沟通对象不同,四个步骤需要灵活安排。在与自己不太了解情况的人沟通时,要少提问多聆听。也有时候我们并不需要给出具体的建议,当个听众就够了。还有可能对方不想讲话,那么完成第一步,然后安静地陪伴就好了。

反面案例上周我的一个下属提出了离职,是因为工作中遇到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这个下属一个月工资一万多,而且属于兼职性质,一周只需要上3天班。由于老公是日本人,所以老公回日本的时候,还会带着孩子来上班。她那天和我说“婵婵,组织架构调整之后,我感觉我现在的工作没有价值,有些被边缘化的感觉,我不想干了……”。我当时很不理解,觉得工资又高,还不用每天都来上班,于是我站长自己的立场上劝了她“亲爱滴,换一种心态吧,你干啥不是干?!每个月工资也不少……”。结果可想而知,她最终还是离职了。

反面案例加工为正面案例

如果我用上面介绍的方法来做的话,我会:

1.问自己同理心问题,转换视角:(问自己)

目前现在的工作是她不感兴趣的,应该让对方感觉很心累吧。而且她原来一直是被当作“大咖”受人尊敬和重视,现在组织架构调整之后,领导也没有特意照顾到她,所以她应该是会觉得“被人冷落”了吧。

2.问对方容易作答的问题,营造安全氛围:(问对方)

“亲爱滴,你怎么突然就提离职了呢?”

“你觉得现在的工作哪里有问题呢?”

“你怎么觉得自己就被“边缘化”了呢?”

3.察言观色,聆听言外之意。观察对方说话时的肢体语言,语气语调

4.保持中立,给些建议:

“现在的工作可能确实是你不喜欢的,而且领导在设置岗位的时候,也没有顾及到你的感受。我们领导应该只是站在了公司的角度去安排的工作,你们双方应该坐下来深入的交谈一次,也许事情还有转机呢?!”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催化应用(分步催化1)联想特定情境】

      现在请各位伙伴思考一下,在未来的一周,你要和谁,在什么场景下,能应用到“共情型提问”呢?比如,你的孩子跟你说,最近在班级中遇到了一些不公平的待遇;或者同事在工作上遇到大麻烦被领导批评了,找你求安慰;或者你的朋友跟你说,又被老妈催着生孩子,等等。

       接下来我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请大家在小组内分享你的经历。2分钟过后,请一个小伙伴单独来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自己的下属对未来的规划一直很迷茫,下周可能会来找我谈一下。

【[A2]催化应用(分步催化2)加工具体运用】

       大家已经设定了自己的场景,现在给大家2分钟时间,请各位小伙伴在小组再讨论一下,如何运用这个“共情型提问四步法”来做一下行动规划。请大家拿出便签纸,写下你的行动计划的关键词。然后我再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第一步:问自己同理心问题,转换视角。)

不急着表达自己的建议,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倾听。

(第二步:问对方容易作答的问题,营造安全氛围

问同事“你对目前的工作怎么看?”

了解一定程度之后询问“你理想中的工作是怎样的?”

(第三步:察言观色,聆听言外之意。)

观察对方表情,说话时的肢体语言,聆听语气语调

(第四步:保持中立,给些建议。

询问一个对比性的问题,让对方选择,并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出建议。

 

【结束】我的拆书就到这里,希望大家能把“共情型提问”运用到生活中去,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