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提问力》 所属活动: 20190413拆书帮太原黄河分舵线下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提高提问能力 学习目标: 学习者能够通过苏格拉底式提问,帮对方理清思维澄清自己观点

开场:

我叫陈婧,我的三个标签是高中英语教师;爱读书,爱旅行的文艺女青年;

三岁女娃的宝妈。
现在我们来分一下组,2/3人一组。(明确告诉学习者如何分组)    

《提问力》的作者是赵周,李真,丘恩华。

顾名思义,本书的写作目的是帮助大家提高提问能力。

苏格拉底曾说过:“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本书的内容源自于拆书帮与在行合作的好评课程,书中通过分析和讲解多个经典的提问模型和方法,结合大量工作、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帮助你培养提问的意识、拓宽提问的思路、提升你的提问水平。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苏格拉底被尊崇为两千年来最伟大的哲学家。他的地位不在于他给了人们多么伟大的答案,而在于他多么善于提问题。

两千多年来,很多有智慧的人都从苏格拉底那里学会了这个技巧。英国管理学家查尔斯·汉迪,在管理学界被公认是和彼得·德鲁克齐名的大师级人物。查尔斯·汉迪曾经在牛津大学读哲学。汉迪自己说,他从苏格拉底那里学到了提问的技巧。他说:“我们不提供建议,只是不停地问为么。这很有助于人们澄清自己的观点。这是我从苏格拉底那儿学到的。

一方面,做到“苏格拉底式提问”很难,因为人的本能不是提问,而是表达。另一方面,做到“苏格拉底式提问”也容易,因为你不需要在那个课题上经验丰富、见解独到,你只要会巧妙地提问就好。

所以,再有朋友、同事来找你咨询建议,你也可以尝试使用苏格拉底式提问来帮助他。

首先,克制表达的本能。起码在对话的前半段,不要说自己的观点,不要给对方提建议。

然后,用封闭式提问跟对方核对主题。比如:

“你是想不好到底要不要考研,对吗?”

“你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想转行,又不知道该怎么转?”

“所以你是觉得,不原谅他吧,也不能就这么离了;原谅他吧,你又不甘心,是吗?”

接着,表明自己也不知道答案,但愿意陪着对方聊。苏格拉底总是这样做的。他会先说关于这个课题我其实没想好,所以我来请教你。如果不表明自己其实没有答案,而是暗示对方你知道应该怎样做,只是故意不说,那沟通的味道就不对了。

最后,连续向对方提问。提的是开放式还是封闭式的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提问要有洞察力。常见的提问有这样一些方向::探究他背后的假设;探究他自己还没想明白的标准;提醒他还没有考虑到的情况;逼着他去发现细微之处。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本拆页主要介绍了苏格拉底式提问法。这种提问有两个特点:1连续提问。2深入提问。适用于朋友,同事来向你寻求建议时。不适用于上下级征求意见或朋友同事间涉及隐私的话题或闲聊。

 

why:当别人向你请教或咨询建议时,你直接给出建议或答案,1.对方未必会赞同并接受你的建议;2.你的建议有可能不全面或者不正确,把对方引向错误的道路上。3.对方会觉得没受到尊重,本来只是想听听你的意见,结果你呜哩哇啦说了一大堆,最后喧宾夺主,变成了你的长篇大论。但如果可以利用苏格拉底式提问法,通过提问启发对方进行深入思考,首先,这种主动思考源于自己的问题,自己的欲望和情感,自己更易于接受.其次,自己更了解自己,自己会结合自己的实际,想出更适合自己的方案。最后,.对方会特别有成就感,有一种通过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努力解决了问题的感觉。

 

how

1.克制表达的本能。

2.用封闭式提问,跟对方核对主题,表明自己也不知道答案,但愿意陪着对方聊。

3.连续向对方提有洞察力的提问。常见的提问有这样一些方向:探究它背后的假设,探究他自己还没想明白的标准,提醒他还没有考虑到的情况,逼着他去发现细微之处。

 

班里有个孩子高二了,最近每天和家里闹的要读编导专业。家长不同意,让我找机会跟孩子聊聊。

如果按以前的想法,我可能会这样跟她说:

 

我:你想走编导专业是吗?

她:是的。

我:你现在能在班里排名10名左右,以你现在的成绩,考个二本没问题,高三再努努力,走一本也是很有可能的,如果你走编导专业,就是两条腿走路,势必会影响文化课成绩,而高二才开始学编导,也有点晚,到时候能走个啥学校很难说。

 

这种说服方法很功利,只看高考成绩,根本没有考虑到孩子对编导的热爱。学了苏格拉底式提问法后,我是这样处理的。

 

1.(克制表达的本能)

我:你为啥想走编导专业?

她:就是觉得能把自己的作品呈现出来,特别有成就感吧。

我:成就感有许多种,按你现在的成绩也能考个不错的大学,也会有成就感呀。

她:我现在的成绩不行,在年级也就能排到二百到三百名左右,顶多考个山西的大学。

2.(封闭式提问)

我:那你觉得学了编导专业,就能走个更好的大学吗?

她:应该是,我比许多特长生文化课成绩好,我又对编导专业很感兴趣,再努力学学,应该比较有优势。

3.(连续向对方提有洞察力的提问)

我:你文化课不错,这是优势,但据我所知,你妈说以家里现有的经济条件高三才让你学专业课,你觉得你专业课有什么优势?

她:我爱看书,有时间了还写文章,也看一些优秀电影,琢磨它们里边的拍摄手法等,这些都和编导有关。

我:高三时间很紧张,两条腿走路,你打算如何兼顾好文化课和专业课?

她:平时主要学文化课,周末主要学专业课。

我:能具体点吗?

她:。。。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现在,请每个人想一个当别人向你寻求建议时,你当时是怎么做的实例。请在小组内分享,每人1-2分钟。(小组分享结束后,拆书家邀请某组选出一个人当众表达自己的案例,若时间充裕,可以再多情一个人表达)

一个小伙伴的案例:

她老公喜欢向她聊单位的事情,每次聊得时候,其实她老公内心已经知道应该怎么做了,只是向她倾诉一下,可每次,还没等她老公说多少,她就开始巴拉巴拉说一大堆,她老公就觉得她特别不懂他,每次都是不欢而散。

通过学习今天的拆页,以后当她老公再向她倾诉时,她要控制自己表达的欲望,向她老公提出问题,让她老公倾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