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技能点】学习目标包含了学习者可被观察到/被测量到的行为或动作。
学习者在学完今天的片段后,在遇到孩子的行为与你的期望不一致时(where),能够使用赢得合作法(澄清),理解(行为)孩子的感受,引导孩子心甘情愿与你达成合作(界定)。
【开场】个人介绍和图书介绍
大家好,在我们正式拆书之前,我先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是今天的晋级拆书家王丽风,大家可以叫我阿风。接下来,我用三个标签来介绍自己:黄太阳、英语启蒙领域创业者和旅游爱好者。
在拆书之前,我先给大家分一下组。左手边小伙伴一组,右手边小伙伴一组。
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今天要拆的这本书。
【F】特征:《正面管教》是一本家庭教育类书籍,其作者简·尼尔森不仅是教育学博士,同时也是美国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
【A】优势:该书被翻译成超过16种语言,在美国销量超过400万册,在美国之外的国家销量超过200万册。在豆瓣评分高达8.7分。
【B】利益:
B1:你想要孩子独立,孩子却事事离不开你?你想要孩子自信,孩子却缩手缩脚?你想要孩子自律,孩子却拖拖拉拉?《正面管教》提供的和善与坚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环境的原则,就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出孩子的独立、自信、自律等优秀品格。
B2:从早上起床到穿衣、吃饭、写作业、睡觉,总是感觉孩子处于不合作的状态?每天必须吵一架或打一架这一天才能算过完?如何能够引导孩子与你合作呢?今天拆页讲述的赢得合作法,就可以让你通过理解孩子的感受,引导孩子心甘情愿与你合作。
下面请大家仔细阅读我之前发给大家的片段,阅读完毕之后,请举手示意我。时间为2分钟。
【技能点】【R】所选拆页,包括how的内容;且总内容未超过2页图书内页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能很好地帮助你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当你感到你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有障碍,造成了孩子对你的敌意和不满时,就要用这些步骤。在用过这些步骤之后,你和孩子就都会感到被理解了。
大多数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更好的成绩。孩子们往往将此理解为父母更看重他们的成绩,而不在乎他们本身。当孩子怀疑你的建议到底是为谁好时,“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应该对你有帮助:
1.表达你对孩子感受的理解:“在你看来我想要你得到更好的分数,是为了我还是为了你?”
2.表达同情,而不是宽恕:“我能理解为什么你似乎不能为了我而把事情做得更好。当我父母想要我做得更好时,我也觉得似乎我是为他们和他们的期望而活的。”
3.和孩子分享你的真实感受:“我的确是希望你考得更好,因为我觉得这对你有好处。我知道这在现在看来似乎没什么意义,但良好的教育会在将来为你打开很多大门,能给你提供更多的机会。”
4.让孩子专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怎样才能找出一个办法,使你把努力进步看成对你自己有益的事,而不是因为受到了我的批评?”
时间到了,大家都看完了吧!好,下面我来带领大家拆解一下这个片段。
【I:拆书家讲解引导】
(why)(不这么做的坏处):我们在家是不是有这样的经历:从早上起床到穿衣、吃饭、写作业、睡觉,总是感觉孩子处于不合作的状态?面对孩子的不合作,我们的第一反应通常为命令(赶紧刷牙去)、指责(你怎么这么磨叽啊)、说教(爱分享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哦),可是孩子根本听不进去,遇上我们心情不好,直接棍棒教育。慢慢地,孩子有事不再跟我们说,我们和孩子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那如何引导孩子心甘情愿地与我们合作呢?
(what)我们可以通过赢得合作法去跟孩子沟通,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与孩子达成合作。
(how)【细化行动步骤】:具体如何操作呢?
认同对方的感受。①问自己,发生这样的事情,孩子是什么感受,②向孩子核对我的理解是否正确,③表达认同和理解(注意:认同的是感受而不是行为)比如孩子因为着急要回自己的玩具而动手打了小朋友,我们可以跟他说:“你看到小朋友拿着你的玩具,你很着急,想要拿回来,是么?但是,我们不可以动手打人哦”。
2. 表达自己的观点。讲述自己的类似经历,说明自己持有不同的观点,并讲述原因。
3. 共同寻找办法。鼓励孩子合作,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预防异议】:你可能会说,有些时候明明就是孩子错了,如果他不吃些苦头他能知道错吗?惩罚确实会在短期内有效,但却会对孩子的自我价值感造成巨大的伤害。他们可能会因此变得胆小、唯唯诺诺、自卑等。你也可能会说,一看到孩子不合作,我就火冒三丈,根本想不起来用这种办法啊!每一个新的办法,从知道到熟练运用,都需要经过大量的练习,这正说明我们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只要我们平时不断练习,运用这个方法的时间就会从事后六个月缩减到六个小时,慢慢到六秒钟,甚至事发之前。你可能会说,书上说的都是理论,现实中根本不管用。健康的亲子关系是所有方法的根基,不管我们采用哪种种方法,我们都必须首先维护好和孩子的关系。
【好处】:而赢得合作法,就能帮助我们提升与孩子的亲密关系,同时还能帮助孩子建立起遇事寻找解决办法的思维方式,提升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信心。何乐而不为呢?
【案例意译】
现在,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看下,如何使用赢得合作法引导孩子与我们达成合作。
上周的一天,儿子因为幼儿园一个小朋友A未按时归还他的玩具,而跟小朋友A发生了矛盾,哭着要求小朋友立马回家取来还他。
我看着他伤心的样子,问了下自己:他本以为可以拿回自己的玩具,结果没拿到,他有什么感受呢?随即,我以温柔的语气跟他说:“你们之前说好的今天归还彼此的玩具,他没能还你,你很失望,是吗?” (认同对方的感受)
他有些迟疑地看着我。我接着说:“我记得小学的时候,我也是跟小朋友交换了玩具,约定好了归还的时间,结果小朋友忘记了带过来,我也很失望。妈妈不同意让他现在回家拿,因为爷爷骑的电动车,天气又冷,爷爷来回跑,我担心爷爷会感冒。(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们一起想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爷爷不被冻感冒,你又能够拿到你的玩具?”(共同寻找办法)
他说:“那我先去小树林玩会,让他明天上学再给我带来好了。”
最后我们高高兴兴地和小朋友A一起去小树林玩去了。
(where)赢得合作法适用于孩子会表达自己的情况下,对于小一点不会说话的朋友,则可以使用前两步。对于没有孩子的个人,在想要取得同事、领导、另一半等的合作时,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
【技能点】【A3】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赢得合作法的具体步骤,现在请大家进行一次现场演练,练习一下今天所学的赢得合作法。假设我们现在处于这样的场景下: 【场景设计】星期六,你大老远带孩子去上轮滑课,课上,孩子因为别人比自己滑的快滑的好而闹起了情绪,不想再练了,教练单独辅导一会也是无效,教练也不再管他了。可是,你住在北京,你们家离上课地方需要一个小时的车程,一节课收费要200块,你并不想浪费自己的时间和金钱,你希望他能继续把这节课上完。 【小组讨论】请大家按照我们的分组,一人扮演妈妈,一人扮演孩子,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如何运用今天的赢得合作法,去和孩子沟通,引导孩子心甘情愿继续上完这节课。讨论时间为10分钟。 【角色扮演】好,时间到。我们请右边的小组出两位小伙伴分饰妈妈和孩子,现场演练一下如何使用赢得合作法进行沟通。
|
学习者案例记录(逐字稿) 分享者:小敏饰演孩子,果果妈饰演妈妈 小敏在哭,果果妈抱抱 果果妈:宝贝,怎么了 小敏:妈妈,我怎么也学不会,我不想学了 果果妈:哦,你是觉得很受挫、丢人,是吗? 小敏:是,我怎么滑也滑不好,我不想滑了 果果妈:嗯,妈妈理解你,妈妈以前也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小时候妈妈打乒乓球打的很差,结果还被选进校队里,妈妈看着别人打的很好,自己也感觉很受挫、丢人。结果后来练习多了,妈妈一次能打100多个呢!妈妈觉得呢,你现在滑的不好,是因为练习的少,多多练习,妈妈相信你也能滑的很好的。我们一起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滑的越来越好,好吗? 小敏:我们要不这节课先上完,回家妈妈你再陪我练练,好吗? 果果妈:好的。
|
谢谢两位小伙伴的参与,演得真是惟妙惟肖哈!孩子听妈妈这么一说,是不是感觉“哦,原来妈妈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啊”,而妈妈呢,是不是也有一种“原来孩子是觉得受挫、着急丢人啊”的感觉。反之,如果我们按照惯常的方法,命令、指责、说教,是不是肯定会引发一场战争,更不会达到这种心意相通的结果。好,我今天的分享到此也就结束了。希望今天的赢得合作法能够帮助大家处理孩子行为与你的期望不一致的情况。没有孩子的,则可以回去尝试和家人、朋友、同事使用赢得合作法沟通一下,看能否实现双赢。谢谢大家的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