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晚上好,我是森田奶爸,是两个熊孩子的爸爸。下面我们分组。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对方做出好行为时,使用鼓励三段论的方法,增加好行为重复的可能性,促使他做事积极主动。
图书介绍:
【F】这本书是由知名心理学教授钟思嘉和“豆豆妈妈工作室“著的《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手册》。钟思嘉教授是台湾著名的心理学教授,具有30多年的华人教育工作和心理学研究经验;“豆豆妈妈工作室”是国内儿童时间管理训练营的先驱者和领头羊。本书的核心理念是,帮助父母把期望转化为孩子的目标,通过时间管理,让孩子快快乐乐地搞定一切还能玩。【A】这本书豆瓣得分7.9分,读者好评。该书出版至今已经加印了20次,销量超过20万册,是儿童时间管理书籍中的佼佼者。该书有理论,有案例,有实践,有工具,而且通俗易懂,宝爸宝妈们上手就能用;
【B1】你的孩子起床是否拖拉?每天很晚都不睡觉?做作业常常需要好几个小时?就算我们不断地催促他,他还是不紧不慢?这本书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针对4~18 岁孩子提出30 天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方案,帮助父母和孩子一起制定孩子管理时间的方法。【B2】这个片段将告诉我们如何鼓励孩子,促进孩子的好行为重复出现,并培养他的积极主动性。发放拆页。
请各位用2分钟阅读原文片段,阅读完的小伙伴可以向我点头示意,谢谢。
鼓励的方法包括以下三句话(鼓励三段论,即美言录)。
(1)描述你所看到的好现象,例如,我看到这个房间十分整洁。
(2)描述你的感觉,例如,我觉得特别开心和舒服。
(3)用具体言辞描述孩子的好行为,例如,你把笔放到铅笔盒里、书都摆在书桌一旁,真是井然有序。
其中第三句尤为重要,如果你不知道如何说出具体的细节,可以问孩子“你是怎么做到的?”要用欣赏和称赞的语气,声情并茂地把问题抛给孩子,他会告诉你具体的行为和做法,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对孩子的行为具有指导作用,因为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行为是通过语言质化的,好的行为孩子说得越多,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大。
我看到大多数小伙伴都阅读完了。没读完也没关系,我来引导各位理解原文片段中的观点和方法。
What:鼓励孩子的好行为,通过语言不断地正面强化,将增加好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培养孩子做事积极主动的好习惯。
How:具体有以下三个步骤:
1,好现象说出来:将好的行为结果说给孩子听,如这才15分钟就准备好出门了,太快了;
2,表达感觉:说出父母对好结果高兴的感觉,如我觉得非常高兴;
3,说出好行为的具体细节:说出好的行为细节,表达好行为导致好结果的过程,如你提前把要穿的衣服和要带的东西都准备好了,看着手表洗脸刷牙,准备充分行动迅速,真有效率。当然也可以问他“你是怎么做到的”,让他自己说出行为的细节。
这个方法不仅适用于鼓励孩子,鼓励成年人同样适用。
【预防异议】
【通常做法】惯常情况下,我们大多用“纠正”的方式期望孩子做出好行为。只要一看到孩子不好的行为,我们经常是用指责+惩罚的方式要求孩子改正。如“你就是个拖拉鬼,磨蹭死了。快点快点,不然就不带你出去玩了。”这样做只会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指责强化消极的心理暗示,导致孩子放弃甚至逆反,可能真的变成拖拉不守时的人。
【没有好行为怎么鼓励】他就是没做好,根本没法鼓励呀?我们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多时段的观察他的行为,只要有好的地方就鼓励,同时可以提示他如果怎么做会更好。如孩子写了一整页的字都很烂,可以挑一两个好的鼓励;可以说他笔顺写对了;可以在他写得好的时候多鼓励;要是你抬头坐正,写字会更好更轻松呢;
【太复杂了】有人说了,我也会鼓励呀,说一句“太棒了”不就行了么,那用这么麻烦。但笼统的鼓励不利于孩子理解好行为导致好结果的逻辑关系,无法建立好行为->好结果->父母和自己都高兴的正反馈循环。如:数学考了90分,夸他太棒了。也许他平时没复习,考试时是抄隔壁学霸的呢?你夸他太棒了,他下次继续抄?
【这样做的好处】
孩子总有表现好和不好的时候,只要出现好的行为,甚至部分行为做的好就狠狠的鼓励。鼓励三段论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能有效的培养孩子的成就感和上进心,增加孩子下次主动做出好行为的可能性,建立鼓励好行为的正反馈循环。
【例子】
上周日开始重新制定儿子的时间表,希望他能够自己管理好一天的时间。一日之际在于晨,于是第一个目标就是起床要迅速。起床包括了六个动作:叠被子,穿衣服,戴手表,上厕所,喝水和刷牙,目标完成时间时13分钟。连续几天都是15-17分钟,其中有一天7’50”就全部完成了。我拿过计时器跟儿子说:“早起六项挑战赛打破世界记录啦,才不到8分钟就完成了,这也太快了吧?爸爸觉得特别开心。我看到你穿着衣服冲出房间,看着手表去上厕所和喝水,盯着计时器挤牙膏刷牙,动作真快!这样我们就有时间下一盘五子棋了!”。
现在我反思,在儿子起床迅速的那一天,我告诉他不到8分钟就完成了,表达了我高兴的感觉,并跟他说种种的动作快。直到今天他都能自己准时起床,自主的在时限内完成六项动作,已经形成好习惯了。
现在请大家设想一下,未来你在生活、工作中会出现哪些类似的情景?
你是一位工作上的老司机,带着一位职场初哥跑市场。这位初哥总是最后一个到集合地点,你是不是希望他积极主动一点呢?如果他有一次提早到达。。。。
或者你是一位宝妈,孩子做的数学作业时总是错漏百出字迹潦草,你是不是希望他能细心点呢?如果有一次他的数学作业虽然没有全对,但是写得比较工整。。。。
也许你的伴侣是一位不喜欢做家务的人,家里煮饭,洗碗,拖地,收拾都是你,你是不是希望他也能为家庭多分担一些呢?如果他有一次吃完饭把碗给收了。。。
请大家在小组交流一下可能会遇到的场景,时间2分钟,请先将场景记在便签纸上。
那么在未来遇到这个情景里,如明天上午上班时或者下午下班回到家里,用今天我们学到的鼓励三段论的方法,你会怎么鼓励他呢?我刚才的例子场景是:孩子早上起床;目标是:儿子13分钟完成起床动作,自主管理时间;步骤方法是:鼓励三段论。请各位将目标和行动步骤写在刚才的场景下面,并在小组内分享,2分钟后我将邀请一位小伙伴上台分享。
请这位小伙伴上台分享他的场景,以及准备用什么方法鼓励他的小伙伴。
学习者:
我公司有个同事,上班经常会迟到。
我希望我的同事能够按时来上班,并在一个星期内改进迟到的问题。
在未来的一个星期,记录同事来公司上班是否按时的情况。
一旦某一天他比前一天有进步会对他说:“你比昨天早到了3分钟,我很开心,你是不是在路上走得比较快。还是怎么做到的?”
期望用鼓励的方式改善他未来一周按时到公司的行为。
好的谢谢这位小伙伴的分享,看来大家已经掌握了今天的方法。
希望鼓励的方法能让帮助各位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更多的成功,这就是我今天的分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