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技能点】学习目标包含了学习者可被观察到/被测量到的行为或动作。
学习者能够在做事效率低下的情况下(where),通过掌控时间法(澄清),合理规划(行为)自己的时间,高效完成任务(界定)。
【开场】个人介绍和图书介绍
大家好,在我们正式拆书之前,我先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是今天的晋级拆书家王丽风,大家可以叫我阿风。接下来,我用三个标签来介绍自己:家校共育信奉者、英语启蒙领域创业者和旅游爱好者。
在拆书之前,我先给大家分一下组。左手边小伙伴一组,右手边小伙伴一组。
【F】特征:《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一本管理经典,作者是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该书从五个维度讲解了如何提升管理者的有效性。
【A】优势:这本书由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和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包政等人推荐作序,豆瓣评分高达8.7分。
【B】利益:
B1:一群平凡人,能做出不平凡的事业吗?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只要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卓有成效。卓有成效可以学会吗?可以学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本书就可以教会我们。
B2:你是不是感觉一天总是忙忙碌碌,却没有什么成效,今天的拆页可以帮助你学会掌控时间法,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从而高效完成任务。
下面我给大家发一篇这本书的一张拆页,请大家仔细阅读,阅读完毕之后,请举手示意我。时间为1分钟。
【技能点】【R】所选拆页,包括how的内容;且总内容未超过2页图书内页
关于管理者任务的讨论,一般都从如何做计划说起。这样看来很合乎逻辑。可惜的是管理者的工作计划,很少真正发生作用。计划通常只是纸上谈兵,或只是良好的意愿而已,很少能够真正实现。
根据我的观察,有效的管理者并不是一开始就着手工作,他们往往会从时间安排上着手。他们并不以计划为起点,认识清楚自己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オ是起点。然后他们管理自己的时间,减少非生产性工作所占用的时间。最后,再将“可自由运用的时间”,由零星而集中成大块连续性的时段。这三个步骤,是管理者有效性的基础:
•记录时间;
•管理时间;
•统一安排时间。
时间到了,大家都看完了吧!好,下面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段话的理解。
【I:拆书家讲解引导】
时间都去哪儿了?你是不是也常有这样的感慨,时间匆匆如流水,人生一去不复回。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呢?
(what)原文拆页介绍了掌控时间的三个步骤。
(why)(不这么做的坏处):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除去三四个小时的吃饭时间,七八个小时的睡觉时间,每天可支配的时间达十二三个小时,可是我们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忙乱了一天却没有什么成果。
举例:上周一,我开始筹备工作室事宜,可是到上周五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的教案一个没写,房子也没找,教具什么的也没准备,家里呢!孩子也没怎么管,饭也没做。我不禁怀疑,我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how)如何才能掌握好自己的时间呢?
1.记录时间。在一天开始时,用纸笔或手机,在处理每一工作的“当时”立即记录时间耗用的实际情形,连续记录一段时间,可以是三五天,也可以是三四个星期。
2.管理时间。在记录中找出不会产生成果的、浪费时间的活动,然后尽可能将这类活动从时间表上删除。
3.统一安排时间。将可自行支配的零碎时间集中起来,用以处理真正重大的事务。
如果再回到上周,我运用原文的办法即可这样做,在早起时即用纸笔记录自己一天的时间:7:00起床,7:00-7:30洗漱,7:30-8:30:陪儿子,8:30-9:00送儿子上学,9:00-10:00吃饭,10:00-11:30刷手机群、聊微信、写稿子,11:30—4:00吃饭哄老二,14:00-16:30睡觉、看手机,16:30-22:00接儿子、吃饭、陪儿子……(记录时间),其中长时间刷微信群和朋友圈对我的工作和生活并没有什么益处,可以删除(管理时间),最后把上午10:00-11:30的时间集中用于重要事务,如写教案、写预备稿等,下午的时间则用于处理零碎事情,如回复消息、网上购物等(统一安排时间)。这样每天一个半小时,至少能解决自己一个重要的事情,一周下来教案或预备稿至少也可以写好两篇了。
【预防异议】:听完后是不是觉得太麻烦了,我也觉得是。事实上,我们并不需要天天这么做。如果你的活动比较规律,记录两天就会发现时间都用在了什么地方。反之,如果不这么做会更麻烦,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每天都在原地打转。总之,虽然麻烦,但是值得。有的小伙伴可能会说,我根本没法做到大段的时间不拿手机,万一有个重要客户找我呢!其实我们有点高估了自己及时回复的重要性,总统都无法做到事事及时回复,也没产生无法挽回的影响,我们会损失多少呢?而且,自己时间安排好了,可以提前告知重要客户,客户也好提前安排自己的时间与你沟通,沟通效率反而可能提高不少呢!
【好处】:通过不断练习这种方法,我们不仅会清楚自己的时间用在了什么地方,更重要的是,我们会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正确的事情上。随着时间的积累,我们可能就会成为下一个斜杠青年。
(where)掌控时间法适用于迫切想要改变现状,追求效率和成果却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的个人,而对于追求慢生活的退休人员、坐月子的妈妈等,则不适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技能点】【A2】【分步催化应用】 分步催化1:好了,我的讲解或许对你如何安排工作或生活有所启发,接下来,请跟我一起穿越到未来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始了,像往常一样,你开始了忙碌的一天,如果你是宝妈,你可能是这样的,穿衣服起床——准备早饭——叫孩子起床——送孩子上学……,或者你是上班族,你早起吃饭——坐公交或者开车——打开电脑准备工作……,你想象自己身上随时带着纸和笔,你做一项记一项,等到晚上该上床睡觉的时候,你的纸上都记录了哪些内容呢?注意,记录时请不要忘记那些看似不起眼,实际一天下来总计耗时比较多却无任何成果的项目,比如刷抖音、微信等。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想一下,把一天规律的活动和所用时间写在便签纸上。 分步催化2:接下来,我们看一下,上述事项中,哪些事情根本不必做,哪些事情可由别人做,哪些事情浪费了自己和别人的时间?请大家删掉不必要的以及不会产生成果的活动。最后,请大家用2分钟规划一下,未来如何集中自己可支配的时间处理剩下的重要事务,然后写在便签上。 时间到,请这位小伙伴分享一下他的案例。
|
学习者案例记录(逐字稿) 分享者:黄英 记录时间:早上6:50-8:00 起床,送孩子上学,8:00-9:00,吃早餐,收拾屋子刷朋友圈,9:00-11:00学英语,回微信,11:00-12:00发朋友圈,12:00-13:00午餐刷朋友圈,13:00-15:00陪孩子睡觉听音频书刷朋友圈,15:00-16:30学培训课,16:30-21:00陪娃,21:00-22:00点评代理朋友圈,内部培训,22:00-23:30洗漱睡觉看手机 管理时间:删除早、中、晚每次半小时的刷朋友圈 统一安排时间:6:50-8:00 起床,送孩子上学,8:00-9:00,吃早餐,收拾屋子,9:00-10:00学习英语,10:00-12:00,学培训课,12:00-13:00午餐,13:00-15:00陪孩子睡觉听音频书,15:00-16:30学培训课,16:30-21:00陪娃,21:00-22:00点评代理朋友圈,内部培训,22:00-23:30洗漱睡觉看书
|
非常感谢小伙伴的分享。 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除了必要的吃饭、睡觉时间,如果通过本文的掌控时间法,不断删除不必要的事务,我们就会花越来越多的时间用于正确的事情上。反之,时间利用率低下,则每天都会陷入焦头烂额的状态。希望大家以后能多多练习今天学到的掌控时间法,轻松掌控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我今天的拆书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