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精华版)》 所属活动: 沈阳筹备分舵拆书家内训第七场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移情聆听,有效沟通 学习目标: 学习者能够尝试在沟通中移情聆听,能够回应对方表达的内容和感情

开场:

学习主题学习移情聆听,实现有效沟通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尝试在沟通中移情聆听,能够回应对方表达的内容和感情,实现有效沟通。 

自我介绍+分组: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于永艳,小鱼。期待通过拆书和大家在一起学习,达到学以致用。

今天我们会对所学内容分组讨论,现在我们来分成两组。

接下来我分享的拆页主题是:有效沟通,选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图书介绍:(用FAB法介绍图书)

 F特征:《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是被誉为人类潜能导师的史蒂芬·柯维所著,内含七项课程,深刻地探讨了如何掌握人生以及如何实现理想。 

A优势:在同类书中,《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更系统深入的探讨了如何从个人到公众领域中的提升和完善。是世界500强企业必备培训课程。是企业、组织机构,更是个人获得自我提升的人生教科书。 

B利益:如果你想重新探索自我,想达到个人领域的成功或者公众领域的成功,想了解处理人际关系的法则,想提升和完善自我,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大家在沟通中,遇到对方向我们倾诉的时候,我们可以按照有效沟通四阶段来回应对方,移情聆听,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理解,愿意和你进行沟通。 

接下来我们用两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刚刚分发到大家手中的原文拆页,大家可以在完成阅读后,向我举手示意。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阅读原书拆页

有效地沟通这个例子充分显示有效地沟通多么不容易,了解他人又是多么重要。正确的沟通方式也就是移情聆听,至少包括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复述语句,这至少能使人专心聆听。

儿子:“上学,真是无聊透了!”

父亲:“你已经受不了了,觉得上学太无聊”“

第二阶段加入解释,纯用自己的语句表达,但仍用左脑的逻辑思考去理解。

父亲“你不想上学了”。

第三阶段渗入个人的感觉,左右脑发挥作用,此时听者所注意的已不止于言语,也开始体会对方的心情。父亲:“你觉得很有挫折感”。

第四阶段是既加以解释又带有感情,左右脑并用。

父亲:“你对上学有很深的挫折感”

运用第四阶段的方式沟通,不仅能了解对方,更能帮助对方认清自己,勇于表白。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移情聆听,是以理解为目的的聆听,要求听者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不是要你赞同对方,而是在感情和理智上充分而深入的理解对方。

Why 在人际沟通的关键,是首先去寻求了解对方,然后再让对方了解自己。他人得到理解以后,才更愿意更多的表达。

Where移情聆听需要选择时机和场合,适用于私下面对面的交流,不适用于公开人多的场所及工作场所。

How当沟通发生,如何做到移情聆听,

移情聆听包含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复述语句,把对方的话复述一次。“你已经受不了了,你觉得上学太无聊”

第二阶段:加入解释,思考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你不想上学了”

第三阶段:渗入个人感觉,体会对方的心情。“你感到有挫折感”

第四阶段:解释+感情,理智和情感结合。“你对上学有很深的挫败感”

经过这四个阶段的加工,直接运用第四阶段去沟通。“上学真是无聊透了”“你对上学有很深的挫败感”促发对方沟通的意愿,实现有效沟通。

(故事)感触比较深刻的是去年五一早上和妈妈的次对话,关于妈妈去姥姥家

“不愿意去你姥姥家,一去就让我干活,我都多大岁数了。”

然后我就直接建议妈妈,那你就别去了,这么大年纪了,你还不高兴”妈妈叹了口气说,不说了,收拾收拾走吧。

(不这么做的坏处)当我们与身边的人就一件事沟通的时候,很少能设身处地的去了解和理解对方根据自己的立场和角度去回应对方,直接给建议,试图劝解,让对方感受不到被理解,加深了沟通的挫败感,导致沟通无果、失败。

(如何改进)如果我可以移情聆听,站在妈妈的角度去看这件事:

不爱去你姥姥家,一去就让我干活,我都多大岁数了。

第一阶段,复述语句,

你不愿意去姥姥家,因为去了总让你干活,你年纪也越来越大了

第二阶段,加入解释,“你的年纪大了,你不想去姥姥家干活

第三阶段,体会对方心情,你觉得不被重视,委屈又生气

第四阶段,解释+感情,你觉得去姥姥家自己得不到重视,又委屈又生气,不想去姥姥家。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在最近的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内,有谁向你倾诉心事,比如:

我不知道怎么陪孩子写作业;

越来越不想去上班了;

觉得自己年纪越来越大,跟不上社会的节奏了;

当你听到对方对你诉说,你是不是急切的想去回应对方,站在自己的角度给他一个建议,或者安慰?

“我告诉你怎么做?”

“你别多想了。”

“你可以这样”......

下面我们用2分钟的时间在小组内讨论分享自己的故事,稍后我们邀请一位伙伴跟大家分享。

分享:下面请乐乐伙伴和我们大家分享她的故事。
在沟通过程中我的很大的一个问题是经常给到建议。周末的时候出来拆书,宝爸和宝宝就又打起来了,宝爸就生气了,说“我说话她也不听。”然后我就说:“那你看看正面管教呀。”"多学习呀。"然后她爸爸就特别生气,特别不高兴。他当时就觉得很不舒服,希望我去安慰,去听他说说。然后我实际上就是你多学习呀,都是你的问题呀,然后沟通其实就是失败的。

A1+反思加工

伙伴们刚刚分享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那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今天学习的移情聆听四阶段,如果以后再有人对你诉说他的事情,我们可以在头脑中回忆这四个步骤“复述语句”“加入解释”“体会对方心情”“解释+感情”,设身处地的从对方的角度做出回应。

下面我们用5分钟的时间请大家试着用移情聆听四阶段来重新回到刚刚在小组内分享的失败的沟通中,做出新的回应,在小组内分享,之后我们请一位伙伴和大家分享。

分享:妈妈去帮哥哥带孩子,和孩子的姥姥有些不愉快。回来跟我说:“姥姥不会带孩子,还不让我帮忙,孩子以后都不怎么和我亲了。”我说那你就少去,这样既不累,宝宝也不和你生疏。我其实没有站在妈妈的角度去回应她。今天的移情聆听,我可以这样回应她。

第一阶段:你想多带带孩子,以后孩子和你会比较亲。

第二阶段:姥姥不让你带孩子,减少了你带宝宝的时间。

第三阶段:姥姥和你争抢带宝宝的时间,你有些生气,又有点担心。

第四阶段:姥姥和你争抢带宝宝的时间,你很生气,你担心宝宝以后和你不亲。

这样就可以理解到和支持到妈妈。而不是让她一直赌气。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移情聆听,也就是如何设身处地的从对方的角度去了解和理解他,说出对方想表达的内容和感受。希望大家在日后的沟通中能够有意识的运用,加深关系,更有效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