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邯郸回车巷筹备分舵第25次活动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用非暴力沟通法求反馈 学习目标: 2-4

开场: 【开场】各位热爱学习的伙伴们,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拆书过级活动,我是今天的拆书家----美丽人生。首先祝大家在今天的拆书过程中有一个美丽的心情。
【分组】为了方便大家讨论交流、以及小组内的分享,我给大家分一下组……根据今天的到场人数,我们分为-----组,组长为XXX和XXX。
【两个片段逻辑关系】两个片段之间的关系属于递进式关系。在生活和工作的交流中,要想确认你所讲的内容与对方理解是一致的,就要通过请求反馈信息法进行确认。在确认对方已经明白后,进而会想了解对方的感受和持有的态度,这关乎与我们的请求是否能落地的关键。
【总目标】通过本次两个片段的学习,学习者能够掌握“请求反馈法”和“了解他人的反应”学会通过他人反馈信息确认对方的理解与自己表达内容的一致性,以及对方在明白你的请求后的反应与持有的态度。
【片段一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在对话沟通中不再想当然的认为对方已经理解自己的意思,而是通过征求回馈信息的方法去核实信息与自己表达内容的一致性。
(观察点四:2个学习目标,均包含学习者可被观察到/被测量到的行为或动作,且有递进关系,现场的2个RIA设计都清晰体现了各自的学习目标。)
技能点要求:介绍图书FAB,清晰辨别出F、A、B
我今天要拆解的片段来自《非暴力沟通》一书。
【F特征】本书作者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是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的创始人,他在书中提出了一种包括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四要素的非暴力沟通的方法,用以解决沟通问题,实现情意相通,和谐相处。
【A优势】在沟通类书籍中,这本书长期排在销量前列;该书已入选香港大学推荐的50本必读书籍。它和其它沟通类书籍相比,具有易学易懂让学习者很
容易掌握最核心的操作方法进而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沟通问题。
【B1利益】在工作和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你表达的意思是A,对方理解的却是B而引发矛盾?明明你交代对方办理三件事情,结果对方只记住了两项,导致你无法完成原定计划而闷闷不乐?亦或者是在自己的理解没有把握时,需要对方帮助确认,却苦于没有方法呢?通过本书的学习,你就可以运用非暴力沟通模式中的技巧进行温和而坚定的沟通模式,提高沟通效果。
【B2利益】通过今天的两个拆页的学习,让学习者学会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正确表达请求反馈及了解他人的反应,让你在说的过程中及时的了解对方是否完全明白你表达的意思以及他人是否愿意接受你的请求。
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今天的拆书学习。请各位用两分钟的时间阅读原文片段,读完后举手示意我,好,开始。
(观察点二:选择图书是实用类或理论类图书)
(观察点五:在FAB介绍法中能够清晰辨别出 F 、 A 、 B )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我们的意思和别人的理解有时可能是两回事。如果无法确定对方是否已经明白,我们可能就需要得到反馈。请求反馈能确保对方准确把握我们的意思。有时,问一句“我的意思清楚吗”,然后,对方表个态就足够了。在另一些时候,听到“是的,我明白你的意思”,这样的回答,我们并不放心。为了确保对方确实明白我们的意思,我们希望他充分表达他的理解。这样,一旦他的理解与我们的意思有所不同,我们就有机会作适当的补充。

例如,一位老师和她的学生说:“托尼,今天批改作业时没有看到你的作业本。我想知道,你是否清楚我上次布置的作业。放学时,来我办公室一下好吗?”托尼咕噜了一句:“好,知道了。”然后,他就转过身去,准备要离开了。老师站在那里,不清楚学生是否已经明白她的意思。于是,她叫住他:“麻烦你说一遍我刚才请你做的事情好吗?”托尼回答说:“放学后,我没法看足球赛了,因为你要把我留下来做作业。”老师发现托尼并没有听明白她的意思,她准备作出解释。这时,她很注意她的方式。

像“你没有听明白”“这不是我的意思”“你听错了”这样的表达,很可能会让托尼觉得老师在批评他。因为托尼很坦率地作出反馈,这位老师先向托尼表达了她的谢意。她说:“谢谢你给我反馈。我想我说得不够清楚。我的意思是,放学后,我给你讲讲我上次布置的作业。”

(观察点三:2个拆页的【R】至少一个包括HOW的内容;有一定逻辑关系,比如递进关系;且总内容未超过4页图书内页。 )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大家已阅读完毕,接下来我用自己的话来重述一下这段话。

【what】  片段讲的是我们表达的意思和别人的理解,有时候很可能不一致,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表达的是A,对方却理解的是B,在无法确认对方

接收到的信息与你表达的意思完全一致时,就需要通过请求对方的反馈加以确认。

Why  即使你是一个表达力非常强的人,也无法保证自己与他人口头交流时,你所讲的内容对方都能记得住、理解上不出现偏差现象,自以为、想当然,都会引发矛盾,造成严重后果。请求反馈能确保对方准确把握我们所表达的意思。

不这么做的坏处

   如果在沟通过程中不去运用请求反馈这个技能点,我们就无法确保自己表达的意思与对方的理解是一致的。那么对方理解上的偏差或者是对你所讲的内容有遗漏项,都会引发矛盾和延误事情的落实,总之,所呈现的结果完全不是你所期待的。

   所以,在无法确认对方是否完全get到你所表达的点时,就需要通过请求反馈来确认对方接受信息的量,既然是请求反馈,那么我们在要求对方反馈时,要注意说话的语气,避免把请求当命令,使得对方有抵触心理。

【预防异议】

    有的小伙伴可能会问,假如在我请求对方给我反馈时,对方表现出明显的负面情绪,比如人家说:我已经都知道了,没你想的那么笨啊!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体会对方的感受和需要,表示对她的尊重,同时我们可以给她解释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自己的需要),自己希望能把事情办的妥帖,最终,你会给对方留下做事认真负责的好印象。

【Where】:适用于口头交代事情或者布置任务时,自己不十分清楚对方是否真的完全明白你表达的内容时使用。

【贴近实际例子】

本学期,单位为学生们提供了营养午餐。为了让家长们消除心中对食品安全

的疑虑,班里选出八名家委会代表到工业园区实地参观考察。

我跟副班主任李老师说:“下午记得通知家委会代表,明天上午9点在校门口集合,让他们带上家长们对这次午餐工程的疑问进行考察,把带去的问题就地解决,回来后对家长进行解答并汇报考察情况。李老师说:“嗯,好的。”

她转身准备离开时,我心里还是不放心她是否真的已经明白我的意思,于是,我叫住她说:“李老师,麻烦你说一遍我刚才请你通知家长的内容好吗?

李老师说:“明天上午九点,家委会代表在校门口集合,带上他们对午餐供应中存在的疑问,以便在园区参观考场中解决,回来后召开家长们汇报考察情况。”

这时,我发现李老师理解有误时,赶紧进行补充纠正。

接着我说:“谢谢你李老师,能够给我反馈。我想我可能有其中的一点没有表达清楚。我的意思是,让家委会代表带上收集起来的各小组家长们的问题进行考察,回来后给各位家长们汇报考察中解决的问题。(给出贴近实际的例子)

根据以上例子,我们知道请求反馈的步骤有:

第一步:注意语气柔和。

第二步:主动请求反馈  (比如:我的意思明白吗?)

第三步请求复述反馈 (是原话再现) 

第四步感谢给予反馈并纠正补充

【强调】这里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在请求对方复述你所讲的内容时,谨记,是请求而不是命令,不然会遭到反感。

(观察点六:2个拆页的【I】覆盖了二级的4种讲解引导技巧:1 )强调不那么做的坏处,2)给出了学习者可能异议的预防性讲解,3)细化了原文行动建议的步骤,4)根据原书中的案例脉络,给出了更贴近实际的例子。)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技能点要求:显像提问清晰,其中包含具体的情景,刚才有学习者分享了自己根据这个场景联系出来的过往情景或具体经验

刚才大家学习了如何请求反馈,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在过去的工作或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到这样的情况,比如:你交代一件事情后,问对方都清楚了吗?对方回答:“嗯,清楚了。”在等到结果时,你却发现对方不是十分清楚你所讲的内容,有的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有的出现遗漏事项等失败案例?

下面就请大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一会请一到两名小伙伴进行分享。

好,时间到,哪位伙伴愿意分享一下自己的过往经历

下面掌声欢迎小伙伴锦聪给大家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锦聪:在上周过级过程中,在进行片段二小组内交流分享分享时,由于自己下的指令不是十分的清晰到位,然后问小伙伴们是否已经理解他的指令,小伙伴们说:“嗯,是的”聪聪也就想当然的理解为对方的理解和他要的内容在一个频道上,但是在找小伙伴分享时,却发现小伙伴的理解和自己想要伙伴分享的内容存在很大的差异,导致过级失败。

【摘要点评

拆书家:感谢聪聪的分享,在刚才的分享中,我们知道得知聪聪在一次过级中由于请求反馈不到位,想当然的以为对方明白自己的意思,导致在小伙伴分享案例时,与聪聪的要求相差千里,最后导致聪聪2-4现场拆书过级失败。还有其他小伙伴也想到了类似的经验。那么,假如可以回到当时的情景,或者以后你再遇到类似的状况,运用今天学到的请求反馈法,你会怎么做呢?请大家继续在小组内交流分享,3分钟后我们再选出小伙伴给大家分享。

     好,时间到,哪位小伙伴愿意与大家分享,好,大家掌声欢迎聪聪继续做分享,

  

 学习者聪聪分享案例——如果再回到那个时刻,我会向韩哥提问,拆页二在让您分享的内容我表达清楚了吗?韩哥给与我反馈,我发现他的理解有偏差,或者说我的表述还不到位,那么,我就会及时做出补充纠正,然后向反馈者表达感谢。

(观察点七:使用【A1】技能点的环节提问和指令清晰,学习者能根据提问中的场景联系自己过往的具体经验,且加工出如果以后遇到同等情况,可以如何做。)

                                     

真诚赞美

   非常感谢聪聪的用心分享,刚才在你分享的案例中对请求反馈法运用的非常到位,说明您对刚才的拆书片段学习掌握的很好,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您对请求反馈法的运用会更加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