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徐佰超,群里的名称叫周利槃陀伽,我的三个标签是企业高级讲师、引导师、內观修习者;朱熹有一句话:“半日静坐,半日读书”,我认为读书、拆书对于我来讲是知识输入的过程,通过內观静坐来完成知识的內加工,最后通过培训来完成知识的输出,因此我自已就是一条知识的生产线。我这个人平时很宅,没太多的兴趣爱好,不抽烟、不喝酒、爱烫头、爱听相声、也爱拆书。
我的同事听说我在学习拆书,以为是用剪刀把书一页页的拆下来,其实不是这样的。
首先,拆书法是一种适用于成年人,用来提升自我能力、解决问题的读书方法。
其次,拆书法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而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把知识与学习者的经验相关联,并规划具体的运用。
第三,拆书法分为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两种方式。个人学习就是便签法,可以让你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一场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是像今天大家看到的一样,由一位拆书家将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已用。
拆书帮是一个公益性的组织,由拆书法爱好者组成的社群,具体表现就是各地的拆书帮分舵。拆书帮的使命是帮助更多的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我今天要给大家拆解的片段节选自《引导工具箱-解决组织问题的49个工具》,给大家2分钟时间阅读,读完之后请举手示意一下。
分组促进新想法的产生!
这种时候用得到!
想要收集大家的想法,或是想通过查看收集来的想法促进产生新想法的时候,亲和图是你的最佳选择。不过,要特别注意方法不要用错…
工具的用法
1.把主题写在大家都看得到的地方。
2.让所有人在限时内在一张便笺上写一个想法。
3.把所有想法全贴在墙上,让大家都能看到。
4.贴好后将意思差不多的想法收集在一起。
5.给收集好的便笺合集起个名字。
6.重复2~5的步骤。
【what】通过拆页我们学习到如何使用亲和图法来收集很多人的意见或产生新的观点。所谓亲和图就是针对于某一问题,充分收集各种想法,并且按照每个想法的意思是否相似,归纳整理这些想法,使问题得以明确,最后生成的图表。
【why】
1、如果在会议中直接点名要求某个人来发言,他可能会有很多的顾虑,不愿意表达心声,使用亲和图可以消除人们的这种顾虑。
2、在使用亲和图的过程,也是头脑风暴的过程,可以让我们收集到尽可能多的观点,从而产生新的想法。
【how】
1、明确主题:将主题写在醒目位置
2、写便签:每个人在限定时间內把自已的想法写在便签上,要求:一张便签写一个想法。
3、贴便签:把所有的想法贴到墙上。
4、便签分类:将相似內容的便签收集到一起。
5、起名字:给同一类的便签起一个名字。
6、重复操作:重复2-5的步骤。
【where】当在工作中需要收集大家的想法或是需要团队一起来共同产生新的想法的时候都可以使用这个技巧,比如培训需求调查、团队共创解决实际问题等。
【A1激活经验】
在3月份的储备干部培训中,我提出一个问题“我做什么,可以使小组内的每个人和团队的收获最大化?”然后,要求每个人写下三个想法,每个想法写在一张A5纸上。写好之后,引导大家把所有的纸贴到墙上,并对它们进行分类,相似便签贴在同一列中。分类之后,2-3人组成一个小组,给每个小组发一张红色的A5纸,要求每个小组认领其中一列便签,概括这一列便签的內容,给这一列便签起个名字。最后共得到了十五个大家共同认可的想法。
【A2催化应用】
目的:在一下周的新员工入职培训中,使用亲和图带领新员工共创培训公约。
1、明确主题:我愿意做些什么,可以让本次培训可以有序进行?
2、写便签:要求每个人写下三个想法,要求:一张便签写一个想法,所有想法以可执行、可操作为标准。
3、贴便签:写好之后,让大家把自已手中的便签贴到墙上
4、便签分类:带领大家逐一查看便签內容,将內容相似的便签贴到同一列。
5、起名字:查看共有多少列便签,将所有人员分成相同数量的小组,每个组认领其中一列便签,给它起一个名字。
6、重复操作:如果有需要,重复2-5的步骤。
最后总结一下,在工作中可以使用亲和图法来帮助我们明确问题,统一思想,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