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若愚。现居潍坊,市场营销专业在读。那么下面我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自己。第一个是传统爱好者,喜欢中国的老物件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当然也仅仅是叶公好龙,并不深入很浅显。现在主要学习的是国画和书法,主要是在写意花鸟和行书方面。第二个标签是目前进行的工作,是一名旅游从业者,主要是在国内短线旅游方面,可以为大家提供旅游方面的一点资讯。第三个标签呢,就比较奇怪了,自称是逢凶化吉的幸运baby,每次真正想要做的事情都会特别顺利。而且每次遇到不好的事情的时候,都会在后面发生好几件好的事情。而且好几次遇到灾祸都毫发无伤逢凶化吉,就感觉自己大概拥有幸运体质吧。这就是我的三个标签了。
最后,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在拆书帮升级打怪,共同成长。
【拆书和拆书帮介绍】
好了说了这么多,下面我们来说一下什么是“拆书”,什么是“拆书帮”。
“拆书”呢,当然不是把书拆开,而是对于书中知识的拆解应用。是一种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把书中的知识拆分细解,联系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去,以提高学习者相关能力的一种学习方法。适用于以提升能力和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而拆书的方法呢,主要分为个人部分的拆书法和组织部分的拆书法,个人部分的拆书法被称为便签法,通过对三个便签对原文的解读和应用,可以让一本书的作用等同于参与一场主题培训的作用。而组织部分的拆书法是由拆书家将一本书加工成一场现场培训,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那么“拆书帮”呢,就是基于拆书法的非盈利的学习成长型社群,是拆书爱好者的聚集地。其使命是“致力于培养拆书家,释放拆书家的能力,相互陪伴,助人达己。”其愿景是帮助拆书家们升级学习力和促进他人学习的能力,影响身边的人,让世界变得更好一点。其活动主要以分舵的形式展开,目前全国有60多个城市有我们拆书帮的分舵,有像我们日天分舵一样的正式分舵,还有即将转正的筹备分舵。在分舵里,大家相互抱团,以拆书为乐,不断在提升自己的同时,帮助更多的小伙伴们更好地成长。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最后很高兴遇到拆书帮这样优秀美好的社群,希望能和拆书帮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那么这就是我关于“拆书”和“拆书帮”的介绍,那么我们接下来先阅读一下原文,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那么下面的时间交给大家。
拆页来源:《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第二版P143-P144
【R:阅读原文】
按照这个理论,我认为养成复盘的习惯是完全可行的。主要可参考的做法包括以下几点。
1.通过一些做法,创造出一些“暗示”
比如,在你的日历或工作安排中事先列上“复盘”的时间;通过手机或邮件订阅有关复盘的动态;在公司例会上,经常进行或提示复盘等。
2.强化对复盘的“奖赏”
比如,上级领导和组织的认可;在公司网站、知识管理系统里建立复盘专栏,定期刊登各单位的复盘成果,并对优秀复盘给予奖励等。在这里特别想指出的是,要强化“奖赏”,就要“玩真的”,让复盘真正起作用,而且轻松、简单、好玩,千万不要搞得很复杂或成为负担,或者只是“走走形式”“自己骗自己”,更不要让大家觉得会受到批评,会让自己很难堪。如果是这样的话,从复盘中获得的,就不是“奖赏”,而是痛苦了。那样的话,复盘就很难成为人们的习惯。
3.将奖赏与内心渴求联系
起来长期来看,要将从复盘中获得的“奖赏”与每个人内心深处隐藏着的对学习与成长的“渴求”联系起来,让大家看到:复盘有助于个人学习与成长;复盘可以帮助个人和团队更好地完成工作;复盘简单而有效。尽管人们本能地害怕或倾向于回避错误,但一方面,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文化中,都存在“从失败中学习”的信念,让大家接受并树立这样的观念,有助于消除对失败或错误的“恐惧”;另一方面,用学习与成长产生的“正能量”来抵消这些本能上的“不适”。
4.充分利用团队的力量
如上所述,复盘从本质上是一个团队学习的过程,不仅在复盘过程中要鼓励团队的参与,在组织层面上,也要成立复盘实践小组,定期组织复盘学习、复盘分享会以及交流使用复盘的经验和心得。此外,公司还可以对各级干部和骨干进行复盘方法论和复盘引导技术的培训,为大家创造共同的理解、共同的经历和共同语言,有助于建立集体信念,让复盘更容易地变成习惯。
好的,相信大家都已经读完了。那么接下来分享一下我的I便签。
【What】这个片段讲的是怎样养成复盘的习惯。
【Why】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养成复盘的习惯呢?因为复盘可以让我们从过去身上总结经验,尽可能的减少试错成本,把所经历的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都变成人生宝贵的财富。
【When&Where】所以在我们在一件事情完成时,最好都是要进行复盘的。并且不要隔的时间太长,否则丢失掉很多可以总结出来的经验。复盘适合在做一个项目结束或者一个阶段结束的时候进行。比如你组织了公司的一场产品发布会,就可以在产品发布会后进行一次对于这个项目方方面面的复盘,又比如三月份过去了,你就可以做一下三月份的复盘。所以要养成复盘的习惯,你最好就你有稳定的周期性的事情进行复盘计划 ,这样有利于习惯的培养。
【How】好了,说了这么多了。接下来我们来说一下如何养成复盘的习惯。我总结成以下三点。
1设置提醒:在自己的提醒系统里放上“复盘”。譬如用日程表或者是邮件提醒之类。比如我是常用滴答清单,就可以把“复盘”放到里面,让它在特定的时间提醒我。以免我忘记或者错过最佳的复盘时间。
2准备甜点:每次复盘结束后,都给自己或者团队准备一点可以感到开心的,放松的,真正的奖励。从而强化自己或者团队对复盘这一动作的接受度和喜爱度。并且梳理从这一次的复盘中得到的收获和好处,通过这一次复盘得到了怎样的成长,强化自己的认知。从而使复盘这一行动成为一种发自内心的行动。
3群策群力:在复盘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重视团队的力量。这样可以更多角度的进行思考,并且可以互相监督合作,获得更多的收获。比如,可以共建复盘小组相互监督计划的执行,每次复盘行动都进行分享,听取小伙伴们的建议,特别是在团体共同的项目,可以组织大家集体进行复盘,并且进行推广,养成复盘的氛围,使大家都参与到复盘中来。
过这三个步骤,我相信大家一定会养成复盘的习惯的。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去年冬天,练字的时候,刘老师说每天写完之后都可以回看自己写的这几张字。和临的贴进行比较,看结构,看线条粗细等。这样比较之后,看看自己是哪个地方和临帖有差距,这样能进步。所以就做了一个练字后进行复盘的计划,结果每次练完都想休息一下,等一会再进行复盘,结果一放就没有进行复盘了,下次开始写字的时候想去再翻一下原来写的复盘一下,但是并没有设立什么激励措施,内心对于写字复盘这件事的认同也不够大,结果每次又是没有复盘就匆匆开始写字。最后这个复盘计划也就执行的七零八落的没有成功。当然这样只机械性努力却不思考的练字,字练的也没有多好。
【A2: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背景:
三月份为了强化“感恩日记”,所以定了“写完感恩日记后复盘”的计划。但是由于并没有所纳入系统,所以总是忘记,最终也没有养成写完感恩日记后复盘的习惯。
目标:
所以四月份就定了一个,养成每日感恩日记后写1个番茄钟的感恩日记复盘计划(感恩日记是4月份21天计划,那么复盘计划的打卡时间也为21天)
行动:
那么接下来说一下我的具体行动。
1设置提醒:感恩日记是在每天晚上的9:30.,把复盘行动纳入滴答清单中,设置成9:50提醒,并设置一个一个番茄钟。
2准备甜点:每10天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复盘行动若没有中断,就奖励自己看场电影。并且每次复盘结束后,都梳理通过这次复盘,自己在感恩日记上的认知又得到了怎样的提升,使自己从心里认同到复盘对于感恩日记强化的作用。
3群策群力:在“感恩小队”里每次提交完感恩日记之后,都附上复盘总结,并号召大家一起这么做。可以互相借鉴监督对方。并可以每15天组织一次感恩日记复盘分享活动,相互梳理大家的收获和感想。
好的,我们今天的分享差不多就到此为止了。最后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我们的复盘习惯要走几个步骤。第一点是设置提醒,第二点是准备甜点,这部分要注意两个方面,一个是真正的好处,一个是对于你认知上的好处。即一个是物质的,一个是精神的。第三点是群策群力,就是要重视团队的力量。”最后希望今天的分享对大家有用,也希望大家所经历的都能变成人生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