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遇见拆书,遇见你。各位小伙伴们,大家晚上好,很高兴今晚能和大家相约西城,一起度过美好的夜晚。我叫郭莹莹,首先用三个标签做一下简单的自我介绍:
第一个标签:新手拆书家,也是今晚的三位拆书家之一
第二个标签:财务工作者,是我目前的职业
第三个标签:我想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店,当做自己的事业。
【分组】为了达到更好的学习体验,我需要给大家分一下组......
【学习目标】那么希望大家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沟通之中不会再一厢情愿的认定自己对事情的解读就是事实,而是通过知觉检核的方法来理解对方的真正意思。
【图书介绍】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书籍是《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
F:这是一本关于沟通类的书籍,它是由罗纳德和拉塞尔共同编著,投注了作者多年的专业经验,对人际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全书分为“看入人里,看出人外,和看人之间”三部分,既关注有关人际沟通的理论介绍,也加入了丰富实用的阅读材料,可以说涵盖了人际关系的全貌。
A:而且这本书在每一章的末尾有超过50部热门美剧、电影和真人秀的分析,可以让读者轻松印证每一章的沟通准则,增加阅读的趣味性;更令人意外的是,书里的绘画、诗歌以及故事,甚至卡通,都是美丽而有趣的,内容更是经过了精心的组织,文本读起来让人忍俊不禁!而且这本书畅销40载,再版15次,被称为美国权威的沟通教材,是超过200万大学生使用的优秀人际关系读本。
B:如何有效的传达工作指令?如何建立正向的工作关系?如何增加与父母、家人之间的了解?如何减少人际冲突达到双赢……从这本书中你将会得到许多不错的答案。
我今天选取的是书中关于知觉检核这一片段,熟练、合理的利用这一技巧,可以帮助你少一些武断,少一些争执,让谈话在友好的氛围之中进行下去。
那接下来,我们进入拆页学习阶段,大家阅读一下拆页,阅读完的可以抬头示意我一下。
【拆页内容】
如果我们一厢情愿地认定我们对事情的解释就是事实,恐怕会产生很多严重的人际困境。就像大多数人一样,我们也不喜欢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原因草草下结论,想象一下别人对你这样说:
“你为什么对我生气?”(谁说我生你的气了?)
“你出了什么问题?”(谁说我有问题?)
“快点!告诉我实话!”(谁说我在说谎?)
即便你的诠释是正确的,然而义正词严、一针见血的评论很可能让对方产生防卫心理。知觉检核的技巧为你提供了处理这些诠释的更好方法。
知觉检核的要素
知觉检核完整的程序包含三个部分:
1、描述你注意到的行为。
2、列出关于此行为至少两种可能的诠释。
3、请求对方对行为诠释作澄清。
对于先前的三个例子,知觉检核可能会像这样:
“当你大声踱步走出房间,并大力地关上房门时,”(行为)
“我不确定你是否对我生气,”(第一种诠释)
“或者你只是比较匆忙。”(第二种诠释)
“你真正的感觉是怎样?”(请求澄清)
“你这几天都没有笑容,”(行为)
“我想知道是否有事让你心烦,”(第一种诠释)
“或者你只是觉得比较平静。”(第二种诠释)
“到底是因为什么?”(请求澄清)
“你说你很喜欢我所做的,”(行为)
“但是你说这句话的语调,让我觉得你可能并不是真的喜欢,”(第一种诠释)
“虽然这可能只是我的猜测,”(第二种诠释)
“你可以告诉我你真正的想法吗?”(请求澄清)
大家首先先想一个场景,你的一个平日里很友好的邻居兼好友连续三天都没有对你的“早上好”做出回应。你会怎么做呢?第一种:你气冲冲的冲过去质问他,我给你打招呼你为什么不理我?第二种:既然你不理我,那我也不理你啦,就这样啦!
(坏处)无论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都只是我们把自己的猜测当作了事实,义正言辞的去指责与批评对方,甚至于胡思乱想,胡乱猜测“我邻居到底为什么不回应我呀”?这样子不仅无法去解决问题,也无法去了解对方的真正想法,更无法达到谈话的目的,反而可能引发争吵,破坏彼此之间的关系。
【HOW】
其实在这样的时候,面对已知事实,却不知道原因,或者想知道原因的时候,就可以使用知觉检核来处理。它包括三个部分:
1.论述行为:看到什么就是什么,用客观中立的言语将行为描述出来。我连续三天对你说早上好,你都没有对我做出回应
2.列出诠释:针对自己看到的真实行为列出至少两种可能的看法,表示出自己是真的关心对方。我不确定是我做什么事情惹到你了么(第一种诠释)你是有心烦的事情么(第二种诠释)
3.请求澄清:列出几种可能的诠释之后,请求对方给予澄清,并让对方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与情感。我就可以问我的邻居,你可以告诉我你真实的想法么?(请求澄清)
【反例】
故事发生在我和我的合租室友之间,我们经常会在家里做饭,那么就逃脱不了刷锅的命运啦,每一个人都不想刷锅,为了公平起见,大家就轮流刷呗。上周(03.18-03.24)恰好轮到了A同学。周六(03.23)早上我去厨房一看,昨晚上吃的火锅还在那放着呢,厨房里一片狼藉,水池里都是盘子;回头看艳,她却还躺在床上玩着手机,开心的看综艺呢,我的火呀……我就冲过去对艳说:“怎么,你是想留着这些脏碗过年呀。”她听到我的话后:“知道了,催什么催,就知道催,”她于是起身去刷锅去啦。
虽然最后我室友听到我的话,去把锅给刷了,但是讽刺的话语就会使对方感到不舒服,也会增加彼此之间的隔阂。
【反例变正例】
所以如果我们用知觉检核的三步来和室友沟通:
“艳姐,这周轮到你刷锅了呀,厨房昨晚的锅还没有收拾呢”(论述行为)
“你是忘记你这周要刷锅了么”(第一种可能)
“你是等看完综艺去刷呀”(第二种可能)
“你是怎么想的,马上就要吃今天的中饭了”(请求澄清)
如果我这样来和她说,就不至于那么尴尬,毕竟大家同住一个屋檐下,低头不见抬头见。
【WHERE】
当然,这个知觉检核工具的使用也要把握一定的度。在双方情绪比较平稳、信用度比较高的情况之下,例如就可以在家人、朋友与同事之间运用,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与冲突。但是如果对方情绪特别激动,有明显的敌意,这样做反而会徒增尴尬。
A1:(激活经验,显像提问,包含具体场景)
好了,现在请大家回顾一下在你的生活或工作中出现过因为没有确认而草草下结论引发的误会吗?比如对方明明是在用手机专心的做着笔记却被你误以为是开会时三心二意的玩手机;面对对方由于太忙而长时间没有回的微信,却误以为是对方不愿搭理自己等等之类的误会……给大家2-3分钟的时间,请大家都认真地回想一下,然后在组内进行讨论分享。
稍后我会请一位小伙伴分享一下他的经历
(学习者分享)
我呀,在上班的时候,都会卡着点,由于每天早上需要照顾孩子上学,我的有一位同事就会去公司特别早,六点半或者七点就到了,然后我有个同事就经常揪着我这件事情说,我08:50去的时候,她会说“吆,你真会卡着点来”,我08:40去的时候,就会说“吆,你今天怎么这么早就来了”,那天她又大声说我,我就回她说“你那么大声干嘛,是想让楼上的人,都知道么?每次都对我冷嘲热讽的,好像我老是迟到似得”她听了也没有说什么,其实这样说弄得同事之间也挺尴尬的......
A1+:(反思加工)
刚才大家分享了好多美丽的误会,那么假定现在我们有了大雄的时光倒流机,我们就可以带着知觉检核三步法(论述行为,列出诠释,请求澄清)回到当时那个情况之下,你该怎么重新来和对方沟通呢?
(学习者分享)
她老是捉弄我,就特别尴尬,而且对于那天她特别大声的说我。
下次再面对她对我的冷嘲热讽,我会这样说:
(论述行为)“你看,我来早了,你也说我;我来晚了,你也说我,”
(列出诠释)“你看,你是觉得我这个点来是耽误了什么事情么?”(第一种可能)
“你是想对我有什么友好的提示么?是想让我好好表现么”(第二种可能)
(请求澄清)“我想问问你好几次这么说是有什么想法么,还是想对我有什么提示么”
【总结】
知觉检核就是一种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正确了解别人的一项工具,希望大家今后能够更好地借助这个工具,使双方维持良好的沟通关系,避免误会与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