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哈默,江湖绰号“西二旗小白龙”。是一名拆书家,简书推荐作者及领英专栏作者,今日头条特约作者。主攻方向为沟通表达,阅读训练、战胜拖延及职场技能。我们今天的主题是有关沟通表达类的主题“别人听不懂时,你该怎么办?”按照现场分成4组。
片段一:
片段二: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4min
【简短互动】
我想请在场的一位小伙伴告诉大家,原文片段中信息分为哪三种?三种信息定义分别是什么?
现场镜子和倩倩给了正确回答
通过阅读片段,我们得知信息分为三种分别是记述、评价和规范信息。
记述信息是指描述事物的情况和现象本身,不包含判断好坏;如农夫山泉的容量为500毫升;
评价信息是表达某一情况或现象的好坏;如农夫山泉真好喝。
规范信息是指要求事物应有的状态以及人该采取的行动;如农夫山泉的容量应该有500毫升。规范信息一般以“应该怎么样”或“应该怎么做”的形式来表现。
其实,当别人听不懂我们时,学会分辨信息种类是一项有力工具。当别人听不懂我们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三个步骤:
1. 首先,应该表达记述信息,依对方的理解程度加入适当说明;
2. 其次,接着表达评价信息,以此稳定对方的心理;
3. 最后,表述规范信息,给对方提供行动建议。
【比如我大家举个例子】
事情的背景:我昨天在京东上订了一个笔记本电脑,今天室友看到京东送货,然后来到我房间,一探究竟。人物:我跟室友。对话如下:
室友:“你买了什么,这么大包裹”我:“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
室友:“配置咋样?”我:“装有4G的RAM”
室友:“我听不懂……”(问题已经产生了:当对方不熟悉信息科技的用语时,第一步你首先要表达记述信息,依对方的理解程度加入适当说明)
你该说:“装有4G的RAM。RAM是随即存取内存的简称,它用来储存电脑正在进行的工作”
这样解释之后,室友已经理解了记述信息,可是室友此时或许还会回答你:“我听不懂”这时候,你不应继续向他说明RAM,因为刚才已经解释清楚,室友理解了。对方还是听不懂,为什么呢?这时候,我们需要采用第二步评价信息。
如果对方已经理解记述信息的内容,那么他期待理解的下一个信息是评价信息。
因此,你此时跟他表达:“这台笔记本电脑很好用,是一台好计算机。”(这种评价信息,可以稳定对方的心理,满足他的好奇心。)
当你传递出评价信息,但对方仍无法理解时,此时应采取第三步规范信息登场了。因为不管你再怎么强调“这台计算机真的很赞”,也都没有直接回答对方的困惑:“那又如何?你要我怎么做?”
所以,在评价信息的最后,我们传递出规范信息。你可以这样说:“所以,如果你想买笔记本的话,我也建议你买这一款”虽然最终室友买不买电脑不由你决定,但你让室友能听懂了你的意思,理解你传递的信息。
最终我的回答是这样的:“我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装有4G的RAM。RAM是随即存取内存的简称,它用来储存电脑正在进行的工作,RAM越大说明电脑处理能力越强。4G的配置,这样笔记本电脑很好用,是一台好计算机。所以,如果你想买笔记本的话,我也建议你买这一款”三步骤瞬间解答了对方听不懂的一系列问题。
当然,如果你若能确保对方能听懂相关技术知识,可直接跳至第二步。但是以防万一,还是建议大家采用行动的建议的三步顺序:记述→评价→规范信息,使别人听懂你的意思。
大岛祥誉曾说:“真正的“逻辑思考”是提出方案和行动,让对方产生兴趣”可见我们的三步法,从给出记述信息到规范信息给出建议,是一个完美具有说服力的表达呈现,有力解除对方不明白你意思的困惑。
【I】拆书家讲解引导 2min
大家看下自己的得分表,是不是很多题目都是跟自己情况非常吻合。其实,以上的试题你的得分越高,说明你在平时工作和生活更不擅于用逻辑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
现实生活中,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会遇到向别人汇报的情况。汇报时,能按一定逻辑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非常重要。
清晰表达观点是一种逻辑思考的外在显示。当我们思维清晰,逻辑明确时,我们表达观点时也更清楚。不懂清晰表达观点,没有一定的逻辑顺序,不论是跟领导、老师还是家长、朋友汇报问题,极易造成对方听不懂或者抓不住重点的情况,从而使自己表达的说服力大大降低。
我们本片段拆解的目的,就是为我们“不能有逻辑清晰表达观点”的问题寻找治疗方案。
接下来,请大家阅读下原文片段,看看原文中的山田汇报时是否也出现很大问题?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5min
这个拆页给了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提醒-即使你汇报得很详尽,但如果不懂得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得不到领导的任何赏识。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表达毫无逻辑,想到哪说哪,让人难以听懂。
我们仔细研究这个案例不难发现,山田一开始回答问题的出发点就没把握住。比如领导说:“X公司最近的业绩怎么样”,首先我们明确领导需要我们回答的是“评价信息”,而文中山田一个劲毫无逻辑回答“记述信息”。刚开始山田的出发点就出现了致命错误。当然,案例中存在太多表达上的问题,在这里我就先讲这一点,其他问题有待我们学习者一起探讨。
回答者要首先明确提问者想要得到的信息类型(记述、评价和规范),然后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清晰表达观点,这样才会得到领导的青睐。
什么叫有一定逻辑顺序呢?比如说时间顺序、先总后分、递进顺序、空间顺序、分类描述等等都算是具有一定逻辑顺序。
再跟大家举一个我听过的例子:
我朋友是某创业公司的老板,有一天他给下属小李打电话说:“小李,汇报下最近的工作进展?”
小李在电话里是这样说的:“领导您好,刘经理来电话说系统出了问题,四点钟他不能参加会议;小张说他晚一点开会也可以,但最好别再十一点半之前;而且明天会议室已有人预定了,但是星期五还是空着的;还有王总的秘书说,王总明天很晚才能从外地回来,所以我建议把会议的时间定在周五的十点,您看行吗?”
我的朋友老板大为愤怒,完全不知道下属说的重点在哪?一个无法按一定逻辑顺序清晰表达观点的下属,真的让每一位老板都头疼,可想而知故事中小李的职场生涯也不会一帆风顺。
记得《麦肯锡工作法》的作者大岛祥誉曾说过:“一个充满魅力的人,会按一定逻辑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对方轻松领会自己的意图,这种人会得到很多的赞同,工作起来也顺风顺水。”
可见,就如我所举的案例,如果小李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表达观点如“先结论后原因”或将所有观点按照逻辑顺序分类汇报等等,我想小李的职场生涯会更顺畅。
【A2】催化应用5+4.5min
大家有可能注意到,我刚才的这个故事并不是自己实际经历的事情,而是编写的一个剧本。我给出了故事的背景:我新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故事的人物:我跟室友,还有相关的人物对话。
请大家也仿照我刚才的例子自己编写一个剧本,注意是编写剧本而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呦。设计出故事背景,人物及对话等,大家也编写一个“别人听不懂你的意思”的场景,然后利用我们今天的三个步骤,合理解决这个困境。
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待会我们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他的剧本。
【A1】激活学习者经验1min
请大家花一分钟时间做5道自测题。这几道题,希望大家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按照1~6分的标准给自己打分。1分代表完全不符合,6分代表完全符合。
1. 回答别人问题时,我首先不会确定对方所需的信息种类(如记述、评价和规范)。 | 1 | 2 | 3 | 4 | 5 | 6 |
2. 汇报时,我总是语无伦次。 | 1 | 2 | 3 | 4 | 5 | 6 |
3. 汇报时,我从不构思逻辑,有什么就汇报什么。 | 1 | 2 | 3 | 4 | 5 | 6 |
4. 跟妈妈/爱人汇报所买物品时,我都是一个个汇报,而不是按照食物、水果等分类诉说。 | 1 | 2 | 3 | 4 | 5 | 6 |
5. 自己想说的话,我总是传达不到位。 | 1 | 2 | 3 | 4 | 5 | 6 |
【A1】激活学习者经验 7+2min
请在小组内分享:就像我给大家列在纸上的这两个案例类似,现在每组开始收集各个小组成员遇到过类似案例,比如跟领导汇报工作、老师汇报科研、跟父母汇报近况或跟朋友汇报近来生活等等。
你遇到过哪些没有逻辑无法“清晰表达观点”的汇报情况,将主要的表述话语写在纸上,并将其跟小组内的小伙伴分享,时间7分钟。
-------------------------------------------------------------------------------
【A3】促进参与7+10min
相信经过刚才的集思广益,每个小组内都很多“没有逻辑、无法清晰表达观点”的案例。
接下来在每个小组已有的案例基础上,请小组成员反思探讨下,若想按一定逻辑顺序清晰表达观点,有哪些可行的方案或思路?请在小组内头脑风暴,把你们讨论出的可行方法或步骤写在一张白纸上。7分钟后,我们请每组派代表来讲解你们的成果。
最后小伙伴分享了自己组内的所得,得出总分逻辑,归类逻辑,金字塔原理,时间逻辑等等。
-------------------------------------------------------------------------------
【A2】催化应用1min
通过今天小组头脑风暴,相信大家掌握了很多清晰表达观点的技巧,但我们明白知识如若不用很难变成我们的技能,况且新学的知识会随着时间流逝在大脑中逐渐淡忘。
那么在这里为加深知识理解,我给大家一个实践的小任务:
请大家明天找机会,跟朋友或父母或领导(如果你愿意,哈哈),主动汇报下你最近这段时间的近况。要有意识用到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有逻辑的清晰表达,让小伙伴们惊呆你的成长吧!
结语:0.5min
经过这么热烈的讨论和头脑风暴,相信我们能够分辨信息的三种类型,并在汇报时不再“想到哪说哪”,而是能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