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搞定I:无压工作的艺术(最新版)》 所属活动: 邯郸回车巷筹备分舵第25次活动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用清单记录和四标准法高效做事 学习目标: 2-4过级

开场:

【开场】各位小伙伴们,大家晚上好!我是薛锦聪,矿院大四学生。我的三个标签是:GTD、写作、野生交易员。待会我们的活动需要分组,那我左边的(几个)为一组,右边的(几个)为一组。
【总目标】通过本次学习,学习者能够将大脑中的想法和任务有序清空,罗列,确定某一时刻的具体行动。
【分目标】拆页一的学习:学习者在面对一堆想法和任务时,能够及时清空大脑,罗列计划;拆页二的学习:学习者在一个空闲时间段或一个时间点,能够运用GTD“四标准法”确定某一时刻的具体行动,充分利用碎片时间。


       


新技能:介绍图书FAB

今晚我要拆解的片段来自《搞定1》一书。

【F特征】《搞定1》是世界知名时间管理大师戴维-艾伦的经典著作,这本书介绍了全球千万人正在轻松使用的GTD(Getting Things Done)个人事务管理系统。

【A优势】于同类书籍相比,本书内容是David-Allen 30多年在个人和组织效率方面的研究汇总而成,既适用于工作,也是适用于生活。而且,市面上的大部分时间管理书籍脱胎于此,是首屈一指的时间管理书籍。

【B1利益】在这个充满变化需要不断学习新知才能紧随的时代,GTD将提供一个完善的系统,足够强硬的逻辑,来支持你进行行动决策。

B2利益】通过今晚的学习,大家不仅能够有效清空大脑中的各种想法和任务,减轻大脑负担,专注于当下事务。还能够运用GTD“四标准法”,确定某一时刻的具体行动,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刚才已把原文片段发下去了,下面请大家用2分钟时间阅读原文拆页片段。

原则:有效地处理内心的承诺

  在数十年的培训工作中,我指导过数干人。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极为常见的现象,即由于人们对自己做出的承诺或者承担的义务管理不当,导致他们承受着重重压力的折磨。所以,学会对承诺事项加以控制,可以有效缓解压力。即使是那些并没有明显体验到压力的人,如果他们学会了更加有效地对生活中悬而未决的问题加以控制,那么在放松自我、集中精力、提高效率方面也会有明显的改善。

  恐怕你已经与自己达成了许多协议(这一点也许你根本没有意识到)。而每一项协议,无论大小,都时时刻刻被你自身的无意识所紧密追随。这些就是“未完成的事情”或者“悬而未决的问题”。它们可能是“根除世界上的饥饿问题”这类重大事务,也可能是“雇用一个新助手”之类的一般性事件,或是“更换走廊灯泡”一类的琐碎小事。

  为了能够高效应对这一问题,首先,你必须明确并收集所有那些“经常唤醒你模糊记忆”的事情,搞清它们对你而言的真正意义,然后决定如何推动它们。这看起来极为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人都难以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他们缺乏认识或动力,而最可能的原因是,他们没有意识到忽略这种做法将会付出的代价。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新技能:【I】拆书家讲解引导之细化行动步骤

在工作或生活当中,大家遇到过这种情况不?你会经常用大脑记忆某种任务或想法,通过不断地记忆来想起这件事的存在,好提醒你及时完成任务。可这一阵子你实在太忙了,没法腾出时间来解决它们。拖延下去,反而产生了抗拒心理。

那我们该怎么处理这些信息和任务呢?我将David Allen的表述,结合GTD整个体系,梳理出了以下四个步骤。

 

1)细化行动步骤

1.收集所有事项。务必收集所有脑海中吸引你注意力的事项和想法,可以尝试用笔记下。可能是“明早9:30开会”、周末陪老婆逛街、“下周一替领导取某某报告”等。

2.理清事项意义。这件事情对你有什么意义,做了后会产生什么改变,不做又会造成多大影响?

3.罗列具体行动。确定下一步行动,具体到看一眼就能执行的程度;比如说本周五晚上7:00在邯郸新世纪参加拆书活动。

4.提醒设置。可以用闹钟、台历等来提醒自己某一时间段或某一时间点该做什么事了。

本方法需要在一个相对放松的环境,充裕的时间来完成,不适合紧急情况,时间极其有限(几分钟)内能做完。


2)不那么做的坏处

不这么做又会怎样呢?悬而未决的任务和想法将占据你的大脑,时不时地消耗你的注意力,迫使你不得不从手头的工作中分出精力来对付它们。不仅降低了你的工作效率,还让你在做重要决定时,无法专注思考,产生差错,影响你生活正常进行。

3)异议预防性讲解

有伙伴可能会困惑,那每天都要写出来岂不是很麻烦。频率可以是一周一次,不必每天都做。而有的伙伴自己也曾做过清单,明白它的重要性,还是做不到。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也是这样从一开始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状态过来,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你每天都在使用,可以不完全列出来,只要你一开使用它,哪怕是罗列一件,当你很愉快地完成了,你就会继续使用下去,并喜欢上这个行动的。

 

4)举个例子

举个自己的例子。这周一,我既想找英文文献给我们老师审核,又想尽快改好2-4的拆书稿,我师父好早点给出修改建议,还想参加下午13:30开始的股票直播课。这三件事我是这么处理的。

首先,我把这三件事写在一张A4白纸上。

其次,考虑到英文文献老师催得急,这事放在第一位,不然下一步翻译工作得拖好久;2-4文稿周四前必须完成,而直播课不能回看,那就下午13:30-14:30听课,其他时间修改拆书稿。

之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下来的下一步行动分别是:上午寻找英文文献,并交由课题组老师审核;下午13:30-14:30观看风云老师的股票直播课;在328日前修改好2-4拆书稿,并交由小六师父审核。

  最后,将这3件事记录在滴答清单中,并设置了相应的时间提醒。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显像提问

好,现在请大家仔细想下,过去一周有哪些事情是一直占用着你的注意力,让你感到焦虑?有可能是“撰写拆书稿”、“阅读某本书”、“周末和老公/老婆去哪玩呢”等。当时你又是如何面对这种情况的呢?请大家写在纸上,并在组内分享。


小杜:

   这周手上主要有2件事:家教(兼职,买个新手机)、计算机二级考试。每天晚上19:30-22:00做家教,做完家教回来,利用22:30到24:00的时间,来学习计算机二级考试。



学习者案例记录:A1+

要是能回到当时,针对其中的一件事,运用拆页一学习到的方法,你会怎么处理呢?

下面给大家3分钟时间,写在纸上,并在小组内讨论分享。


丽珍姐:

  上周正好事情比较多,有外出学习、拆书逐字稿修改、陪老爸输液、上班、陪伴老妈。集所有事项)先把脑海里这些事情都记下来。理清事项意义)陪老爸输液肯定不能推迟,排在第一位;陪伴老妈在第二位;晚上要过级,写拆书稿放在第三位,学习和上班可能需要请假或上班。罗列具体行动)针对于拆书稿这一件事,晚上陪伴老妈的空闲时间,重新审查一遍。(提醒设置)定个时间段,在晚上21:00-21:30重新阅读。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刚才我们学习了如何有效清空大脑,减压,清理事项的意义,确定任务安排。接下来我们学习GTD的“四标准法”用以确定某一时刻的具体行动,下面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来阅读片段。

确定某一时刻具体行动的“四标准法”

在星期三下午3点22分时,你如何选择下一步行动呢?这个时候,你可以按顺序采用下面四个标准:情境、有多少时间、有多少精力和重要性。

   前三个标准描述了你每次采取行动的制约因素,第四个标准则是评估行动的价值大小。

   情境 每时每刻,你都受限于自己的行动能力。只有很少一部分事情对地点没有特别要求(像拿一支钢笔和一张纸就可起草对一个项目的想法),但是,大多数事情都只能在特定的地点完成(在家或办公室),或者需要借助某些特定的工具(如一部电话、一台电脑),而这正是限制我们行动选择的首要因素。

   有多少时间 你所能支配的时间长短也是一个重要的限制因素。如果5分钟后你就必须去开会,你现在就不可能去执行那些耗时更久的行动。

   有多少精力 你有多少精力呢?某些事情需要你头脑清醒、思路清断、富于创造力,而另一些则要求你具备充沛的体力。还有一些事情

则对这两方面都没有特别要求。

   重要性 当你考虑了情境、时间、精力这三个条件后,最后你就要判断哪个行动选项会给你最高的回报了。现在,你有1个小时的时间,你坐在办公室里守着电话和电脑,你的精力指数为7.3(最高为10)。你应该做些什么呢?给客户回一个电话?考虑一下新的提案?处理一下语音信箱里的留言和电子邮件?或者联系一下你的配偶,看看她他这一天过得怎么样?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拆页2介绍了GTD“四标准法的具体用法,将从3个价值评估,1个场景分类,帮助我们更好地确定某个时间点的具体行动。


我们一般在一段空挡的等待期:等车、坐地铁、排队等。大部分人会刷会朋友圈、看会新闻、刷抖音、看会电影、玩一局游戏......很快地度过了等待期。如果我们能更加有针对性地使用这段时间,不但能让自己感觉充实,又有意义。

那我们具体该怎么做呢?

1)细化行动步骤

第一步,情境分类:确定事情是否需要在特点地点、特定工具下才能完成?

第二步,时间分配:你有多少时间?这件事又需要多少时间完成?

第三步,精力预估:简单预估下这件事所需要的精力,你拥有的精力,是否能有效处理任务?

第四步,重要性排序:按“最大回报”进行排序,确定要做的事。

第五步,任务汇总:最终按时间顺序整理出各项任务。


本方法适用于一段可自主支配的短暂空闲时间,或一时间点,不适用于非常紧急的状态下使用。

2)不那么做的坏处+预防异议

  那我要是不那么做又会怎样呢?没有及时规划,你有可能白白浪费那几十分钟的空闲时间。这时有伙伴可能不高兴了,我好不容易有那么一会时间休息,还要考虑怎么加以利用时间做事,岂不是很烦。当然了,你有权给自己好好放松下。但你要是想提高自己,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将更好地帮助你成长。

  其中,针对一段比较长的时间,比如半天以上,可做两件事以上的,按四标准法最终确定好的事情做个汇总,如果在较短的时间内决定做一件事情,直接去做就好。

3)举个例子

举个例子。在刚才打车过来的30分钟内,等车有5分钟,我可以做这么几件事:去食堂买杯粥垫胃、回复朋友微信消息、拆书场景预演。具体我是这么考虑的:

一、情景分类:买粥需要去食堂,等滴滴的在食堂边上,方便;回复朋友消息需要用到手机这个工具;拆书预演不分场景,嘴里念词,脑中想像。

二、时间分配:等车大约5分钟,买粥只能在这个点买,错过了没法买;回复朋友消息3分钟,拆书场景预演15分钟。

三、精力预估:只有拆书预演对精力有一定要求,状态正好允许。

四、重要性排序:肚子比较饿,填饱要紧,所以买粥第一,拆书预演第二,回复朋友消息第三。

五、 任务汇总:

综合考虑,最终的结果是:

1.食堂买粥,边喝边等;

2.在车上,用1分钟时间回复朋友消息

3.在车上,给大脑和嘴巴,15分钟时间进行拆书预演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拆页2 - A3 促动参与

A3角色扮演)

下面大家两人1小组,加工出一个剧本。一人是万爸爸,GTD学习者;一人是女儿玲玲,高三学生。暑假准备外出参观高校,在地铁站等车,正好有1个半小时的空闲时间,附近有商场和书店。而万老师刚学习完GTD的“确定某一时刻的“四标准法””,又会如何引导孩子充分利用这段空闲时间呢?

其中,玲玲爸爸的扮演者必须运用到今天所学的四标准法,细化的五步骤:情景分类、时间分配、精力预估、重要性排序、任务汇总,来引导玲玲进行思考,产生行动。讨论和编写剧本的时间为5分钟,5分钟后我们会请1-2个小组进行角色扮演展示。好,下面大家开始。

 学习者分享:

常乐饰爸爸,丽珍饰女儿玲玲。

爸爸:闺女,咱们离开车还有一个半小时呢。咱们这段时间干点啥呢?我昨天刚跟你分享了GTD的“四标准法”,还记得不?

女儿:记得。

爸爸:那你安排一下,我们这段时间干点啥合适?

女儿:一直站着等车也挺累的,旁边正好有个茶餐厅,要点甜点,喝个茶。(情景分类)

爸爸:行,那再来点点心。那我们在那单单当中赏景吗?(时间分配)

女儿:在这过程中本来还想拆拆书,吃东西不太方便,可以给妈妈打个电话,谈谈心。拆书这事,可以往后放一放。(重要性排序)

爸爸:好!那这一个半小时,我们就去茶餐厅,休息一会,吃些点心。然后,给妈妈打个电话这事很重要,出来旅游给她报个平安,别让她老惦记着。而你说的拆书,听到这我很开心,我们可以看各自想看的书。时间充裕的话,还可以谈谈心。(任务汇总)

 

 

(A2分步催化1)

现在请大家仔细想下, 你在一段碎片化时间内,会怎么去处理呢?比如说,下周五18:00过来拆书的路上,20-30分钟内,你手头上有哪些想做呢?并在小组内交流分享。

      

学习者分享:

小杜:去家教的路上,要坐半个小时小时的公交车。这个过程比较无聊,我会去看一些教学视频,后面会听会歌放松一下。


常乐:下周一,每次接孩子会等10-20分钟时间,有时候拖堂会等更久,很无聊。我可以做好几样事:刷朋友圈,看新闻,回复消息,和一块早到的家长聊聊,去旁边的超市买东西。



(A2分步催化2)

    好,下面大家就自己刚才提到的场景,你会如何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呢?需要运用到今晚拆页2所学的GTD“四标准法”:情景分类、时间分配、精力预估、重要性排序(、任务汇总)。给大家3分钟的思考时间,并在小组内交流分享。

      

学习者分享:

常乐:我刚才提到了,每次去学校(情境分类)接孩子总会空出来10-20分钟的时间。时间不长,我可以刷圈、和其他家长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给孩子买蛋糕,从时间上来说,这是允许的。论重要性,孩子下周一会有一个课外班,怕他挨饿,会先去附近的蛋糕店给他买点心。所以说,我到那边,会先去给孩子买蛋糕,之后利用剩下的时间和其他家长交流,还有机会的话,再刷会朋友圈。



【结语】

那么,最后,我们来回顾总结下:

今晚我们学习如何清空大脑,收集所有吸引你注意力的事项,并根据其意义做出任务清单。又学习了GTD的“四标准法”,根据场景、时间、精力、重要性(及汇总),来确定某一时刻的下一步行动。

    最后,祝愿我们邯郸回车巷筹备分舵,顺利转正!

 好,我今晚的分享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