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所属活动: 龙岗190311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改掉不良现象与习惯 学习目标: 当孩子出现不良习惯时,家长用6个技巧帮助孩子改掉不良习惯

开场:

            

自我介绍与图书介绍:(2分钟)

大家好,我是新晋拆书家老唐,我的三个标签是:17.18.19.在我开始拆书之前先分一下组,方便大家一起讨论交流。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拆页片断来自《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怎么听 孩子才肯说》

F:这是一本爱的技巧与沟通之书,这本书作者是: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两位杰出的教育专家通过有趣的漫画和案例提供了多种场景下的互相尊重而又切实可行的亲子沟通方法。

A这本书全在美国家教类图书累计销量第1名,销售300多成册,被译为30多种文字风靡全球,受对世界各地父母和专家热情洋溢的赞美。中文简体版也帮助越来越多的中国父母收获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快乐的家庭氛围。美国《华盛顿邮报》是这样评这本书:一本非常优秀的书籍,其中的理念和方法可以运用到任何一种关系当中

B:通过此书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学会用有效,愉快地沟通方式与孩子建立亲子关系,并帮助孩子最终成为独立,自强,充满爱心和具有责任感的人。我今天拆解的“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这个片断,也是教会我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作为家长我们通过有意识地用积极正面语言和以身作则的态度来影响帮助孩子自己改变不良习惯达到让孩子在自信中养成好习惯。

接下来我们花2分钟来阅读这个片断,读完的小伙伴可以举手示意一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片断内容: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 (2分钟)

在这个练习里,家长认为你“反应慢”时,你是不是觉得你的自信心被摧毁?你还想自己在玩拼图吗?你有没有觉得因为比周围人都慢,所以很沮丧?你会不会对自己说:“还有什么可试的?”

当你被看做一个“讨厌的人”,你会不会感觉为避免被排斥,必须坚持自己。你有没有觉得被拒绝和冷落?你会不会生气,想弄坏他们的拼图以示报复?

如果你被认为是受欢迎和有能力的人,你会觉得自己就会用受欢迎和有能力的方式去做事情吗?如果你犯了点小错,你会选择放弃还是告诉自己再试一次?

不管你的反应是什么样的,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父母如何看待孩子,不仅影响到孩子如何看待自己,也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

但是如果一个孩子不管什么原因已经陷入到一个角色中,是不是就意味着他一辈子都要饰演这个角色?他会被永远禁锢在角色当中,还是能够从角色中释放出来?

在后面你会看到任何家长都可以运用这6个技巧把孩子从角色中释放出来
    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的6个技巧
1.寻找机会让孩子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

2.创造机会让孩子另眼看待自己

3.让孩子无意中听到你对他们的正面评价

4.以身作则

5.记住孩子那些特别的时刻

6.当孩子又按照原来的方式形式行事时表达你的感觉和期望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部分讲解引导(8分钟)

我们的主题是: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什么是角色中? 比如孩子看小猪佩奇时也会模仿用佩奇的语气语调说话,而去了学校和同学老师还是用这种语气说话,这就是一直在角色中。那么孩子的角色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什么要从角色中释放呢?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一些描述:我家孩子一到吃饭时就让我头疼,真挑食。这个孩子就进入了挑食角色,越来挑食,就在角色中了。

我家老大呀最让我心烦,写作业这个拖延这个毛病越来越严重了,这个孩子就进入了拖延角色,做什么事都开始拖延,就在拖延角色中了。

从书中的片断内容告诉我们:WHAT因为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在父母嘴里或潜意识不知不觉中给定出来的角色将会影响孩子一生。WHY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做为父母当发现孩子有一些不好的行为或者习惯时,我们要有意识地不给孩子定位消极角色或标签,并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孩子改掉不良习惯。如果不这么做,家长的语言不仅影响他们对自己的感受走向消极,同时还会影响他的行为在这个角色中矛盾挣扎成长。(HOW)那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孩子从这些消极角色中释放出来呢?书中片断带给我们6个技巧,在这里我们可以综合归纳为三个方向的6个技巧

  1. 自我影响方向:在孩子面前注意自我言行影响,以身作则给孩子做榜样,当孩子出现不良习惯时直接表达你的感觉和期望,而不是给孩子设定消极角色标签。这里包含第4点的以身作则和第6点直接表达你的感受与期望。

  2. 引导孩子方向:创造让孩子容易改变的机会,哪怕从最小的单位开始,先给他树立能胜任的自信心。这里包含片断中的第1点寻找机会让孩子重新认识自己和第2点创造机会树立信心。

  3. 肯定赞扬方向:让孩子听到你在他人面前对他的赞扬,甚至可以经常提起表现优异的特别事件,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乐于改变。这里就是片断中的第3点让他听无意听到你对他的赞扬和第5点记住哪些特别时刻。

    (预防可能异议)有些小伙伴可能会想:这6个技巧要按步骤来用吗?可孩子的言行根本不按套路出牌呀,我要怎么用才能真正帮他从角色中释放出来呢?其实,面对孩子的多变性,6个技巧没有步骤顺序之分,也不一定在一个场景下全部应用上,我们可以根据孩子当下的表现随时调整方法,加以慢慢引导帮助他们从角色中释放出来。

     

    (举例)比如我4岁的外甥每顿饭要大人端着饭哄着吃,全家人都说他是个不爱吃饭的孩子。每到吃饭时刻就是大人头疼时刻。反思这个角色形成,每到吃饭时间大人们在餐桌上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开导这个“不爱吃饭的孩子”,让孩子自我意识行为更加偏向“我不爱吃饭”。要改变这种现象,运用今天这3个方向的6个技巧综合起来,可以这么做:

    1.首先全家大人在吃饭时不提及要减肥不想吃饭或者是吃零食吃饱了之类的话题。

    2.如果当他不吃时,直接告诉他:我很担心你因为不吃饭一会饿了就没力气和小朋友玩了,所以希望能吃完饭给自己加油会玩得更开心。

    3.煮饭时可以让他帮忙选择按一下煮饭开关,或者帮忙加水进去。告诉他这顿饭特别有意义,全家人一起分享吃他煮的饭。

    4.当其他人夸奖孩子长得很可爱时,还可以告诉别人他还会帮妈妈煮饭,而且吃起来特别香。

    )综合运用这6个技巧,不断创造机会调整他不爱吃饭的现象,我相信终究会慢慢改变过来。

    (这么做的好处)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做为家长不给孩子定消极角色,能让孩子更自信快乐地成长。适用边界:这三个方向的6个方法除了用于帮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其实也可以用在帮助家人或熟悉同事释放角色。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催化学习者应用(8分钟)

各位小伙伴,想一下你家孩子在生活上或学习上有没有一些不良习惯或现象?

你曾经说过哪些话让他陷入了角色中?

又或者你熟悉的亲戚,邻居,朋友的小孩出现这种陷入角色当中的案例?他的父母是怎样描述孩子的?请大家把孩子的角色和自己曾说过的话写在空白处。

当我们发觉孩子可能已陷入了角色中,通过我们今天学习帮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的6个技巧,请写出你的具体做法。又或者你的家人或熟悉的同事也有陷入消极的角色中?如果有的话也可以用这6个技巧帮助他释放。4分钟后请小伙伴上来分享你的案例。

 

分享者:丽丽

目标:帮助亲侄子从不爱吃青菜的角色中释放

1、在洗菜把侄子带过来一起参与洗,洗时一起讨论青菜的好处。

2、自己在吃饭的时都吃青菜,全家人都一起吃青菜,而且提示侄子:你看,最先被吃完的是青菜,说明青菜特别好吃。

3、当侄子每次吃青菜时都给他肯定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