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习惯的力量》 所属活动: 长春阅微分舵第43次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如何建立一个习惯 学习目标: 设计自己习惯养成的回路

开场:

大家好!我叫闫博,今天是我的TF1-1过级训练,先用三个标签来介绍我自己。

我的三个标签是:产品经理、历史爱好者、以及0级拆书家。

我是从事IT行业的,做过程序员,也带过项目,今年开始做产品经理,致力于围绕用户痛点和场景,打造易用的软件产品。

平时比较宅,喜欢在家看一些武侠小说以及中、美、英历史剧。

我是去年才开始接触RIA拆书法和拆书帮的,我希望能用这个方法帮助我解决读书时记不住、用不上的困境,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今年的目标是能达到2级拆书家的水平。


下面,我来介绍什么是“拆书”,什么又是“拆书帮”:


  • “拆书”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它与我们在学校里的传统学习不同。它强调的是以解决学习者的问题为目标,通过学习书中的知识,联系过往的经验,给出适用于学习者自己的解决方法,并指导将来如何运用。“拆书”分两种:个人学习的拆书法,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拆书法是RIA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拆书法,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在现场拆解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这种现场学习的效果和参加培训是一样的。

  • 那“拆书帮” 就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就像我们长春分舵这样(也叫拆书帮俱乐部)。拆书帮分舵是公益性青年自组织,最重要的目的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今天我带来的片段来自于《习惯的力量》P18中的一个片段。

下面请大家用一分钟时间来阅读手中的拆页,读完请看向我并点头示意。

【R】

我们大脑中的这个过程是一个由三步组成的回路。第一步,存在着一个暗示,能让大脑进入某种自动行为模式,并决定使用哪种习惯。第二步,存在一个惯常行为,这可以是身体、思维或情感方面的。第三步是奖赏,能让你的大脑辨别出是否应该记下这个回路,以备将来之用。

慢慢地,这个由暗示、惯常行为、奖赏组成的回路变得越来越自动化、线索和奖赏交织在一起,直到强烈的参与意识与欲望出现。最终,不管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实验室里,还是你家院子的车道上,习惯产生了。  

习惯并非确定不变,在后两个章节中可以看到,习惯是可以被忽略、改变或者替换的。但是发现习惯回路太重要了,因为它揭示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在习惯回路出现时,大脑不再完全参与决策,它要么完全静下来,要么集中做其他的任务。所以,除非你可以抵制习惯,找到新的惯常行为,不然习惯模式依旧会自动展开。

 简单地了解习惯的运作原理,了解习惯回路的结构,能让我们更轻松地去控制它。一旦将习惯分解,你就可以调控它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到大家都读完了,接下来我就讲一下我对于这个片段的理解。

【why】大多数人想养成新习惯,毫无规划,只知道把习惯行为强行插入日程里。比如“从明天起我要每天慢跑5公里”,这样的方式常常收效甚微,以失败告终。为什么呢?因为不符合大脑思考的方式!养成习惯需要用三步,来在大脑中组成一个大脑回路。当我们设计出养成习惯的方法和这三步息息相关时,新习惯很容易就养成了。

【what】

这个片段就是要告诉我们,如果想顺利养成习惯,需要怎么设计养成大脑回路。

【How】那么根据片段信息,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具体如何做?我来详细介绍下:

第一步,设计暗示。我们在执行习惯前,一定要设计一个暗示。它仿佛就是个引子,促使我们执行习惯。就像巴甫洛夫经典的实验-条件反射一样,每次一摇铃,小狗就知道要吃饭了,就会产生唾液,这就是个暗示。

这个暗示可以是具体的时间,也可以是某个具体动作,根据自己需求即可。比如我要养成个习惯“每天散步半小时”,我设计习惯为:每次晚餐后,我开始散步。“晚餐后”就是暗示,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执行习惯。在暗示后,我们就正式开始执行想要养成的习惯,习惯可以是锻炼身体、提升思维,也可以是丰富情感。在例子里,“散步”就是我想养成的一个锻炼身体身体的习惯,这是第二步。

第三步,给予奖励。在习惯后,我们一定要给自己奖励。这样才能强化刚刚的行为,让它可以在大脑中留下印记,促使习惯养成。比如,我在散步后,会用看半小时电视来奖励自己。在这里,”看半小时电视“就是奖励,这是第三步。

通过以上三步走,分别是设计暗示、执行习惯、给与奖励,你将更容易养成习惯。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好习惯嘛,感觉每隔一段时间就想给自己建立几个好习惯,但是都没成功。看了一下2018年1月份做计划,想要形成8个好习惯,现在看看,稍微靠点谱的也就2个,后来也没保持下来。其中一个是,每天做100个俯卧撑,晚上3组,每组20个,早上2组,每组20个;也做了详细的计划,开始执行的不错,风雨无阻,并且每天锻炼完,肌肉都有一种撕裂感,就觉得比以前变强了,幸福感爆棚。但是后来也忘了怎么就没坚持下来了,慢慢就忘记这个事了,要不是今天反思,我都不记得要养成这个习惯了。

【反思】

1、【设计暗示】回想一下,之前要做俯卧撑了,并没有给自己设计过暗示,只知道晚上做3组,早上做2组,就会导致有些天不能够很好的开始去做。

2、【执行习惯】过去的行动只是一个行为“俯卧撑”。但执行起来有难度,首先心理会犯难,如果把这个行为再分解成一些步骤,比如第一步铺瑜伽垫,第二步做一个,第三部做两个,直到做完……,可执行性会更高。

3、【给与奖励】只设计了要执行的动作,没有考虑过给自己什么奖励


【A2】

【目标】

3月份,共计31天,每天早上做20个俯卧撑。

【行动】

1、【设计暗示】我每天早上起床后都会喝一杯水,所以设计的暗示是每天早上喝完水后就做俯卧撑。

2、【执行习惯】展开瑜伽垫、把拖鞋脱掉,趴在垫子上,开始做第一个,什么都不要想,第二个,注意呼吸。。。第二十个,起来,活动活动,收瑜伽垫。

3、【给与奖励】如果每天做完后,奖励自己一袋牛奶,或者一个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