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冯刚,和大导演冯小刚没有什么关系。我给自己的三个标签是“中年、不油腻、IT男”, 我已经步入中年,深有危机感;目前从事软件开发的项目管理工作;借用冯唐对“油腻”的解释,努力不要成为一个胖子,要不停的学习,坚持“不油腻”。
我今天带来的这本书是《沟通的艺术》,这书分为“看入人里”、“看出人外”和“看人之间”三部分。“看入人里”聚焦于与自己有关的沟通因素,强调自我在沟通中的角色,分析知觉与情绪在沟通中的重要性;“看出人外”聚焦于与沟通对象有关的因素,分析语言和非口语的特性,强调倾听的重要性;“看人之间”聚焦于讨论关系动力,强调关系的重要性、关系中的亲密和距离,如何增进沟通气氛,以及人际冲突的形态与因应之道。
拆页片段中介绍的“知觉检核”属于“看人入里”部分,是帮助我们正确了解他人的工具。拆页已经发给大家,请大家阅读这个片段,时间2分钟,读完请示意我,谢谢。
I讲解引导
生活中我们的潜意识经常会对他人的言行进行猜测,如果武断的把这种猜测作为唯一的解释,将会把人际关系带入困境。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就需要使用“知觉检核”的方法,“知觉”是我们对事情的观察和理解,“检核”就是检查核实我们的理解是否正确。
那么我们该怎么样使用知觉检核呢?片段中提供了三个步骤:
1、 描述你所观察到的对方的具体行为,不带主观评论。
比如拆页中提到的“当你大声踱步走出房间,并用力的关上房门时”,描述观察到的客观事实,没有主观的评论。
2、 针对具体行为列出我们用心感受到的几种可能情况。
比如拆页中接下来的诠释“我不确定你是否对我生气”、“或者你只是比较匆忙”
3、 请求对方对行为给出明确的解释或者原因。
比如拆页中的“你真正的感觉是怎样?”,请求对方澄清。
再举个例子,前段时间我发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放学回到家中后很长的时间都在摆弄手机,就不允许他使用手机看视频和打游戏。昨天我回到家,看到他正拿着手机,就说“又在看视频呢是不是?”,孩子委屈的大声说“我没有,我在看今天的空气质量,在考虑要不要去踢球”,然后转身回了他自己的房间。我的武断猜测引起了孩子的反感,让孩子对我产生了防卫心理,给沟通带来障碍。
采用“知觉检核”的方法,我可以这样说,
“小西,我看到你在看手机”(描述我观察到的具体行为,未加入主观判断)
“你是不是在练习英语单词”(第一种诊释)
“或者是在查学习资料?”(第二种诊释)
“可以告诉我你在用手机做什么?”(请求澄清)
我相信当时如果我能这样跟孩子进行沟通,一定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当然,使用“知觉检核”并不需要每次都照搬公式,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况灵活运用。比如“老弟,我看到你今天比较沉默,是工作遇到难题还是生活碰到麻烦?和我这个当哥的唠唠,或许我可以帮助到你”。唯一要注意的是以看到的客观事实来提问,而不要从自己的主观判断出发去提问,比如“今天怎么不高兴了啊?”
A1激活经验
现在进入下一环节,我们先分一下组,就按照之前的分组,请各组的伙伴们想一想,你在生活或者工作中,有没有一些容易引起误会的场景,组内讨论一下,时间3分钟,然后请一位小伙伴分享一下。
伙伴小夏的分享:
和男朋友一起出去吃饭,在点餐时选了三种菜,自身比较矛盾,希望男朋友能选到她希望的那个,如果男朋友没有选择她所希望的那个菜,她会主观判断男朋友总选择他所喜欢的菜,比较自私。
A2催化应用
刚才,我们回忆、关联了之前的经历。那么不久的将来,如果又遇到类似的情况,利用今天学到方法,你将如何与他人沟通来确认实际的原因呢?给大家1分钟时间,请大家把沟通的步骤写在便签上,然后请一位伙伴来分享一下。
小夏男友的分享:
点菜时ABC三个选项,她可能倾向于b,但是我选的c,她武断的误判觉得我是不喜欢的,我就是自私,那么这个误判主要是她的,用我们今天学的这个“知觉检核”来解决这个矛盾呢,我觉得她应该这样对我说,“那么你选择c你是真的特别想吃这个呢?”“还是说你觉得我最喜欢吃这个呢?然后你是怎么想的”,我就觉得她是想三个选项中选择一个,还是说多选些好,我就会巧妙的问问看一下是哪个。
今天所讲的“知觉检核”是正确地了解他人的一项工具,希望能帮助大家改善与他人沟通的技巧。
我的拆解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