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学习之道(第2版)》 所属活动: 青岛筹备分舵第6次线下过级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聪明重要还是努力重要? 学习目标: 渐进理论的三个要点

开场:

           【开场】大家好,我是拆书帮青岛筹备分舵的新手拆书家转圈圈,非常高兴地又再次拆书练级,我的三个标签是:1、喜欢分享的义工老师;2、愿意改变的学习者:3、致力于使世界变美的理工男。
我们现在的坐标是青岛,时间是晚上7点,今天进行我的TF3-1级别的线下拆书,要求时长15~20分钟。
【分组】今天前来学习的有胡海默老师、张小喆老师,加上拆书家共3人,符合现场学习及演练要求。按照线下活动要求,今天的学习讨论分为2组,张老师和胡老师各领一组。
【学习目标】
今天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的现场学习后,伙伴们自己或他人在学习上感觉无助、畏缩时,能够觉察、判断并明确表达渐进理论的三个要点提醒自己或引导学习者进行学习思维转换,促使自己、他人在学习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图书介绍事件场景法】(1~2分钟)
【事件场景】
上周在一个教育机构,看到一个老师在一位家长带孩子离开后,对其他老师说:“陈主任家孩子非常聪明,就是不好好学。”这位老师深有同感:“还是不够聪明,聪明的话一点就会,还需要学吗?”,家长在孩子到家后,对着孩子吼:“都说你聪明,我也这么觉得,家里又不缺吃穿,你现在不努力,那你就是学习态度有问题了,这不是欠揍又是什么?!你给解释解释。”
【提问】学习及教育这件事,处理不妥最易引发冲突,这里我想问大家,你觉得应该夸孩子聪明,还是夸孩子努力?是不是可以通过适当的回应来激发孩子面对困难?如何不使用暴力,选择更成熟的方式促使孩子进步呢?

【影响】我自己经常会陷入孩子是否聪明的纠结中,也经常看到他人陷入教育孩子的迷惑中也常常见到有些家长在亲子的学习中急于求成。而孩子呢,往往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特別是成绩差点的孩子,背负着比那些成绩好的孩子更大的压力,一旦处理不好,急躁起来,小宇宙崩溃了,很难再次培养出自信来。 

【解决】上述问题的答案,在《学习之道》这本书中得到了详细解答。这本书被千百万人奉为经典。作者维茨金,多次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及全美太极冠军,本书中现身说法,分享如何面对失败,化错误为转机,化情绪为创意的学习心得。今天的拆页揭示隐藏在孩子能力提升中各种情绪和困惑之后的决定性因素,让你学习掌握到自在从容的力量,帮助自己,教给孩子,不再畏惧挑战,在学习之路上越走越长。
下面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阅读手中的片段。阅读完毕后,请大家举手示意一下。       

(4月11日提交的录音链接已过期,请评审员使用4月18日的链接)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拆解片段来自《学习之道》P3738

R】原文片段(3分钟)

主题:学习理论

发展心理学家针对学习方法对学习成果的影响进行了广泛研究。发展心理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卡罗德维克博士( Carol Dweck)对智力的整体理论渐进理论进行了区分。属于整体理论类型的孩子,即受父母和老师影响而采取这种思维方式的小孩子,倾向于用这样的语言:我在这方面很聪明,并将成败归结于一种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能力水平。他们把自己的综合智力或技能水平看成是一个固定的、无法继续演变的整体。而渐进理论则是一种全然不同的学习模式,权且将其称作学习理论,该理论更倾向于用这样的句子描述结果:我之所以做到了是因为我非常刻苦,或者我应该更努力一点才是。采取学习理论的小孩子倾向于这种想法,即,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通过努力,一步一步,循序渐进,新手也能成为大师。

德维克的研究表明,当遭遇挑战时,学习理论者更有可能迎接挑战,而整体理论者则更易急躁不安,甚至放弃。把成功与刻苦努力联系在一起的小孩子,在遇到挑战时,倾向于采取掌握取向的反应,而简单地用聪明愚笨,或者来评价自己的能力的小孩子,则倾向于采取无助反应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的,最后一位伙伴示意已经读完,下面我给大家讲解下。

I】拆书家引导讲解(3-4分钟)

WHY: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人认为成功来源于一种天赋能力,并且无法改变。具有这种思维的人,处在顺境之中,尚能激励孩子发挥优势,一旦处于逆境之中,就会让孩子认为自己是基因不够好而自我设限,会使孩了畏惧挑战。如果你因此评价孩子不好,则会给孩子带来各种无助。

WHAT:片段中提到了整体理论渐进理论两种学习理论。

【强化概念讲解】

整体理论渐进理是在学习过程中两种取向不同的思维,那么什么是渐进理论整体理论呢?,

【举例子,对比出概念的逻辑】

考虑到各位伙伴都是老师,我拿在校学生的例子来说下。

【案例折返1

数学考砸了,孩子告诉妈妈,她有近一半的题目没能做完,她非常伤心。如果这个时候妈妈对她说:宝贝儿,别哭了!数学需要天赋的,你妈妈也干不了这个,咱不是这块料!;如果考好了呢,就说:宝贝儿,真聪明!我们家就是数学历害!

这是不是渐进理论呢?

学习者回答:不是。

拆书家:肯定不是。为什么呢?因为,它错误地认为能力水平来源于孩子的天赋,未提及孩子的努力。渐进理论整体理论关键差异点在于能力水平的来源,是来自于天赃还是来自于努力.案例中,妈妈表达的是来源于孩子的天赋,而不是后天努力,这是整体理论,不是渐进理论。

【案例折返2

数学考好了,如果这样说:宝贝儿,真聪明!你妈妈数学就很好,看来你是遗传妈妈的基因了。数学咱有天赋,下次我们在语文上也花点时间。

这是不是渐进理论呢?

学习者回答:不是。

拆书家:肯定不是。为什么?因为,它错误地认为孩子的天赋在能力形成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渐进理论整体理论都未否定天赋或者努力,关键差异点在于哪个因素起主导作用,案例中妈妈虽然点出了努力的作用,但并不是主导作用。这是整体理论而不是渐进理论

【案例折返3

数学考砸了,如果这个时候妈妈对她说:宝贝儿,別哭了!妈妈知道你已经努力了,咱们无愧于心,对得起自己就行。数学考好了,就说:宝贝儿,真努力!这算不算渐进理论呢?

学习者回答:是?不一定?

拆书家:不一定,对吧?因为,它仅仅把能力水平归结为努力的后果,但它不全面,渐进理论整体理论的关键差异点是能力水平是否会继续演変,案例中没有明确表达能力水平会继续演变,且继续提高的原因是因为持续努力.停滞不前是因为急躁放弃,总结的不完整,有些片面。它不是整体理论,也不是完整的渐进理论。

【知识点最后定义】

综上所述,学习的过程中,成败其实是能力水平高低,整体理论认为,这种能力水平来源于天赋并由天赋决定,并且无法改变。渐进理论认为这种能力水平来源于后天努力并且由后天努力决定,能够改变。

【引出使用步骤,写出具体的How

基于上面的讲解,我们从进理论的概念,归纳出来判断整体理论与渐进理论的三个要点:

1.能力水平形成来源于后天努力,而不是天赋能力;

2.能力水平变化決定于后天努力,而不是天赋能力;

3.能力水平提升是因为持续努力.而不是急躁放弃。

要想把渐进理论植入学习者思维,需要下面三步:

一、觉察。聆听自己的语言

二、判断。按能力水平的来源、主导、提升的因素判断是否符合渐进理论;

二、表达。在三个要点上明确表达。

【举个例子】

这件事发生在我家孩子四岁时,当时我未考虑太多,后来才觉察到其中的道理。(觉察)

孩子在楼下看到别的孩子滑滑板,很是羡慕。于是我便斥资弄了一个。

孩子一开始并不会滑,频频摔倒。孩子疼了,就问别別的孩子都怎么办的。问了一圈发现没有任何一个孩子从一开始就会滑,没有摔倒过。(来源于后天努力,而不是天赋能力)

孩子不服输,就不断的扶着栏杆练习,当然也有孩子和他同时起步练习,身体条件有好有差,训练时间有长有短。他们的进步速度是不一样的,当然,哪些训练时最长,不怕摔,不怕疼的孩子进步最快。(决定于后天努力,不足天赋能力)

最后,当一群孩子在小区的空地上自由地划着滑板,它们或急停,或折返,在行进中自由地调整重心和姿态,我不由地感叹,生命是如此的鲜活和可爱。

当然也有几个摔疼的孩子,没能练习下去,猫在家里,像一开始一样,继续羡慕那些会滑滑板的孩子。(提升是因为持续努力,而不是急躁放弃)

以后,每当孩子遇到困难,想放弃时,我都会拿这件事激励他。(表达)

【点破燃点】

能力水平的形成、变化、提升是因为努力,而不是天赋、现状、放弃,那么在各要点中,要向孩子表达清楚,最难的是哪一点呢?

学习者:不要急躁、放弃。

拆书家:是呀,因为如果前两步没有表达清楚,认识不到位,就直接影响到孩子对待这件事的态度,会缺乏耐性,导致放弃。

WHERE

这个方法,主要用于提醒自己或者引导孩子、学生,职员改变学习思维,当感觉无助有畏难情绪时,就能够明确察觉,按照要点来清晰表达。

【案例折返4

一个人,车祸中受了伤,脑部记忆出了问题,经常忘事。他爱学习,也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但总是一遍遍重复以前的知识和技能,但总是得不到提升。这符合渐进理论吗?

学习者回答:符合。

拆书家:对!渐进理论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行为方式。能力水平没有演变的原因是学习者不是一个健康人,学习形成的技能不能有效在行为中体现。

【案例折返5

运动员经过训练,肌肉越来越发达!这算不算渐进理论呢?

学习者回答:是?不一定?

拆书家:不是,对吧?因为,经过训练,肌细胞变大,这是机体的渐进式成长,是身体的生长之道,不是思维中的学习成长之道。

【案例折返6

运动员经过训练,能完成的动作越来越多,成绩越来越好!这算不算渐进理论呢?

学习者回答:是?不一定?

拆书家:不一定,对吧?因为,经过训练,身体得到生长,同时,通过一遍遍的体会,技能越发纯熟,这包含身体成长,也包含思维中的学习成长之道。

【案例折返7

生物学家刺激小白鼠,形成条件反射,小白鼠越来越熟练,这是不是渐进理论呢?

学习者回答:不是。

拆书家:肯定不是!因为,经过刺激,其反应得到体现,一旦停止或改变刺激,就没了这个反应,这个行为未经过学习,未能经过心理及认知过程,所以不是。

【案例折返8

如果是灵长类动物呢?如猩猩或者猴子。当刺激稍微改变,仍不影响找到香蕉。是不是渐进理论呢?

学习者:不一定?

拆书家:我个人认为是,因为经过了简单的心理及认知过程,属于学习。但拆页中的应用环境是人类学习,而没提动物的学习,不适用于这种情况。

【案例折返9

物种起源上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类逐渐走向文明 ,这是不是渐进理论呢?

学习者:不一定?

拆书家:不完全是。渐进理论属于人对物的认识,解决人对物的认知关系。不是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的发展大道。

【适用边界】

从上面的事例可以看出,渐进理论及整体理论适用于一个健康人思维中对人、事、物的认识过程,不是机体的逐渐生长过程,也不是人、事、物的发展演绎、选择等自然渐变过程。

【预防异议】本书中的整体理论与渐进理论概念是试图揭示认知成长规律提出的,是面对失败时不同的两种理性思维模式。在其他的一些译著中,有时称为固定思维和成长思维。本书译法容易与系统性思维、整体性思考或者混沌性思考等思维方法误解,甚至与渐进过程以及其他的一些理论体系中的概念如整体性学习等产生字面意义的混淆。说得这个概念时,为避免误解,需要一同代入学习及成长情境。

【预防异议】

有些小伙伴说,天赋条件不重要吗?我觉得重要!

拆节家:天赋条件在能力水平方面并不起主导作用,从书中并没有看到渐进理论否决天赋条件的作用,我认为无论是渐进理论还是整理理论,都不否认能力水平有一个生物学的基础。在一般情况下,努力起决定作用。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催化应用(教学习者编写剧本710分钟)

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已经了解了什么是新进理论了,赵周老师《在样读书就够了》里面提到:在大脑中过一遍,等于用了一遍。所以我要请大家每人编一段小故事,要求是末来一周内可能发生的场,可以是教练与学员、父母与孩子、老师与学生等等,要设计2个角色(渐进理论植入者和被植入者)。

交代一下故事的起因,发展的经过,最后通过植入过程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故事当中要使用我们刚才学到的植入渐进理论的三个要点表达方法,可以是单一使用,也可以是重复混合使用。

摘要请写在一张纸上,时间5分钟。

5分钟后我请一位伙伴分享自己的故事,0K,那现在开始。

【案例记录】

主题:胡老师将渐进理论的思维植入旗下员工的头脑

时间:下周的一个工作时间

地点:胡老师办公室

人物:胡老师与薇薇老师

背景or起因:胡老师向薇薇老师教授RIA便签学习法,用于小学生的精读课程。在了解了便签学习法后,薇薇老师写了两个便签。

起因:胡老师觉察到薇薇老师有畏难情绪,发觉她在学习中存在整体理论的思想,需要改变。

经过(包含对话):

胡:便签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薇薇:我笨,学不会!(整体理论:归结于天赋)

胡:你选的是一个散文片段,只有把RIA便签熟练以后才能拆这些。熟练后可以拆它的写作特点,抒情类型等等。(需要努力:渐进理论)

现在拆比较难,不能一口吃个胖子(需要持续努力:渐进理论)

薇薇:我还是觉得难!

胡:可以先从致用类的开始,等到熟练了,再拆态度情感类的。(从低到高渐变:渐进理论)

薇薇:好的,我再试试,希望能尽快掌握。

结果:薇薇老师接受了胡老师建议,决定努力学习决定努力学习RIA便签法,客服了无助和畏难情绪。

(拆节家反馈):大家觉得胡老师的小故事编得怎么样?

学习者:好!(集体鼓掌)

(拆节家反馈):从故事可以看出来,胡老师通过提问,使薇薇老师接受了渐进的学习思维。

A2环节总结】故事中表达使用了在能力水平形成、变化、提高中,渐进理论的三个要点。

经过这些之后.相信薇薇老师能够在他以后带学生精读过程中,能够应用便签法,披荆斩棘,面对挑战,一往无前。

【结束话】

人的一生,总是不断遇到新事物,是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渐进理论是学习中的关于思维的一个基础技能,希望在之后的人生旅程中不断使用,体会其价值与美妙。

有了努力的过程,失败也是伟大的。(金句与大家共勉)

好的,本次过级活动就到这儿,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