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P.E.T.父母效能训练》 所属活动: 2019年第5次线下活动晋级 所在级别: TF3-2 学习主题: 处理需求冲突的方法 学习目标: 当孩子与家长发生需求冲突时,如何处理

开场:

因为今天人比较少,我就把这5位作为一个大组,今天来得最早的那一位就担任组长吧。 

尊敬的观察家、各位亲爱的小伙伴,上午好!
我是今天晋级3-2的王焱。 用3个标签介绍自己,分别是“职业培训师”、“驴友”和“妈妈”。 

今天我要拆的这本书叫做《P.E.T.父母效能训练》。 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人际沟通专家托马斯.戈登博士。

【事件场景】在座已经为人父母的朋友请举手示意一下(互动)。 好的。 接下来我会描述一个亲子相处的场景,暂时还没有孩子的朋友可以将对象设想为自己的伴侣。
这个场景是——早上闹铃响了,你跟孩子说:“宝贝儿,该起床咯!” 孩子“嗯”了一声,于是你就走开自己洗漱去了,回来一看,孩子还在被窝里。 于是你又提醒:“宝贝儿,快起床,再不起床就要迟到了!” 孩子还是没动,于是你忍不住了,一边催促“快起来快起来!”,一边伸手去拉他的被子。 而孩子一边大叫:“哎呀,冷!” 一边把被子裹得更紧了。 你一看表,已经快8点了,想到你送她去了学校还得赶去上班,眼看要迟到,于是不由分说把孩子拖起来,而孩子一边挣扎一边哭叫…… 

【提问】这就是一个需求发生冲突的场景,当然在生活中、在职场上,需求冲突的表现是多种多样,而冲突的另一方也是形形色色。 那么在需求冲突发生的时候,你通常是怎么处理的呢? 你觉得处理的效果怎么样? 如果并不满意的话,你有没有想过可以怎么做来改善呢?

【影响】其实在人际交往中,冲突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 戈登博士曾说过, “如何解决冲突可能是人际关系中最为关键的因素”。 冲突得到妥善处理,则关系得到维护甚至加强;冲突处理不好,则造成关系的破坏和疏离。

【解决】戈登博士的这本书就为家长们提供了一个处理亲子问题,包括需求冲突的系统思路,以及具体的步骤。 

今天的拆页聚焦于“‘没有输家’的冲突解决方法”这一主题。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现场学习后,在面对与他人的需求冲突时,学习者能运用确定需求、讨论方案、执行方案、检验效果等4个步骤来处理,从而达到同时满足双方需求,化解争端,维护并提升关系的目的。           

首先邀请大家来做一个小测试。 当与他人发生需求冲突的时候,你通常会如何应对呢? 请阅读这份表格中的5条描述,按照1-6分的标准给自己打分,然后算出总分。 

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现在开始。

(学习者完成自测题)

这5道自测题是帮助大家大致了解自己处理冲突的方式。 

如果你的总分在5-15分之间,说明你在处理冲突时是相对比较温和的,不会强制对方接受你的解决方案;

在15-20分之间,说明你比较倾向于让自己而不是对方的需求得到满足;

在20-30分之间,说明你是比较强势的,以满足自身需求为先,希望对方服从你的解决方案。

总的来说,发生需求冲突时,努力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解决方案是很常见的做法。 当然,也存在完全相反的另一面,那就是牺牲自己的需求去满足对方。 但无论前一种还是后一种,都不是PET提倡的。 今天我就会介绍处理需求冲突的另一种模式——“没有输家”的冲突解决方法。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这次要拆的原文片段来自于原书的第11章,标题就是“‘没有输家’的冲突解决方法”。

现在请大家阅读手中的拆页。 读完以后请举手示意一下,谢谢!


简妮:再见,我去学校了。

家长:宝贝,外面在下雨,你还没穿雨衣呢。

简妮:我不需要雨衣。

家长:我看雨下得很大,我担心你会感冒。

简妮:嗯,我不想穿我的雨衣。

家长:听起来你是一点都不想穿那件雨衣。

简妮:是的,我讨厌它。

家长:你真的很讨厌你的雨衣。

简妮:是的,它真的很难看。 学校里没有人穿那样的雨衣。

家长:你不想穿得与众不同。

简妮:我当然不想。 每个人都穿着很酷的雨衣。

家长:我明白了。 嗯,我们遇到了一个矛盾。 你不想穿你的雨衣,因为它很难看,但是我肯定不想让你感冒,然后落下功课。 你能想出一个让我们两个都接受的解决方案吗? 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才能皆大欢喜?

简妮(停顿):或许我今天可以借一下妈妈的旧雨衣。

家长:那件旧雨衣?

简妮:是的,它很酷。

家长:嗯,或者,打把伞怎么样?

简妮:不,打伞不方便,我更愿意穿雨衣。

家长:明白了。 那你认为妈妈会让你今天穿它吗?

简妮:我会问问她。 (几分钟后穿着妈妈的旧雨衣回来了,袖子太长,但是她把它卷了起来。) 妈妈说可以。

家长:你喜欢它?

简妮:当然,它很好。

家长:好吧,我确信它能使你淋不到雨。 所以,如果你对这个解决方案感到满意,那么我也就满意了。

简妮:嗯,我要走了。

家长:再见。 祝你今天在学校度过快乐的一天。


这里发生了什么呢? 很显然,简妮和她的父亲用一种双方都满意的方式解决了他们之间的冲突。 问题被很快速地解决了。 父亲不需要浪费时间,变成一个苦口婆心的推销员,费尽力气推销他的解决方案。 这种方法不涉及任何权力——无论是父亲一方,还是女儿一方。 最后,两个人圆满地解决了问题,并彼此都感觉到温暖之情。 父亲可以说“祝你今天在学校度过快乐的一天”,并且是发自内心的祝愿。 简妮可以去上学,不必再担心穿着那件“难看”的雨衣让她尴尬。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冲突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现象。 比如,家长想休息,但孩子要求陪玩,满足谁?(互动) 同事找你帮忙搞定一项工作,但是你自己手上还有一摊事儿,帮不帮?(互动)

在这个时候,我们特别容易掉进去的一个“坑”就是“非赢即输”,也就是,要么你听我的,要么我听你的。 而P.E.T.倡导“没有输家”的冲突解决方法。 也就是面对冲突,通过询问各自的需求,采用平等协商的方式,提出并执行能够同时满足双方需求的解决方案,并且进行效果的检验和评估。

【Why】为什么要倡导“没有输家”的冲突解决方法? 

第一,当你和对方共同找到一个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时,你们会因为对方愿意考虑自己的需求、尊重自己的权利而心怀感激,这样一来,双方的关系就得到了加强和深化;

第二,因为解决方案是双方一致同意的,所以在执行的时候,就不需要一方强制另一方,而是双方都有动力去执行。

那么,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应该怎么做呢?

【How】“没有输家”的冲突解决方法分为以下4个步骤——

1.询问需求。 首先要了解双方各自的需求是什么,可以采用“你/我是希望……”这样的句式来确定双方的需求;

2.讨论方案。 可以采用这样的句式来邀请对方提出解决方案“你能想出一个让我们双方都接受的解决方案吗?”,同时运用“我的建议是……”来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然后通过讨论达成一致;

3.执行方案。 这个很好理解。

4.检验效果。 效果就是看这个方案是否同时满足了双方的需求。 可以这样询问对方,也包括自己:“你/我对这个解决方案满意吗?” 如果没有,就需要再次回到步骤1,进行新一轮的处理 。

 

【案例】接下来我就利用拆页上的这个案例,帮助大家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4个步骤——

家长提醒孩子没有穿雨衣,担心她会感冒,而孩子说不想穿雨衣,因为她觉得那件雨衣很难看,这里就有一个需求冲突了,对吗?

然后家长就确定了双方的需求,“你不想穿你的雨衣,因为它很难看,但是我肯定不想让你感冒,然后落下功课”。 这就是第1步。 

紧接着,家长就发出了一个邀请,“你能想出一个让我们俩都接受的解决方案吗?” 然后孩子提出借一下妈妈的旧雨衣。 爸爸也提出了打伞。 但是孩子不同意打伞,更愿意穿雨衣。 爸爸提出了一个疑议:妈妈会不会同意借用呢? 这是第2步,讨论方案。 

然后,孩子去问妈妈,并且得到了妈妈的同意,穿着雨衣回来了。第3步,执行方案。 

爸爸问孩子,“你喜欢它?” 得到了确认之后说,“我也确信它能使你淋不到雨”。 这就是第4步,检验效果——确定双方的需求都得到了满足。

 

询问需求讨论方案执行方案检验效果这4个步骤中,各位觉得最容易被忽略的是哪一步?(互动) 第1步,询问需求。 因为在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往往习惯于力争让对方接受我们的解决方案,而忽略探究自己和对方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最难的是哪一步? (互动)也是第1步,询问需求。 因为需求是隐藏起来的,看不见摸不者,需要去探究和求证。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接下来我就提供一个场景,请大家运用这4个步骤来做冲突管理的演练。 这个场景是这样的——

你有一个12岁的儿子。 你计划本周六下午带领全家去探望孩子奶奶。 奶奶身体一直不太好,而且你们已经有近一个月没有去看她了。 当你把这个计划告诉孩子的时候,孩子说他已经接受了邀请,这周六下午要去参加朋友的生日聚会。 

现在你们就发生了一个需求冲突,那么运用“没有输家”的冲突解决方法,现在你们可以怎么做呢?

【角色扮演】

请基于这个场景和沟通目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讨,按照4个步骤把家长和孩子之间对话的过程模拟出来。 稍后的发表环节,由一个人扮演家长,一个人扮演孩子,来呈现你们的研讨结果。

(分组研讨)

有没有哪个小组愿意派代表来发表一下?

【学习者案例】

爸爸:小明,我们周六去看奶奶吧。

儿子:我已经跟同学约好了,要去参加同学的生日聚会。

爸爸:但是我们已经有快一个月没去看奶奶了,而且她身体不太好,我们还是去看看她吧。

儿子:但是爸爸你没有提前跟我说这个事。

爸爸:那你参加同学聚会是什么时候呢?

儿子:我们约的是下午玩游戏,然后晚上会有一个正式的聚会。

爸爸:哦,那你看这样可不可以——我们中午去看奶奶,然后吃了午饭以后下午我送你去同学那儿?

儿子:没问题啊。 但是我还要给我同学准备生日礼物,可能时间有点紧张。

爸爸:生日礼物……可以提前准备,我也可以帮你准备。

儿子:这个可以有。

爸爸:好,那我们就定了——周六中午我们去奶奶家,然后下午我送你去同学那儿。

儿子:可以,没问题。

……

爸爸:(然后我们就执行了这个方案,后来我就问孩子:)“你玩得开心吗?”

儿子:今天玩得挺开心的。 

【回应】

谢谢两位! 我们来看看在他们刚才的演练里面,这4个步骤有没有明确地体现出来? 第一步,有询问需求吗?(互动) 第二步,讨论方案?(互动)这个方案主要是爸爸提出来的,不行,又换一个,用这样的方式达成了一致。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爸爸也可以邀请孩子来参与讨论,“那你觉得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好呢?”第三步,执行方案?(互动)第四步,检验效果?(互动)爸爸有提到:“那你对这个方案是不是满意呢? 你玩得开心吗?”


【拉人陪练】正像任何技巧都需要反复练习,运用“没有输家”的冲突解决方法也需要实践。 你可以回忆一下最近同别人发生的一次需求冲突,然后邀请当事人同你一起运用这4个步骤进行复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也顺带弥补和强化一下你们之间的关系。

我会邀请1-2位朋友在未来一周里就自己的复盘内容给我一个反馈,看看这4个步骤运用的情况和效果如何。

【学习者案例】

中午陪娃睡午觉,通常我是从头陪到尾的,但近期我手上有紧急的事情要处理,所以有两次她醒过来时发现我不在身边,就大哭大脑。 学习“没有输家”的冲突解决方法后,我运用这4个步骤同孩子复了盘——

我:宝宝希望妈妈一直陪着你睡午觉,醒过来的时候妈妈也在身边,对吧?

娃:嗯。

我:但是妈妈确实有工作上的事情需要处理,等陪你睡了起来怕就来不及做了。

娃:(沉默)

我:那我们一起商量一下吧,有没有什么办法呢?

娃:(想了一下)那你把工作拿起来做嘛。

我:哦。

娃:你先陪我睡,然后你就起来在那里工作嘛(指了一下卧室一角的梳妆台)。

我:哦,就是说妈妈跟你一起睡,然后妈妈先起床,在梳妆台那里做事……但是那里光线不够,而且妈妈需要用到好些书和资料,那个梳妆台太小了,放不下啊。

娃:(哭)

我:(想了一下)那这样吧,妈妈先尽量用手机做事,等你醒了,我们再一起去书房,好不好?

娃:好。

然后我们就按照这个办法执行了几天——我先陪她入睡,然后提前起床,尽量先处理不需要翻书和资料的事务,等她睡醒了,再带着她一起去书房处理其他事务。 我们双方的需求都得到了满足。


今天给大家介绍了“没有输家的”冲突解决方法,它包含4个步骤,分别是询问需求讨论方案执行方案检验效果。 希望能帮助各位更好地处理人际冲突,进而维护和提升关系。

好,我的分享就到此结束,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