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各位小伙伴晚上好,欢迎大家参加我们海口花梨分舵第50次线下活动,我是佩璇,我是一名3岁半女孩的妈妈,还是一名在不断自我精进的学习者。
分组:
等下咱们会有小组讨论环节,从我右手边开始,请大家两位两位组成一组。
学习目标:
(要求:包含学习者可被观察到/被测量到的行为和动作,澄清与界定完成程度。)
通过RIA拆书法对本拆页的学习,学习者能够陈述“解释风格”的三个维度,在面对挫折或失败等不好的事情产生悲观想法时,运用三维转换法,把积极的想法写下来,使悲观情绪有所缓解或者初步转变为乐观想法。
图书介绍:
(要求:实用类或理论类图书,场景法介绍书,事件场景-提问-影响-解决)
事件场景:最近我遇到一件事情让我很焦虑,我们家孩子最近特别喜欢发脾气,每天各种要求一不满足就哭闹。特别是上周四晚上幼儿园接回来就开始像个小恶魔一样各种闹腾,最后我也精疲力尽,实在忍无可忍了,对她大吼,吼完又觉得很自责。
当时我的想法是:一不满足她的需求就无理取闹,长大后怎么得了,是不是我哪里没教好她,让她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我被这种悲观的想法困扰了很久,越想越焦虑难受。
提问: 你曾经有遇到过一些不好的事情,而产生悲观想法的经历吗?你会怎样调整心态让自己走出情绪的阴霾呢?
影响: 你的想法影响你的心态,你的心态决定了你的行动,你的行动影响了你的命运走向。你想要怎样度过一生?是由你的想法决定的。当然你可以掌控你的想法,从而获得不一样的人生。
解决: 《教出乐观的孩子》作者是美国积极心理学之父赛利格曼先生,他通过30多年的长期跟踪研究,提出乐观是可以习得的还有乐观的养成方法,让我们每个人都能识别和改变自己的悲观想法,从而获得幸福的能力。书的主题虽然是教孩子,但前提是成人要做好自己,所以同样适用于还未成为父母的人。
A1:自测量表
(量表题清晰设置了多个选项,学习者通过自测可以了解在某一种情况下自己的表现)
首先,请大家先做5道自测题,每道题的分值从1分到6分, 1分是不符合,6分是非常符合,请根据你的第一想法来做选择。
1、在面对失败时,我很难自己振作起来,并从中吸取教训。 | 1 | 2 | 3 | 4 | 5 | 6 |
2、在面对不好的事情时,我通常会想到很多糟糕的结果。 | 1 | 2 | 3 | 4 | 5 | 6 |
3、在面对别人的指责时,我通常也会怀疑自己的能力。 | 1 | 2 | 3 | 4 | 5 | 6 |
4、如果听到坏消息,我会想这种事情肯定以后还会经常发生。 | 1 | 2 | 3 | 4 | 5 | 6 |
5、当我不小心犯错了,我通常会浮想联翩出很多不好的影响。 | 1 | 2 | 3 | 4 | 5 | 6 |
I:解释自测量表
(要求:拆书家有进行简短互动,并能精确控场)
5-10分:你的心态偏乐观,请继续保持。
11-20分:你的心态有乐观也有悲观的一面,如果你想更多地保持乐观心态,我今天带来的拆书片段会给你一些启发。
21-30分:你的心态偏悲观,容易导致抑郁,想调整心态,你今天是来对了,请用2秒钟的时间调整好姿势,这个方法将减少你抑郁的机率。
(要求:总内容未超过2页图书内页,只是What或Why的内容,或原书一个完成的案例,不包括How的内容。)
乐观是看到半杯水时认为它是半满,或总是看到事物好的一面,或是习惯性地期待现实中的问题能像好莱坞电影一样有圆满的结局。
乐观的“积极思维”告诉我们,乐观可以是那些百说不厌的励志言词,例如,“每一天,每一件事,我都越做越好”,或是想象自己打球入洞的情形。这些可以是乐观的证明,却远不是乐观的全部。
从过去20年的研究中,调查者已经了解到乐观的基本原则。乐观的基础不在于励志词句或是胜利的想象,而在于我们对原因的看法。我们都有对原因的习惯性看法,我称此为个人特有的“解释风格”( explaining style)。解释风格从儿时开始发展,如果未经干预,就会保持一辈子。当孩子解释为何某一件好事或坏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有三个重要维度需要考虑:永久性( permanence)、普遍性( pervasiveness)与个人化(personalization)。
现在大家都知道咱们量表中的哪些想法是属于悲观的是乐观的呢?
学习者回答:“悲观”
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先生提出:乐观的基础是我们对于事情发生原因的看法。
在面对同一件事情时,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造成他们接下来行动都不一样。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在学员用表上),根据他们的看法来判断下哪个人是属于乐观的积极思维呢?
在年终优秀员工评选时,只有2位获得此优秀员工了,落选的人当中
小A有点难过,心想自己就是不讨领导喜欢,自己今年工作这么努力也没获得,以后再也不参加了,自己注定是与所有评选类奖项无缘;
小B也有点难过,心想也许是这届优秀的同事太多了,或者今年的某项工作指标没有达到,所以没选上,明年继续努力,说不准就能获得优秀员工了。
大家认为哪个人是乐观的呢?
是的小B,在面对同一件事情:落选,小A和小B起初感受都是难过,但他们对落选原因的看法是不一样的,
【互动】(学习者说出)
小A对落选原因的看法是:自己不讨领导喜欢、今年没得以后一样、注定与奖项无缘。
小B对落选原因的看法是:优秀员工太多了,自己某项工作没达标,以后还有机会的。
这些对事情发生原因的看法在心理学上称为“解释风格”。
文中提到解释风格有三个重要维度来考虑,
永久性:坏事情发生的原因是永久的固定的还是暂时的可改变的?
乐观的人小A认为是暂时的、可改变的,悲观的人小B认为是永久的、固定的。
普遍性:坏事情发生的原因会影响许多情况还是特定情况的?
小A认为是事情发生的原因是自己与奖项无缘,然后延伸到自己注定与所有评选类奖项都无缘。
小B认为也许是今年的某项工作未达标或者优秀员工太多了,明年还是有机会的。
【互动】乐观的人认为事情发生的原因会影响(特定情况),悲观的人则认为会影响(许多情况)。
个人性:坏事情发生的原因是我这个人,还是我的某个具体行为或者其他情况?
小A认为是我这个人,我不讨领导喜欢,小B则认为是优秀员工太多了,或者自己的某项工作指标的原因,而不是自我否定。
乐观的人认为坏事情发生的原因是我的某些行为或者其他情况,悲观的人则认为是我这个人的问题,自我否定。
所以乐观者的解释风格是:暂时的、可改变的、特殊的、非个人的。
而悲观者的解释风格是:永久的、固定的、普遍的和个人的。
【How】那在遇到不好的事情发生时,怎样能让我们的心态更乐观呢?(通过转换解释风格的三个维度,简称三维转换法)
1、 识别消极:把自己的消极想法写出,并从三个维度分辨下其中哪些是属于悲观的解释风格。(永久性、普遍性、个人性)
2、 三维转换:把三个维度中悲观的解释风格加以转换,转换成乐观的解释风格。
(永久转为暂时,普遍转为特殊的,个人转为具体行为或者其他情况。)
3、 激发积极:把转换后的积极结果串联并写出来。
比如,前面我和孩子的例子,我当时的悲观想法是:孩子现在管理不好情绪,以后也会管理不好,这会影响她一辈子,这都是因为我哪里没教好她。根据三维度来转换了下:
(永久性)孩子的臭脾气也许是现在处于自我意识很强的阶段,过段时间就好了;
(普遍性)孩子不会因为现在控制不了情绪,就影响他一辈子,我可以在她冷静的时候再跟她反思疏导;
(个人性)孩子的行为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别给自己背太多包袱,先照顾好自己了。
通过这样一想,我心情瞬间明朗了好多。
【不这样做的坏处】
我们的想法会影响接下来的行为,如果我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悲观想法,会越来越自责焦虑,无法照顾好自己,就更没有心力去安抚孩子了。现在我认为孩子发脾气只是短暂的行为,那是她因为一些事情不开心了,并不是我的原因,这样我就能平静地去接纳她的情绪。
【预防性讲解】
也许你会想这样不会变成盲目乐观吗?盲目乐观的特点是不切实际地往好的方面想,三维转换方法是通过调整解释风格让我们重新相信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有能力去面对实际问题,从而想办法应对,而不是一直被困在消极悲观的情绪旋涡中。
【Where】
当我们自己或者亲朋友好友遭遇前面量表中提到的那些情形,比如失败、挫折、批评指责,或者犯错等不好的事情发生时,情绪低落,可以运用这三个步骤,助人助己,如果我们已为人父母,平常请多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是否属于悲观的三维度,帮助孩子养成乐观积极的思维方式。如果你并没有想改变自己的消极想法意愿,那也不用强求自己使用。
A3:促动参与
(要求:给出了一个非常具体、确定的场景,学习者可在此场景中演练或讨论或应用新学技能;学习者可以根据拆书家设定的案例场景,进行小组讨论、应用知识点并形成一个解决方案,或是应用知识点进行组内角色扮演。)
现在我们一起来操练下。
【场景】你刚进入一家知名企业2个月,工作一直很认真负责,有一天,经理委派你完成一项新任务,准备等下会议要用的设备和材料,这次会议有经理的直线老板要参加。会议过程中因为你准备时的几个小失误,造成会议难以进行。
结束后,经理当着其他同事的面,批评了你一顿,你觉得很羞愧,当时就想立马辞职走人。
在面对领导批评时,你的行动是想立即辞职,解释风格肯定是悲观的。
【角色扮演】现在请大家小组讨论,做个角色扮演,
一位扮演你的“心理小恶魔”,请说出你悲观的想法,
一位扮演你的“心理小天使”,用三维转换法后的想法去反驳小恶魔所说的。
待会儿请一个小组两位成员上来做角色扮演。
学员现场角色扮演:(青禾和张卉)
小恶魔:入职两个月,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好郁闷啊。
小天使:既然刚入职,那是职场小白,也是很正常,谁不是从职场小白走到职场精英的。
小恶魔:自己这点小事都做不了,以后还有什么事情能做好呢?
小天使:别忘了自己还有很多特长,要不然怎么还能进这家知名企业呢?
小恶魔:经理这次肯定记住我了,以后我肯定死定了。
小天使:大家都很忙,谁会记得这点事情,而且是别人的事情,难道决定自己的命运的是这一位经理吗?公司还有很多位经理呢。
最后的乐观想法:我还是一名职场小白,现在做不好一些事情很正常,并不代表永远做不好,只是这件事情没做好,下次我就知道怎么做了,经理不会老记着别人曾经犯过错,谁没犯过错呢?
A2:催化应用
(要求:指令清晰,学习者可以根据指令,写出自己未来的一个具体的要做的应用,比如:某个特定任务,和人分享,事后复盘或找人陪练)
通过前面小组讨论,大家对三步法初步试用了下,是不是很实用呢?
只靠今天这一次练习是远远不够的, 即使我们遇到不好的事情时,大部分人首先产生的还是消极想法。即使我们记住了三维转换的方法,也还没养成这样的习惯。事后复盘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把这个知识化为己用。
请大家在接下来一周内,当你遇到不好的事情时,留意下你的解释风格,并运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转换,请把这个复盘过程记录下来,并反馈给我。
我会送这本书《教出乐观的孩子》给你,期待你们的事后复盘!
转换解释风格,拥抱乐观心态!我今天的拆书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积极参与,
学习者反馈复盘(两位):
1、王转:
凌晨5点钟,被睡在另外一个房间上铺的大宝叫醒,迷迷糊糊听到说尿床了。以为只是弄湿了裤子,结果爸爸过去一看上下铺全部都湿了一大片,被子床单和床垫全部都是尿,瞬间觉得孩子怎么这么麻烦?都快7岁了还尿床,是不是身体有问题?
转变:她不是一直尿床,只是这次,估计是昨天喝水喝多了;每个小孩都会有尿床的经历;下次让她睡觉前不要喝那么多水就好啦!
2、蛐蛐:
周日,娃跟表姐和小朋友在小区里玩溜溜车。突然看到表姐慌张地跑到我跟前说弟弟摔了。我走过去,娃在邻居的怀里哭,额头上有一块皮被擦破了。
具体怎么摔的,谁都不清楚。孩子们也描述不清楚。我从邻居手上接过娃,一边安慰他一边想:
这都三岁了,怎么孩子的平衡能力还不好呢?为什么总是摔跤呢?别的小朋友玩滑板车都特别熟练了,他玩四轮的溜溜车还摔……我好担心他一直这样,这也会影响他的运动和智力发展?
一、我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是悲观的。
1、永久性
我觉得目前我的孩子平衡能力不好,这种情况会一直存在。
2、普遍性
我觉得他在任何情况下的摔跤都是平衡能力不好导致的,或者说,只要摔跤,我第一反应是平衡能力不行。
3、个人行为
我觉得孩子像我一样存在平衡能力不好的情况,其他孩子不存在。
二、三维转换
1、永久性——暂时性
对于有些天性敏感慢热的孩子来说,他们比较倾向于做一些安静的活动,大脑结构与其他偏外向活泼的孩子有一定的差异。
这种差异虽然存在,但是可以靠后天努力去改善的。尤其在男孩子爱上他喜爱的运动后,通过刻意训练可以做到“运动改造大脑”。
2、普遍性——特殊性
我的娃中午习惯性要睡午觉,因为表姐来了,很兴奋,中午没有睡,下午精力不足导致反应变慢的可能性极大。因为下楼的时候他就告诉我他想睡觉了。
3、个人行为——具体行为、其它
像我的孩子这样敏感慢热的还有很多,他代表了一类人。我并不需要太担忧,这类孩子往往具有更丰富的想象力、细心、善解人意。我需要看到这类孩子身上的优点。
经过三维转换,我觉得我更相信自己的孩子了。我也应该相信他,给他足够的正能量让他去健康成长。这也正是消极想法经过转换变成乐观想法带给我的正能量。感恩小满妈的三维转换,也感恩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