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
【自我介绍+目标介绍】
拆动乾坤,赋能你我!亲爱的小伙伴们,大家过年好!我是今晚的拆书家高力,用三个标签来介绍我自己就是:二级拆书家、RIA学习力导师、正在奋战1000天日更达人。今天我要拆解的片段来自于《故事思维》一书中“我是谁”的故事这个主题。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之后,学习者能够把讲我是谁的故事三个步骤应用到人际交往中,迅速提升自己的关注度和信赖感。 【分组】为了方便后续大家的交流讨论,我给大家简单分下组,左手边一组,右手边一组,谢谢大家的配合!
【技能点:场景法介绍图书】
事件场景:在这个自媒体爆发的年代,人际交往已经不仅仅限于聚个会,面对面侃大山。微信群、朋友圈、知乎、百家等已经成为人际交往的主战场。你无论进入一个新的微信群,还是在朋友圈发一个帖子让大家关注你,是你出现在这里的首要目的。
提问:怎么办呢?当下的你,可能会像幼儿园老师教小朋友那样:大家好!我叫XX!我是个一名小男生/小女生,希望大家喜欢我!(用脚趾头想想,朋友圈、微信群里有几个会买你的卖萌帐?)还有可能巴拉出自己的个人简历:我叫xx,xx年xx月出生,在xx公司工作,家住xx小区~~~
影响:以上的两个方法,最终你都无法达到引起关注的目的,那么结果只有一个就是:在自己的人际圈里默默无闻,成为冷冷的冰雨中那颗孤独的星辰。
解决:《故事思维》这本书,教给我们讲话“我是谁”的故事,让你迅速引起大家的关注,大大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下面请小伙伴们用1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一下原文片段,读完的小伙伴请给我一个示意。 R:阅读原文 一项由《纽约时报》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部在1999年进行的民意调查发现,63%的受访者相信与“大多数人”相处,你“一定要小心再小心”;37%相信“大多数人一有机会就想利用你”。如果你认为这代表了你想影响的对象,那么你首先要做的就是,证明你可以被信任。 如何做到呢?刚才的那个研究给了我们一个提示:应答者也表示在他们“有交情的人”当中,85%能够“尽力做到公正”。嗯……会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吗?让人们了解你是谁,促使他们认为自己与你有“私交”,那么你的信任度必然会提高三倍吗?想象一下我们的口头语:“他人不错,我了解他”或“不是因为我不信任她,我只是不了解她”。 我们不让人们了解我们是谁,他们怎么会信任我们,并且受到我们的影响呢?要是我们不能把说服他人的企图,与回答我们是谁很好地结合,那就无异于与人们心中的评判标准擦肩而过。我们对理性的大脑花费了太多的时间而忽略了感性的大脑。感性的大脑对于被忽视非常敏感。感性的大脑更要重视、防患于未然,虽然毫无根据,但是它更能影响人们的结论。
【强化概念讲解、引出知识点逻辑、步骤和明确边界】 在这个拆页中,我们看到了怎样讲好一个”我是谁“的故事,让自己的信任度提高三倍。怎么样讲好一个”我是谁“的故事呢? 比如你加入了一个500人跑步大群,想做一下自我介绍,那就讲个”我是谁“的故事吧。 你说“大家好!我是xx,我曾经参加过2次全马,1次半马,每天坚持晨跑锻炼,很高兴加入咱们群”。这是一个讲我是谁的故事吗?不是,这是在说流水账,很难在一个500人的大群里引起大家的关注,因为群里比你牛掰的多的去了,你缺乏讲出自己的特色,无法和群里的大咖产生私交感。 再或许你说:大家好!我是xx,我曾经徒步去了拉萨~~~对不起,伙计,您进错群啦!虽然徒步拉萨很牛掰,但这是跑步群啊!往往会让群主或者本群的粉丝产生反感,明显是来踢场子的!缺乏针对性的故事,忘记了进入跑步群的目的是什么,也不是一个好的”我是谁“的故事。 又或者你这样说:大家好!我是xx,我是一名参加过国际马拉松跑步的业余选手,在那次比赛中,我遇到了XX~~(注意,在此我们说的是普通人,对于专业的获得名次的选手,光环自带,无须累述)。这是个好的”我是谁“的故事吗?不一定哦,虽然或许有了独特性,但单一的叙事模式,缺乏对感性大脑的刺激,关注度往往会在不久之后就难产,难以实现持续性的影响力。无法激发感性大脑的故事,也不是好的”我是谁“的故事。 how:所以,我们从一个”我是谁“的故事的三要素:私交感、目标感、激发感性大脑,归纳出三个步骤:1、讲出我的独特之处;2、对比讲述自我经历;3、说明我的目标。 在这三步中,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一步是对比讲述自我经历。感谢的大脑,最喜欢关注曲折的经历,去看一下大咖们的演讲,将自己的经历的套路,均是一开始讲自己多么惨,然后通过不一样的经历,自己变得多么强大。对比讲述,就是回想自己曾经的状态,生动的表达出来,然后描述当下不一样的状态,这样的对比效果,最容易启动对方的感谢大脑。 举例:为了大家更好的理解这三步,我来讲一个”我是谁“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高力。我是一名靠跑步实现减肥40斤的跑步爱好者(独特)。两年前,我是一个200斤的大胖子,在一次看到自己的背影照片之后,完全被刺激到了,下定决心通过跑步减肥。通过两年的努力,我已经成功减肥40斤,并且参加过4次半程马拉松线上比赛。(对比描述)进入我们群,我渴望能向各位跑步前辈请教,提高自己的跑步技能,为挑战全马做准备。(目标) 适用边界: 我是谁的故事,不仅仅可以用在群里自我介绍,也可以用在推荐自己的朋友给别人认识,也可以用在面试、演讲等其他场合。
技能点:教学习者编剧本。
我的讲解完毕,下面邀请各位伙伴活动一下大脑,参与到下面的互动中。
假设有这样一些场景:小周为了实现2019年某个目标,需要加入一个社群,进入群里,第一步一定是做自我介绍。为了提升自己被关注度,他向你请教。
据此编写一个小剧本。在这个有人物有情节的有发展的故事中,请大家应用刚刚学的讲“我是谁”的故事三步法:1、讲述自我独特之处,2、对比讲述自我经历,3、说明目标
大家请注意剧本需要包括背景、人物、情节变化(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和双方的对话、动作等,几百字即可,摘要写在纸上。记住要把今天学到的方法(讲述自我独特之处,对比讲述自我经历,说明目标)用在剧本中,现在给大家6分钟时间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来编这个小剧本,6分钟后请一组小伙伴起来讲讲他的剧本。
学习者案例记录:
分享者:张伟
人物:小周
起因:想加入一个写作群,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经过:小周给我打电话,约在周日的下午在咖啡厅聊一下加入社群的事情
对话:
小周:哥,听说你一直在日更,而且有不错的写作群资源,给我推荐一下呗!
我:可以啊,xxx群就不错,你可以加入。
小周:可我一直有个困惑,加入进去之后要进行自我介绍,我之前加入的群,总是写不好这个自我介绍,你能帮我出出主意吗,帮助我提升群里的被关注度?
我:嗯~~首先你可以给自己提三个问题:在写作方面,你有哪些独特之处?
小周:之前坚持写过小故事,每天一篇,坚持写了100天。
我:嗯,能坚持写100天,确实不错。那么,再回答一个问题:在进群之前,你经历了什么?之前的状态是什么样?现在的状态是什么样子的呢?产生对比感,才会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小周:让我想想~~~大学的时候,虽然比较喜欢写作,但总是感觉写不出什么好的文章,经常词穷。但我不想把这个爱好放下,于是一直坚持写日记,现在积累了不少素材。
但就是不知道如何有逻辑的把这些素材组合起来,成为一篇好的文章。
我:嗯,不错的经历。最后一个问题:你加入这个写作群的目的是什么?
小周:向各位写作大神请教,学习写作的逻辑结构。
我:嗯嗯,如果你把这些问题的答案连起来,作为一个自我介绍试试。
结果:
大家好!我是小周。我是有一名故事写作的践行者,曾经坚持写小故事100天。大学的时候,虽然比较喜欢写作,但总是感觉写不出什么好的文章,经常词穷。但我不想把这个爱好放下,于是一直坚持写日记,现在积累了不少素材。很荣幸进入这个群,我想向各位老师学习写作的逻辑结构。
【反馈及结语】
听了张伟伙伴的分享,我发现大家学习力好强呀,很快的就能把我们今天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场景中去,真的非常棒,我们给自己一次掌声,希望今天的拆书给你们一个很好的体验,谢谢大家的积极参与,今晚我的拆书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