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沟通的艺术(插图修订第14版)》 所属活动: 有人向你请教,你不知道答案怎么办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如何消除分歧 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学习目标: 如何消除分歧、寻找共同目的?

开场:

开场打招呼

大家好,我是孟玉潇,作为一名探索亲密关系的学习者和践行者,希望在拆书帮传递有用的知识、帮助更多的人实现关系和谐幸福!

 

图书介绍FAB法

F: 这本《沟通的艺术》作者陈建伟,长期以来一直从事知识搬运的工作,擅长职场与人际交往方面的产品开发。立竿见影的谈话、倾听、说服技巧,教会你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对不同的人说出得体的话语让每一次沟通有结果。

A:和其他同类沟通书籍相比,这本书虽然立足全面深入的理论内容,但行文风格轻松、幽默,追求朴实、自然,创作素材也巧妙结合鲜明案例,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说服力。

B:向上司提出精心设计的方案,却被泼了一头冷水要求下属加班,却得到沉默的对抗和家人谈心,他却只当是耳边风要邻居遵守公德,对方却依然我行我素希望另一半浪漫些,对方却还是像根木头请朋友还钱,朋友却总是找各种借口推托……如果你有以上问题,请看这本书,让你在不一样的时间、不一样的地点,面对不一样的人,都能破解阻碍沟通的隐形密码,让每一次对话都直抵问题核心。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今天学习之后,希望大家在工作或生活中碰到意见不一致时候,运用片段中消除分歧的4步骤-暂停争议、识别实际目的、寻找共同目的、重新制定策略,能够帮助到大家学会营造安全对话,最终达成共同目的。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图书]:《沟通的艺术P63

R原文片段

拉尔下班回家,对妻子说想要去看电影,但妻子说她点也不想去,她想在家里放松一下,因此两人很快争吵了起来。一个要出去,一个要留在家里,这似乎是一个无法调和的矛盾。

 

但所有的事情都会有解决的办法。我们可以假想,现在拉尔认识到了他们现在要做的事的背后都有一个目的,而他们为之争吵的事情不过是各自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所以。他想打被破僵局一下他要出去看电影和妻子想要待在家里的真正目的。于是他说:

 

“亲爱的,你为什么一定要待在家里呢?”

“因为我不想到处跑,外面的混乱和拥挤让我难以忍受。”

“我明白了,你是希望清静一下,对吗?”

“是的,我觉得一家人安安静静地度过一个晚上很不错。那么,你为什么想去看电影呢?”

“因为我想和你在一起,只有我们两个,没有孩子。就是说,我很向往再过一过只有我们两个人的世界。”

 

当他们彼此都了解对方真正的目的后,都不再责怪对方。接下来,拉尔再次回到话题,但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更高的目标。

 

“你想要的是清静,我想要的是和你单独在一起。那么,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一件安静已能单独在一起的事情就好了,对不对?”

 

“没错, 亲爱的。或者,我们一起开车到峡谷去兜兜风,你觉着怎么样......”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环节

我们都知道,拥有共同目的是实现沟通结果的一个很好的前提条件,但有时并不那么幸运,你有时会发现在某次沟通中我们期望实现的是一个目的,而对方希望实现的是另一个目的,这时候目的无法统一,谈话陷入僵局,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那事实真相是什么呢?

其实,我们要做的事情只是一种策略,我们总是通过这种策略去实现一个目的,所以当你觉着和对方做的事情不同而无法继续时,不过是把策略(方案)和想要的目的(结果)混淆了。

片段中“看电影”和“呆在家里”是策略还是目的?(策略)那他们的愿望或目的分别是什么呢?(安静、享受二人世界),很明显,看电影和呆在家里无法调和,但安静和享受两人世界并不矛盾,所以,两人最后愉快找到了新的策略(方案)

 

理解了策略和目的区别,我们来提炼下消除分歧达成共同目的的具体行动。其实,通过4个步骤就可以帮助我们整合不一致。我们通过一个具体例子来看这4个步骤如何一步步实现。

 

比如昨天老板找你谈话,说这一年来表现优秀,所以打算给你一个晋升机会,这样你的事业发展更快,同时意味着你的收入也更加丰厚。当你告诉妻子之后,她感到左右为难,甚至有一些不满。因为这对你的妻子来讲意味着从所在城市这一头搬到300km以外的另外一头。其次,你的工作时间更长了。我们认为无法解决,是因为相隔300km的两个地方是完全两个对立的选择。

 

不想两地分居,那怎么应用这四步来整合不一致、寻找共同目的呢?

1、暂停争议(因为它关注的是策略),营造安全感,表达寻求一致意愿,这是谈话继续的基本保障。如果沟通环境安全,讨论可能会变成沉默或语言暴力;如果没有寻找共同目的的意愿,讨论也许会陷入你赢我输的模式中,对彼此关系产生负面影响此时可以说:看起来我们都想让彼此接受自己观点而且气氛不太愉快,但我希望继续和你讨论,直到找到一个咱们都满意的方案,好吗?”需要至少一方来做出单边承诺表示愿意继续进行对话

2、识别各自策略背后的实际目的,试着问对方:“你为什么想这样子做?”;

例子中,我们可以这样打破僵局,

丈夫:“为什么一听到我要晋升你会不高兴呢?”

妻子:“在这里我有轻松舒心的工作,孩子在学校也很快乐。我们一家人彼此陪伴很幸福。你晋升后呢工作时间会更长,陪伴我和孩子的时间将会更少。”

妻子:“为什么你想接受晋升,搬到城市另外一头呢?

丈夫:“我是想着晋升后收入增加,提高家的生活品质,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让家人更幸福快乐。”

3、寻找共同目的,明确对方背后的目的之后,进一步寻找一个避免冲突共同目的。此时我们会发现冲突的策略,其实是有相容的目的的。比如你和妻子在是否接受升迁问题上虽然无法一致,不过可以达成一致的是你们的家庭关系和孩子的需要比职业发展更重要。

4、重新制定新的策略寻找可满足双方需求的解决方案。既然共同目的是家庭关系和孩子,想一想有没有新的可行方案,比如:是否可以在当地找到另外一个满足你事业发展的工作?目前这份工作是唯一让你开心的吗?如果接受升职就一定搬家吗?.....开动脑筋尝试更多可能性。如果你愿意达成一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将会获得无限可能性。

 

我们来总结一下成共同目的的四个步骤就是:1、暂停争议,表达寻求一致的意愿;2、识别各自策略背后的实际目的;3、寻找共同目的;4、重新制定新的策略,寻找可满足双方需求的解决方案。

这个方法适用于充分的讨论时间段,在尊重对方、没有误会的前提下去执行,不适用于单向的紧急的对方情绪化特别严重的沟通场景。适用边界)

 

听完之后,你可能会觉着这个方法不错,但真遇到争议时,不一定会保持如此清晰思路。的确,文字表述要比当面表达容易得多。但想告诉大家,这都是通过观察高手沟通总结出来的经验,不是凭空琢磨出来的,因此你不必在每次对话中都保持如此清晰的行动方式,只需想想能否在意见不一致情况下让自己更有头绪,或者提前做好准备。当对话出现不安全气氛时,你只需做出一点改善即可取得重大收获。(预防异议)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场景演练 

从刚才例子我们可以发现通过四个步骤1、暂停争议,表达寻求一致的意愿;2、识别策略背后的实际目的;3、寻找共同目的;4、重新制定新的策略,帮助我们去整合不一致、创建共同目的,运用好了就可以达成许多愿望。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现场模拟演练。我给到大家两个场景,请大家认真看一下手里的第二页内容(同拆页一起发放)--要演练的场景,选择其中一个,两人一组, 扮演不同角色,进行演练,设计一个如何消除分歧、达成意见一致的具体对话,要体现四个步骤哦。

提示:我们现场演练的真正目的不是解决场景中的问题,因为有很多办法可以去解决这种问题,请大家用刚学习的整合不一致、创建共同目的的四个步骤,用在给定的场景中,为的是学习这个新技能哦。 

 

我先进行下分组,嗯,咱们相邻的两人一组(学习者分组),演练时间5min。稍后我会邀请一组小伙伴来现场表演。

 

场景1:小夏要去大城市工作VS小夏父母希望他呆在当地

新的一年,小夏打算要换一座城市工作,希望从自己的家乡-一个三线城市到北京或者上海去工作。因为他觉着目前在家乡工作激情被磨灭了,上升空间几乎没有,觉着北京机会多,工作收入也更高。而他的爸妈觉着,小夏工作了3年积累起来的人脉就这样丢掉,着实可惜,而且担心他离家太远没人照顾,不让他去。

 

场景2:小秋参加朋友聚会VS小秋与先生一起上舞蹈培训课

每个周一晚上,小秋都会和她的朋友们一起度过,小秋的先生希望她能和他一起参加舞蹈培训班,但是,这个培训课程只在星期一晚上开课,小秋虽然喜欢舞蹈,但不想放弃这个与她的朋友一起玩乐的晚上。为此,两人产生了争执。

 

学习者案例记录:

小伙伴演练场景1

针对要不要去大城市工作,两人已经陷入了分歧。此时,小夏的父亲试着打开对话僵局。

小夏的父亲:“孩子,我觉着你想法很好,去大城市锻炼。但是,我们一起平心静气来想想,提前想到一些遇到的问题,看看咱们一起来想想两全其美的办法,好吧?”暂停争议,表达寻求一致的意愿

小夏的父亲:“那儿子你为什么这么坚决去大城市工作呢!”识别小夏策略背后的实际目的

小夏:“爸,我现在这个工作实在干不下去了,工作太枯燥了,工资收入又低,上升通道被几个公司老人堵住了,我想去北京发展,也和那边的同学联络过了,他们也帮助我找到新工作,所以我想过去发展。你为什么要反对我去呢?”

识别小夏的父亲策略背后的实际目的

小夏的父亲:“因为你从小没有离开过家呀!我们来想想清楚,我比较担心一些问题,比如大城市有没有一些支持你的人脉关系,还有安全问题考虑。”

小夏:“就是因为没有离开过,要去锻炼,去闯一闯。人脉您不用担心,因为我已经和那边的朋友打点好了,不仅工作有着落,我还会认识更多的朋友。至于安全问题,我觉着您更不用担心,因为一线城市安全法制环境更好,无需担心,对不对?”

小夏父亲:“另外,你想想,大城市人来人往,流动性特别大,那你说的那些朋友和你关系到了什么程度 ?”

小夏:“虽然我们不经常联系,他还愿意帮我找工作,我觉着还靠得住,而且有一句话: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我们可以彼此照顾,还会增进彼此关系。我相信以后关系越老越铁。”

小夏的父亲“我觉着先不要去假设这个关系铁不铁,因为未来保不齐的,是吧?你想在北京工作,需要安稳下来,有这样一个根据地,我希望更加安定。”

小夏“我明白了,所以你担心的不是我去哪一个大城市,而是担心我根扎不稳,希望我安心安稳工作生活,是吧?”寻找共同目的--工作生活安稳的状态)

小夏的父亲“对,没错。”

小夏“您既然担心我的安稳,这样子,我一周往家里打一次电话,二周回来看您一次,和您聊一下我的工作生活,您觉着怎么样?”

重新制定新的策略,寻找可满足双方需求的解决方案。

最后,两人暂时达成去大城市工作的一致意见。

 

结尾 

小伙伴演练得不错,契合了今天学习的如何达成共同目的4个步骤。其实,只要勤加练习就能掌握好这个有力工具。总之,放松对行动策略的关注,强调背后实际目的,试着不断寻找制定新的策略,直到找到对双方都有利的选择方案。经过现场的演练,相信我们以后遇到意见不一致时,可以做到通过四个步骤去达成共同目的,找到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