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拆书帮无锡太湖分舵第61期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学会积极暂停 学习目标: 学习者能够遇到情绪时,用积极暂停为情绪降温,从而解决问题

开场: 开场:大家好!我是多多。先说下我的三个标签:1、小学语文老师 擅长教阅读与写作。2、讲故事 这个标签得感谢李朋三老师。他好几次说我讲故事的能力特厉害,在他的帮助下,我走在精进讲故事的道路上 。3、正面管教。拆正面管教,并把正面管教中的方法践行在生活工作中。今天由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TF2-4便签。
2-4的总体学习目标:学习者能够学会在遇到激烈情绪时,用“积极暂停”为自己情绪降温,理性解决问题。以及万一情绪失控导致错误,使用3r法则,帮助自己矫正错误,争取机会重新解决问题。
【分组】我先给大家分一下小组,以方便我们在后面的讨论。从我的左手边开始,相邻两个人自成一组。大家如果对这样的分组没有问题的话,那么我们就开始今天的拆书活动。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积极的暂停”对于冷静期的作用,我们已经提到过几次。记住,冷静的目的是为了让你等到能接通你的“理性大脑”,以避免你用“爬行动物脑”去解决冲突。所以,某种形式的撤出是有益的。不要只考虑让孩子去做一会儿“暂停”,父母首先撤出冲突会更有帮助。

    在你撤出之前,要先向孩子解释你打算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年龄很小的孩子会从你的行动而不是言语中了解这一点。)这种解释可以在家庭会议上做,也可以单独进行。你可以告诉孩子们:“当我生气的时候,我会去找个地方让自己平静下来,直到我的心情好起来并能和你们一起找到一个相互尊重的解决方案。”这对你的孩子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不论你采用哪种冷静方式,最重要的是尊重的态度。你可以说:“我需要一会儿‘暂停’,我知道我情绪好起来以后能做得更好。”要安慰孩子们,你的离开不是要离开他们,而只是为了照顾你自己的情绪,因为你知道只有当大家的情绪都好起来时,才可能互相尊重、互相合作地解决问题。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这个片段告诉我们,当人处于情绪化的状态时,很容易与理性大脑失去连接。要想不升级矛盾冲突,我们需要学会积极暂停,及时从冲突的环境中撤出,从而让自己冷静下来找到更好地解决办法。

why

孩子是弱小的,面对家长的激烈情绪,孩子的心灵会受到恐吓,对孩子的安全感、自尊心都会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不及时撤出任凭情绪主导自己的言行,只会让矛盾升级,让亲子关系受损,让孩子学会糟糕的问题处理模式。这些都是家长所不愿见到的。那么,当我们处在情绪之中时该如何来处理问题呢?片段给了一个“积极暂停”的方法及使用技巧。

how

1、矛盾冲突情绪激烈时提醒自己:暂停,撤出!

2、告诉对方:我想冷静一下,等我心情好了在一起找一个解决办法

3、撤到暂停区让自己冷静下来

4、平复情绪后跟对方重新来商量如何更好的解决刚才的问题。

 

A1

 一个中午,我在教室门外打饭,大部分学生有序地排队打饭。突然有个小朋友来告诉我,“老师,不好拉,一堆人在后面打架骂架。”我连忙丢下饭勺,一进教室,看到了四大巨头,又在班级制造混乱。我顿时很气愤。就因为整天处理这几个人的事,教学进度被落下很多。对着全班吼着说:“你们这个班是全校有名的,是个没人愿意带的班。你们自己看,同年级中有哪个班是3年换了3个班主任的。在新城没有任何一个老师愿意接你们,连监考都没老师愿意监考的一个班,自己想想你们是多么地差劲。我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带的。明年,你们等着,我绝对不会带你们。”顿时班级所有的孩子都低下了头,安静了。事后我觉得自己这样说话并不妥当,作为老师应该是呵护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心的,我那样说,会让他们幼小的心灵否定自己的价值感,对他们的成长有害无益。

 

A1+

如果回到那个时候,当我进入教室看到闹哄哄的景象想发飙时,我及时提醒自己,暂停,撤回!(矛盾冲突情绪激烈时提醒自己:暂停,撤出!)对学生们说:“我现在对你们很失望,(告诉对方我想冷静一下,等我心情好了在一起找一解决办法)我需要先回办公室冷静下。等我情绪平复了,我们再一起来想办法处理你们的事。”转身走,去自己的办公室。(撤到暂停区)当我冷静下来之后,我再回到教室找到四位巨头,具体来了解他们发生事情的经过,问问他们想怎么处理和解决这个问题。引导他们一起为自己做出的事情找到好的解决办法,该道歉的道歉,该反思的反思。 (第四步)

 

【适用边界】

当生活中出现了自己难以接受的事情,情绪激烈时,为了防止说出过激的话,做出过激的事。当事人可以尝试用这个积极暂停的方法,及时暂停,情绪冷静后再来解决问题。它可以用在成年人与孩子,也可以以用在成人之间。如果情绪已经激烈到失控,又没有其他人提醒积极暂停,可能用不上这个方法。

 

【不那么做的坏处】

当情绪来临的时候,人往往是冲动的,只顾发泄自己的不满,图一时不快。往往会说出很伤人的话,也会做出很莽撞的决定或事情,让自己事后后悔不已。对自己的个人形象、人际关系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和影响。


预防异议】

也许有小伙伴心里会这么想,当情绪来的时候,我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我怎么还会想到积极暂停这个办法呢?那我们可以通过刻意练习。在我们没有接触这个方法之前,也许我们的确不知道怎么做。既然现在有了适合的方法,在紧急的情况下,提醒自己运用积极暂停这个方法。我相信,这个方法会慢慢地成为一种思维方式。当我们发现自己的情绪时,就能够逐渐地有效控制自己,进行积极暂停。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显像提问】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让我们情绪激动的事,比如,你交代给同事的事情清清楚楚,但等你看到结果时,简直是乱七八糟,完全不是你想要的。时间又来不及修正了。你怒火直烧就要爆发!你正在认真教育孩子让改正错误,不仅孩子不听你的,你的另一半还在旁边给孩子帮腔,你感觉自己简直要气到爆炸。。。你和另一半因为对家里的一些事观点不一致言语起了冲突,两个人各说各有理,还扯出一些陈年往事,说话声越来越大,马上就快要进行人身攻击了。。。小伙伴,在你的生活中是否有遇到情绪激烈,难以忍受,导致直接与人发生冲突的情况,请你将有当时的情景写下来。给大家?分钟时间。写好之后可以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习者案例记录:

崔丽讲述:女儿现在在读初中,平时住校,周末的时候回家,女儿经常喜欢把作业压到周日做。上周日女儿又把作业压到了最后,我让女儿做作业,女儿正抱着手机。看见此状,我对女儿说手机再玩5分钟就要写作业了。5分钟以后,我提醒女儿时间到了,要写作业了。女儿没有放下手机,而是继续玩,于是我便伸手去拿女儿的手机,出乎我的意料,女儿把手机往后一藏,此情景从未有过,以前是轻松地拿到手机的。我一下火了:“把手机给我!写作业。”女儿见我火了,毫不示弱说:“就许你们大人玩手机交朋友,我们孩子就不可以用手机和朋友聊天吗?”“你还不想不想考好的高中了?”“我什么都不想考了!”于是我和女儿进行了不可开交的争吵中。


今天我们学习了“积极暂停”处理自己的情绪。假如让你回到刚才分享的那个情境里,你会怎么处理呢?请写下你的运用方案,写下关键词即可,写完后在小组内分享,时间为3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

崔丽:如果回到,当我伸手拿女儿的手机,女儿把手机往背后一藏,我的火开始窜时,我提醒自己:暂停,撤出!对女儿说:“我现在很失望,等我冷静下来,心情恢复了再来找你。”撤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待心情平复后,和女儿商量作业的事。


【简明有力的总结和过度】

通过上个片段的学习,我们知道当面对激烈的情绪时,我们要采取“积极暂停”,缓解自己的情绪,待冷静下来,再理性处理事情。可是人不是神,也有冲动的时候,万一还是忍不住地发泄了自己的情绪,造成了伤害和损失。那该怎么办呢?别担心,我们还有方法来矫正自己的错误。请阅读片段2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大人首先需要改变自己对犯错误的任何负面观念,这样他们才能为鲁道夫德雷克斯所说的“不完美”树立榜样。下面的“矫正错误的三个R”, 是树立“勇于不完美”榜样的一个绝佳的方法。

矫正错误的三个R

1、承认(Recognize)——“啊哈!我犯了一个错误!”

2、和好(Reconcile)——“我向你道歉”

3、解决(Resolve)——“让我们一起来解决。”

当我们把犯错误看作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如果我们把犯错误看成一件坏事,我们会倾向于觉得自己无能,感到灰心,并且可能会为自己辩解、推托、轻下判断或者好批评——既对别人又对自己。另一方面,当把犯错误看作是一个学习机会的时候,承认错误就好像变成了一次让人兴奋的探索,“我想知道我能从中学到些什么”。自我原谅是“矫正错误的三个R”中第一个R(即承认)的一个重要因素。

  你注意过当我们愿意道歉时,孩子是多么善于原谅我们吗?你曾经对孩子说过“对不起”吗?如果你说过,孩子是怎么回应的?我在世界各地讲演时多次问过这个问题,听众的回答都是一致的。当大人诚恳地道歉时,孩子们几乎总是会说:“没关系,妈妈(或爸爸,或老师)。”孩子可能在一分钟以前还对大人的不尊重行为感到生气和憎恶(而且很可能正是大人应得的),而一旦大人说一句“对不起”,孩子就彻底原谅了。

 “矫正错误的三个R”中的前两个——承认与和好——为第三个R(解决问题)营造出一种积极的氛围。在充满敌意的气氛中试图解决问题绝对不会有好效果。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正如我们上一个片段所说,我们极有可能在情绪失控的时候说出或者作出错误的话或事情,但是犯错并不可怕,我们如果能改变观念,并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帮助自己成长,那么犯错也没那么不可接受了。片段教给我们一个很好的矫正错误的方法,能帮助我们更好的面对错误。

 

why

我们大多数人都害怕犯错,或者习惯回避错误。当我们犯错的时,要么希望通过时间去淡化,要么沉浸在自责中却难以面对,而事实上,无论是逃避还是自责都没有办法真正解决问题,推动问题,甚至会恶化问题,让人怀疑你的态度和真诚。片段强调,犯错是一次好的学习机会。当大人为自己的错误而勇于承担时,也是为孩子树立了好的榜样。孩子犯错时,不会去害怕或逃避,而是会学着承担责任。因此,只要找到好的处理自己错误的方式,就能坦然面对并妥善解决问题。具体方法如下:

 

how

1、当意识到自己犯错了之后及时向对方承认——“我犯了一个错误”,并陈述自己犯错的事情和带来的影响

2、寻求和好,向对方真诚的道歉——“对不起”或“我向你道歉”。

3、询问对方的想法、意见,共同商议如何解决问题——希望我们能从这次的事情中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A1

小思是我的语文科代表,我分配给她一个任务是每天都要清点管理手册,以防有同学没有交。第一个星期,我每天都提醒她清点管理手册,并且告诉她第二个星期,我不再提醒她,并告诉她是每天上午第二节课间清点,因为那时候我肯定全部批好管理手册了。到了第二个星期,我不再提醒,但是我看着管理手册放在讲台上从上午一直放到快下午放学,小思也没来清点。这时候, 我很生气。为了显示我的权威,当着全班的面,我对小思说:“你是不是不想当语文科代表,不想清点管理手册?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重新选人,总有人愿意干的。”小思听了后,默默地把管理手册清点了,但看的出来她很不开心。

 

A1+

其实我很快就意识到我说那句话伤害了小思。

如果时光倒流。我会及时找到小思,对她说:老师当着全班的面批评你,这件事老师不对。你一直是为班级服务的,老师却因为你未及时清点管理手册说话重了。(承认错误),对不起,小思!(向对方道歉)。希望通过这件事我们能找到一个让你能及时清点手册的方法,你对此有什么想法建议吗?或者有什么老师能做的?(解决问题)”

 

【适用边界】

在人际关系相处的过程中, 尤其是亲密关系,亲子关系,甚至是朋友、同事之间,如果因为自己的情绪控制不到位或者考虑事情不周到人们会犯一些错误,造成对他人的伤害,如果人们想要挽回关系或者局面,都可以用这种纠正的方式。但是如果伤害过大,可能仅仅用这种挽回还不够,但他可以是一个开始。故意伤害他人的情形也不适用这个方法。

【不那么做的坏处】

犯错不是罪不可恕,但如果犯了错还不肯道歉和弥补那就有点难以原谅了。希望我们都能少犯错,犯了错能面对它,从中学习和改进自己。

【预防异议】

也许有人说,我都已经犯错误了,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我注意下,一改正就行了。干嘛还要再去使用承认错误,寻求和好,解决问题这三步骤呢?太麻烦了,我从来不会承认错误,那会显得太丢脸了,我做不到。你觉得你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不会再犯,其实你还会再次犯。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有的记忆会消除,当面临类似的情景,你大脑不自觉地将错误又一次不知不觉中重新演练一下。而且,一个成熟的人,是一定可以正确面对自己的错误的,而不是死护着自己的面子,置问题于不顾。我觉得我们既然追求成长,这一步是一定要迈出的。大家加油!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促动参与

【拆书家提问设计】

场景设计:

 小明上三年级,你是小明的爸爸或妈妈。逢期中考试,你在复习前期帮小明整理错题,尽心尽力辅导,满怀希望小明能考个好成绩。待期中试卷放下来,79分,再一看错的题目,都是复习时做过练过讲过的。气不打一处来,这个时候你脱口而出:“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会错?你是不是傻!咱们不是都做过的吗?你这种学习态度我没办法辅导了!你以后爱找谁辅导找谁!”说完就走了,留下自责和惶恐的小明一个人默默流眼泪。待冷静下来,你觉得刚才这么说孩子,不太好了。

现在我们在小组内进行角色分配和扮演,一个人扮小明的爸爸或妈妈,一个人扮演小明。运用我们刚刚学到的三步骤来纠正自己错误。给大家5分钟时间,时间到了以后我们请一组小伙伴给大家表演下你们的情景对话。

【学习者案例记录】

 果实扮演:小明的爸爸  星星扮演:小明

果实(严肃地说):小明,你看看这道题目是不是我们做过的?题目一模一样,只是改了下数字?怎么就错了?

星星(低着头,小声地说):我看错了。

果实(大声地说):什么?看错了?你看看,这道题你究竟会还是不会啊?

星星低头不语,小声地说:可能不会吧。

果实(很生气地说):什么是可能不会?这道题讲了多少遍了?我就有你这么笨的孩子?简直没法教了!说完,气呼呼地走了。

留下星星在哭。

果实事后想想,因为孩子没考好,而错题又是讲过的,导致了情绪失控,从而对孩子发火,犯了错。这样不但帮不了孩子,还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了伤害。于是对自己的错误进行矫正。

果实:小明,爸爸因为你考得不好,控制不了情绪,对你发火。这件事爸爸做得不对。爸爸向你道歉,对不起,小明。请你接受爸爸的道歉。

星星看着爸爸,点点头。

果实:这次考得不好,我们一起分析分析原因。下次我们考个好成绩。

星星点点头说:好的。


A2】催化应用       

那接下来请大家注意仔细听,以下哪种情景你将会碰到呢?

孩子看中了一辆汽车,可是家里的汽车已经很多了,经过反复劝解,孩子还是不依不饶地要再买一辆,你甩头就走人,孩子哭着跟你走了;你和男朋友或女朋友约会,可是却等了对方很长时间也不到,等他到的时候,你很生气地说没时间就不要约,以后别来找我了!爱找谁找谁……那么请大家写下你的设想。请想象一下,在未来的一周你可能因情绪失控而犯错的情景,把它写在便签上。情景是什么?发生了什么?

下面就请大家用2分钟时间,将你想到的情景故事写在便签上,好现在开始。写好的伙伴请向我举手示意。

【学习者案例记录】

 采薇:我预测到未来一周,可能因为我家小朋友晚睡而导致情绪失控。我家小朋友的精力特别旺盛,到了十一点多钟还不睡,而那时候我处于精力崩溃的边缘区,他会拉扯我陪他玩,或者可能挠我,我最怕被挠, 他一挠我,我很容易情绪失控,就会打他或者推开他。而他又特别地敏感。


好的,谢谢这位小伙伴的分享,那么根据刚才写下的场景,如果以后真的碰到这种情况,运用拆页的步骤,你又该如何去做呢?请大家在便签上写下你的如何进行矫正错误,2分钟后,我们请一位伙伴进行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采薇:我会孩子这么说:“宝贝,对不起!你今天晚睡了,而妈妈已经疲惫不堪了,实在控制不了怒火而打你的,对不起,你能接受妈妈的道歉吗?””我们想想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让自己能更早点入睡呢?” 


【简明有力的总结】

通过今天的拆书,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对孩子还是对自己,我们总会遇到情绪的问题,面对坏情绪,我们要积极暂停,而不能让情绪做我们的主人,而是我们做情绪的主人。即使没有遏制住自己的情绪,也没关系,我们可以去矫正自己犯的错,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学会承担责任。

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大家自己以及做情绪的主人及矫正自己的错误都能有所收获!

我的2-4分享结束,感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