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专注力》 所属活动: 拆书家过级第三场及书籍分享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如何使用“零容忍策略” 学习目标: 完成TF2-1及片段分享

开场: 国际庄筹备分舵拆书家过级第三场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有一个因素就是“无底洞现象”。决策研究表明,人们在某件事情上投入越多,(这种投入可以是金钱、时间或情感),就越难以舍弃这件事情。举个例子,一本300页的书,你已经看了200页,而你越看越觉得这本书没意思,但是你很有可能觉得还是应该把这本书看完,因为已经看了这么多页了。这一效果同样适用于其他方面,比如不应该再继续投资某个项目或以前所购习的那些不再适用于你的东西。(“我不能就这么放弃或者以这么低的价格出售,在当初购买的时候,我可是花了一大笔钱!”)

克服这种心理有个很好的策略,那就是运用“零容忍”准则。试问:如果当时我没有买这个(或在这上面花时间),现在还会这么做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是时候停止、甩掉或者卖掉他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一、这个片段讲到了两个知识点,一个是“无底洞现象”。进入这个怪圈的人会陷入难以取舍、犹豫不决的两难地步,一个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零容忍”准则。

我们来举例说明一下“无底洞现象”。股票大家都不陌生吧,很多股民在手中股票价格下降后不愿抛出,心理上认为只要不卖出,就没有赔。而且是越赔越等,放上三年五年大有人在。实际上继续等待的结果通常是损失更大。我第一次炒股就是这样等了三年多惨败的。这就是典型“无底洞现象”。

之所以有这种情况,一是舍不得之前的投入(时间金钱或精力);二是心理不愿意承认失败。

二、再说一下“零容忍”准则,它是应对无底洞现象,及时反思、评估防止损失扩大的方法。

包括三个关键点,一是反思一下这件事开始时忽略了什么?二是评估现在面临的困难是什么?三是想一想如果真的可以再来一次的话,自己会怎么选择,会不会开始这件事情。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就尽快结束它。

如果我们不会应用“零容忍”准则,那么当面对“无底洞现象”时,我们就会陷入到明明损失越来越大,却总是犹犹豫豫无法下决心重新开始的怪圈中去。

 

适用边界:所有感觉没有收益或无意义的事情都可以这样终止吗?是的,但是必须要确认自己的感觉是客观的,确认自己的评判标准是合理的。比如:我们小时候经常感受到对上学的反感,但是我们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就不上学了吗?工作创业也是一样,有人说胜利属于那些决定再坚持一下的人们,也有人说胜利是属于那些勇于舍弃的人们,哪种标准正确?只有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显然,在自己没有找到正确的评判标准时,有些事情不能这么办。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在我们工作、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一件事情:一件开始认为很对很有把握的事情,做了一段时间却发现困难远远超过自己的计划和能力,于是开始犹豫不决、进退两难,继续下去,很难有明显的收获;结束了它,心理上又不愿意承认失败,似乎只要维持下去失败就不会到来。请把这件事写下来。

太郎:读了一本小强升职记,大家都说好,读了几天发现自己根本没有这方面经验,却又不愿意半途而费,于是又磨跳蹭了好几天,实在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感觉。

文羊:觉得练毛笔字这事不错,上个月开始练了,结果时间对不上水平也不行,时有时无的,但是看到新买的字贴和笔什么的,又觉得舍不得,一直心里放不下。


请大家结合今天的学习,想象一下刚才写下的这件事情正让自己处于进退两难、犹豫不决的地步中,你将如何应用零容忍原则来下决心?重复一下知识点

一是反思一下这件事开始时我们忽略了什么?

二是评估现在面临的困难是什么?

三是想一想如果真的可以再来一次的话,自己会怎么选择,会不会按照之前的方式处理这件事情?

下决心吧,告诉我你的答案是什么?

太郎:一、忽略了这本书并不适合我这样的实习中的大学生,只是听别人好就买了。其实没有认真看书评。二、现在是书本内容很不符合我的现状,我一时体会不了,看不下去。三、如果现在评估的话,肯定不看了。

所以,我下决心把书放到一边,以后再说。另外,以后看书一定先上豆瓣之类的看看书评之类再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