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汪韵,“汪”是水汪汪的“汪”,“韵”是“韵律操”的“韵”。我是一个准一级拆书家,今天要做TF1-2的图书拆解。拆解的片段是来自《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我们今天在场的成员一共有十位。为了方便讨论,我们将左边五位分为一组,右边的五位分为一组。
语言及表达方式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沟通有着巨大的影响。在我们现实生活和父母、伴侣、孩子之间的沟通过程中,经常存在着容易急躁、发怒的情形,造成不愉快的场面。通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如何进行愉快及高效率的沟通呢?《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为我们详细讲解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我们情意相通,乐于互助。
我认识到语言及表达方式的巨大影响。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后来,我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我们情意相通,乐于互助。我称之为“非暴力沟通”。这里借用甘地曾用过的“非暴力”一词,来指暴力消退后,自然流露的爱。在一些地区,这种沟通方式被称为“爱的语言”;在本书中。“NVC”指非暴力沟通或爱的语言。
人生的抉择。
非暴力沟通的基础是一些沟通方式——即使在逆境中,它们也能使人乐于互助。非暴力沟通没有任何新的主张,他所吸纳的内容,都有悠久的历史。他他的目的正是提醒我们借助已有的知识,让爱融入生活。
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我们既诚实、清晰的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这样,在每一次互动中。我们都能聆听到自己和他人心灵深处的呼声。同时,它还促使我们仔细观察,发现正影响我们的行为和事件,并提出明确的请求。它的方式虽然简明,但能带来根本性的变化。
非暴力沟通的要素。
为了彼此能乐于互助,我们专注于四个方面——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个要素。
首先,留意发生的事情。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不管是否喜欢,只是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要点是,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接着,表达感受,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等。然后,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一旦用非暴力沟通诚实地表达自己,前三个要素就会得到体现。
举例来说,一位母亲可能对于她处于青春期的儿子说:“费力克斯,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三只,我不太高兴。因为我看中整洁。”
接着,她立即提出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具体的请求:“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这一要素,明确告知他人,我们期待他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我们。
好,大家都已经读完原文拆页了,应该对“非暴力沟通”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了吧?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主要因素是什么呢?它们就是: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为什么这四个要素能实现非暴力沟通呢?因为使用这四个要素能让我们既诚实、清晰的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
好,让我们来还原一下书中的场景,并把书中的那位母亲想象成我们自己。当我们看到自己孩子的脏袜子到处乱扔,咖啡桌下有两只,电视机旁有三只,我们很可能采用的“暴力沟通”是这样的——我们会很生气,很暴躁地说:“你怎么总是那么不讲卫生?!跟你讲过多少次了,让你袜子不要到处乱扔,你还是扔得到处都是!”这种沟通,表达的是自己对孩子的主观评价,而不是描述客观事实;发泄了自己的情绪,却没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是什么样的,也没有提出自己的需要和请求。
而书中这位母亲对处于青春期的儿子表达的内容里面,完整清晰地包含了“观察、感受、需要、请求”这四个“非暴力沟通”的要素。“我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三只”,这是这位母亲在描述自己观察到的客观事实;“我不太高兴”,这句话表达了这位母亲自己心里的感受;“因为我看中整洁”,这句话表达了她的需要;“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到洗衣机”,这句话提出了她的请求。完整地构成了一次“非暴力沟通”。
下面,请大家回顾一次曾经你使用过“暴力沟通”而问题得不到解决或者你使用过的“非暴力沟通”愉快解决问题的经历,当时的场景是什么样的,按我们刚才所分的小组,分享自己的例子,如果一时想不到自己的经历,也可以讲一讲见过的别人的例子。
请每个人讲述自己经历的时候注意给小组内其他伙伴留出时间。
刚才,我们请大家回顾了以往类似的经历。那么,接下来,请大家思考一下,未来两个月,你可以怎么样把今天学到的”非暴力沟通”应用到你和父母、伴侣、孩子之间可能会出现的日常沟通上。大家可以在便签上写一写,写一写你面临的场景,把你要说的话用包含“非暴力沟通”四要素的内容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