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在拆书之前,我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是太阳雨,来自陕西西安。
用三个标签来介绍我自己呢,第一个标签就是宝妈,我呢,儿女双全,以后也想拆关于育儿和教育方面的书,学习做一个好妈妈。
第二个标签是中医养生从业者,我本人在广州台资养生公司里从事养生品牌培训经理,一干就是十年。
第三个标签是终身学习者,我热爱学习,我希望自己在拆书帮,2019年能过三级拆书家。
接下来请允许我隆重介绍一下拆书法和拆书帮,拆书法是RIA便签读书法。
R(Reading)阅读原文片段,I(Interpretation)用自己的话对原文知识进和重述和讲解,A(Appropriation)是与过去经验的联结,规划将来的应用。
拆书法核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通过改变行为,来解决问题。它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庆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知道了什么是拆书,那拆书帮又是什么呢?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拆书帮分舵是非盈利性青年自组织,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接下来是我的拆页分享,今天分享的拆页是《高效能家庭的7个习惯》第212-213页的内容,请大家花2分钟时间来阅读手中的原文片断,如果阅读完毕的,可以举手示意一下我。
每个人都有“盲点"—一个人所看不到但是需要改变和进步的方面。因此,如果你的确爱某人,你需要非常小心地面对—你的方式要充满积极的能量和尊重。你反馈的方式应该能在情感银行账户中存款,而不是取款。
当你反馈的时候,下面这5个要点可能有所帮助:
1、你要坚持问自己:“这些反馈的确对他有帮助吗?还是只是满足我自己的坦率面对他人的需要?"如果那个时候你心怀不满,可能不是你给予建议的最佳时机。
2、首先理解别人。理解什么对那个人是重要的,你的反馈如何帮助他达到自己的目标。坚持用那个人的爱的语言来交流。
3、就事论事,我们要坚持永远不要去评判别人。我们可能批评那种行为违反了标准和原则,我们可以说明自己的感觉和那各种行为造成的后果,但一定不能给他人贴标签,不要给一个人贴上“懒惰"“愚蠢"“自私"“强势""大男子主义"的标签,而要说明我们所观察到的这类行为的结果,以及由此带来的我们自己的感觉、担忧和看法。
4、对盲点有足够的敏感和耐心。那些方面之所以成为“盲点",是因为它们太敏感以至于很难进入人们的意识领域。除非人们已经知道自己应该在哪方面有所进步,否则告诉他们这些盲点的信息只会带来威胁感和反作用。同样,也不要告诉人们他们无能为力的事情。
5、传递“我"的信息。当你给出以反馈时,重要的是要记住你是在分享你自己的感受—你看待世界的方式。因此,要传递"我"的信息,"这是我的观点""我担心的是......""我是这样看的""我是这样想的"。如果你传递的是“你"的信息—“你太自我中心了"“你造成那么多麻烦"-这个时候你就在扮演上帝,你在对对方做出终极评价,好像那就是那个人的样子。那会带来存款的大量流失。对人造成最大伤害的行为—尤其是他们的动机正确而行为错识时—就是他们被贴上了标签、被纠正、被归类、被评判。他们已经无可救药。而“我"的句式更能说明人与人的平等。"你"的信息则传递补出由上而下的感觉,说明一个人比对方更加优秀和有价值。
好,我看大家都阅读完毕了。
接下来分享我的I便签,原文重述
每个人都有“盲点",盲点就是一个人所看不到但是需要改变和进步的地方,直白的讲就是对方的"成长点"。
当你在对方需要成长的地方给于建议的时候,你向对方表达的方式是需要充满正能量和尊重,能让对方从中能够感受到帮助和启发,当你给他人建议的时候,以下5个要点会对你有所帮助:
1、向自己反复确定:“我的建议真的对他有帮助吗?还是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如查那个时候你是心怀不满,那就不是给予建议的最佳时机。
2、理解别人。站在对方的角度上看待问题。
3、分析盲点时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不要去评判别人,给他人贴标签,比如强势、自私这样的标签。
4、在对方的成长点上给于耐心。人之所以在某方面有成长空间,很多时候是对这个成长点的刻意回避,如果你表达太直接,只会造成对方的反感和抗拒。同样,也不提出超出对方能力范围的事情。
5、最后给建议的时候,用分享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分享故事方式,最重要的量不要对对方做出终极评价。
接下来分享我的A1便签,激活经验
由于要照顾孩子上学的原因,我爱人有6年没有上班了,去年春节,想让他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可能是因为长期没有上班,对上班这个事情还是有心理障碍的。
我想帮助他突破这个心理障碍,我是这样说的:“我知道你几年没上班,跟社会有些脱轨,但只要你有心去上班,就肯定没问题,最重要的是,我感觉你根本没想上班的意思,我不想让你与社会脱轨,你做的事情,我们可以找个保姆做啊,哪怕把你的工资开给保姆呢,我也觉得值,你怎么就不明白这个道理呢?
结果,我觉得是对他好,他却觉得我在挑他毛病,心理上产生对抗。
反思:
1、当时心里确实是心存不满,本意是想帮助他走向工作岗位,表达方式却充满了自己的抱怨。
2、并没有理解他,他担心和不敢面对的问题。
3、抱怨多过于分析。
4、因为自己比较强势,让对方感觉到了压力。
5、分享我的看法时,评判太多,并没有让他感受到有所帮助和启发。
接下来分享我的A2应用规划
目标:通过给予反馈的方法,让女儿看到练字的重要性,萌生练习书法的想法
时间:本周日
行动:
1、我要先问自己,我要给孩子的反馈对孩子有没有帮助,练书法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益的,但我要怎么沟通才能促进他去练书法呢?表达方式,是我要注意的重点。
2、去了解孩子对字的认识。
3、就事论事,不评判现在写字水平,通过字体比较让孩子选出更漂亮的字体,激起书法的兴趣。
4、现在的字体是长期写的习惯,给孩子时间和耐心,从笔画和单字练习开始,多鼓励,少负面评判。
5、分享我的成长。“妈妈练字是从三年级的时候就开始了,描红,练习,写作业的时候,尽量写好点,写慢点,时间久了,就写的流畅了,相信你如果现在开始多练,字会越来越漂亮的!"
结束语:
我们给对方提建议和反馈时,不管对方是否采纳,都要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真诚和客观,同时,无论对方接受不接受,我们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平和的接纳,尊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