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一分钟
在拆书之前,我先简单的跟大家介绍一下 “拆书”“RIA便签读书法”和“拆书帮”。 “拆书”是一种成人学习方法论,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关联经验,具体应用和解决问题,目的是帮助大家从知道到做到。拆书不同于以知识为中心,以通过考试,取得证书和进行科研为目的的学院式学习。在拆书过程中,我们会应用“RIA便签读书法”,其中R是指原文片段,也就是你在阅读时选择最能打动你的文章片段。I是指用自己的语言复述片段,通过对“是什么,为什么,适用边界和具体做法”的思考,加深对文章的理解,A是指拆为已用,A又可以分为A1和A2部分,A1需要结合原文中心思想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A2则是结合原文的新知识,制定“我如何应用”的行动计划。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总舵在北京,目前在全国已有32个城市分舵,还有20多个筹备分舵。拆书帮分舵是非营利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选自《小巫教你讲故事—好父母的必修课》第68-70页
我们这样讲睡前故事
◎开灯拿着书讲VS关灯娓娓道来
你是怎么给孩子讲睡前故事的呢?拿起一本故事书,坐在宝贝的床前,或是跟宝贝并肩倚在床头,一边给宝贝念故事,一边指指点点,教宝贝认字或是看故事书里的绘图。你想,孩子一边听故事,一边看图画、认字,这真是一举多得。可是,你会不会也有这样的苦恼呢?宝贝经常注意力不集中,有的时候还会来抢书;讲完故事后也不容易入睡,经常越听越兴奋…
你有没有试过关上灯,或只点一盏小台灯,把你熟识于心的故事讲给孩子听?相信那样孩子会听得更入神,也更容易进入梦乡。有的妈妈贪心地想让孩子既记住故事,又记住文字,并能从画面中加强记忆,但对即将入睡的孩子来说,这样的信息量太大了,也不利于孩子对故事内容的吸收。
前边说过----文字是死的,如果文字不能在孩子的脑海中唤起相应的画面,对孩子来说只是一堆乱码。而相比视觉刺激,听觉刺激更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听故事时,孩子的大脑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思考状态。如果妈妈在幽暗的环境中讲故事,孩子会根据妈妈说的每一句话,结合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和体验,在脑海中完成一幅属于自己的画面,这其实比识字或被一幅别人创作的图画束缚住更重要、更有意义。这种“内心图景”对于儿童心灵和智力的发展至关重要,仅仅浅表地看了图、识了字,而没有形成内心图景,孩子的精神世界一片荒芜,他难以发展自我意识,难以建立独立的思维和判断。
◎每天讲N个Vs只讲一个
讲睡前故事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却让有些妈妈搞复杂了。比如好多妈妈就把睡前故事列入孩子的阅读计划,认为孩子读书越多越好,听故事当然也是听得越多越好。在许多家庭,每天晚上给孩子讲2~3个故事甚至更多是很正常的事。
妈妈可能会有体会,故事讲多了,孩子反而不容易满足。其实如果妈妈讲的故事没有进入孩子的心灵,孩子会表现得比较浮躁,水远期待有新故事。但这么多故事,对孩子真正的影响是很小的。孩子不断地想听新故事,只是为了寻求新鲜的刺激,这些刺激对于孩子来说,是杂的,不被利用的。
妈妈们可能会发现,本来计划讲一两个故事,孩子就睡觉了。没想到孩子越听越兴奋,没完没了地要求:“再讲一个!再讲一个!”成年人讲得口干舌燥,孩子却毫无睡意,妈妈不禁有些烦躁。的确,睡前故事应该辅助孩子安然入睡,让他们把故事带入梦乡,大脑和心灵在梦里进行下一步的工作。所以,讲什么、怎么讲,就是很有讲究的了。辅助孩子入睡的最佳手段就是重复性故事。
想想看,当我们喜欢一本书时,也不是只看一次,而是反复地读,越读越有感觉、越有味道,成人尚且如此,何況是孩子。所以,给孩子讲故事,最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要多注意重复,一个故事起码要重复5~6遍,甚至可以一周都讲一个故事。重复的频率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做出相应调整,越小的孩子重复率应该越高。
妈妈在讲述重复性故事的时候,孩子马上就能预见下一个情节是什么,大人可能觉得无聊,但对孩子来讲是建立安全感的很好途径。成长中的孩子呼吸和心跳是不稳定的,有规律的生活、重复性的讲述,可以增进孩子呼吸与心跳的和谐,而只有当孩子调整好呼吸和心跳时,才能进行理性思考。不认真打好这个基础,而是急于求成地给孩子塞一堆他不需要也不能消化的符号和知识,会造成他心智的素乱。
【what 】讲睡前故事的方法
【why 】 我们总是喜欢把睡前故事,列为阅读计划,忙着教孩子认知,认为给孩子读得书越多越好,却忽视了睡前故事的真正意义是建立节奏感和辅助睡眠。如果我们用白天讲故事的方法给孩子讲睡前故事,那么孩子会越听越清醒,入睡时间不断拖延,影响有规律作息习惯的养成。所以作为家长,学会讲睡前故事显得尤为重要。
【where 】适用于给孩子讲睡前故事
【how 】现在很多家长都知道亲子阅读的重要性,也会经常给孩子读故事,但是睡前故事跟平时的亲子阅读有什么区别呢?应该怎么读睡前故事呢?根据作者的思路总结如下:
1.关灯讲故事:尝试关上灯或者点上小台灯给孩子讲故事(故事父母要提前做好准备),营造睡眠的气氛。看书读故事,过多的视觉刺激,对于入睡前的孩子来说,信息量太大不利于故事的吸收和睡眠。而关灯讲故事,只借助听觉形成内心图景,无需视觉图像的干扰。
2.舍多求一:把睡前故事和平时的亲子阅读区分开,睡前故事一天选择一个。睡前故事不是平时的阅读计划,不应该盲目追求数量,而应该重视质量,方法得当一个睡前故事的效果会好于好多个睡前故事。
3.重复故事:一个睡前故事起码要重复五六遍,甚至可以一周都讲一个故事。在选择故事上要了解,重复性故事会给孩子带来节奏感和安全感,有助于增进孩子呼吸和心跳的和谐,进而帮助孩子形成有规律的作息。所以,读睡前故事要选择好有重复性情节的故事,并要把握舒缓的节奏。重复的频率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做出适当的调整。
A1 联系自己的相关经验
我家女儿两岁了,在她几个月的时候,我就开始给她读绘本,因为白天上班,所以读绘本的时间一般都会安排在睡觉前。以前她比较小,基本上读个两三本,我说收拾起来准备睡觉了,她都相对配合。一两个月前,她开始进入小叛逆期,每天晚上读睡前故事,她都会越听越兴奋,书一本接一本的读,我说:“要睡觉了。”她会讨价还价的说;“再读一本吧,我还没有看够。”说好了再看一本,往往变成又看了好多本,还意犹未尽。 有时候也带着既然孩子想看就多看几本吧的心态,把睡前故事列为阅读计划的一部分。但是孩子睡眠时间越来越迟,为此我十分头疼。
A2行动计划
时间:3月8日到4月20日,每天晚上睡觉前
地点:家中
人物:我和女儿
具体步骤
1.关灯讲故事:提前准备好本周要讲的睡前故事《三只猴子》,选择情节简单,重复,温馨和舒缓的故事。晚上9点30-40分关灯,躺在孩子身边讲睡前故事,营造睡眠的气氛。
2.舍多求一: 今天晚上开始把亲子阅读和睡前故事分开进行,吃完晚饭陪孩子看两到三本绘本,然后做游戏。而睡前故事提前准备一个就可以了。
3.重复故事:今天晚上的睡前故事,计划给孩子讲三遍(根据孩子的状态适当的调整),本周重复此睡前故事。
《三只猴子》讲完一周后,接下来的睡前故事准备讲《小猫咪闯世界》,《一只猴子的旅行》,《好饿的小蛇》,《花开了》,每个故事讲一周。
一句话总结:睡前故事,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辅助孩子的睡眠,关灯讲故事和一周内重复讲一个故事会让睡前故事发挥最大的价值。希望今天的分享对父母们有帮助,期待下一次拆书帮的活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