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B】: 首先讲一下我跟这本书的故事。我年前就报名了今天的拆书,但是直到拆书的前几天我还不知道拆什么,我回忆自己拆过的书籍《非暴力沟通》、《高难度谈话》《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等,我想看能否找出某个印象比较深刻的片段完成一场拆书,然而我没有找到,因为除了那些我拆过的片段还有一点印象,书中的其他内容我一点记忆都没有。所以我就翻开书架上自己买的那些被尘封的书,一本一本翻开目录找拆页,当我翻开这本《学习力,颠覆职场学习的高效方法》这本书的时候,我看到了这个片段,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片段步骤足够清晰,拆起来不会很难。但是当我在准备拆书的过程中才真正的领悟到了这个拆页的精髓,它不仅仅是一种阅读方法,而且是一种知识体系的搭建方法,所以今天我想把这个拆页分享个大家,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F】:这本书的作者王世民先生曾先后担任IBM高级咨询顾问、HP咨询总监,著有《思维力》《个体赋能》,现任深圳尔雅总裁。本书针对职场人士总结了一套完整、高效、实用的学习方法。这本书以功利(目标驱动)、框架(应用框架)、迁移(能力迁移)为主线。覆盖了搜索、阅读、积累、理解、应用五类学习技巧,并且从快速上手新技能的职场刚需出发,给出了综合运用方法。
【A】:这本书的优点在于以大量真实的职场学习场景为例,给出了各种学习方法和工具的使用技巧,并且详细演示了各种实用职场技能的学习步骤,上手即用。
【学习目标】:读书时能够通过多重阅读法,快速吸收一本书的精华,构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
接下来给大家30秒到1分钟的时间阅读拆页,大家阅读完了可以示意我一下。
如果你的阅读目的不仅是获取几个有用信息,而是想做更系统的吸收,如系统
学习物理、系统学习财务、系统学习思维方法、系统学习营销理论等,那么就要采用
另一种阅读方法:多重阅读。
多重阅读,顾名思义,就是要做多遍阅读,但这个多遍阅读不是简单的多读几遍
而是有很多的诀窍和技巧在其中,你读两遍,哪怕三遍,花的时间都比你原来读一遍
要少,而且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简单来说,多重阅读就如同石油勘探一样。石油勘探人员通常通过普查、详查和
细测三个步骤进行地质调查。
(1)普查工作是找出有含油希望的地区和范围。多重阅读画出阅读框架的过程,
就是在明确阅读范围。
(2)详查主要是勘探人员进一步证实普査有希望的地区,从而选出更有力的含油
构造地区。多重阅读的第一遍变速阅读,核心目的就是要选出重点精读的内容。
(3)细测主要是确定含油构造,编制出精确的构造图以供钻探。多重阅读的重点
精读,就是要将阅读内容归到你的个人知识体系中,变成你自己的理解和知识,从而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被顺畅地调用出来。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拆页。
【WHAT】通过阅读拆页我们了解到,拆页中描述了一种阅读的方法:多重阅读法
作者通过石油勘探这个例子形象的描述了如何进行多重阅读法。
【HOW+WHY】
1. 明确阅读目的
大家回想一下我们上大学的时候,每到期末考试,老师是不是会专门抽出一节课来划重点。知道了老师会考哪些内容以后就我们复习的目的就很明确,重点复习老师要考的部分即可,有些科目我们即使一学期都没上过课,也取得不错的成绩。所以有了目标我们的记忆会更深刻,学习效率会更高。
2. 构建框架:
通过阅读书的目录、腰封、序言构建整体的架构。
为什么要构建框架呢?
首先给大家看个图片:
一a3cCA三1 Bb2二
大家第一眼看到这个图片感觉是不是很凌乱,是不是一眼记不住?
当我们第一眼看到一本书的目录时,也许作者的架构思维跟你的不完全一样,书中的知识点就像图中的字母数字一样七零八散。
接下来我们再看下这个图片:
数字:一1二2三3
字母:AaBbCc
是不是感觉会好很多,一眼就可以记住,通过构建框架我们有了自己的一个体系。同时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思维方式,有些人可能会将刚才的字母数字这样分类:
大写:一二三ABC
小写:123abc
如何构建框架,完全根据你自己的思维模式。通过这个步骤我们对书的内容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印象,重点突出。
3. 变速阅读
变速阅读的时候我们要根据自己设定的阅读目的做一个筛选。对于与阅读目的不相关的内容直接跳过,对于与阅读目的相关并且熟悉的内容浏览一下就可以,与阅读目的相关又不熟悉的内容需要重点阅读。
对于某些与你阅读目的不相关,但是你觉得今后需要学习的内容可以做好标记,今后再读。
4. 重点精读
在这个步骤中我们需要搜索自己原来的知识体系,多追问为什么。
比如我阅读《学习力,颠覆职场学习的高效方法》这本书,当我读到多重阅读法的时候,我回忆自己脑海中关于阅读方法的知识,有个RIA便签法。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似和不同呢?分别适用什么样的场景呢?
RIA便签法注重的是学以致用,多重阅读法注重的是体系化,我在多重阅读的同时可以结合RIA便签法。提升阅读效率。
【适应边界】:多重阅读法更适合于系统的学习,构建某个领域的知识体系。
【预防异议】:有些小伙伴可能会觉得多重阅读方法可能不太适合我,那么你也可以根据自己原有的阅读方法结合多重阅读法,总结出一套更高效的阅读方法。
【不这么做的坏处】我们平常阅读习惯拿起一本书就读,没有目的没有框架,读完一本书我们脑海中关于书中知识的印象还剩下多少,或者说即使你读过这本书了,用的时候你还是想不起来。这样的阅读效率很低。
【例子】接下来我以阅读《复盘》 这本书为例:
1. 明确阅读目的
通过阅读《复盘》掌握内化知识的方法,提炼一个“复盘”框架,用于工作和生活中的复盘。
2. 构建框架:
原书的框架:
我提炼的框架:
原书总共有9个章节,通过这样提炼整个书的框架一目了然,整个书是围绕什么是复盘、为什么复盘以及如何复盘展开,也就是按照是什么WHAT,为什么 WHY ,如何做HOW这条主线。
3.变速阅读
通过变速阅读我了解了什么是复盘以及为什么复盘,对于如何复盘这部分内容下次读书的时候需要重点阅读,我做了标注。
4. 重点精读
在变速阅读的时候我已经找出了自己需要重点阅读的地方,精读的时候我只需要重点阅读这部分内容,搭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
A3情景演练
下来我们按照刚才的分组,每组一本书,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按照今天的方法
1.制定出阅读目的
2.构建阅读框架
3.变速阅读
4.重点精读
第3和第4步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只需要确定哪部分内容需要重点精读。我们待会请小伙伴分享。
学习者案例分享:
《终身成长》
以下为原书体系:
第1章 思维模式
第2章 思维模式解析
第3章 关于能力和成就的真相
第4章 冠军的思维模式
第5章 思维模式和领导力
第6章 人际关系:关于相处的思维模式
第7章 父母、老师与教练:思维模式的传播
第8章 改变思维模式
豆豆分享:
全书分为8个章节,比较散,下面是我们构建的阅读框架
1. 思维的模式(第1-3章,略读)
2. 思维的模式和哪些东西相关:领导力、人际关系、如何传播,如何成为冠军(第4-7章,略读)
3.如何改变思维模式:与目的相关(第8章 精读)
总结: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最后我们再总结一下今天的阅读步骤:
1. 明确阅读目的:拿到一本书首先要明白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2. 构建框架:通过浏览书的封面、目录、腰封构建框架,可以根据你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对于完全没有接触过的内容可以沿用原书作者的体系;
3. 变速阅读:对于已经很熟悉的内容可以跳过,对于与阅读目的相关又不熟悉的内容需要精读。
4. 重点精读:多问为什么,怎么做,从而达到阅读的目的。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