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精华版)》 所属活动: 大连筹备分舵2019第二拆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学会“移情聆听”(重拆) 学习目标: 通过移情聆听,让对方感受到被尊重,提高沟通效果,增强影响力

开场: [学习目标]:
通过本次学习,学习者能够理解(行为)“移情聆听”的含义(界定),并学会在与人沟通时,用“移情聆听四阶段”(澄清)倾听(行为)别人表述的内容(界定)。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郭峰,来自海运物流行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我的三个标签是:
1.HR老兵: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13年;
2.企业培训师:我正在培训师的道路上摸索前进,因为我笃信分享是最好的学习;
3.生涯咨询师:运用科学的方法、专业的工具帮助更多人探寻生命的可能性。
[分组]:
因为今天会用到分组讨论的环节,所以我们先分一下组,请大家就近4人一组。
[图书介绍]:
场景:首先我想给大家讲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去辽沈战役纪念馆参观,当时穿了一条纯白色的新裤子,午休吃饭的时候为了不让裤子脏就坐在了一块黑色台子上,结果起来的时候发现黑色是还未干的沥青。结果可想而知,我就把这事跟好朋友说了,可没想到他却说:“你傻啊?看不出来么?新裤子啊,多可惜,看你回家你妈不说你。”
提问:这个时候,如果你是我,心里会是什么感受?以后还会不会愿意再跟他玩了?如果你是我的那个朋友,你会怎么说呢?
影响:通过上面的例子大家可以感受到,在沟通中,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对方的感受,倾听对方的内心需求,是多么重要。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很可能就会逐渐丧失对方对你的信任,降低别人理解你和与你沟通的欲望,从而影响了自己的人际关系,甚至是工作和生活。
解决:那究竟该怎么倾听呢?《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教会了我们一种真诚倾听的方法—移情聆听,让我们在与人沟通时,真诚地理解对方,获取信任,轻松赢得好人缘。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事实上,大部分人都是这么自以为是。我们的聆听通常有层次之分。一是充耳不闻,压根就不听别人说话;二是装模作样,“是的!嗯!没错!”;三是选择性接收,只听一部分,通常学龄前儿童的喋喋不休会让我们采取这种方式;四是聚精会神,努力听到每一个字。但是,很少有人会达到第五个层次,即最高层次一一移情聆听。

主动型和回应型聆听是一种技巧,本质是以自我为中心,就算行为没有显露出,动机已经不言而喻,会让说话的人有受辱的感觉。回应型聆听技巧的目的不过是要做出回应,操控对方。

移情聆听是指以理解为目的的聆听,要求听者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

移情( Empathy)不是同情( Sympathy)。后者是一种认同和判断形式,更适合用来表达感情和做出回应,却容易养成对方的依赖性。移情聆听的本质不是要你赞同对方,而是要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而深入地理解对方。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概念提出:

    所谓沟通,无外乎表达和倾听两个方面,两者相比,一般人更注重表达,却忽视了倾听的重要性,有时候,听甚至比说更重要。而倾听的最高层次,就是移情聆听

为什么这样做:

做到移情聆听,能够使对方有被理解、肯定、认可和欣赏的感觉,满足了对方的这种心理需求,才能让沟通更顺畅,进而增加自己的影响力。而流于表面的回应或者以自己为中心的聆听,更容易使对方产生失望、沮丧、不信任甚至被轻视的感觉,反而影响了人际关系。

举例辨析概念

这里我们简要举几个例子来辨别一下什么是移情聆听:

1:

一位主持人在节目中采访嘉宾时,不时地给与点评和回应,引导TA表达。这是移情聆听么?不是,这是主动聆听,目的是通过加工信息、适当回应和点评,获取更多信息,而不是为了理解对方

2:

客户来投诉,客服人员说:“您先别急,我了解您的感受”。这是移情聆听么?不是,这是礼貌性回应,是客服的套路,事实上并没有心怀诚意

3:

一位刚失恋的女孩,找好朋友诉苦,朋友跟她说:“你为他付出这么多,他却不珍惜你,看你哭的梨花带雨,真让人心疼”。这是移情聆听么?不是,这是同情,虽心怀善意,但却未感同身受

讲解概念:

综上可以看到,所谓的“移情聆听”,是要心怀诚意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对方,想其所想,急其所急,不仅听对方的话,还要体察对方的感受探寻对方的需求,换位思考,接纳对方。

具体HOW: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做到“移情聆听”呢?这里介绍移情聆听的四个阶段。

1. 复述句子。认真听并复述对方说的话,让人感到被倾听,比如:“你是说现在的这份工作很无聊?”

2. 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刚才对方说的话的分析和理解,此时自己用的是左脑思维(即理性思维)。比如:“你不想做这份工作了?想换一份工作?”

3. 体会。右脑发挥作用(感性思维),渗入自己的感觉,用心体会对方的心情。比如:“工作没收获,所以你很沮丧吧”

4. 移情。左右脑并用,既带有感情,又加以解释,表达给对方。比如:“你是说这份工作没有收获,特别无聊,所以你很沮丧?想换一份有收获感的工作?”

举例:

这里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加深理解。我的女儿今年6岁,有时我们出去玩的时候,看到喜欢的玩具,我们会这样对话:

女儿:“爸爸,你看这个玩具多漂亮”

我:“哦,你是说这个娃娃很漂亮?”(复述)

女儿:“对啊,我们班某某也有”

我:“所以你很喜欢这个娃娃吧”(左脑,理解)

女儿:“恩,我很喜欢”

我:“你要是有了这个娃娃,一定特别开心对不对?”(右脑,体会)

女儿:“当然了,我会每天抱着她睡觉”

我:“所以你真的特别喜欢她,特别想拥有她,希望爸爸为你买一个,对么?”(左右脑,移情)

适用边界:

    当你特别在乎和对方的关系、希望深入沟通的时候,以及对方向你表达某种情绪的时候,运用移情聆听有助于良好的沟通。如果别人不需要你的回应,或者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比如别人请你帮个小忙,就不需要移情了。

预防异议:

    有人可能会说“移情聆听四阶段”很麻烦,怕想不起来一步步的用,那么也可以在深入理解了四阶段含义后,由一阶段直接进入四阶段,也能达到移情的目的。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下面请大家想一想,在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可能遇到什么样的场景会用到移情聆听的方法呢?比如朋友失恋来找你诉苦,爱人工作遇到困难回家跟你分享,孩子在学校被别人欺负回家跟你求安慰等等。

请大家开动脑筋思考一下,然后利用5分钟时间编写个小剧本,内容可以参考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设计出人物,以及双方之间的对话。

要求:

1. 剧本中的场景是大家未来的生活、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

2. 剧本情节中须用到移情聆听四阶段知识。

3. 编写后,我们就近3个人为一组,可以在小组内分享一下,最后我会请一个代表来分享或表演一下剧本。

[学习者案例记录]:

背景:爸爸不在家,妈妈跟孩子抱怨爸爸抽烟多

时间:晚饭后

地点:家里客厅

人物:妈妈和孩子

对话:

 

妈妈:最近你爸这烟又开始多起来了,之前每天都减到5、6只了,最近一个月都快一天一盒了

孩子:啊?你是说我爸最近烟量又长了?都快一天一盒了?

妈妈:是啊,天天劝,也没啥效果啊,说了也不听

孩子:也是,这烟量确实挺多,对身体伤害太大了

妈妈:可不是么,我就担心他这个身体,本来就有点肺气肿,再说都这么大岁数了,一点不知道注意。

孩子:你是不是特别担心啊?别着急,这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你担心也不能解决问题,得慢慢来,你自己也要放松,多注意身体。

妈妈:我知道,这不跟你唠叨唠叨,你也想想办法嘛

孩子:嗯,他这么下去对身体肯定不好,我知道你担心,放心吧,妈,回头我也多劝劝他,另外再给他买点戒烟糖了之类的,帮他控制控制。

回应:

    谢谢志晶,刚才分享的这个故事非常生活化,也确实用到了今天学的“移情聆听四阶段”的方法,运用的还是挺好的,我建议大家给予其掌声鼓励。

结语:

    经过今天的讲解和互动,相信大家对“移情聆听”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希望回去后大家能更多的运用这个知识,将它变成自己的习惯,真正的将知识拆为己用。今天我的拆书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