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NLP超强沟通术》 所属活动: 2019年第8次线下活动晋级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与他人建立友好关系 学习目标: 与他人建立并保持友好关系

开场: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我是杨寒,杨柳树的杨,寒冷的寒。有一句诗:春风不寒杨柳树,里面寒杨倒过来就是我的名字
我先介绍一下我的三个标签吧
第一个标签是学习: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唯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社会的步伐
第二个标签是致用:学了不用,都是白搭,所以我的学习目的就是能学以致用,落实到行动
第三个标签是成长:只有不断的输入输出,才能使自己的能力不断提升,而感觉到自己不断成长是一件很充实、高兴的事情,所以我的第三个标签是成长
加入拆书帮也是因为看了赵周老师的《这样读书就够了》,才了解到有这样一个很棒的成人学习法和学习组织,于是马上就决定加入组织,加入拆书帮也有半年时间了,到现在才开始晋级是有点惭愧的,看着很多和我同一期加入拆书帮的小伙伴已经早早地踏上了晋级之路,而我还在原地踏步,心里是有点慌的,也觉得不能再拖下去了,于是今天终于开始了我的晋级之旅。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NLP超强沟通术》P66    配合对方的步调  ~协调~

什么是“协调”?

   我们对于与自己相似的人,会有种“亲近感”,也容易建立起“友好关系”。因此,配合对方的姿势或说话方式,能够让对方安心。在NLP中,“配合对方”的行为称为“协调”,即配合对方的步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下意识地协调。与初次见面的客户商谈时,通常都是先询问对方的工作内容、需求,然后尽可能地介绍符合对方需求的商品。

另外,与小朋友说话时,我们常常会半蹲下来,放慢语速与他说话。有时还会使用可爱的小朋友式的方式说话,譬如“小狗狗正在吃饭饭”。这就是“协调”,是配合对方的一种沟通技巧。

 

“协调”的具体做法

 如何具体实现“协调”呢?下面将详细说明。

●姿势和手脚摆放的位置

  配合对方的“姿势”和“手脚的位置”是最简单的一种协调方式,也是对方下意识中最容易感受到的方法。

具体来说,如倾听对方说话的姿势、歪头的方向、手和腿的交叉方法,等等。不经意地模仿对方歪着头,把手放在同样的位置等,都是有效的方法

●动作

配合对方的“动作”也是有效的协调方法。但像对方拿起杯子喝水时,自己也若无其事地喝水,这样的行为稍显做作。不如点头回应对方的手势,或是配合对方移动的节奏等,会显得比较自然。

当对方晃腿时,配合对方,用手指以相同的节奏敲击桌面。然后逐渐放慢手指敲击的频率,你会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起,对方也放慢了晃腿的动作。这正是引导与协调相互配合作用的例子,后面将会再作说明

●说话方式、发音的方式

配合对方的“语调”,“语速”和“音调”是最有效的协调技巧。因为大多数人都不太在意自己的发声习惯,因此,这种方式简单且不易被发觉。

 

●语言

采用对方才会用的“特定语言”和彼此的“共同语言”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如果对方用“try”这个词来表达尝试的意思,你也一样使用“try”,会让对方对你产生亲近感。

●价值观·信念·想法

赞同对方的“信念”、“明确的想法”和“价值观”,是一种高明的方法。共享对方想法的核心部分,更容易建立友好关系。

●感情

配合对方的“情感起伏”也是一种协调彼此、传达赞同的手段。对方充满感情地倾诉时,应当同样充满感情地用心倾听。

●内容

配合对方的谈话“内容”,表示自己能理解对方的经验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人,每个人的言谈举止,表达方式都不尽相同,如果相差太大,那我们在同对方交流、相处时,互相都会感觉比较别扭,这样对于双方建立“友好关系”是会产生一定阻碍的。作者告诉了我们一个能够消除这种别扭感,拉进双方距离的方法,就是配合对方的姿势或说话方式,在NLP中,这种“配合对方的行为称为“协调”,即配合对方的步调

Why:通过“协调”,能够使对方产生“亲近感”,消除双方沟通的不信任感和拘束。其实在平常生活中我们有意无意的也在使用“协调”,比如同性格外向、活泼的人相处时,大家都比较爱开玩笑;同性格严肃的人相处,我们说话也会比较严谨。平时我们是下意识的使用“协调”,但本书作者教给了我们使用“协调”的具体做法。

HOW:由于作者给出的具体使用方法太长,不方便记忆,我自己把它归纳为3步法,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下。是哪3步呢?就是:

一仿
   二赞

三配合

仿就是模仿,模仿对方的肢体动作,语速、语调、音调,还有对方的‘特定语言’,比如口头禅

赞就是称赞,称赞对方的观点,想法,信念,能够引起对方的共鸣

配合就是配合对方的“情感起伏”和谈话内容,他(她)饱含感情的倾诉,我们也饱含感情地倾听;对方讲自己的过往经历,我们认真倾听,表示自己能理解他(她)

Wher:当然,对于一仿,模仿对方的时候要自然,不能太刻意模仿。二赞,不能什么都称赞,我们自己心里还是要有个尺度,明显错误的观点不要称赞。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相信大家通过拆段和我的分享,对于“协调”的作用和具体做法也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接下来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一次经历吧,上周星期三午休时和同事小C在一起聊天,那天他情绪比较低落,说话时声音比较小,语速也比较慢,我呢,也没太关注这一点,还是像平时一样,声音比较大,语速也比较快。聊着聊着感觉他不太愿意聊了,我自己也感觉有点别扭,但又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学习了“协调”这种沟通技巧后才知道,我没有去关注对方的情绪,表达时不同频,自然别扭

现在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有了输入肯定要有输出,学以致用嘛

A2:

所以我准备下次去拜访第一次见面的客户时,就按照三步法去做:

首先是一仿:先在语速和音调上与客户保持一致,再模仿他的一些肢体动作,比如他说话喜欢用手势,那我说话时也会用一些和他类似的手势

然后是二赞:对于他表达的一些想法、看法表示认同,称赞

跟着是三配合:当对方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我也时不时点头,让他感受到我很专注的在倾听。当对方提出问题后,不急着马上回应,等待2到3秒后再回答,表明我在认真思考他的问题。

我相信,通过这三步法,可以快速消除我和客户之间的陌生感,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度, 使接下来的业务洽谈更加顺利

希望各位小伙伴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把“协调”这个技能,就是一仿二赞三配合3步法运用起来,消除我们与别人交流时的拘束和距离感,使我们与他人的沟通相处更加融洽

好,今天我TF1-1的拆解就到这里了,谢谢大家的参与,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