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亲爱的伙伴们大家晚上好,我是孙春燕,今天很高兴由我给大家做TF2-4的分享。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改掉以往把孩子当成一个“问题”来纠正,放弃“成年人总有正确答案”的想法,而使用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表明期望、告诉孩子弥补方法等方式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
图书介绍:今天我们拆的书是《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如何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马慈丽施,是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这本书30年来不断再版并被译为30多种文字风靡全球,销量超过300万本。这本书还配上卡通漫画,生动展现每个技巧,好让性急的父母们看一眼漫画就很快能复习一遍。
你有没有遇到过你的孩子总有那么几个坏习惯,不管你怎么惩罚TA,TA总是我行我素,而且还产生逆反心理,这本书能辅交给您代替惩罚的好方法,让孩子主动改正坏习惯。你有没有遇到过孩子的问题纠正后没几天,老毛病又犯了,这本书会教会我们跟孩子达成共识,并长期能够执行的好方法。
片段一:
原文:
代替惩罚的七个技巧:
1、请孩子帮忙。
2、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但不攻击孩子的人格)。
3、表明你的期望。
4、提供选择。
5、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
6、采取行动。
7、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
片段二: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面对孩子的某个习惯我们用适当的方法纠正过来后,孩子坚持了一段时间老毛病又犯了的情况下,改掉以往用惩罚的方式来纠正孩子的错误,而使用跟孩子进行讨论,找到大家都同意的解决方法。
原文:
当问题一再出现时,情况就会变得比先前复杂,那么复杂的问题就需要复杂的技巧。家长辅导员、劳务谈判代表、婚姻咨询师已经总结出一套非常好的方法,来解决复杂的问题和冲突。这是我在小组里的介绍给大家的:
解决问题的五个步骤:
第一步:讨论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第二步:说出你的感受和需求。
第三步:一起讨论。找到大家都同意的解决方法。
第四步:把所有的想法都写下来(不带任何评论)。
第五步:挑出哪些建议你们接受,哪些不能接受,哪些要付诸行动。
片段一:读完原文片段,我们了解到要想纠正孩子的一些错误表现,让孩子主动愿意跟我们合作,有以下几个技巧:1、适当的范围内请孩子帮忙 2、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孩子这么做的立场,但是不用攻击孩子人格的语言3、表明你的期望,以免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 4、提供2个以上的办法让孩子进行选择 5、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 6、采取明显的行动让孩子知道自己做错了;7、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其中第二条“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孩子这么做得立场”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进行:1、如果当时你的情绪非常激动,请稍微等一等,或者做一会儿深呼吸,等心情平复了再跟孩子进行沟通;2、明确告诉孩子的什么行为导致了什么不好的结果 3、告诉孩子这样做的行为让你产生了什么情绪,如生气、难过、不高兴等。可能有很多家长会说有的时候情绪上来根本就做不到这些!还有人会觉得这都是纸上谈兵,实际情况复杂得多;甚至有人觉得直接用处罚的方式来纠正孩子的错误容易多了。下面我用一个亲身案例跟大家分享下:就在前几天我是利用晚上7点到11点做的TF2-4的准备表,这期间只有我和四岁的多多两个人在家。我刚刚开始就告诉多多今天妈妈要在家加班工作,所以多多要一个人看一会儿动画片、然后看书和玩玩具,期间不能打扰妈妈,妈妈做完了事情就会陪多多玩一会儿。但是多多差不多看了半个小时动画片就主动关了IPAD,然后自己拿了一本书看,看到他特别喜欢的恐龙的时候,下面还有文字说明,他立马兴奋的拿着书找到我说:妈妈,你帮我读一下上面的文字,给我讲讲这个故事。正好在做这个拆页,我先平静了下被打断的怒火,然后给多多说:多多,妈妈的这个工作很重要,刚才妈妈已经跟你说过了你今天先自己玩,不能打断妈妈,你这样打断妈妈,妈妈的工作做不完,就一直不能陪你玩。而且你这样打断妈妈,让妈妈的东西都写不出来了,妈妈很生气。妈妈现在给你两个选择:一是妈妈在这边工作,你先自己玩玩具或看书,期间你不能打扰妈妈,妈妈忙完就跟你玩。二是妈妈现在收拾东西,去办公室工作,你一个人在家等奶奶回家,妈妈做完工作再回来。多多立马选择了第一个,然后自己乖乖的去玩自己的了。后来奶奶回来了,隔了差不多半个小时他又来了,我只是重复了那2个选择,并且做出收拾东西的样子,之后他在我旁边乖乖的玩,直到我做完自己的事情也没有来打扰我。这个案例中,我用到了拆页中的1、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而且运用到了上面的平复心情、告诉孩子打扰我让我工作无法进行,还表明我生气了 2、提供选择 3、采取行动(假装要走)。
片段二:读完原文片段,我们了解到当孩子的某个问题一再出现,情况就变得比先前复杂,解决复杂问题有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跟孩子讨论他这么做的感受和需求 第二步:说出你看到孩子这样表现时的感受和需求 第三步:一起头脑风暴,找到大家都同意的解决方法 第四步:把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的所有想法都一一记录下来 第五步:跟孩子一起挑出哪些建议你们接受,哪些不能接受,哪些需要相互做出让步,哪些要付诸行动。可能很多家长面对孩子出错或者屡教不改的情况下,一般都会选择惩罚、谩骂、威胁、控诉、讽刺挖苦等方式,用这些不当的方法而不按照拆页中的技巧做的坏处是:1、伤害孩子的自尊 2、让孩子逐步产生逆反心理 3、有的孩子会在心理中下怨恨的种子 4、孩子屡罚屡犯 5、有的孩子甚至会走向极端。下面我用一个案例来说明下:多多是个调皮的孩子,上周我出差回家,发现他用水彩笔把餐桌的桌布上。我生气极了,狠狠的给了他一巴掌,而且没收了他所有的水彩笔。第二天早上,我醒来的时候,发现他居然用家里的圆珠笔在餐桌上乱画。我本来火气又要上来了,就在准备要打他时,我想到了书中的拆页技巧,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平静的问他:多多,你这么做,是不是因为妈妈昨天打你了,还拿走了你的画笔?多多点点头。我说:多多,餐桌是吃饭的地方,被你画的乱七八糟,我非常非常的生气。妈妈昨天晚上花很长时间才把它收拾干净,可是今天你又把餐桌弄脏了。刚说完,多多居然跑到厨房间拿了抹布过来擦餐桌上的圆珠笔画的痕迹。我酒精,告诉他用酒精擦会更加干净。他差不多花了15分钟的时间擦拭餐桌。后来他叫我去看,大部分都擦干净了。我谢过他之后,把他的水彩笔全部还给了他。并跟他沟通好,以后画画可以在话本上或者妈妈给他的纸上画,其他地方不能画,而且在话本或者纸上他任何时候都可以想画就画。这里我运用了拆页中三个技巧:第一步:跟多多讨论了妈妈打了他并没收水彩笔的感受 第二步:说出我看到他乱画时候的感受和需求 第三步:虽然多多不认识字,但是我们通过沟通找出我们都能接受的方法---以后不再乱画,选择画在绘本或白纸上。
片段一:
A1: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伙伴们,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形:每次吃饭的时候,你的孩子总是边玩手机边吃饭。你通常是怎么去纠正孩子的这个行为的?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把你跟孩子的对话写在便签上。写好的小伙伴向我举手示意。下面请1位小伙伴跟我们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爸爸:现在是什么时间?
儿子:吃饭时间。
爸爸:再玩手机,手机没收,以后不给你玩了!
A1+: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如果你再回到刚才A1的那个场景,给你一次重新跟孩子沟通的机会,运用今天的拆页技巧,你会怎么跟孩子沟通?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写在便签纸上,写好的伙伴可以在小组内进行分享交流。分享完请举手示意。
请AB两组各请一位伙伴分别用1分钟的时间给我们做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1、 爸爸:现在是什么时间?
儿子:吃饭时间。
爸爸:吃饭时间应该干什么?
儿子:吃饭。
爸爸:可以看手机吗?
儿子:不可以。
爸爸:现在让你选择一下,立马放下手机专心吃饭或者不吃饭饿肚子看手机。
儿子:那我吃完再看。
2、 爸爸:儿子,来帮爸爸盛饭。你是继续看着手机吃饭,让爸爸没收手机还是吃饭后再看手机?
儿子:那我吃饭不看手机了。
片段二:
A3: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我们刚刚学会了当遇到孩子出现一些“问题”,如何替代惩罚的一系列方法和技巧。现在我们一起做一个演练,由于你的孩子不太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每次生气的时候都会摔东西发泄。今天早上,又有什么事情惹恼了他,他咆哮着把筷子往地上一摔就离开餐桌了。你现在需要跟孩子做一个沟通,让他找到一个生气的时候你们都能接受的发泄方式。
现在请每2人一组进行演练,一个扮演家长,用今天拆页中的方法跟孩子一起沟通有哪些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的方法,另一个扮演孩子跟家长进行互动对话。给大家6分钟的时间。请一个小组进行一个现场的模拟演练。
学习者案例记录:
爸爸:孩子,发生什么事情了?你现在很生气,我能理解,但是摔东西,这样的行为不好哦。这样全家人都会被你吓着的,爷爷奶奶年级大了,经不起啊!
孩子:每天都是吃粥,我不喜欢,跟你们说了好几次了,都没有做我爱吃的。
爸爸:爸爸能理解你,我能理解你生气的时候要发泄,但是我们能不能一起讨论一个你生气的时候的发泄方式?
孩子:好,我就喜欢摔东西,我控制不住。
爸爸:好,这个我记下来。我觉得是不是可以打沙包?
孩子:可以给我准备点可以撕的纸吗?我可以撕纸。
爸爸:你可以去书房关起门来高声唱歌。
……
跟孩子最后再选择哪些方式是我们共同可以接受的。最终选择出:撕纸、打沙包的发泄方式。
【A2】(分步催化1):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请设想下,在未来的一个月中,你可能遇到孩子晚上看电视到深夜都不肯睡觉、孩子没事就抱着手机或者IPAD在手机玩,眼睛视力严重下降、天气很热,离开房间的时候,孩子总是忘记关风扇、空调、出门的时候总是忘记带钥匙、总是丢三落四……等情况,这里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请加工一个具体例子,说明你可能遇到的一种场景。请2位小伙伴跟大家进行下分享。学习者案例记录:
1、 孩子每次吃饭的时候都看电视,屡教不改。
孩子每天早上起床总是不叠被子,沟通了好多次还是每天很乱的就走了。
【A2】(分步催化2):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请大家运用今天学到的拆页技巧,结合刚才的那个场景,在跟孩子沟通前,请先调整好你的情绪,问自己一下,今天孩子的这个问题我怎么跟TA沟通,孩子才会心甘情愿的改掉这个毛病?我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先在便签上写下来并在小组内分享您的应用。请AB两组选择1位小伙伴跟大家进行下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爸爸:每次吃饭时,你总是边看电视边吃饭,都是爸爸妈妈生气了你才关掉。为什么?
孩子:电视太好看了,看完又怎样呢?又不影响吃饭。
爸爸:一心两用不是好习惯,这样吃饭的时候看电视,一时影响消化吸收,二是对专注度的影响非常大。
孩子:好吧,但是我就是控制不住啊!
爸爸:我们一起讨论一个可以接受的方式吧。
孩子:好,那我每次在看的时候,把那个节目看完再去吃饭,你们不要催我。
爸爸:如果你上学来不及我也不催你吗?这样,看电视时间我们规定下时间段,早上起床不能看电视,会影响上学。
孩子:那晚上放学回家我先看1个小时电视,然后再吃饭写作业。
……
爸爸:好,我们来看看哪些是我们都能接受的。
最终达成共识:早上不看电视,每天放学回来先看40分钟电视再吃饭写作业,周五、周六晚上可以看2个小时电视。
结 语:
(逐字稿):在我们运用新技巧和孩子沟通时,可能我们还需要不断的控制自己,不要回到以前的固有模式上去。那么每当我们发现孩子存在问题的时候,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惩罚孩子。记住这几个步骤:表明立场、说出期望、告知弥补方法、提供选择、采取行动以及找到达成共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祝我们每一个小伙伴都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今天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