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WOOP思维心理学》 所属活动: 效率提升&目标实现 所在级别: TF3-2 学习主题: 目标实现! 学习目标: 能够采用心理对照的方式解决做事情过于理想化的情况

开场:

大家好,我是Jack,稍后会有小组讨论,我们先分一下组。

【学习目标】学习者在制定目标时,能够列举出目标实现的障碍,针对障碍做出应对计划。

【场景法图书介绍】

【事件场景】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一些体验?看到别人和老外无缝交流羡慕不已,用三个月的工资报了“死贵”的英语学习班,现在捶死自己的心都有;接触到一个能带来不菲奖金的潜在客户就开始筹划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结果客户“说走就走”了;年初为定好的新年目标兴奋不已摩拳擦掌,年终唉声叹气责怪自己;5年前就想学的吉他现在还是不会,偶尔还会想起2年前脑袋一热办的3年期健身卡。

【提问】有没有太扎心了?有没有想过,都说心想事成,目标明明是自己的渴求况且并非不可实现,为什么到现在还未曾拥有?

【影响】我们对目标实现的状态满是憧憬,这可以给我们带来十足的动力和干劲,但过于乐观觉着早晚会实现,就会感受不到行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成为“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解决】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这本《WOOP思维心理学》能帮到大家,书中提出了心理比对和执行意图,从目标、结果、障碍、计划4个维度,帮你将目标与现实链接在一起,在认知层面上做好实现目标的准备,在行动上制定相应策略,最终实现切实可行的目标。

【自测题】

在开始之前我们先做一个小测试,有5个题目,请按照1-6分的标准给自己打分,1分代表完全不符合,6分代表非常符合。仔细阅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打分,并在最后计算总分,时间为1分钟。

微信截图_20190310112159.png

通过这个测试可以观察到未来目标与现实障碍的链接程度。大家有超过25分的吗?(无人示意)这个高分区间代表链接程度非常高,具备非常强的行动力;10-20分是中间区间,有哪些小伙伴?(哦,不错1位小伙伴)这个区间代表有一定链接,但也有很大提升空间;(看来大部分属于)5-10是低分区间属于乐观幻想派,很容易行动瘫痪哦。不管哪个区间,今天的片段学习可以在这方面帮到你,好就加强,不足就提升。接下来请大家用1分钟时间来阅读原文。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20世纪90年代,当我的研究初次证实乐观的幻想无助于实现梦想的时候,我很失望。我之所以要研究人的幻想,并非仅仅出于兴趣,而是希望幻想能给那些在实现大大小小的梦想时遇到困难的人以帮助。它若是不会给人们带来改观,那我的研究就没有意义了;所以我开始考虑,是否能在幻想的过程中干预一下,进而扭转局势,使幻想变得有益于实现梦想呢?尤其要指出的是,既然乐观的幻想会令人放松、松弛下来,我是不是能找到一个办法,利用幻想将人“唤醒”,给他们动力促其成功?我认为,让人行动起来的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心怀梦想,然后立刻将阻碍梦想实现的现实放在他们前面。我将二者的对峙称作“心理比对”。通过“心理比对”,我可以将幻想放在现实的基础之上,避开其令人松懈的副作用,将其作为一个工具,唤起人行动的动力。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简短互动】

1、大家有没有发现片段中有一个概念,它是什么?(心理比对)直中标靶,非常赞。

2、作者是发现什么的问题,才提出的这个概念方法呢?(乐观幻想让人松弛无助于梦想实现)重复学习者发言,并进行积极认可。对的,很好。

3、针对这种问题,作者提出的最好方法是什么?(将心怀梦想和现实阻碍对峙)是。以上是整个片段的核心,我稍微做个具象的解读,它是指个体首先想象目标实现的愿景,比如超额完成年度业绩指标带全家老小马尔代夫游,然后思考现实过程中阻碍目标实现的因素,比如客户量小、转化率低等。通过对比目标实现的愿景和现实障碍,链接未来和现实,进一步将障碍和克服障碍的行动之间建立联系。接下来我们通过例子来看一下:

小明去年跑半程马拉松今年目标完成全马,到时同事夸赞还能博女神关注想想就美,有目标有愿景,请问大家这算是心理比对吗?(不是),对,不是,没有预想现实中的障碍。

我有位工作非常努力的朋友目标是再升一职,这样可以带团队、薪资增长还可以买车。他也想到了最坏的结果不升职被外派到子公司。大家注意这个是心理比对吗?(有的点头,有的不是)不是。这有一个非常容易混淆的概念叫“防御性悲观”个体在面临新的类似成功情境时反复思考事情的各种可能结果放低期望值。两者最大的区别是防御性悲观偏重对结果的低预期设想,心理比对强调过程实现中的障碍。如果我那位朋友想到了工作业绩还不太够份量,团队影响力小等阻碍因素,这就进入心理比对的轨道,进而针对列举的障碍因素采取应对计划。

【HOW】我将心理比对细化到四个步骤总结为WOOP分享给大家:

1、W:确认目标。想一个自己渴求的,虽有些挑战但可执行的。

2、O:描述愿景。描述出目标达成之后的结果、价值和意义,思想自由驰骋尽量生动形象,来激发自己的行动力和积极性。

3、O:设想障碍。对相关情况和经历展开想象,外部探寻,内部深挖。

4、P:执行意图。要克服或规避障碍的话,你能怎么做?想象障碍可能出现的时间地点和可能情况,制定出一个“如果……那么……”的计划

【适用边界】

这个方法适用于较为明确的可执行的目标,同时也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对于几乎没有挑战性的目标意义不大。

【举例说明】

简单介绍背景:11月初正式加入拆书帮开始拆书升级,当时希望能在19年5月份成为三级拆书家,觉着难度不大。结果拆书的难度超出预期,找拆页,被打回,重找。写预备表,被打回,重写。早起写周末写下班回家写,花费了大量时间,我还有工作加班还有老婆要陪,这种冲突是不是觉着让人无所适从,很容易放弃?之所以能坚持下来得益于心理比对和衍生的四个步骤。我是怎么做的呢?

1、W:写下目标。19年5月份成为三级拆书家。

2、O:描述愿景。逐步接触到培训这样我就覆盖到了人力的全模块为工作赋能,为HRD更进一步;小成本尝试自己各种可能性,发现人生志趣;打开了弱联系圈层,开拓视野格局等等。

3、O:设想障碍。1)经常加班时间紧张;2)反复不过要面子不去了。

4、P:执行意图。如果晚上加班那么明天早起写,早出发1小时避免拥挤利用好通勤时间;如果碰到问题要面子那么就转换为成长型思维,突破了舒适区,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场景演练】

接下来为了更好理解加深印象,我们进行一个场景演练。

【背景】是这样:小明是一位体重达200斤的“重量级选手”,在身体指标亮起红灯时,作为单身肥宅的他终于下定决心减肥。19年的目标是减重20斤,他对此很有信心,“管住嘴迈开腿,我可以的!”。

【指令】听到这个数字,相信大家肯定会为他捏一把汗。请大家根据Jack细化的行动步骤,给小明一个应对方案。

方案中请体现出我们按照细化步骤一步步形成方案的过程,方便小明理解。

【学习者分享】蒋老师:

1、确定目标:2019年减重20斤

2、描述愿景:1、身体健康程度有很大提升;2、达成后肯定会得到周边人的点赞,心理上很大的满足;3、自信度也有很大提升。

4、设想障碍:1、贪吃,美食诱惑控制不住;2、懒,比较困难受到朋友聚会等影响;3、动力不足,就不想锻炼

5、执行意图:针对动力不足,如果出现动力不足不想锻炼的情况就再强化愿景实现的情景,增强动力,提升执行力度。

【布置任务】(事后复盘)

即便你认同了心理比对这个概念,并掌握了方法。但由于这并不是你的习惯,你还是会忍不住做出过于乐观的判断。不过有一种方法叫“事后复盘”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把这个片段拆为己用。给大家布置一个课后作业:接下来两三周里,请你刻意留意自己对待目标的过程和结果,把它们记录下来,观察woop四个步骤的使用情况,哪一个环节做的好,哪个环节可以改进。后面我会通过微信追踪大家的作业情况。

现在请现场30秒规划一下:在什么时间、地点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做这个事后复盘的作业?

学习着卢燕:周末在家里用书面的形式对一周的目标进行回顾,复盘思考woop的使用情况。

【总结】

接下来我们回顾一下:今天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学习者在对完成目标表示乐观时,能够列举出目标实现的障碍,针对障碍做出应对计划。我们学习了心理比对的概念和衍生步骤,然后我们进行了催化应用。以上是我今天的分享,期待大家能有收获和行动,谢谢大家。

【作业追踪】学习者穆穆

微信信息反馈:

学习了心理比对,我用它的四个维度制定了2个周目标,周六进行的复盘
目标:
1、通过岗位晋级评审;
2、看完《财务分析》教材。
复盘:
苹果:整体完成不错,制定的时候4个步骤都有想到,非常有仪式感,认真对待和执行;
洋葱:第一个目标对障碍设想的还是不充分,这方面不仅限于个人思考,也可以征求过来人的意见信息,这样更充分。我以为评审不会问太多问题,但现场问的很犀利也有些准备不足;第二个目标总体执行不错但对进步把握不好,如果在一开始想到“对进度预估不足”这个“障碍”,重要的是心理有个准备预期,不至于太过死磕自己,其实完成的还不错但没看完就觉着还欠缺的。
除此之外,有些事情发生还是woop思维意识不够
周三同事让我帮忙处理个事情,我觉着应该没多大问题就随口答应了,结果做起来消耗了自己很多的时间,特别懊悔。如果我当时想象做这个事情的障碍(自己的时间安排,事情的内容难度等)我可能就不会答应,至少不会这么爽快,也不至于懊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