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一、自我介绍 (1分钟)
大家好,我叫吕红云,法学硕士,现在在一家专门研究新药的公司做培训管理工作,同时也是情景类沙盘的认证讲师。平时非常喜欢运动,今年计划在keep上锻炼200次,每次30分钟,目前已经坚持一个多月了。我希望在今年10月底之前拿到三级拆书家的证书,很荣幸有机会参加申活分舵TF1-1拆书晋级活动。
二、拆书帮介绍(2分钟)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拆书的“拆“不是“拆散”,而是转化和内化。“拆书”强调把图书的知识拆页转化为学习者的能力。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
拆书法分为应用于个人学习的便签读书法和应用于组织学习的拆书帮现场学习法。不管是哪一种方法,都需要用到拆书最为核心的RIA流程工具。其中R环节是指阅读原书拆页,I环节是拆书家对原文知识拆页的讲解和对现场学习者的引导。A环节就是将拆出来的知识,工具和方法用于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具体的介绍可以查看拆书帮帮主赵周写的《这样读书就够了》,其中有具体的介绍。
“拆书帮”是一个全国性的成人学习社群,是非营利组织。 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全国30多个城市都建有拆书帮的学习者俱乐部(也叫拆书帮分舵)。拆书帮分舵的使命是帮助更多的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2分钟)
这个段落来自于一本知名度很高的书《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作者是安德斯·艾利克森和罗伯特·普尔。
本书颠覆了基因和天赋对于成就的影响,同时也颠覆了畅销书《异类》中提到的广为人知的1w小时天才理论。无论你是自卑的总是在说“我不行,“我不能”,还是坚信“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才”,都应该来阅读一下这本书,从最根本的信念开始转变。
本次分享内容来自于“在生活中运用刻意练习原则”中的《弱化停下脚步的理由》部分。
能量基础想让有目的的练习或刻意练习变得高效,你需要逼迫自己走出舒适区,并保持专注,但这些都是让人心力交瘁的活动。杰出人物往往做两件有益的事情,它们看起来似乎都与动机无关。第一件是一般的身体保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并保持健康。如果你疲倦了或者生病了,就更难保持专注,更易分心走神。如我在第4章中提到的那样,小提琴学生全都注意让自己每天晚上保持高质量的睡眠,他们中的很多人还会在上午的练习结束之后午休一会儿。第二件是将练习时间限制在1小时左右。如果比那个时间长得多,你将无法保持高度的专注。而且,你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可能还要将时间压缩一些。如果你的练习时间超过1小时,过1小时就休息一下。
WHY—WHAT—HOW-WHERE(4分钟)
你有没有碰到过下面的情况:想提高自己职场能力,报名参加一些职业考试培训班,或者很想提高身体素质,办了健身卡去健身等等,却因为工作忙,加班,导致精神涣散,无法找到最佳状态? 在面对这些情况的时候,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让我们陷入消极情绪的恶性循环圈,导致事情无法推动,如何通过简单的方法帮助我们在面对这些情况的时候,仍然能够保持最佳状态呢?
方法很简单,就是根据大脑的工作原理,分成两步:睡足,限时,那么具体该如何做呢?
第一步:睡足。充足的睡眠,是专注的前提,也有利于身体健康。成年人睡眠时间应该是6-8小时,但是也因年龄而异,可以在晚间10点-11点左右睡觉,睡前半小时不要看电视、玩手机或是做任何与工作相关的事。
第二步:限时。为了保持高效专注,最好将练习时间控制在一个小时之内,如果超过1个小时,要适当休息一下。
此方法适用于需要通过长久坚持,获得提升的工作或者生活场景。
A1(结合自己的经验)(3分钟)
这让我想到我的一个经验:因为想提升个人能力,所以在19年1月份我参加了拆书帮的21天线上训练营。在第二周的时候,因为需要自己写i(自己的话复述原文)部分,难度增大,在开始第二周第一次作业的时候,我晚上用了2个小时,写到12点,第二天哈气连天,想起晚上还要书写几个小时,特别想放弃,第二周每天都处在痛苦的煎熬中。
分析其中的原因,我当时写作业用时太长(2个小时以上),导致大脑高度紧张,所以会产生厌倦,甚至想放弃的心理。如果我能晚上在10点半之前睡觉,分开时间段(每次不超过1小时)书写,应该就能很好的完成任务了。
A2(未来的计划)(3分钟)
场景:为了提高身体素质,和同事建个群,计划2月过年后上班第一周开始,在keep上打卡并将截图发送到群里。一周三次,每次30分钟。
目标:在2019年4月30日之前,在keep上打卡并将截图发送到群里。一周三次,每次30分钟。
如果完成目标,月底和群里(在上海的)小伙伴聚餐一次。超过一次不打卡,给*冲100元话费。
行动:
(1)晚上10点半准时睡觉,睡前不看电视,手机。
(2)早上6点起床运动30分钟。
总结:本次分享,我们介绍了一种保持精力,高效练习的方法,分为两步:睡足、限时。大家在遇到需要长久坚持的事情时,可以采用这个方法,学习的目的是运用,只有运用,才会不断进步,期待和大家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