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如何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所属活动: 如何成为一个“会玩”的人?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如何成为一个“会玩”的人? 学习目标: 通过为过程赋予意义而达到有趣的结果

开场:

【技能点: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当学习者在生活和工作遇到无趣事情的时候,能够做到从关注结果转变为关注过程,并通过把过程当作目的,为过程赋予意义而将事情从“无趣”为变“有趣”


【技能点:FAB图书介绍法】

各位小伙伴们,大家晚上,我是今天晚上的拆书家老彭。 

F:今天我给大家带拆的图书是《如何成为一个有趣的人》,这是一本讲解有趣方法论的图书,作者是王小圈。王小圈同这个图书的主题文章在知乎得到超过269万人围观高赞回答,并被数十万人收藏。这是一本书有趣、有料、有干货的书。

A:《如何成为一个有趣的人》这本书其它同类图书对比来说,优势是它首次构建出人格魅力模型,把“有趣”重构成一种可以学习的技能,真正做到了“开卷有趣”

B1:生活中很多中总是让人觉得没趣,这本书深入剖析了“什么是有趣”、“为什么有趣”、“如何有趣”三大命题,并给出可以操作的方法和步骤,应用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B2:我希望通过的今晚的拆书,当大家在生活和工作遇到无趣的事情时候,可把无趣的事情变成有趣的事情,可以把日常生活中一些看起来很无趣的事情,变成一件“好玩”的事情。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过渡】

接下来请大家分钟时间来阅读一下我挑选的第一个片段只需要阅读第一个片段。阅读完的伙伴请举手示意我一下

 

在自我审视视角中,“有趣”的人始终明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譬如旅途往往让人感到无聊,因为人想要的是目的地,上路是为了达到目的地不得不做的事。倘若舟车劳顿后发现白来一趟,大概是无聊中的无聊了吧?

 

(徽之尝居山阴,夜雪初霁,月色清朗,四望皓然,独酌酒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逵。逵时在剡,便夜乘小船诣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反。人问其故,徽之曰:“本乘兴而行反,何必见安道邪!

                                        --《晋书·列传第五十》

 

翻译:

王徽之曾住山阴,一日夜里大雪初停,月色清朗,四周望去白茫茫一片,他独饮酒咏左思的《招隐诗》,突然想起戴逵。彼时戴逵在剡溪,便夜乘小船去拜访他,经过一晚才到,到戴逵门口不再上前反而返冋。别人问他为什么不拜访戴逵,他说:“我本来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逵呢?”

 

王徽之劳顿一宿才到目的地,却没有见戴逵,只留下了这段 “乘兴而行,兴尽而反”的千古佳话。我们已经无法得知当夜发生什么,只能从那句“兴尽而反”中感受到王徽之的愉悦和满足,这一夜,他必然不觉得无聊。

 

把过程当作目的,在无聊中寻找意义。别人以为你在拜访戴逵,只有你自己知道只是在找乐子,只要乐子找到了,戴逵见不见也就不重要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的,我看到大部分小伙伴已经阅读完了。

什么样的人是一个“有趣”的人?作者告诉我们说,在自我审视视角中,“有趣”的人始终明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没趣的人和有趣的最大的区别是:没趣的人事事只关注结果,有趣的人把过程当作目的,在无聊中寻找意义

作者举了用东晋时期魏晋名士王徽之夜访朋友戴逵故事。王徽之的本来是要去拜访戴逵的,坐船走了一整夜,明明就已经到了朋友家里口,却不见戴逵就回去了,让别人非常的不理解。而王徽之说,我来找戴逵是为了找乐子,走了一夜乐子已经找到了,戴逵见不见也就不重要了。

 

【技能点:强调不这么做的坏处】

 

<一般人的做法>

一般人不理解王徽之的行为,是因为一般人都只关注结果,并不在意过程,这然没有错。

<一般做法的坏处>

但如果你只关注结果,我们就会离“有趣”越来越远了,变成一个“无趣”的人。

<反面案例>

举一个我的例子,前阵子我想减肥,所以我选择去跑步,因为当时我只关注跑步减了多少斤,这让我觉得跑步这个事情非常没趣,后来减肥这个事情也就变得难于坚持。

<转为正例>

同样是想瘦去跑步,但如果你能够从跑步这个无聊的过程寻找出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出来,就完全不一样了。后来,就在这个跑步减肥这个目标快坚持不去的时候,我发现,跑完步后出一身大汗这种畅快淋漓的感觉让我很享受,我觉得跑步这个事情挺有趣的。特别是在早上跑步时能碰到美女,不远不近的跟着美女一起跑,更有意思,这时跑步反倒就变成了我的目的,减肥这事反倒没有成为压力了。

 

【技能点:细化了原文行动建议的步骤

所以,如果我们想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有趣起来,我们需要遵循以下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界定事情的目标和过程。

第二步:把过程定义为你的目的。

第三步:给过程赋予意义,享受过程带来的乐趣

 

<给出了更贴近实际的例子>

    我给大家举一下我的例子:去年暑假的时候,我和几个朋友约着几家人一起去厦门自驾游,结果带头的哪个车走错路了,去到了一个很偏远的地方,当时大家是很郁闷的。这时我就和大家说,虽然我们没有按计划到预定的目的地,但我们出来玩是为了开心的。这个过程才是最重要的,我觉得我们可以将错就错,说不定更加好玩。结果我们在当地的一个居民指引下,去到了一个像世外桃园一样的水库,吃到让我们极为难忘的全鱼宴,获得一次非常有趣、而又开心的体验。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技能点:A1


<提问>

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下,过去的你有没有一些印象深刻的、没趣的经历?比如你要反复出差去一下城市、通过一个不得不考的试,相一次你不太愿意去相亲,做一项领导安排的你不愿意做的任务等等。你觉得这个事情没意思,但你又不得不做,这让你有一种很无奈的感觉。请大家想一下有没有这样的一些无趣的事情?

<分组>

我给大家分一下小组,我们就按相邻3个小伙伴为一组吧。接下来请大家在小组内分享一个过去、自已印象比较深刻的没趣经历。然后我请出一个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A1>

分享者:小七

今年十一时候,我去了成都旅游,想看大熊猫,结果人太多了,一路堵车,结果这个旅游的好心情破坏的荡然无存,好好的一个旅游变成一个很无趣的事情。

 

<A1+>

现在我们已经学过了如何让事情变得有趣的方法,我想请大家再思考一下,如果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你会如何应用刚才学的,把无趣变有趣的三个步骤,让事情变得有趣起来?大家用1-2分钟时间在小组内继续讨论一下,然后我还是再请出一名伙伴来分享。

 

好,大家讨论得很热烈,我看刚才小七你这个小组讨论出来结果了,我们请小七来分享一下好吗?

<学习者案例记录>

分享者:小七

小七:下次外出旅游如果碰到堵车这种情况,我就会下面这三个步骤把堵车这个无趣的事情变得有趣起来:

第一步:界定事情的目标和过程。比如刚才去成都看大熊猫这个事情,去成都看大熊猫是目标,过程是从起点到大熊猫基地的路途。

第二步:把过程定义为你的目的,也就是我要从起点到大熊猫基地的路途变成我的目的,因为我出来旅游就是要自已开心的,哪我就是要让这个路途变得开心和有意义;

第三步:给过程赋予意义,享受过程带来的乐趣。哪怎么做呢?比如在车上时上网去查阅大熊猫相关知识、趣闻、了解成都的风土人情等等,就是用各种方法让路途变有趣一些。


    好!非常感谢小七,非常棒,很好的将我们今天所学的无趣变有趣的三个步骤应用起来

    以上就是我的第一个拆页的分享。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技能点: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当学习者觉得日常生活无趣的时候,能够通过把日常生活解构把解构后的生活重新拼接、组装从而变成一件有趣的事情。


<过渡>

“有趣”是对一个人个人魅力的最高赞赏。一掷千金的富豪,亦有人不屑一顾;唯有一个人的有趣,人见人爱花见花见。而一般来说“会玩”的人都是有趣的人,  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二个拆页。

请大家花1分钟的时间来阅读一下第2个拆页,阅读完的伙伴请举手示意我一下。

 

2016年5月31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在京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 )》。“你们城里人真会玩”入选2015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如果把句子拆开来分析下,每个词都有点意思。“你们”做主语表示一种“旁观者”的视角,一种围观的心态。城里人未必真的指城里人,只是用来泛指对方,在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中相当于置自身于“我们乡下人”,主动形成与对方的对立,整句话就有了一种戏滤的自嘲。 

“城会玩”走红的背后,是人们对规律的常生活的背叛,以及对新鲜娱乐方式的追求。如何实现“会玩”呢? 

第一步,把日常生活解构。

第二步,把解构后的生活重新拼接、组装。

 

 [举例1] “严肃”拼接“活泼”

即用严肃的艺术形式表现活泼的内容,形式上的高大上拼接内 容匕的接地气,江湖人称“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上海,某特别髙大上的音乐厅内,彩虹室内合唱团正在进行着 特别正经的男女分声部合唱,唯一“不正经”的地方是歌唱者们每 人戴个猫耳,指挥者一手戴了个猫爪手套。他们开口也是特别正经的学院唱法,直到你听懂完整的歌词—— 

我热爱工作我真的好喜欢

工作让我进步学习让我快乐

谁需要睡觉多么浪费时间啊

谁需要吃饭 PPT是维他命

怎么样老板这下你满意了吧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辞职以后拉黑他

感觉身体被掏空 我累得像只狗

不要加班 不要加班 不要加班

 

                                     《我累得像只狗》金承志词曲

 

    这首歌一发布到网上就被疯狂传播,短短几天,累计转发上百万次,视频点击三千万次。特别接地气的歌词白描了上海白领的日常生活,把那群自称“加班狗”的人描绘得栩栩如生:日复一日的忙碌、生无可恋的疲惫、对旅行的向往、对现实的无奈。这种贴身的情绪在一个“做严肃音乐的音乐团”的演绎下,显示出一种优 美却又新奇的现场效果,让人印象深刻。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的,我看到大部分小伙伴已经阅读完了。 

我们需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有趣”?作者王小圈认为,有趣是一场令人愉悦的意外,是一种无关功利的惊喜。 

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大家还记得有一位美食博主发布了一个“泡面的高大上吃法”视频吗?这位美食博主使用全套西式餐具,配菜单、刀叉、装饰菜、红酒。然而画风一转,最后上来的却是一碗泡面!假如你的很熟一个朋友说请你去他家吃饭,你看着他大张旗鼓准备全套西式餐具,配菜单、刀叉、装饰菜、连红酒都上了,你以为可以吃上一顿丰盛的牛排,结果却端上两份泡面。把泡面吃得如此隆重和高大上,你会不会觉得哭笑不得?但我们又不得不佩服,你可真的是“会玩”呀! 

<预防异议>

有些伙伴可能会说,为什么我觉得你举的这个“泡面的高大上吃法”我一点也不觉得有趣,反而很无聊呀?有些人甚至说,如果是我的朋友这么做的话,我会很不高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为什么同一件事情,有些人觉得非常有趣,而另外一些人却觉得非常无聊?其实,这就好比你去问一个学渣和一个学神:“读书有趣吗?”学渣会告诉你说,“你脑子进水了吗?读书怎么可能有趣”,而学神会一脸真城的告诉你,“嗯,读书真的非常有趣的,没有什么比读书更让我觉得有趣了!”

一件事情是有趣还是无趣,完全取决个人的知识结构、素质、喜好、生活状态等一系列因素,是一种主观的个人感受。只要这个事情给了你一种意外的愉悦和无关功利的惊喜,就是一个有趣的事情。但如果有一件事别人说很趣,你却觉得很无聊,也请你要理解,你们不是同一类人的而已,你们是很难玩到一块的。所以,我们不需要争议一件事情到底是不是有趣的事情。

 

但如果你希望让你的生活事情变得有趣,你要遵循下面的两个步骤:

第一步,把日常生活解构

第二步,把解构后的生活重新拼接、组装。

 

<拆书家至少有一次给出关联知识点的回应和反馈>    

大家看了这两个步骤后,有什么困惑的地方吗? 

<学习者提问>

学习者小七:“解构”和“拼接、组装”这几个词还不太理解。 

<回应>

我用一句话来总结上面的这两个步骤,就是:破坏那些你或别人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信条或习以为常的行为。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拆页中的案例是如何实现“城会玩”的?

第一步:把日常生活解构。日常生活的中合唱团是这样的:高大上的音乐厅+高雅正经的合唱团员+华丽着装的指挥家+高高在上的学院唱法+严肃认真的歌词

第二步:把解构后的生活重新拼接、组装。如何拼接?重新拼接、组装后合唱团变成了这样:高大上的音乐厅+戴个猫耳的合唱团员+戴了个猫爪的指挥家+高高在上的学院唱法+不正经但接地气的歌词。

一个做严肃音乐的音乐团,在一个高大上的音乐厅里,一本正经的演奏这样的一首“不正经”的歌曲,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画风?为什么这个视频会这么火?一方面这样极好的释放了“加班狗”情绪,另一方面,这种“城会玩”的方式让是大家觉得有趣。

 

<给出了更贴近实际的例子> 

我举一个我的例子,我们都知道,每天坐公交上班这种非常无聊的事情。那如何让坐公交上班这种无聊也能变得好玩?看了这本书后,从上个星期开始,我就想把坐公交上班变得好玩起来了。我是这样做的:

第一步:我先对坐公交上班这个事进行解构:在公交站侯车+坐车+到站下车。

第二步:把这个解构后行为重新拼接、组装。如何拼接?我的做法是将“等待”拼接上“忙碌”。怎么“忙碌”,我每次候车和坐车的过程中,我就去记忆有哪些人是和我一起上车并一起下车的。我希望找到哪些人,然后找机会和他们认识。

大家有没有发现,经过我的解构和重新拼接、组装,坐公车上班就成:在公交站等车+坐车+找到和自已一起上下车的人+到站下车+和他们认识。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你每天都这么“忙碌”,你会不会有些期待你有可能和你发现的这个有一段不一样的关系呢?(笑)

 

    生活本来可以很有趣,只是我们缺乏“有趣”的灵魂。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技能点:A3】

作者王小圈说,“有趣”是一种技能。也就说,有趣不是天生的,我们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成为一个有趣的人。今天,我们就来练习一下,如何成为一个“会玩”的人。我给大家设计一下场景,请大家根据场景,按照实现“会玩”的二个步骤,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形成一个“会玩”解决方案。

<案例场景>

场景是这样的。小明和小倩是是一对恋人,大学同学,毕业后一起来的深圳。小明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小伙子,事业上很努力,生活枯燥,一天到晚都想着挣钱要给小倩过好的生活。但小倩的不满情绪却在不断上升,小倩觉得小明一天到晚就是工作,和他在一起毫无乐趣。这个周六小明和小倩认识三年的纪念日,小明听了拆书后,决定来一个不一样的周年纪念晚餐,请大家为小明策划一场让小倩觉得有趣的周年纪念晚餐。

我们还是按刚才的小组,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讨论结束后,我请一组伙伴的上台来讲一下方案。

<学习者案例记录>

分享者:莉雯

大家好,我分享一下我们这个小组给出的解决方案,其实我身边就有一个闺蜜,他的男朋友就很象小明这种只想着工作,没什么情趣的人。我想到一个方案就是用“童趣”来拼接“浪漫”。方案是这样的:

第一步:把这个周年晚餐进行解构:准备精美礼物+约定适合情侣的就餐地点+浪漫晚餐;

第二步:把解构后的周年晚餐解重新拼接、组装,变成:准备精美礼物变成儿童乐园门票+就餐地点变成肯德基+浪漫晚餐变成全家桶。为什么这样做?小明希望和小倩一起来玩一下旋转木马和很多有童趣的事情,让小倩认为他并不是哪种一成不变、毫无意外的人,希望能找回哪种无忧无虑的、快乐的感觉。

    好!非常感谢莉雯,非常棒,我觉得这会是一个非常好玩的事情。当然,每个人对有趣、好玩的看法是不一样,这要结合对方的品味、兴趣和愿望,但只要有这个思路,相信一定可以变得越来越有趣和好玩。


【技能点:A2】

<提问>

你是否每天早上一起来,一天的没趣就开始扑面而来?上班路上挤得让你喘不过气的地铁、公车,或是要开车要经过一段长长的堵路。上班后一个接一个抛过来的工作任务,不得不见客户或领导。如何让这些一成不变、规律的常生活变得新鲜起来?有趣就是在柴米油盐中守护着诗和远方,我们需要“会玩”生活才会有趣。请想一下你日常生活的中哪些环节或事情可以用今天所学的“会玩”的方法进行解构和重组,变得有趣一些?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分享者:子墨

我觉得我每天做家务就是日常生活中很无聊、无趣的事情,我想到未来每天的家务活就有些不想面对。

<A2>

现在请大家按拆页提供的步骤,在便签中写下你的行动计划,内容包括你执行计划的时间和具体的行动方案。写好后,我邀请一位伙伴来分享一下他的便签。

好,刚才子墨提出到的家务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日常生活中比较无趣的事情,如何能应用今天我们学到的方法让他变得好玩、有趣吗?

<学习者案例记录>

分享者:子墨

     我想到学瑜伽的好朋友曾经说过,我们可以很多做家务的瑜伽动作,比如晾衣服的动作你可以想像成往上升,拖地就是一个瑜伽向下弯的动作。所以我的行动计划就是:

     时间:从明天做家务时开始。

     运用:第一步:就可以把做家务按动作进行解构,第二步:把解构后家务活和做瑜伽拼接起来,让这个做家务变得好玩又有趣起来。

  

 非常感谢子墨,这太精彩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运用。

<强有力的结语>

    好!到这里,两个拆页内容就学完了。这个拆页中的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城会玩”走红的背后,是人们对规律的常生活的背叛,以及对新鲜娱乐方式的追求。这句话其实也是对第一个拆页内容,如何让无趣变为有趣的这个主题的一个升华。希望大家以后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有趣。这就是我今天的分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