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拆动乾坤,赋能你我!很高兴今天与大家相聚,我是拆书家涵,目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同时我也是一名心理学爱好者。好,为了方便一会大家分组讨论,在开始前,我们先分下小组(随机)。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当学习者面对他人的抱怨、哭诉感到无奈时,(where),能够按照反哭诉法(澄清),认同和赞美对方(行为),使对方安静下来(效果)。
【新技能:学习者场景法介绍图书】
【事件】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有人向你哭诉,你绞尽脑汁帮他想办法提建议,但对方总是否定你,于是你想结束谈话,对方又会埋怨你不尽人情。比如,儿子向你哭诉:“大宝总是抢我的玩具!”于是你建议“那你好好跟他说说呀。”结果儿子说“跟他好好说了,可是他就是不听!”于是你又建议“那你可以找老师帮忙呀!”结果儿子哭着说“不行,不行,找老师告状,以后所有的小朋友都会不理我了!”……
【提问】遇到这种情况时,你会如何回应呢?你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是否有种心烦意乱、手足无措的感觉?
【影响】经验告诉我们,这种情况下,你越是给他提建议,他就越会絮絮叨叨地哭个没完,经常是对方的事情没解决,自己反而陷入了忧虑、着急的状态中。
【解决】今天我要分享的《伯恩斯新情绪疗法》这本书是由享有世界声誉的戴维.伯恩斯医学博士所著,被誉为是一本可以救人性命的书,更是一本让你快乐的书。本书介绍了22个简单有效的原则和技巧,可以帮助你解决焦虑、内疚、悲观、拖拉、缺乏自尊心等等各种情绪困扰。本次我们要学习的是其中一个技巧:“反哭诉法”,它通过认同和赞美两个步骤,帮助我们从容回应他人的哭诉,据说这是整本书中最神奇、效果最理想的方法之一。
下面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阅读手中的原文片段,阅读完成的小伙伴可以举手示意我。
【R原文片段】反哭诉法
芝子研究生毕业之后和母亲住在一起。她很爱母亲,但是母亲总在抱怨离婚后的种种不如意、钱不够用之类。芝子无法忍受,所以她找我治疗。第一次心理辅导时,我教给了她反哭诉法。为了演示这种方法,在下面的对话中,我要求芝子扮演她的母亲,而我则扮演芝子。
芝子(扮演她的母亲):在离婚诉讼的时候,你爸爸把他在公司的股份都卖光了,我却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你知道这事吗?
戴维:我当然知道。爸爸真不该到了离婚时才告诉你,他这样对你的确不公平。
芝子:可我不知道现在该怎么办。我们没钱了,我该怎么供你弟弟上大学呢?
戴维:这是个问题啊,我们没钱了。
芝子:这都是你爸爸干的好事。他的脑子进水了。
戴维:他理财不行。你在这方面一直都比他强。
芝子:他是个混蛋!我们现在朝不保夕,我要是病了什么办?那我们就得住扶贫院了!
戴维:你说得对。扶贫院的生活太苦了。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
芝子告诉我,她在扮演母亲时,发现发牢骚一点都不好玩,因为我总是认同她。我们后来又转换了角色,这样她就可以掌握这种方法了。
好,大部分小伙伴都已经看完了!还没有读完的小伙伴也不要紧,下面我还会做进一步的解释。
【why(不这么做的坏处)】这个片段提出了一种方法叫“反哭诉法”。在了解反哭诉法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典型的哭诉模式是什么样的:哭诉者向你抱怨某件事或某个人,然后你提供一个建议想帮TA解决问题,但对方会迅速否定,继续抱怨;你又提出一个建议,结果又被否决了……然后你会感觉很无奈、束手无策,于是你想结束话题,但对方又会暗示你抛弃了TA,这让你的内心充满了内疚和无助。
其实,人之所以牢骚满腹,一般是因为他们烦躁不安,缺乏安全感。如果你试图改变他们的想法或者向他们提供建议,则意味着他们的做法不妥当,他们会下意识地认为你不理解他、不尊重他,因此,就会一直抱怨个没完。
【what】而使用反哭诉法进行回应,则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问题。反哭诉法就是当我们面对他人的哭诉时,不辩解,也不提建议,而是通过认同、赞美的方法让对方的情绪得到释放,从而安静下来。
【新技能:强化概念讲解】
为了加深大家的理解,我们举个例子说明一下,比方说:老公向我抱怨:“你整天不在家,搞的我又要做家务,又要带孩子,跟保姆似的,你心里还有这个家吗?”那面对老公的报怨,我们通常会如何回应呢?
【反例1】第一种做法,我说:“你也太冤枉我了吧,咱家的饭是我做的吧!每天早上都是我送儿子上学吧!谁说我不关心这个家了!”请问这是反哭诉法吗?不是,因为我采取的方法是“辩解、反驳”,而不是“认同”,而反哭诉法要求我们不管对方说什么,首先要“认同”对方,目的是消除敌意。所以这种做法很可能会引发一场争吵。【逻辑和边界1】。
【反例2】第二种做法,我说:“老公,最近我的应酬确实有点多,对家里的事关心不够,我知道你一个人忙里忙外挺辛苦的,要不我们请个钟点工吧!”大家觉得这是反哭诉法吗?也不是,因为我是在给“建议”,而不是“赞美”,反哭诉法要求我们不提建议,而是寻找对方积极的一面进行“赞美”。这种做法老公很可能会觉得我在找理由、逃避责任,估计还是会继续唠叨。【逻辑和边界2】。
【how 】从反哭诉法的概念和要点,我们可以看出反哭诉法的核心做法有两个步骤:
1.认同。不管对方说什么,不要解释、辩解或者评判。此时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接纳、认同对方的感受、想法,甚至是做事的原则……目的是消除对方的敌意,建立安全感,让对方感觉到我们是一伙的。
2.赞美。首先,要忍住想要给建议和表明自己观点的欲望;然后,你可以从对方的牢骚中找出一些积极的方面去赞美他,这样做可以有效的分散对方的注意力,并帮他释放焦虑和不安的情绪。赞美的方法有很多种,比方说:夸奖时叫出对方的名字、夸奖要具体注意细节、向对方请教方法等等赞美的方法……由于时间的原因就不再详细介绍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课程结束后联系我一起探讨。
【举正例】那回到上面的例子,如果使用反哭诉法,我可以这样做:首先,我会说:“老公,最近我确实在家的时间比较少,家里的事都压在你一人身上,辛苦你了!(这是第一步认同);接着,不解释也不提建议,而是去赞美他,我会说:“看到你把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每天都陪孩子一起玩、还给他们讲故事,我心里特别感激你!”相信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老公一定会感受到被理解、被接纳,并很快停止唠叨。
【预防异议】可能有的人会说,那如果他报怨的根本就不对,我怎么赞美他呢?其实反哭诉法强调以对方为中心,不管他抱怨或者哭诉的正确与否,我们都应该先包容、接纳他,创造安全的环境,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让对方从烦躁焦虑中平静下来。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闪光点,如果你找不到,恰恰说明你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让自己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适用边界】需要说明的是,反哭诉法比较适合用于跟你关系比较亲近的人向你哭诉时,特别是对方的哭诉、抱怨喋喋不休,令你产生内疚、焦虑或无奈时,所以亲人、朋友、同事之间都可以使用反哭诉法。
【新技能:场景设计】
那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练习。请设想一下,在未来一个月内,你在工作和生活中会遇到有人向你抱怨、唠叨或者哭诉吗?例如:好友向你哭诉老公经常夜不回宿;同事跟你抱怨老板动不动就扣奖金、批评人;孩子向你抱怨同学总是取笑他……,
[指令]请大家按照刚才下发的原文片段背面的模板设计一个小剧本,想一想今后你遇到这种情况时,如何使用反哭诉法更好的回应对方?请设计出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背景和经过及双方的对话等。给大家3分钟时间写剧本,然后2分钟时间在小组内分享讨论。我会请一两位小伙伴演示一下。
*************************************************
好,现在是分享时间,我们请小七来分享一下她的剧本。
学习者小七案例分享:
主题:回应闺蜜有关婆媳矛盾的哭诉
事件背景:我的闺蜜跟婆婆的关系一直比较紧张,经常抱怨婆婆只管自己,从不帮着带孩子、做饭、做家务,导致她一个人特别累,我以前经常劝解她都不管用,我也感觉挺头疼的。我想下次她再跟我抱怨的时候,我可以使用反哭诉法回应她。
时间:3月份再次与闺蜜见面时。
地点:咖啡厅
人物: A角色:我的闺蜜春天; B角色:我
对白:
春天:哎,小七,你说我现在带着2个孩子,婆婆整天在我跟前晃,一点都不帮忙,我快郁闷死了。前两天,我一个人在家里又拖地,又给孩子洗澡、做饭的,我婆婆就坐在一边看电视,我心里这股火啊!等我老公回到家,我刚抱怨了一句,他不但不帮我,还跟我吵起来了。
我(内心独白):不要劝解或提建议,我要先认同她。
我:是呀,这事换我,我也得生气!哪有这样的人,我太理解你了!那你是怎么回应的?
春天:我也没说什么,考虑到婆婆的感受,我就没跟老公吵。
我(内心独白):我要从她的牢骚中找出一些点来赞美她。
我:哎呀!这种情况下,你都没抱怨,也没有哭,你太厉害了,你总是能为别人着想了,而且情绪控制的恰到好处,要是我早就跟他吵了,你是如何做到的?有什么绝招吗?
我(内心自白):继续陪她聊,继续认同和赞美,直到她把事情说完……
【回应】小七的分享特别好,面对闺蜜的抱怨,她一直在认同、赞美,而且我觉得特别好的一点是她没有去劝解和提建议,非常的赞!
【强有力的结语】下次如果遇到有人向你哭诉,请大家记得运用反哭诉法的两个步骤(认同、赞美)来回应对方,那今天我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