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今天学习的目标是希望通过学习,期待大家和我一样能够掌握当我们遇到自己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犯了错误,我们应该怎么做才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技能的正确方法,如何赢得孩子合作,同时拓展到生活领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如何赢得他人合作。
......
今天我训练的是《拆书家成长手册》TF2-1的学习。希望大家有新的体验。接下来为方便我们的讨论和学习,我们分成2个小组,为不移动座位,靠我这边3个一组,另外3个一组。 好的,谢谢!
这是我今天为大家带来的书籍:正面管教-简•尼尔森著
(F-特征)正面管教是一本畅销美国400多万册,被翻译为16种语言畅销全球,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生的经典之作。它的创始人-简•尼尔森是美国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是众多著名育儿及养育杂志的顾问。
(A-优势)
正面管教是一本以个体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体验式学习类亲子图书。也是现在非常受国内外的教育专家、教育机构、学校等非常受欢迎的一本亲子类图书。内容有趣、有用、有效。
(B-利益)这本书提倡的是 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培养出孩子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学会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让更多因为育儿问题而苦恼的父母彻底解放出来。
矫正错误的三个R((37-38页)
本书最重要的主题,你会反复看到的一个主题——就是学会怎样把管教中所遭遇的挑战作为你学习的机会。然而,大人首先需要改变自己对犯错误的任何负面观念,这样他们才能为鲁道夫.德雷克斯所说的“不完美”树立榜样。下面的“矫正错误的三个R”,是树立”勇于不完美”榜样的一个绝佳的方法。
承认——哈哈,我换了一个错误!
和好——我向你道歉。
解决——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当我们把犯错误看作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如果我们把犯错误看成一件坏事,我们会倾向于觉得自己无能,感到灰心,并且可能会为自己辩解、推脱、轻下判断或者好批评,既对别人又对自己。另一方面,当把犯错误看作是一个学习机会的时候,承认错误就好像变成了一次让人兴奋的探索,”我想知道我能从中学到些什么。’自我原谅是矫正错误的三个R中第一个R,(即承认)的一个重要因素。
你注意过当我们愿意道歉时,孩子是多么善于原谅我们吗?你曾经对孩子说过对不起吗?如果你说过,孩子是怎么回应的?我在世界各地讲演时,多次问过这个问题,听众的回答都是一致的,当大人诚恳的道歉时,孩子们几乎总是会说,没关系,妈妈,(或爸爸或老师)。孩子可能在一分钟以前还对大人的不尊重行为感到生气和憎恶(而且很可能这是大人应得的),而一旦大人说一句对不起,孩子就彻底原谅了。
“矫正错误的三个R中”的前两个承认与和好,为第三个(解决问题)营造出一种积极的氛围,在充满敌意的气氛中试图解决问题,绝对不会有好效果。
正像大多数成年人和孩子一样,其实我很明白应该怎么做,可有时却不一定能照着去做。作为一个人,我们很容易被情绪左右,而失去正常的理智,倒退到爬行动物大脑的控制,这时我们会不假思索的作出反应,而不是深思熟虑的行为,我深深喜爱正面管教原则,一个原因就在于,不论我犯了多少错误,也不论我的错误造成了多少麻烦,我总是能回归到正面管教原则上来,从我的错误中学习,清理我造成的麻烦,而且能让事情变得比我犯错误之前更好。
我们从小得到的教育观念是要为错误而羞愧,而事实上我们应该改变这种看法,要有勇气承认自己的不完美,并勇于承认错误。
这个片段的学习目标,是学会当我们意识到我们自己犯了错误的时候,我们如何使用本书介绍的方法,如何保持正确心态,赢得孩子合作,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技能。如果我们不使用这种方法,我们会倾向于觉得自己无能,感到灰心,同时会让孩子对我们心怀介意,造成亲子关系紧张,并且孩子无法通过犯错积累经验、获得成长。(强调不这么做的坏处)
当我们意识到错误时,该那如何做呢?分三个步骤:
承认——“啊哈!我犯了一个错误!”
和好——“我向你道歉。”
“让我们来解决问题。”
下面我举一个例子。
A1:我带儿子和一大帮同学准备吃饭,儿子一直在埋头玩手机,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我提醒了他几次不要玩手机准备吃饭。他依然盯着手机看。我非常生气,把他手机抢过来,他马上跟我抢手机,我一冲动,就打了他一巴掌。儿子马上哭着跑开,边上就是一条河。我很担心,叫他别跑。但他依然在跑。我又担心又愤怒,追上去抓住他一顿暴打。
打完当我冷静下来,我就开始后悔了。也开始自责,自己还是一个正面管教讲师,怎么还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在回来的车上,我鼓起勇气跟孩子道歉,爸爸犯了一个错误,爸爸跟你道歉。当一次碰到脾气起来的时候,爸爸会控制下自己的情绪,跟你好好沟通。
A1:
显像提问: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亲子交往过程中大家都有些什么样相关的经验呢,你的情绪一下子被点燃,做了让你事后后悔的事?比如你的孩子把家里搞的一团糟,甚至还伤害到了自己,你感觉很愤怒;或者辅导孩子做作业,教了半天都不会,你就脱口而出,你怎么这么笨?你最近一次有感受到这种情绪,是什么时候,什么事情?请想一想。请在便签上写上,并在小组内分享。
案例记录:李玉分享:小时候有一次,婶婶很大声的跟我反映妹妹偷了自己的50块钱,让邻居都听到了。我觉得又生气又丢脸,于是很愤怒的质问妹妹,妹妹打死不承认。于是我就狠狠用鞭子把妹妹打了一下,结果失手把妹妹的脸打花了,害得妹妹好几天不敢去上学,打的妹妹。后来发现是冤枉了妹妹,但是她因为放不下面子,所以也没跟妹妹道歉。这件事情直到现在还记得。但是妹妹好象已经忘记这件事了,我经常想起来很后悔。
A1+:谢谢各位的分享,想想看,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比如说,你跟孩子之间发生了摩擦,你生气骂了他,马上就开始后悔了;或者是你误会了一个朋友,事后你才发现是自己错怪他了。想想看,你可以怎么应用刚才所学的片段中矫正错误的三个R的方法去应对呢?请大家在便签上写下A1+的部分,两分钟后请一位朋友分享。
案例记录:汪韵分享:儿子上小学四年级,平日成绩在班上都是排倒数。主要原因是上课不认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我一直很焦虑。上周三我辅导他做数学作业时,刚开始没做多久,他就开始玩铅笔,做鬼脸,我跟他说,你先好好完成作业,妈妈再陪你玩。但他过一会儿就又开始不认真。我很生气,就用尺子打了他。他哭的很伤心。我的心情也变得很沉重。虽然觉得这样打他不对,但是没有更好的办法。也想跟他道歉,但是也放不下面子。通过本次拆页的学习,如果再回到当时的场景,我会按照这次学习的拆页内容,矫正错误的三个R,向儿子道歉。
1、妈妈犯了一个错误,不应该打你。
2、妈妈向你道歉,希望你能原谅我。
3、让我们一起来想个办法,看看如何能让你把作业完成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