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龙城分舵拆书活动-合理转化愤怒为内心需要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将“合理的愤怒”转化为探寻内心的需要 学习目标: 将合理的愤怒转化为内心的需要

开场:

           大家好,我叫阿贞,三个标签,培训师,心理咨询师,龙城分舵的二级预备拆书家。
现在我先来分下组。两两一组。
在完成今天的RIA现场学习后,各位能够运用“我生气是因为我想要****”来取代“我生气是因为他们****”的想法,将愤怒转换为聆听内心需要,把注意力放在积极的行动上,从而实现家庭和睦、人际关系和谐。
各位平时有没有遇到这种情景:你急找一个人打他手机,对方就是一直不接电话;或者周末你有详细的做家务计划,你的爱人(或者朋友)总是睡懒觉啥事不管不问的?
可以回想一下,这样的事情发生后你的内心有什么反应?有生气愤怒吗?生气愤怒的结果是什么?会不会有埋怨、争吵或者冷战?
比如我每到周末都会为爱人睡懒觉怒不可遏。相信大家会不同程度地深受类似事情的困扰。这类事情的发生,如果是在生活中,影响小则吵吵闹闹大则可能导致家庭分裂。如果是在职场轻则影响人际关系重则影响职业发展。
所以我们必须来分析生气愤怒这类暴力的情绪到底来自于哪里?真的是对方的行为造成的吗?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伤人又伤及的暴力呢?《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会给我们启发。这是一本研究语言沟通和谈话方式的畅销书。它剖析出愤怒不是由他人行为造成的,而是由于我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当我们改变了思维模式后,就会圆融自己的内心,并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image.png



image.pn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原文片段136

现在请大家用2分钟时间阅读手中的片段一(上下两个箭头中间的部分)。

有读完的伙伴,可向我举手示意。

(2分钟后)

时间到,没有读完的伙伴没有关系,跟着我的讲解走就行。

正如拆页中谈到在人际沟通时,专注于自己的内心需要,比评判他人是什么人更有益于生活。

不过工作或者生活中,我们会不自觉对他人进行评判进而产生愤怒的情绪的,经常会用这个模式思考“我生气是因为他*****,把生气的原因归为外界刺激,这个思考就是暴力性质的,属于暴力沟通。

实质上愤怒的核心是我们内心尚未满足的需要。当我们专注于聆听内心,并运用“我生气是因为我想要****”这样的思考模式时,就实现了非暴力沟通。

为什么这么说呢?

来剖析我一下我和爱人周末闹矛盾的案例。

上个周末,因为我想换家具,所以计划周六两人到月星家具城看看家具然后一起看场电影,周日去西太湖骑行。结果周六他睡到10点多,起来后说要去陪客户急急忙忙就出门了。那我只好等他周日。谁知周日他一觉睡到11点,起床后说马上要去参加同事婚礼。我内心就开始评判怨恨他没有自律性、没有追求没有情调,生活习惯太差,越想越气,你看我是不是本能就在运用“我生气是因为他*****”这个暴力思考模式?

那么该如何聆听内心需要,扭转思考模式,实现非暴力沟通呢?我总结为以下四个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停止暴力思考

第二,考虑自己需要

问句1:我生气是因为我想要****

第三,考虑对方需要

问句对方内心想要什么?

第四,体会内心变化

 

正例

仍以我和爱人的矛盾为例。让我再做一次,我会这样来思考:

第一,停止暴力思考。

当我意识到我在用“我生气是因为他*****”进行思考,心里在对他进行暴力攻击,提醒自己立即停下来。

第二,

用问句1:“我生气是因为我想要****”?聆听自己需要。

我生气是因为我内心想要什么呢?因为我想要周末有人陪伴啊,没人陪很孤单所以很生气。

第三,

用问句2 对方内心想要什么?考虑对方需要

我想想他想要什么呢?他非常外向喜欢热闹,他内心需要丰富的人际关系。

第四,体会内心变化

刚才我用两个问句,也就是两个不同的思维模式模式,我既聆听了自己内心需要,也考虑了他人需要,每人都有自己的内心需要,意识到人世是公平的。他在实现他自己的需要,我的需要没有被满足我可以自己去实现啊。我希望有人陪我也不一定非他不可呀,再说去看电影去逛商场不也挺好。

这样一想,内心非常平和,对他也就没有了负面暴力的情绪。

真真一念成魔一念成佛啊。这就是改变了思考模式的魅力。

现在我们把改变思维模式的四个步骤再总结复习一下。

第一,停止暴力思考

第二,聆听自己需要

问句1:我生气是因为我想要****

第三,考虑对方需要

问句对方内心想要什么?

第四,体会内心变化

这个方法适合于内部思考也就是自我沟通的情形。而不是与他人直接的语言沟通。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有一个关于学习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说:在大脑中过一遍等于实际运用一遍。为了提高上述理论的践行效率,现在,我们进行一个场景设计在大脑中过一遍。

请大家按照刚才的小组,自己编一个场景并在小组内交流分享。场景是这样的:在未来的一个月内,一个人因为说什么话或者做什么事让你产生“愤怒”的场景,这个人可以是你的家人或者同事。运用关键词描述一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你当时的想法等。

强调记录一下:我生气是因为他******这个语句。

而过后你采用今天所学四个步骤,来改变思维模式思考方式。最终体会一下“我生气是因为我想要*****“模式给自己内心带来的变化。请把关键词写在一张纸上。

然后在小组内进行分享。

时间总共5分钟。

5分钟后,我们请一组小伙伴站起来讲讲他们的剧本。

分享3分钟

案例1:下个周日晚上,吃饭时我问一年级的儿子:“你的作业写完了吧?明天就要上学了。”儿子说:“哎哟,还有两道数学题还没写完呢,差点忘了”。我立马火冒三丈:怎么这个时候作业还没写完,就顾得玩儿了。我运用的思考方式就是:我生气因为他****。运用今晚上学习的这四步骤法,我会这样做:

第一,停止暴力思考   先止住怒气。

第二,考虑自己需要

我生气是因为我想要什么呢?想要孩子爱学习自觉性强。

第三,考虑对方需要

对方内心想要什么?孩子肯定是希望周末放松。这么小的孩子自觉性本来就是需要一步步引导加强的。

第四,体会内心变化

我就不会太责备孩子了,内心怒火就会下降,接下来会心平气和和孩子沟通了。

案例2:未来的一个周末,让爱人把家里彻底打扫一遍。结果我发现厨房灶台还是油腻腻,原来他就是用抹布胡乱擦了两下。我内心大怒:“他这人怎么这么差劲,哪次干活认真过?对家一点责任心都没有”当我这么暴力思考时,立马想到运用今天晚上学习的这四步骤法,我会采用以下步骤改变内心感受:

第一,停止暴力思考  不这么愤怒

第二,考虑自己需要

我生气是因为我想要一个干净整洁的家。

第三,考虑对方需要

爱人他是希望尽快做完打游戏,放松娱乐,所以他在赶时间,不是不负责。实际上很多时候他对家还是非常负责的。

第四,体会内心变化

我这么想的时候内心放松了许多,会想到与他如何交流,而不是发火吵架。


感谢小伙伴的分享。刚才案例中提到事情发生时内心的生气愤怒,然后运用上述四个步骤方法改变了思考的模式,内心感觉放松圆融。


第一,停止暴力思考

第二,考虑自己需要

问句1:我生气是因为我想要****

第三,考虑对方需要

问句对方内心想要****

第四,体会内心变化

感谢大家今天的分享以及配合,我已经看到小伙伴们在遇到“合理的愤怒”时开始专注于自己内心的需要,相信,在接下来,不断练习中,各位一定能够娴熟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和谐人际关系圆融自己内心,祝大家身心愉快!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