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提问力》 所属活动: 8位一级拆书家 专场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共请型问题-如何让“受伤”的人感受到被理解 学习目标: 让“受伤”的他真正感觉到被理解。

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下午的拆书家汤汤,超级激动和忐忑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拆书首秀。

【3个标签】

职业:HR

兴趣:网综收集爱好者

拆书:拆书帮新晋会员

下面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拆书帮:

说到拆书帮就需要先说清楚“拆书”是什么。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书中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相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要明白拆书的精髓,就要知道拆书帮的RIA便签读书法。

阅读、引导促进和拆为己用(RIA)。

R(Reading)阅读图书片段

I(Interpretation)拆书家引导促进

A(Appropriation)学习者拆为己用

看到一个心动的片段R(Reading),就用自己的话转述出来I(Interpretation),然后用书中的方法,改变自己的行动A(Appropriation)。具体A又区分为A1,我过往是否有这方面你的经验,也许是失败的。A2是未来我用书中的方法如何把类似失败的场景加工成功并运用到工作学习中去。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非营利性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今天我为大家带拆的书籍是:《提问力》,这是一本提升沟通管理方面的书籍,舵主赵周老师是本书的主编之一。本书是帮助提升管理沟通能力极为实用的读物。


下面我将带拆的阅读片段发给大家。

今天给大家拆解的片段是本书第40-41页“如何让受伤的人感受到被理解”。下面请大家阅读这个片段,时间2分钟,看完的请比个小心心示意我。

 

04共情型问题一如何让“受伤”的人感受到被理解

都说理解万岁,可见人们对被理解有着巨大的渴望。可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许有过这样类似的经历,你的朋友和情侣吵架了,口口声声说要分手打电话和你倾诉:朋友在工作上遇到大麻烦一一项目搞砸啦,来找你求安慰。这时候,你特别想去帮朋友分担忧愁,可实际情况可能是,你想安慰对方,或者苦口婆心,说了很多良言,给了不少建议,甚至说笑话缓和气氛,但是结果却是爱莫能助,场面非常尴尬,甚至可能一不小心,你也被朋友的坏情绪所感染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熟悉共情型提问模型的对话技巧,则不仅可以陪伴朋友从郁闷聊到开心,真正为他分担忧愁,甚至可以帮助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受伤”的他真正感觉到被理解。

 

共情型提问就是利用问题和对方建立共情关系,进入同频互动交流状态。共情型提问有四个要点。

 

第一:试新鞋。在对话前,不着急说话或给建议,而是先向自己提问,要应用同理心,转化视角看问题。

这里需要提到我们很多人存在的一个误区。同理心不是把自己代入对方的场景。不是问,这件事发生在我身上会如何?而是好奇地问

这件事发生在他身上会如何?

站在他的角度,自己会看到什么?

他在想什么?他感觉如何?

这样切换视角来提问,才能真正理解对方的感受。

 

第二:提问。首先提出宽泛性问题,让对方开口说话。邀请他们进入他们感到最安全、舒适的领域。

 

第三:聆听言外之意。提问之后,对方就会开口说出很多信息,这个时候需要聆听,听话里话外,话里一一他都说了些什么?话外一一他的语气心情、表情、眼神、说话节奏等信息。聆听也是共情的重要部分,我们愿意听,对他就是最好的陪伴。

 

第四:适当的距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保持客观,才能避免和对方样进入伤心、愤怒、冲动的状态。我们需要帮助朋友客观分析,在合适的情况下给出合理的建议。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的,看到所有小伙伴都已经看完了。

对这个原文片段,我的理解是:

 

当我们身边有一个受伤的朋友需要你的帮助的时候,首先应该站在他的角度去感受和思考,做到切换视角之后再以广泛的问题打破僵局,营造舒适安全的氛围;倾听对方表达的语言信息和身体信号,最后才能给出合理的建议。

 

我们可以按照下面4个要点,来做到共情:

1.切换视角:他看到了什么?在想什么?感受如何?

2.宽泛提问:营造舒适安全的交流氛围。

3.认真倾听: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号。

    4.保持距离:在客观距离下提出合理建议,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接下来,我先给大家说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相对失败的案例,带领大家体验一下没有共情的交流感受。

 

上周末例行给父母通电话,我妈抱怨道隔壁小敏(我的小学同学)都准备过年带男朋友回家了,我这还没有动静,并且还不着急的样子。我妈话音刚落,我就说换个话题行不行,都说这个月这个话题已经结束了。谁知听后我妈陷入了沉默,随即我爸接了电话。这次聊天之后,到今天我妈还没理我。

 

    在这个失败案例中,我没有切换作为为人母亲的视角,没有体验到作为母亲对奔3且在外地的女儿的担忧,直接打断并抵触交流,给了我妈很不安全和信任的沟通环境,以至于造成了不必要的误解和尴尬。


今天学习了片段中的方法,我们尝试运用在前面I部分提到,共情的4个要点,做一次具体运用,分别是:

目标:今晚21:00主动给我妈打电话沟通交友计划

 

1.切换视角:作为母亲,是想知道女儿对于人生的规划的。

2.宽泛提问:提出问题“妈妈你是不是又担心我的终身大事了”,以此来营造舒适的沟通氛围。

3.认真倾听:不打断,安心的听完温暖的唠叨。

4.保持距离:表示理解,并告诉作为女儿的我目前的交友计划。


    好的,我的拆书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帮助到大家,也祝我2019年成功脱单,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