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说服心理学》 所属活动: 成都拆书帮蜀汉分舵 8月第1次线下拆书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利用登门槛效应提高说服概率 学习目标: 提高说服概率

开场: 大家好,我是鸿,黄飞鸿的鸿,我很喜欢黄飞鸿系列电影,尤其是电影所展现的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精神。我的三个标签是:爱折腾,爱读书,爱分享。我很认同拆书帮的理念,在这里,我希望和大家一起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人际关系中存在登门槛效应,个体在答应了对方提出的小要求后,更容易同意另一个大请求。

从实验的结果和心理学家对登门槛效应的解释来看,因为人们要保持心理认知的平衡,或者是要保持自己在他人心目中前后一致的形象,多数会答应对方的合理请求。

因此,当我们企图说服对方答应自己的请求时,可以先尝试从较小的请求入手。先提一个对方易于接受的小请求,然后再进一步提出大一些的请求,这会使对方同意我们请求的概率大大提升。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们每个人都有开口求人的时候,大家觉得求人难不难?难。这个段子告诉我们,向人们提出一个难度较高的请求时,可以采用“得寸进尺”的方法,分成两步走,先提对方能够接受的小请求,等对方答应之后,再提出我们真实的大请求,会极大的提高对方答应的概率。当然,有的时候即使我们这样做了,也有可能被拒绝。但是马云说过,我们得有梦想,没准实现了呢?所以,我们得主动去尝试,没准就成功了呢?美国曾经有这么一个心理实验,研究人员随机访问一组家庭主妇,要求她们把一个又大又丑的写着“谨慎驾驶”的招牌立在院子里。如果直接提出要求,只有17%的人同意。而如果分两步走,先请家庭主妇将一个写有“谨慎驾驶”的小招牌挂在自家窗户上,两个星期后,再提出在院子立大招牌的要求,则有55%的人接受了这个要求,也就是说同意的人增加了3倍多。又比如,当夫妻或者情侣吵架时,其中一方做错事,另一方因此生气,做错事的一方努力想要争取对方的原谅,请求对方听自己解释,对方往往会拒绝。这时,做错事的一方要求对方只听自己说一句话就好,最后这个小小要求往往会被答应。可是,谁能保证这一开口就真的只有一句话呢?只要有了说话的机会,往往就能找到打动对方的方法。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我们读过了这个拆解片断,了解了当我们向人们提出一个难度较高的请求时,可以采用“得寸进尺”两步走的方法。那么现在,请每人回忆一个发生在自己身边,开口前以为对方一定会答应,结果被拒绝的经历。那个大的请求,一定是你有理由相信对方可以做到的才行。请在小组内分享。时间为5分钟。

时间充足的情况下,每小组一个成员1-2分钟分享

现场完整实例:刘丹(小蝌蚪的转变): 有一次,我跟我的小孩一起去商场,然后呢,出门的时候,我们就讲好了,今天我们不买玩具。到商场以后,他给我说,妈妈,我想去看一看那个。我就说,我们说好今天不去玩具柜的。他说,我就去看一下。我说,那好嘛,我们就去看一下,今天说好不买。他说,嗯,我们今天不买。然后,我就说看了一下可以了吧,那我们走吧。他说,妈妈我觉得这个很好看的,我再看一会儿嘛,我都讲了今天不要你买。然后很大声说了三遍。其他人都把我们看着,我觉得压力好大。然后我就说,你是不是很喜欢这个,那妈妈就给你买一个吧。


A2

请大家结合自己刚刚分享的案例,在便签条上写下今后遇到这种情况,为了使对方答应自己,使用“得寸进尺”两步法提请求的具体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