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解决问题最简单的方法》 所属活动: 海南花梨筹备分舵第47次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如何决策 学习目标: 利用决策列联表和决策树做出决定

开场:

 【可测量可观察的学习目标】
通过本次RIA的学习,学习者能在面临选择时,能画出决策列联表并能根据吸引力指数的高低进行辅助决策。 

 【FAB图书介绍法】
F:这本《解决问题的最简单方法》作者是由达伦布里奇和戴维路易斯,是两位著名的实用心理学家共同写作的一本企业管理职场类培训书籍。里头提供了各种各样大脑练习的方式和自我的评估方案。致力于帮助所有看到这本书的人用最简单最聪明的方式解决生活中,工作中的各种问题。
A:因为其总结来自心理学家、数学家、商业顾问、竞技高手以及军事战略的智慧。这本书深受英国信息管理专家们的推崇。一时风靡北欧,在中国只是当当网评论数就有4000+,可想它在中国也是广受欢迎的。我自己读的时候的感觉。这本书和其他同类的书籍比起来,没有那么多高深的理论,复杂的实验。有的只是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及看过马上就能用,一用马上就能有效的方法。所以我特别特别有欲望和大家分享这本书的一些内容。
B:你有没有在工作中感觉到工作效率低下,完成同样的任务总是要比同事多花好多时间的经历?这本书可以教会你如何专注,提高工作效率。你有没有面临选择时,好像感觉什么都对,犹豫不决,感到纠结,焦虑,甚至痛苦?如果你想够快速并且精准的做出决策,减少纠结,这本书以及我们今天的分享都能给到你一些启发......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image.png

image.pn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提问)大家如果是拆页中这个晚会的筹备人,大家一般会怎么选候选人,怎么做决策?

 

拆页中,被我称之为决策列联表,里头有三个核心指数。

可能指数,渴望指数和吸引力指数。

大家还记得这三个指数是指什么吗?

对的。

可能指数是指这实践发生的可能性。范围在0100,0表示事情不可能发生,100表示事情必定发生。50表示事情有一半的可能性发生。

 

渴望指数的范围是7-7,7表示你极希望这件事情发生,反之-7表示你极不希望这件事情发生。

 

所谓的吸引指数就是渴望指数和可能指数的乘积。他可以代表这个选项对你吸引力。吸引指数越大,吸引力越大。

 

 

这个画列联表具体的过程,我细化成4步。

第一步,画出列联表,包括所有选项和三个指数。

第二步,根据直觉写出可能指数和渴望指数指数。

第三步,计算吸引力指数。

第四步,做出决定。

 

【不这么做的坏处】

这个步骤很虽然很简单,但是很实用。

 

我们大多数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每个选项都有其好的地方。在一般的情况我们都只是在不停的收集信息,而没有可以看得见的工具帮助我们去处理信息。这样做决策的过程,一来耗费时间长,容易犹豫。二来做出决策,容易不自信,可能遇到新的信息又会推翻过去的决策。这样会带来不确定感。所以,一个可视化的辅助思考工具是很有价值的。

 

【不这么做的坏处(反转)+意译原文案例】

打个比方来说。假如我今天要拆书,我下午5点半下班,我要尽快的找到一家餐厅吃饭,这个时候我有三个选择,海底捞,必胜客,我家门口的串串香,这三个都是我今天挺想吃的,但我不能到我家买了串串香然后在路过必胜客,拿了披萨然后带到海底捞去吃,这样不优雅,而且这样我晚上来拆书的时候还会撑着打嗝。并且我得考虑吃饭的时间问题,三个都很想吃,这个时候我陷入了纠结,该怎么办?于是我画了一下这张表格。

 

【边画边演练】

image.png


 

第一步,画出包括所有事件和两个指数的列联表。

我的选项有海底捞,必胜客,和串串香

第二步,写出分数。

我评估了下吃这些东西并且来得及拆书的可能。

海底捞是30,必胜客是40,串串香是70

我内心对于他们的渴望。

海底捞是7,必胜客是4,串串香也是4

第三步,计算吸引力指数。

于是我知道了此时此刻,海底捞对我的吸引力指数是21哦,必胜客是160,串串香是280

 

第四步,做出决定。我就很果断的选择了去吃串串香。

 

我们做决定的时候的痛苦,不仅来源于不知如何做选择,还来源于担心做出错误或者不完美的选择。通过这样可视化的途径做出选择,在这个时候一定是你内心最想要的选择,对于你此刻来说,就是最完美的选择。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显像提问】

各位小伙伴们,在过去的日子里,有没有在要去哪里吃饭,要去哪里旅游,要买件衣服,要报那门课程上有过选择焦虑,难以抉择的经历?请在小组内做个分享。

 

A1+【加工和反思经验】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你会怎么通过我们今天分享的这个决策列联表,来辅助自己做出选择?

 


学习者案例:

 

学习者A:

今天晚上要不要来参加拆书。因为晚上的咨询取消了,很果断的就过来了。

image.png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学习目标】通过本次RIA的学习,学习者能在面临选择,并且用了决策列联表还无法摆脱纠结时,能画出决策树,并能根据吸引力指数的高低进行辅助决策。


    刚刚给大家分享了一个辅助决策的列联表,这个时候小伙伴可能会问了,如果在做决策的时候,我对着这决策表都觉得纠结,很难打出分,或者我好不容易打出了分之后,居然算出了吸引力指数是同分,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

接下来给大家分享的这个工具,叫决策树,就会为大家解决这个问题。

image.pn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拆页上直说决策树是用图表呈现每个决定的指向,你就能对每个决定的后果一目了然。那么决策树具体应该怎么画呢?。

 

我把画决策树的流程细化分为了五个步骤。

【细化步骤】

第一步,列举选项,写出可选的所有选项。

第二步,推测结果,推测出选择选项后可能的所有结果。

第三步,直觉打分。给每个可能的结果的可能指数和吸引力指数进行打分。这里要注意,每个选项内的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指数和得是100。渴望指数还是-7~7。这样才有办法进行对比

第四步,统分计算。算出各个结果对你吸引力指数和以及算出各个选项总的吸引力指数。

第五步,做出决定。比较各个选项的吸引力指数,做出最后选择。

 

【边说边演示】

image.png


我在8月的时候,要继续学习,这个时候面临着两个选择,保险公司和地产公司,他们各有各的好处,我无比纠结,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于是我画了决策树。

第一步,写出所有的选项。

两个选择,分别是地产公司和保险公司。

第二步,推测结果。

在地产公司,因为是有底薪了,所以可能的结果有。

有收入。由于工作的性质要全城市的跑,而且要完成规定的工作量,所以可能的结果有:无法参加社群,自己成长速度变慢,然后由于地产行业的高收益,可能财富

自由。在保险公司,由于没有底薪,所有可能的结果有,没收入。由于工作时间的自由,所有能参加各大俱乐部,能平稳成长,但也有可能变得懒散。最后,由于保险行业的高收益,可能变得财富自由。

第三步,直觉打分。

在地产公司这块。

根据我的直觉,我对有收入的渴望指数是6,对无法参加社群的分数是-2,风吹雨打的是-1,成长速度缓慢的是-1,财富独立的是7

一个项目的可能指数的和是100,所以根据我的直觉,我给有收入的可能指数是打的分是30,对无法参加社群的分数是30,风吹雨打的是20,成长速度缓慢的是15,财富独立的是5

在保险公司这块,我对无收入的渴望指数是-5,参加各大社群的是5,平稳成长的是5,变得懒散的是-3,财富独立的是7

根据我的直觉,给无收入打的可能指数是30,参加各大社群的是20,平稳成长的是15,变得懒散的是10,财富独立的是25

第四步,统分计算。我最后算出来,地产公司的分数是120,保险公司的分数是145.

第五步,做出决定。我最后选择了去保险公司。


【预防异议】

大家听的过程中,可能会对第三步有些困惑。为什么每个决策下的所有的推测的结果的可能指数和会是100

首先,既然都是选项,都是你对未来的选择。他们的可能性对于你做这个决策未来的情况来说都是100%

你选择保险公司,你明天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可能。

你选择地产公司,你同样也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可能。

 

那我们为了更视觉化做出决策,我们将其可能性进行分解。是在总的可能性为100%中,进行各项的分解。

既然是100中分解而来,自然其总和要为100

如图:

image.png


 

【预防异议】

还有大家可能会有感觉,我们今晚的两个工具的核心都是根据直觉来写出的分数,这个分数到底准不准。实际上这本书开头的第二章关于利用直觉这块,就有做阐述,直觉来自潜意识,潜意识处理资源远比意识多。相比较意识,潜意识更加靠谱。

【预防异议】

大家可能还会问,这个决策适不适合在买房,买车这样的决策上。我觉得也是适合的,这个决策方法的本质是用你的直觉,用你的潜意识,去瞬间处理大量的信息,可视化的辅助决策的过程。做任何决策前,都是要收集信息的。买房和买菜在决策过程的区别,在于两个,第一相对影响深不深远,第二,信息收集的量需要的有多大。

 

【预防异议】

大家学完了决策表和决策树,大家也可能有疑问,什么时候该用表,什么时候该用树。其实这个取决与你的纠结程度。人从早上醒来,洗脸刷牙到晚上入睡,其实是要做大量选择的。有大量的决策你是不纠结就能做的。只有你纠结得不行了,才会想到用这样可视化的辅助工具。决策树,是大致的解决相对纠结的问题。决策树解决你更加纠结的问题。依据你纠结的程度,选择相对应的工具。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

各位小伙伴。

假设王明是一家世界五百强的HR,年薪20w。最近他的上司邀请他共同离开公司再创业,王明现在正在纠结中,他在纠结继续留在公司还是和他上司一起创业。这个时候他遇见了学习过决策树的李蕊。李蕊特别想用画决策树的方法帮助他。各位小伙伴们,接下来的时间,你们在小组内,一个人扮演王明,一个人扮演李蕊。你们要在台上共同展示出画决策树的过程。

 

学习者案例:

留在公司与创业。

image.png


回应:

好的,谢谢我们的婷婷的分享,大家可以看到,只要我们清晰把每个结果给写出来,并给其打上分数,这样你会清晰的看到每种可能,你的决策过程会清晰得多。而且你通过这样的方式作出觉得,你会觉得无比坚定。



拆书家提问设计:

 

【A2】在座的小伙伴,在未来的工作中,要买哪里的房子,要买什么车,要去哪里工作,你们可能会变得特别特别特别纠结?你会怎么用决策树的工具辅助你们做出决策?


学习者案例:

现在我打算选择一个方式进行运动,现在在纠结时选择搏击还是选择瑜伽。

image.png


回应:

一旦列出了这样可能的结果,如何选择,一下子就出来了。

铃声响起,时间也到尾声,最后给大家总结一句话。

 

【总结语】遇到纠结不可怕,没有方法才糟心。希望今天分享的以直觉为核心,感性和理性共同结合的工具,能够帮助大家,摆脱纠结,不再犹豫!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