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改变提问,改变人生(原书第2版)》 所属活动: 【拆书帮宇宙中心分舵NO.262】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通过ABCC选择法来改变自己的评判思维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ABCC选择法”,转变思维不做评判者

开场:

大家好!我是妖妖,是今天的第三个拆书家,平时比较喜欢看日剧,学习日语。



FAB法介绍图书2min

 

(FAB介绍法之F: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F:我要拆的这本书叫做《改变提问,改变人生》,在今天的片段中,我要讲的是“ABCC选择法”。我先来介绍一下它的作者,他的名字叫做梅若李·亚当斯(Marilee Adams),他有很多身份,比如说高管教练、演说家首席提问官等等。这本书主要讲了用“提问式思维”积极地去面对人生,从而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更好。

 

(FAB介绍法之A:优势,“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A:这是一本全球畅销书。与其他同类的书相比,这本教你如何正确提问的书非常通俗易懂,因为作者用了讲故事的方式。主人公奔陷入了事业和爱情的双重危机之中,不知道怎么去处理人际关系,后来在提问教练约瑟夫的帮助之下,他通过积极看待问题,收获了爱情,也在工作中升了职,圆满地处理了人际关系。

 

(FAB介绍法之B:利益,强调“学习者”,引发兴趣,获得价值)

通过学习今天这个“ABCC选择法”的片段,我希望我们面对问题的时候,可以把焦点从责怪和批评之上转换成解决问题之上,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么做对我们的人生是会有很大帮助的。



A1激活经验:学习者A1分享前置

 

首先我想问一下大家,大家有没有想过,自己当过评判者的角色?


那什么是评判者呢?评判者就是遇到事情的时候,第一个反应就是:他这个人怎么这样啊?首先我们想到的不是问题本身,而是去责怪这个人,他这个人怎么这样,他怎么这样处理事情?大家有没有遇到过?


(学习者:有。)


有是吧,你可以想一下你有什么样自己的经历,等会儿可以分享一下。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可能你现在是一个主管,你和同事约好了去见客户,客户对你们的产品有点兴趣,你不停介绍着产品的好处,同事却在一般接话,“他说的没错,可是……”“可是”之后可能是有点不好的地方,或者是很实诚的地方,那就需要你重新去不断地圆场。你心里可能默默会想:“为什么你总是提这个问题,我干嘛带你出来,真是个猪队友”之类的想法。或者,像我们之前有朋友分享说打卡失败,起床一直失败的这种(当天拆书活动中在其他拆书家拆书时提到)。像这个朋友说我做了一个计划,希望早上能够早起出去跑步,但是失败了之后他就给自己贴了标签:我怎么起不来,我怎么这么失败。可能也会有这样的情绪在,所以说自己很懒之类。其实这些都是在给自己贴标签。


我讲了这些,大家可以再想一下,你在之前的生活当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给别人或是给自己贴标签的事情。


如果有的话,可以举手示意我一下。我们这一轮暂时不做讨论。有朋友要分享吗?


广明先来分享一下吧。可以分享一下,给别人贴标签或是给自己贴标签的,有没有遇到过直接当评判者的这种行为。


<者广明的分享>


学习者广明:

我之前带着学生一起做活动,就有学生迟到一两三次,然后我就会贴标签:这个学生经常迟到。然后我会专门盯他。他在我的心里就是一个“迟到者”。


拆书家:

(学习者宏莉举手)你也有分享,我们来简单分享。


<者宏莉>


学习者宏莉:

我觉得也会有预判,当我们对一类人形成习惯的时候,当这类事情在出现的时候,就会觉得他就是这种人。


拆书家:

嗯,就会觉得他就是这种人,某种特定的。对,其实你讲的比较宽泛,但的确是我们会遇到的这种情况。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阅读原文片段】2min


谢谢这位朋友的分享,接下来,我们利用2分钟时间来看一下我发给大家的这个片段。大家看完了的话,可以举手示意我一下。

 

(片段来源于《改变提问,改变人生》P93-94“第七章用新眼光去看,用新耳朵去听”)

以前,斯坦是个非常爱评判的人。他虽然没觉得自己是那样的人,但他身边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一旦他跟谁发生了口角,或者听到有关那个人的负面传闻,他会马上给那个人贴上标签。

 

有一次,他对一家前景看好的新公司进行了很大一笔投资,一年后,这家公司雇了一位新CEO。新任CEO曾经供职的公司与一宗巨大经济丑闻有所牵连。尽管这位新来的CEO确实是清白的,但斯坦还是坚持认为冒烟之处必定有光。

 

那时他几乎决定撤资了,但同时对于整件事感到非常矛盾。除了新雇的CEO,这家公司其他处处都做得挺好。

 

就在那段时间,有一次我和沙拉和斯坦和亚历克莎共进晚餐。我们当时在讨论学习者/评判者材料,亚历克莎就鼓励斯坦用转换问题法来评估一下他的投资决策。她建议斯坦用ABCC选择法来考虑这件事,就是我之前说要告诉你的那个工具。斯坦答应试一试。这一试之后的效果令他非常震惊。ABCC选择法是这样的:

 

A(aware)——觉察。我现在是处于评判者状态吗?

斯坦对此的态度很有意思。我们描述过评判者的特点之后,斯坦当场承认,这些特点大部分很符合他。他的回答也出乎我们意料:“作个批判者是我的拿手好戏!”,我们都笑了,同时也明白,他开始更加诚实客观地来看待自己的行为了。


B(breathe)——深呼吸。我是不是需要停下来,退后一步,更客观来看这件事?

听到这个问题,斯坦笑了笑,深深地吸了口气,停顿片刻,然后承认,他是绝对没有做到客观,特别是因为这件事牵扯那么大一笔钱。尽管他跟这位新任CEO连一句话都没说过,但是他是真的很不信任他。


C(curiosity)——好奇。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实真相是什么?

我们问斯坦他有没有去搜集过客观信息?他是不是已经掌握了所有的必要信息,来做出负责任的判断?斯坦这才意识到,他因有所耳闻而对这个人产生的负面印象已经将自己团团围住。但是事实呢?实际上他完全没有任何证据。


C(choose)——选择。我的选择是什么?

到这时斯坦才意识到,要做出明智的选择,他并没有需要的所有信息。因为是自己的投资,他觉得有必要去查明真相。一个月后,斯坦打电话跟我说,他仔细查过后,发现这位新任CEO是个好人。长话短说,斯坦没有撤资,两年后那家公司上市了,他也因此发了大财。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片段重述】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可以通过使用“ABCC选择法”,来用积极的提问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从一个评判者转变成为一个学习者。


<么做的坏>


大家都看的差不多了吧?刚才已经有两位朋友分享说,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有了一次两次,那么第三次出现的时候,就会直接给那一个人贴一个标签。比如说“你经常会迟到”或是其他我们做的一些事情,也可能是我们在不知道事实真相的时候直接给别人贴的标签。


这对我们来说,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消极的情绪。那如果我们一直处于这种给别人贴标签的消极的情况之下,可能会去过多地指责他人,可能导致跟同事的关系不好,也可能导致跟家人爱人的关系不好。如果我们一直用这种负面的情绪的话,就会像滚雪球一样,导致负面情绪不断扩大。这种情况之下,你对外界是不满意的,或者是对自己是不满意的,最后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就是你就此一蹶不振,不愿意出门,甚至陷入到抑郁之中。这是我们用评判者心态去对待生活、对待世界之后出现的一种结果。


<A1分享:反面案例>

 

因为大家都已经看完了片段,为了在讲解的时候更好地去理解它,我先来和大家分享下我的故事。等会儿可以将它和片段中给出的步骤结合起来看我是如何陷入到评判者的情况。

 

去年9月底,我在一个剧组当生活制片,杀青那一天有晚宴。晚宴开始之前,我收到了一个任务,有一辆车没油了抛锚在了马路上,制片主任就要我去解决这个事情。


我到现场之后想了很多办法,包括从另一辆车里抽油灌过去,或者去加油站买油等等,但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油成功。在这过程中,我给制片主任打了很多电话,但有的时候他没有接,有的时候没说几句就挂掉了。我也有建议他能不能再派一辆车,用拖绳把它拖回去。但是打了很久都没有效果。


等到他最后派车过来拖,我们回去的时候,晚宴差不多已经结束了。那个时候其实我是非常不开心的,因为难得结束的时候大家可以聚一下。然后我就觉得这个制片主任是非常不靠谱的,觉得他有点不可信任。我直接就给他贴上了这样的标签。


<I片段理解>


在我对这个片段行一下重述。那我在重述的程中,特是在步的方面,会合一下我之前的例子行分析,大家可以听一下。

 

WHY:

首先,我们通过学习ABCC选择法,是需要去改变我们的评判思维,从批评指责的心态转化为接受探寻的心态,然后逐渐从积极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

 

WHAT:

ABCC选择法这个方法能让我们更客观地去看待事情的真相,从而做出更正确选择。而不是受到情绪或是周围事物的影响,陷入对当下的严格评判中,责怪别人,或是责怪自己,导致自己无法正确地做出判断和选择。

 

HOW: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到它呢,它主要有四个步骤。大家可以将片段原文翻过来,我在后面根据步骤有列一个表格,对照着看会比较清晰。


(附表格图一张)

通过abcc选择法来改变自己的批判思维 图.png

 

A-觉察

我们可以通过两个问题来问自己去觉察自己是否处于评判者的状态呢?

1.我是否开始给别人贴便签?

2.我的情绪是什么样子的?有没有和平时有什么变化?

 

(拆家“A-察”步A1+

在刚才的例子中,我用这两个问题来问自己的话,答案是这样的:

我的情绪已经出现的变化,我已经向周围的人抱怨制片主任怎么是这样子的。

我也已经给他贴了标签:他不靠谱,他不可信任。

我的情绪出现波动的时候,我能感觉到说话比较着急,或是向旁边的人开始抱怨。

那这个情绪对每个人来说是不一样的,也有可能是着急得跺脚或是其他,你需要去评判它和你平时有什么不一样。

这个是我们在情绪的评断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B-深呼吸

我们来做一个深呼吸,(吸气—吐气—)我们做深呼吸是为了平缓自己情绪的,让自己处于一种相对冷静地思考问题的状态之下。

 

(拆书家“B-深呼吸”步A1+

让自己处于冷静之中——深呼吸,自己冷静

 

C-好奇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问自己两个问题:

1.我看到我听到我了解到的,是事实吗?

2.事情的真相是什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拆书家“C-好奇”步A1+

回到我当时的案例,我当时看到的听到的肯定不是事实的真相。为什么呢?因为我只注意到我自己这边的情况,对于会场发生了什么情况,我并不了解。

 

事情的真相是什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个是我后面回去之后了解到的,我了解到的真相是:他们在烧烤的时候,天气有点潮湿有点下雨炭点不着,他们想了个办法,就是直接把酒精浇到了炭上面,结果火一起来,直接烧伤了浇酒精那人的上半身,就直接送去医院救治了。当时制片主任自己也非常慌乱。

 

那我们平时在不知道真相的情况下,需要怎么去了解呢?

一个是可以在自己冷静之后,如果和对方关系比较好,可以直接和对方进行沟通,去了解他发生了什么事情。第二种,我们可以通过身边的人去了解,让他们告诉你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说,自己去进行调查,去了解事情的真相。

 

C-选择

这个步骤,也可以通过问自己两个问题来做出你觉得正确的选择。

1.在了解了事情的真相之后,我还要继续批评责怪下去吗?

2.对我而言,什么样的选择才是正确的?

 

(拆书家“C-选择”步A1+ 

在我的案例中,我是不应该批评指责的。因为他没有做错,我们在这边最多也就是等两个小时,他那边要忙着去处理伤员的事情,而且这个突发的状况,很有可能让现场很慌乱,他也需要去处理这些事情。

 

在了解真相之后,对我而言什么样的选择才是正确的?

在了解真相之后,我不会像不了解的时候那样想说以后不想跟他合作了,在了解了真相之后,我觉得有机会的话还可以再合作,在好好去了解一下他这个人。

 

<适用>

 

那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到“ABCC选择法呢”?

 

当某个时刻会影响我们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方法。尤其当我们已经陷入到了评判者的情况之中。在第三步,当我们产生好奇的时候,我们已经从一个评判者的状态开始往好的方向走了,用积极的方式去思考,开始成为一个学习者。


这个方法就像我们刚才举的例子一样,我们可以用在其他人的身上,也可以用在自己的身上。因为我们也经常会给自己贴标签。因为事情做的不好或没达到自己的预期效果,就会给自己贴上一些标签。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反思经验合步,反思更好的做法

 

那接下来,我们可以一起来讨论一下,因为我们都有过当评判者的经历。

首先,可以思考一下,你遇到了一件什么事情,让你陷入到了评判者的思维之中。如果现在时光倒流,比如刚才广明分享的给孩子贴上了迟到者的标签,让时光倒回去,重新按照“ABCC选择法”的步骤来做的话,你会怎么作出选择呢?


接下来我们用4分钟的时间,在小组里面讨论分析一下。就是你做了什么时候,现在回去那一天,用“ABCC选择法”你又会怎么做?分组我们还是按照刚才的分组,大家可以进行讨论。


如果回到那天,大家可以根据我发给大家的流程表格,按步骤的分享一下,你新的做法也可以写下来。


(讨论分析时间)


好的,那时间差不多了,那在接下来的2分钟时间里呢,大家可以拿笔写在我发给大家的流程表格之中。这期间,我们也可以请一个朋友来分享一下。有谁要分享吗?大家也可以一边听一边写。


<学习者小黑孩分享>


【小黑孩A1事件分享】:

在通过了我们宇宙中心分舵的入会“RIA便签训练营”之后,我马上要进到拆书帮,参加入帮仪式。今天早上我在写入会的分享,当我在给自己写标签的时候,就是用几句话来描述一下你自己。然后我就写下了,我自己的第一印象是我首先不爱读书,因为我很懒,所以我想通过参加拆书帮来帮助自己改善不爱读书的情况。当时,我给自己写下这些标签,打在电脑上,然后我反应了半天,我突然意识到,以后如果加入拆书帮之后,分舵让我交作业让我拆书的话,我可能也会觉得自己是懒的,然后别人也就会认为我是这样的。要是这样的话,我就会一直堕落下去。然后,我觉察到了自己不该给自己贴“我懒”“我不爱读书”这样的标签。


【小黑孩A1+分享】:

在学“ABCC选择法之后,如果我回到今天早上,我会再按照四个步去看我在拆分享自己写的标签


A-觉察

我们可以通过两个问题来问自己去觉察自己是否处于评判者的状态呢?

1.我是否开始给别人贴便签?

2.我的情绪是什么样子的?有没有和平时有什么变化?


(学者小黑孩“A-觉察”步骤A1+)

——当我打上我不爱读书”“我懒之后,我已经开始给自己贴便签了:我给自己贴的是我懒”“不爱读书的标签。

——情绪是反应了半天,然后突然意识到。因为对自己贴便签,所以情绪相对淡定。

 

B-深呼吸

我们来做一个深呼吸,(吸气—吐气—)我们做深呼吸是为了平缓自己情绪的,让自己处于一种相对冷静地思考问题的状态之下。


(学者小黑孩“B-深呼吸”步骤A1+) 

让自己处于冷静之中。——深呼吸,自己冷静

 

C-好奇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问自己两个问题:

1.我看到我听到我了解到的,是事实吗?

2.事情的真相是什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学者小黑孩“C-好奇”步骤A1+)

——我觉得事实并不是这样子,因为我已经完成了拆书帮入帮前的写便签任务。

——事情的真相并不是我给自己的标签那样,因为我还是一个很优秀的人,还是很努力地参加了拆书帮,完成了入帮前的便签任务,也在为如拆书帮做准备。

 

C-选择

这个步骤,也可以通过问自己两个问题来做出你觉得正确的选择。

1.在了解了事情的真相之后,我还要继续批评责怪下去吗?

2.对我而言,什么样的选择才是正确的?


(学者小黑孩“C-选择”步骤A1+)

——在了解自己还是挺优秀的之后,我不应该批评指责自己。

——对我而言,正确的选择是应该给自己打上积极的标签,让自己变得更好,然后在加入拆书帮之后好好拆书。


谢谢这位朋友的分享,她的例子非常好。她的例子是自己的,所以她在反思的过程中,对自己会比较了解和清楚,在了解事实的这一步相对来说会比较简单一点。那如果我们是在对别人的过程之中,在了解事实的这一步会花稍微长一点的时间。但是,我觉得不管有多长,我们要往更好的人生发展,就要用更积极的方式去对待,所以也不要去害怕会花费时间。


我们之后遇到事情的时候,可以继续用“ABCC选择法”来对自己和别人做出一个正确的评判,然后让自己和别人都往积极的路上走。


这就是我今天的分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