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怎样才叫会说话》 所属活动: 智行分舵龙岗场-用轻松有趣的方式吸引他人 所在级别: TF3-3 学习主题: 用轻松有趣的方式吸引他人 学习目标: 用自我展示法,解决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增进了解,吸引他人。

开场:

 各位朋友,晚上好!我是郭宏江,介绍一下我自己,河南人来深圳20年了,我的本职工作是培训,在拆书帮我是二级拆书家,今天带给大家的二个片段来自一本书《怎样才叫会说话》。 

学习目标:通过本次现场学习,在人际交往的时候,使用自我展示的方式,解决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达到增进了解、吸引他人的效果。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片段一】

自我展示是一个互相敞露心扉的愉悦过程,一方一点一滴地向另一方透露自己的情况,希望对方一旦明白自己的苦心,就能受此鼓励了解自己更多,同时也更充分地展示他自己。

自我展示具有典型的对称性,意即双方的自我展示应是同步的,除咨询服务以外,很少有人会单方面的自我暴露很多。

在你的人际交往中,你可以通过发展这种对称性来促进自我展示,你可以提问题,对对方的回答表现出兴趣,尝试将这些回答与你的知识和经历联系起来。如果对方不是鲁莽自大之人,那么它应该很快就能针对你的情况提出问题了,这种情况通常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加里:嗨,你好,你是新来这座教堂的吗?

珍:啊,是的,我第二次来,我最近才搬到这边来。

加里:我也是才来不久,你是怎么办到休斯顿来的呢,

珍:哦,我的公司从纽约搬到了这里,我是公司的总会计师。

加里:你能把一个公司的账目记清楚,我真是太佩服你了,我是《纪事报》的摄影记者,我有时候连自己的账目都弄不清楚。

珍:你是摄影记者?你是怎么干上那一行的?

你也可以通过预先设定回答的模式来得到你想要的答案,这样做能进一步促进自我展示。比如,你想知道对方的名字,你可以这样开头:“顺便说一句,我叫&&,你叫什么呢?”(如果你想知道对方的全名,你可以先说出自己的全名)同样的道理可运用于地址、电话号码,甚至你的意见建议和感受。你先主动展示自己,表明这是一种信息的交流,而不是采访式的问话,同时也让对方清楚你想要什么样的答案。这种预先设定回答的模式能让对方轻松展示自己。

【片段二】

以轻松有趣的方式展现自我不但需要列举事实,还要将事实与自身联系起来。40多岁的马克思是洛杉矶市中心一家银行的职员。在一次课前,他向我发牢骚说,似乎没人对他说的东西感兴趣,于是我建议我们来假定一个对话场景,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我:“你上一次度假时干了些什么?”

马克思:“我妻子和我开车去了拉斯维加斯,住在联合广场,花了一整天时间在那里赌博,我们大概输了50美元,但玩得很开心。”

对此,我对马克思的建议是,虽然他在比较详细地重述旅行经历,但并没有充分的展示自我。他谈到了事情发生的场景,但忽略了场景中的自身,这一点才是人际交流的核心所在。马克思又尝试将事情写了下来:

格蕾丝和我开车去拉斯维加斯,想享受一把豪赌的感觉,最开始我们在投币机上玩,心情输个两三美元就撤。结果几分钟后,我一拉操作杆,哈哈,我赢了!铃声嗡嗡作响,红灯闪个不停,所有人都冲着我笑。我觉得非常兴奋,拍着手,朝着我妻子大喊:我赢啦!老实说,虽然只有7.5美元,但我仍然像赢了100万那样欣喜若狂。我太喜欢这种赢钱的感觉了,然后又花了32美元,继续玩了五个小时。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场景法介绍图书】

【事件场景】:12月13号,参加一个活动,我提前到达现场,找了一个座位,注意到旁边有一个人比我来的还早,我想和他认识一下,问:哥们,贵姓?他抬头看我一眼,说:我姓刘,我接着问:您从哪里过来呀?答:罗湖;问:您是做哪个行业的呢?答:程序员。当我还想接着问下去的时候,发现,他低头拿起了手机~~~,我意识到自己让对方有些不舒服了。

【提问】各位伙伴,请问,当你在一个公众场合,想要结识一个陌生人的时候,你会主动去打招呼吗?你是怎么做的呢?效果怎么样?

【影响】遇到类似这样的场景,比如像今天这样的场合,你想要认识一个人的时候,如果言语不当,你会让对方感到不舒服,话题终结者就是这样炼成的,说话是一项技能,那到底怎么提升自己的说话水平?

【解决】《怎样才叫会说话》这本书没有空谈理论,书中作者归纳了13种说话的技巧,可以直接应用于工作和生活,当你掌握了这些技巧,一定会受益终生。

今天带给大家的片段就是其中的一个技巧——自我展示,我们来学习第一个片段。

【片段一的学习目标】在一些公众场合,当你想要认识并了解他人的时候,使用自我展示的技巧,解决彼此之间的陌生感,达到增进了解的效果。

【R(2分钟)】                  

接下来请大家阅读片段一,看完后请抬头示意我。

【I重述原文-4分钟】

 

好的,大家看完了这个片段,片段中讲述了一个对话的技巧:自我展示。

【强化讲解概念】

 

那么,什么是自我展示呢?假如今天在现场,我特别想认识第一次见面的小舒,

我可能会问:小舒,您是哪儿人呀?

小舒答:河源的。

我接着问:小舒,您过年回家吗?

小舒:回家呀

我接着问:哦,回家,哪您平时做什么工作的呢?

小舒:我跟你不是很熟哦。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出现了尴聊,你会被怼回来。

请问,像我刚才和小舒的现场对话过程,是自我展示吗?

学习者回应:不是,这像是在查户口,在采访别人。好像是记者或者警察。

是的,自我展示不是采访式问话,像我刚才一样向对方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单方面的获取对方的信息。除非你是记者或者是警察。

还比如,我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经历:

元旦的时候我去了衡山,回来后,见到一个哥们,他问我:宏江,元旦去哪玩了呀。

我说:我去了湖南衡山,

他问:哪边怎么样啊。

我说:特别好,我们一家三口到了哪,先是看到了下雪,然后去登山~~~balabala的我讲了五六分钟,一个标点符号也没打,也没给对方插话的机会。对方听完之后“哦,哦”两声,人家就错过了。

各位,像我这样的对话方式,是不是自我展示呢?

学习者:过头了(旁边小朋友都感觉到了)。

自己表达的太多,这叫自我暴露,过于的在炫耀自己的经历了,没有关注到对方的兴趣点,这也不是自我展示。是我们在谈话的时候要尽量避免的,我们要学会区别。

什么样才是正确的自我展示方式呢?在这个片段中,作者提到了自我展示的一个典型特点,是什么呀?

学习者:对称性。

是的,对称性,什么是对称性呢?

学习者回应:互相透露信息。

拆书家:是的,就是在你想要了解对方信息的同时,你也要主动的透露自己的信息,同步的进行信息的交流,因为,自我展示强调的是在沟通的过程中,信息双向传递的一个过程,不是单方面的,这是对称性的特点。

综上所述,自我展示不是自我暴露,也不是采访式问话,它是在人际交往中信息双向传递的过程,当你想要结识一位陌生人或者想要深入了解一个人的时候,你要主动的通过提问获取对方信息,同时也要积极的透露自己相关的信息,这样才能拉近彼此的距离,增进了解。

我们来总结一下,到底自我展示怎么做,片段中也讲到了一个例子,主人公加里和珍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自我展示,完成了一次愉快的谈话。

首先是想要认识对方的你自己,先主动发问,因此,第一步是提问。当你提问后,对方通常会礼貌性的给你一些回应,那么,我们在收到对方的回应后,我们再结合自己的情况给到对方一些反馈信息,比如,针对对方信息中的某一个点,如(我刚才和小舒的对话)”您是河源的呀,哦,河源我去过,哪边怎样怎样的“,然后,第三步,再主动的向对方透露自己的一些信息,比如”我是河南的,我们哪有什么什么之类的“完成同步交换信息。

所以,我们说,自我展示的正确姿势是三个步骤:

【HOW】

1、提问:寒喧,主动问好,用提问的方式发起对话,

2、反馈:当对方提供信息后,结合自己的情况积极反馈个人看法。

3、回应:围绕谈话主题,主动回应自己相关的信息给对方。

【WHY】在对话的过程中,为什么要进行自我展示呢?因为对话是信息双向交流的过程,如果你只是在问对方,会让对方感到不舒服,你会成为话题终结者,或者你只是一味的讲自己,而没有去了解对方的信息,也会让双方失去谈话的兴趣,无法增加彼此的了解。

【适用边界】自我展示并不是让你对所有的人门户开放,它的应用对象主要是你想要结识的陌生人或者是你想深度交往但并不没有足够了解的人,另一方面,自我展示的内容也不是说要把你所有的信息毫不保留坦诚交待,比如,涉及到公司商务机密或者重要的个人隐私,也不一定非要展示给对方。

以上是我对这个片段的讲解。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6分钟)】分步催化                                          

引导场景:接下来,我们马上拆为己用,大家可以设想一下,接下来的一周内,你将会和谁进行一次友好的自我展示对话呢?比如“你公司新来的一位同事或者是在公司年会上你想要认识的一位重要人物“指令),你将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从哪个话题开始你们的对话呢?把你刚刚想到的这个场景使用我们学到的三个步骤,请大家先设想一个场景。

当你想到哪个场景后,请把它进一步的丰富一些细节,设想一个对话的过程,扩充成一个包含时间,人物,地点和对话的情节(包括起因、经过和预期结果)。请大家现场应用,把设计的剧本摘要写在纸上,3分钟后,我会邀请一名小伙伴上台分享。

现场确认分组情况:左边四个人一组,右边四个人一组。

邀请朱朱同学来分享一下她设计的剧本,来,掌声欢迎她。

以下是朱朱的现场分享内容:

时间:三天后,行业供应商大会。

地点:公司商场西餐厅。

人物:朱朱,商场一位同行业伙伴。

起因:着装正式,到达现场,希望认识行业伙伴。

经过:到达现场后,我会找一张桌子,假如看到一张桌子,旁边坐着一位美女,我会主动过去打招呼:“嗨,美女,这有人坐吗?“

对方可能会说:没有。

朱朱:哇,美女,看你好眼熟呀,我们是不是在卖场见过呀

美女:有可能吧。

朱朱:我是三楼做内衣的,你呢。

美女:哦,我是一楼做鞋子的。

朱朱:你们做鞋子的和我们做内衣的很相似呀,你看,你们的鞋子码数多,我们的码数就更多了,看你们有34-38对吧,我们ABCDE杯都有。

美女:对呀,对呀。

朱朱:你们一楼是做什么品牌的呀

美女:我是做康丽的,

朱朱:好呀好呀,

美女:哪你呢?

朱朱:我是在三楼做万康的,来来,我们加一下微信呗,看一下你们公司最近有什么新款的。

美女:好呀。

朱朱:你们负责招商的是哪位呀?

美女:是李经理,哪你们呢?

朱朱:我们是张经理,你们有福呀,李经理比较帅一点(笑)

就会一直这样交流。

拆书家:很好,朱朱刚才设计的对话剧本里,首先朱朱通过提问发起谈话,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各有反馈,有回应,彼此同步的交换信息进行自我展示,相信这将是一次很愉快的谈话。

给我们朱朱同学掌声,很赞。

片段一我们了解了自我展示是怎样的一个过程,事实上自我展示的过程不仅要提供信息,更重要的是你所提供的信息还要引发他人的兴趣,这样,对方才会想要和你继续对话或者深入交流,那么,怎样的自我展示才能吸引他人呢?

第二个片段,我们来学习如何自我展示才能吸引他人。

片段二的【学习目标】通过本次现场学习,在人际交往的时候,使用深度自我展示方式,解决“仅有事实信息或者浅层次的信息,无法激发谈话兴趣,不能吸引他人“的问题,在增进了解的基础上、达到吸引他人的效果。

   STEP4 【A1】请大家进行量表自测,时间1分钟。

首先请大家做一套自测题,评估一下你使用自我展示技巧吸引他人的能力。

评分说明:共5个题目,请在1~6分的区间内给自己打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6代表完全符合。请仔细阅读题目中的每一句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评分。

1.在和陌生人交往时,我总是主动透露自己的信息。

1

2

3

4

5

6

2. 和他人对话时,我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对方。

1

2

3

4

5

6

3. 对话时,我总是能激起他人对我的兴趣。

1

2

3

4

5

6

4. 即使观点不一致,我也能表现出对他人观点的肯定。

1

2

3

4

5

6

5. 对话时,我总能在描述事实的同时表达情绪感受。

1

2

3

4

5

6

 STEP5 【I环节】解释量表题的意义,时间1分钟。

完成评分的伙伴,请把1-5项的分数加一下,

(提问)有没有低于20分的?请举手,2位。

得分在21-25分之间的请举手,4位;

有没有大于25分的?2位。请举手。

得分在20分以下,说明你在和对方谈话时,比较保守,不太擅长引导对方。得分在21-25分之间的,说明你的自我展示能力较高,大多数情况下你能够透露自己的信息,引导谈话持续进行。得分25分以上的说明你在谈话过程中自我展示的水平很好,你能主动的展示自我,同时可以有效的激发对方谈话的兴趣。

希望接下来的学习带给大家一些支持,请主持人帮我发放第二个片段。

STEP6  【R环节】请大家完成片段二的阅读。读完后请抬头示意我。

STEP7  【I环节】与学习者简短互动,举例子。时间8分钟。

【What】

片段中,马克思的同一段经历,两段不同的描述,你觉得哪一种自我展示的方式更吸引人呢?

(与学习者互动)第二种。

为什么这样的自我展示方式更吸引人呢?   (提问互动)

我们来看看第二种描述有什么样的特点:

学习者回应:有真情实感,有细节的描述。

(拆书家:还有吗?)

学习者:场景化的描述

拆书家:是的,第二段描述,有细节,有场景,有当事人的真情实感,给人一种画面感”;有代入感,让听众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样的自我展示方式更能吸引他人,我们再来看看,咱们习惯的自我展示方式是怎样的?

比如说,我知道和大潘同学是老乡,但并不是十分的了解,我来和他尝试一下对话,大家看看我们习惯的方式是怎样的。

:大潘,您工作状态是怎样的呀

敲电脑

我:喜欢您的工作吗?

不太喜欢,想出去。

我:哪你2019年有什么新的打算吗?

2019年呀,我会多参加一些活动呀,像来拆书帮来认识一下大家。

恩,好的,谢谢大潘同学和我的配合,你会发现,我们惯常的对话方式就是这样的,除非我们彼此特别想要认识对方,要不然,像刚才的对话是达不到彼此互相吸引效果的。

我们习惯的自我展示方式仍然是倾向于列举事实。细节较少,没有什么代入感,难以吸引听众。

说一个我自己想要通过自我展示吸引他人的经历,可惜效果并不理想的例子。

元旦假期我确实去了衡阳,回来后,几个朋友聚会,邻座有一位老师,姓李,我对他是久仰大名,但未曾深交,入座后,他问我:郭老师,元旦去哪玩了?

我说:带着孩子去了湖南衡阳,到衡山看了看。

他回应:南岳衡山呀,好玩不?

我说:挺好的,到衡山时下大雪,很冷,我们一家三口去爬山,走了不到一半路,就冻的下山回来了。

他回应:呵呵,听说衡山上烧香许愿很灵验。

我说:好像是,看到景区附近好多条街,很多卖香火的。

然后,简单的谈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就各回各家了,原本,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让我通过谈话,展示自己,吸引他人。可惜我自己说话像流水帐一样,错过了这个机会。

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当你在某个时间、地点和一个人相遇,你也想通过谈话,展示自己,希望吸引他人的时候,你却感觉到,你很努力的在说,可惜并没有引起对方多大的兴趣,甚至气氛会有些尴尬。

那么,到底怎么做,才能用自我展示的方式来吸引他人呢?

综上所述,我梳理了三个行动建议:

【How】1、列举事实。2、关联场景。3、表达看法和感受。

这三个行动建议说起来简单,可是,当我们进入了一个现实中的场景,想要吸引他人其实挺难的,接下来,我们通过微行动学习的方式,来探讨一下在一个具体场景中,我们通过自我展示吸引他人而效果并不理想,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遇到这样的问题如何应对?

STEP8  【A3环节】微行动学习——时长规划33分钟。

好,我们来分一下组,分组后,请大家先在小组内交流分享一个自己的经历,比如,在一个公众场合你想要认识一个人,他可能是你的一位重要客户,或者是你一直相要结识的一位朋友,你当时很想吸引到他的注意,结果效果并不理想。

3分钟之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其中一位伙伴的经历即可。

需要大家做什么,刚才我说明白了吗?

学习者回应:明白了。

第一组朱朱同学的分享的经历是:

有一次年会现场,遇到多年的一位领导,想要加深一下关系,结果没有达到预期。

和他在一起不知道怎么打开话题。

第二组乐乐同学分享的经历是:一位同学,平时和人交往的时候特别沉默,几乎每个人和她交流的时候,她总是“额,哦”回应。想要和她继续说话的时候,热情被她瞬间浇灭了。

【明确问题】很好,感谢小伙伴们的分享,接下来,结合每一组分享的这个例子,

我们在小组内通过讨论,明确一下当事人在自我展示过程中没有吸引到他人,是什么问题造成的?

3分钟后,我会邀请每一组派一名代表来分享你们组讨论出来的这个问题是什么?

经过讨论后,小组成员达成共识,选择一名代表分享:

第一组代表朱朱:找不到双方共同的兴趣点。

第二组代表乐乐:没有共同的交集。

经过两组的分别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在这两个经历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双方没有共同的兴趣。

【讨论问题本质】好的,刚才我们明确了具体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再回到小组内,大家结合自己的经验,通过提问和追问的方式,讨论一下在这个“没有共同兴趣的问题”背后的本质原因到底是什么?就是说“为什么会没有共同兴趣呢?”

3分钟后,同样的会邀请每一组派一名代表分享你们的讨论成果。

【明确问题的本质】

第一组代表朱朱的讨论成果是:原因是对方信息了解的比较少,关注度不够。

第二组的大潘讨论成果是:没有人去关注他的兴趣。没有去挖掘对方的关注点在哪里。

因此,我们两组达成的共识是:由于对谈话对象的关注度不够,导致效果不理解?

我们发现在吸引他人的过程中,每个人面临的问题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这很正常。

接下来,大家来针对讨论确定下来的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对谈话对象的关注度不够的问题?”我们要群策群力,分组讨论出解决方案。

【讨论解决方案】

哪么接下来,针对我们选择的问题,我们要找到具体的解决方案,这个环节,我们分为两步,第一步,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明确我们解决的目标是什么,也就是说,我们希望达到的结果是什么样子的状态,就是满意的。

通过大家的交流,明确要解决的程度是:能够和对方请教一个管理类的问题,而且对方乐意给予支持。

【分享小组成果,总结发言】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步,讨论出具体的行动方案。

5分钟后我会邀请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3分钟分享)

 

第一组代表小舒分享的行动建议:(拆书家旁边引导梳理)

1、自己要积极主动的去了解要关注的对象

2、平时用心去留意,比如,他具体的行为特点,多积累一些这方面的素材。

3、向旁人了解他的一些信息,包括过往的信息。

第二组代表朱朱分享补充的行动建议

1、除了向熟悉他的人了解之外,我们还可以关注他的朋友圈。

2、以请教的方式,针对平时工作中的一些事例,请他给予指导。

3、关注到对方的更多细节,比如看一些什么样的书籍。

通过以上大家的共同交流讨论,我们围绕着如何解决对谈话对象关注度不够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也找到了六条具体可行的行动建议。

【A2催化应用】—3分钟

最后一个环节,我们回到自身,看看你在接下来的时间会如何应用这个方法?设象一下,在未来的一周内,你可能在什么样的场景下应用到我们今天学到的这个方法?不仅仅是了解对方,更重要的达到能够吸引他人的效果,大家可以在便签纸上写下那个场景以及你的应用计划,今天的学习结束后,请大家把你有效吸引他人的自我展示过程分享给我,我也会在课后跟进大家这个任务完成情况。

现场学习者森田奶爸分享了一个应用的场景:

场景与拆书帮有关系,我们有一位三级拆书家世超老师,他特别擅长讲故事,我希望能够有机会认识他,向他学习讲故事的能力,我计划在开春之后在一个练武场与他交流,请教如何讲好故事。

【结语】我今天的拆书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参与,感谢拆书帮以及现场的观察家,祝大家新年快乐!谢谢。

现场学习者小舒课后作业:

1、时间:1月29日中午

2、地点:公司办公室

3、人物:小舒,宋主管。

4、概述对话的过程:(起因、过程和结果)

时近午餐,公司主管约小舒共进午餐,小舒也正想接此机会与主管谈谈她的新年计划。

两个人在公司楼下一家西餐厅就座,对话过程:

宋主管:小舒,下班后你喜欢做些什么呢?

小舒:我呀,最近几个月参加过二次拆书帮的现场拆书活动。

宋主管:拆书帮?把书在现场拆开来读吗?

小舒(笑):哈哈,原来我也以为是这样的,其实不是,拆书帮是一个组织,听说总部是在北京。

宋主管:哦,现场能学到什么呀。

小舒:我第一次去也是抱着随便看看的想法,没想到,参加了一次活动就被他们给吸引了,很有意思的,每周一和周三的晚上七点半到九点半都有活动,每次通常会有十几个人参加,

地点是在一个很有小资情调的空间内进行,我还担任过拍照侠,帮拆书家现场拍照,来,你看看,这是上次的现场照片,全是帅哥美女,第一次见到,就像是熟人一样,彼此交流感觉特别温暖。

宋主管:这么好玩呀,下次有机会带我一起去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