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WOOP思维心理学》 所属活动: 自我管理&沟通表达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自我管理&沟通表达 学习目标: 见实录

开场: 大家好,我是Jack,稍后会有小组讨论,我们先分一下组。
【学习目标】学习者在对完成目标表示乐观时,能够列举出目标实现的障碍,针对障碍做出应对计划。
【场景法图书介绍】
【事件场景】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一些体验?看到别人和老外无缝交流羡慕不已,用三个月的工资报了“死贵”的英语学习班,现在捶死自己的心都有;接触到一个能带来不菲奖金的潜在客户就开始筹划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结果客户“说走就走”了;年初为定好的新年目标兴奋不已摩拳擦掌,年终唉声叹气责怪自己;5年前就想学的吉他现在还是不会,偶尔还会想起2年前脑袋一热办的3年期健身卡。
【提问】有没有太扎心了?有没有想过,都说心想事成,目标明明是自己的渴求况且并非不可实现,为什么到现在还未曾拥有?
【影响】我们对目标实现的状态满是憧憬,这可以给我们带来十足的动力和干劲,但过于乐观觉着早晚会实现,就会感受不到行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成为“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解决】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这本《WOOP思维心理学》能帮到大家,书中提出了心理比对和执行意图,从目标、结果、障碍、计划4个维度,帮你将目标与现实链接在一起,在认知层面上做好实现目标的准备,在行动上制定相应策略,最终实现切实可行的目标。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20世纪90年代,当我的研究初次证实乐观的幻想无助于实现梦想的时候,我很失望。我之所以要研究人的幻想,并非仅仅出于兴趣,而是希望幻想能给那些在实现大大小小的梦想时遇到困难的人以帮助。它若是不会给人们带来改观,那我的研究就没有意义了;所以我开始考虑,是否能在幻想的过程中干预一下,进而扭转局势,使幻想变得有益于实现梦想呢?尤其要指出的是,既然乐观的幻想会令人放松、松弛下来,我是不是能找到一个办法,利用幻想将人“唤醒”,给他们动力促其成功?我认为,让人行动起来的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心怀梦想,然后立刻将阻碍梦想实现的现实放在他们前面。我将二者的对峙称作“心理比对”。通过“心理比对”,我可以将幻想放在现实的基础之上,避开其令人松懈的副作用,将其作为一个工具,唤起人行动的动力。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明确核心概念】

片段中有个概念叫“心理比对”稍微做个解读:它是指个体首先想象目标实现的愿景,比如超额完成年度业绩指标带全家老小马尔代夫游,然后思考现实过程中阻碍目标实现的因素,比如客户量小、转化率低等。通过对比目标实现的愿景和现实障碍,链接未来和现实,进一步将障碍和克服障碍的行动之间建立联系。

【概念举例往返】我们边看例子边学习一下。

员工被洗脑边挥拳头边跺脚扯着嗓子喊“相信自己我可以!我可以!!可以…”这种口号式目标能做出心理比对吗?不能,目标不具象,愿景也无从谈起

我毕业刚到北京工作心气很高就定下目标买房,有了房就在北京扎了根,给老婆一个安稳的家,以后孩子上学也有着落,也不用搬来搬去。心怀梦想有目标有愿景,但这算是心理比对吗?不完全是,没有预想现实中的障碍

我有位工作非常努力的朋友目标是再升一职,这样可以带团队、薪资增长还可以买车。他也想到了最坏的结果不升职被外派到子公司。大家注意这个是心理比对吗?不是。【概念比对】这有一个非常容易混淆的概念叫“防御性悲观”个体在面临新的类似成功情境时反复思考事情的各种可能结果放低期望值。两者最大的区别是防御性悲观偏重对结果的低预期设想,心理比对强调过程实现中的障碍。如果我那位朋友想到了工作业绩还不太够份量,团队影响力小等阻碍因素,这就进入心理比对的轨道,进而可以在障碍和克服障碍的行动之间建立联系。

【HOW】【引出行动建议】

那我们如何来做好心理比对呢?和大家分享四个步骤总结为WOOP:

1、W:确认目标。想一个自己渴求的,虽有些挑战但可执行的。

2、O:描述愿景。描述出目标达成之后的结果,思想自由驰骋尽量生动形象。

3、O:设想障碍。对相关情况和经历展开想象,外部探寻,内部深挖。

4、P:执行意图。要克服或规避障碍的话,你能怎么做?想象障碍可能出现的时间地点和可能情况,制定出一个“如果……那么……”的计划。

【举例说明】

简单介绍背景:11月初正式加入拆书帮开始拆书升级,当时希望能在19年5月份成为三级拆书家。拆书的难度超出预期,找拆页,被打回,重找。写预备表,被打回,重写。早起写周末写下班回家写,花费了大量时间,我还有工作加班还有老婆要陪,这种冲突是不是觉着让人无所适从,很容易放弃?之所以能坚持下来得益于心理比对和衍生的四个步骤。我是怎么做的呢?

1、W:写下目标。19年5月份成为三级拆书家。

2、O:描述愿景。逐步接触到培训这样我就覆盖到了人力的全模块为工作赋能,为HRD更进一步;小成本尝试自己各种可能性,发现人生志趣;打开了弱联系圈层,开拓视野格局。

3、O:设想障碍。1)经常加班时间紧张;2)反复不过要面子不去了。

4、P:执行意图。如果晚上加班那么明天早起写,早出发1小时避免拥挤利用好通勤时间;如果碰到问题要面子那么就转换为成长型思维,突破了舒适区,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适用边界】

这个方法适用于较为明确的可执行的目标,同时也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对于几乎没有挑战性的目标意义不大。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学习者编剧本】

在拆书帮我们提倡是学以致用,研究成果也表明在大脑中过一遍等于实际应用了一遍。现在请大家按照发给模板编一段发生于未来的小故事,设计出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和双方的对话、动作等,其中部分对话使用心理比对四个步骤,时间5分钟,请讨论稍后我们请人分享。

微信截图_20190128174731.png

【学习者案例记录】

未来时间:19年2月14号

发生地点:海路轮朴味纯香

发生场景:yamy第二次2-1拆书升级,像今天的活动现场

任务角色:角色A是内心天使,角色B是yamy自身

事件内容:yamy对2-1既渴望通过后师父的夸赞又纠结现场的不确定性,内心在做思想斗争,通过应用片段内容方法,助力顺利完成升级。

动作说明:微笑,表情(傻笑)等

对白:

A:来都来了肯定要拆的,通过后能得到师父的夸赞(愿景,目标时间的最佳结果状态)

B:都是陌生人,坚持不下去了,手都不知道往哪放(障碍,预想现场可能的情况)

A:就当一次尝试,可以再试一次,已经和师父演练过了,肯定没问题的。

B:我已经演练过好多次,还记住词怎么办?(思考对策)

A:如果记不住词,就照着稿子念也可以(执行意图)

给予学习者大拇指夸赞,带领鼓掌。

【总结】

接下来我们回顾一下:今天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学习者在对完成目标表示乐观时,能够列举出目标实现的障碍,针对障碍做出应对计划。我们学习了心理比对的概念和衍生步骤,然后我们进行了剧本的编写。以上是我今天的分享,期待大家能有收获和行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