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关键对话》 所属活动: 海口花梨分舵第48次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如何沟通棘手敏感问题 学习目标: 学习者学会用综合陈述法沟通有可能引起情绪的问题

开场:

           [学习目标:学习了今天的片段之后,学习者今后在遇到棘手场景时,不再主观臆断,而是从事实出发,说出试探性想法,并鼓励对方说出其观点。]
大家好,我是草莓大人,自从海口花梨分舵转为正式分舵之后,我也给自己取了这么一个花名。下面我们先进行分组,从我右手边开始,2人一组,一共5组。
好,我今天要分享的片段,选自《关键对话》这本书。
F:它的作者是4个人的团队,他们在企业咨询和培训领域都是佼佼者,这本书属于沟通类书籍,剖析了人们在面临关键对话时的盲点,并给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技巧,比如自我审视、创建共同目的、综合陈述法等。
A:这本书长居美国亚马逊沟通类图书榜前列,畅销500万册,受到众多大咖的推荐,《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作者史蒂芬.柯维还为其作序,称这是一本具有突破性意义的作品,与其他同类书籍相比,这本书的观点和方法,是建立在20多年、对10万多人次的长期调查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被世界500强企业中的300多家采用,书中内容深刻且生动。
B:你有没有遭遇过上司的无理指责?或者同事的某种行为冒犯了你,让你心存芥蒂?你有没有过因为观点或喜好不同,和伴侣起了争执的经历?又或者你有没有过向朋友借钱或让朋友还钱的经历?
这些都属于关键对话的场景,这本书提供的沟通技巧,会帮助我们更好地去面对,解决这些难以应对的局面,让我们成为对话高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和对方讨论棘手问题时,或是感觉自己可能会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时,你应当采用综合陈述法

●分享事实经过。从最少争议、最有说服力的事实谈起。

●说出你的想法。说明你根据这些事实得出的结论。

●征询对方观点。鼓励对方说出他们看到的事实和产生的想法。

●做出试探表述。承认这些结论只是你的想法,不要假装是事实。

●鼓励做出尝试。创建安全感,鼓励对方说出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这个片段介绍了一种对话技巧——综合陈述法,[where]主要用于讨论棘手问题,那么什么是棘手问题?它指的是敏感的、充满争议的、容易引起对方负面情绪的问题,比如怀疑伴侣婚外恋、觉得上司给自己穿小鞋、批评同事的工作表现等等。

[一般做法]对于这类棘手问题,人们通常会怎么做呢?一种是自顾自说,不顾他人感受,另一种是完全沉默,我想问问大家,遇到类似情况,你会怎么做,比如觉得上司故意刁难自己,你是选择上司说出自己的想法,还是选择沉默?(点名互动:曹宇/张钻均表示选择说出想法,佩璇/建军则选择沉默)

选择沉默的,大概会憋出内伤,选择说出想法的,如果不讲究技巧,会弄巧成拙,要么会引起对方的情绪反弹,讨论变成了争吵,导致对话中断;要么是考虑到自己的观点可能会伤害对方,都会收着,做不到完全表达观点,无形中就掩盖了事情的严重性。

[why]沟通需要技巧,尤其是面对棘手问题时,更要讲究方式方法,综合陈述法的好处,就在于它能够很大程度上维持对话的进行,只要双方不谈崩,问题的解决就有了一个好的前提。

 

[how]好,下面结合“上司刁难自己”的例子,来看看综合陈述法是如何运用的:

1、摆事实。

这里要注意区分事实和主观臆断,比如这句话:“张总,我想和你谈谈领导方式的问题,你总是故意刁难我,我都快被你逼疯了。”是事实还是主观臆断?(互动:学习者回答是主观臆断,拆书家回应:“回答正确,是主观臆断。如果这么说呢:“自从我到这儿工作以来,你每天都要见我两次,对别的同事从来没有这样的要求。而且,你还让我必须先通报思路,然后才展开工作。”是讲述事实还是主观臆断?(互动:学习者回答是事实,拆书家回应:“不错,这才是描述事实。”)

2、讲想法,前面你光说事实怎么怎么样,对方也不知道你要表达什么,比如你的观点是觉得上司不信任你,那你就要说出来。

3、问观点,比如说:“关于这件事,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以上3个技巧是关于内容的技巧,讲的是“说什么”,下面这两种技巧是关于方式的技巧,讲的是“如何说”,就像你今晚决定吃鸡(这是内容),那你是想怎么吃,油炸还是煲汤?(这是方式)

4、试探表述,这个技巧主要是配合第一和第二个内容技巧,指的是你在摆事实和讲想法时,用一种试探性的措辞去描述,比如你要表达上司不信任你的观点时,可以这么说:“张总,虽然不确定我的想法是否正确,但我感觉你似乎不太信任我,也许你认为我不能胜任这份工作,情况是这样吗?”

5、鼓励尝试,这里有一个词——安全感,这里的安全感是指没有心理压力的,这一技巧是配合第三个内容技巧的使用,在询问对方观点的过程中,要营造安全感,让对方始终在没有心理压力的状态下跟我们交流,营造安全感的方法很多,比如一个解释,一个积极的目光交流,甚至是你的肢体语言,都要表明我们的一种态度,即哪怕对方的观点和我们相差十万八千里,我们都愿意洗耳恭听。

以上就是综合陈述法的运用和注意事项。

[预防异议]大家可能会觉得,即便用了这个方法,也有可能会引起对方的抵触情绪,这不奇怪,毕竟你要讨论的是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你要暂时中止对话,从对方的角度重新构建安全感,安抚他的情绪,比如:“我知道你有自己的考虑,你也想让工作顺利地进行下去……”诸如此类。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分步催化1:

拆书家提问设计:大家现在试想一下,在未来的一周或一个月内,你有可能会遇到哪些令人头疼的场景,比如邻居经常将垃圾堆积在走廊和过道;比如同事对你的工作采取消极配合态度;比如朋友将你拉入陌生人微信群,你想退出又碍于面子;再比如伴侣和自己父母之间的饮食习惯不同,彼此双方都有些纠结等等。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将未来有可能出现的类似的场景写下来,我会请一位小伙伴进行分享。


学习者案例分享(佩璇):因为女儿上幼儿园之后,亲子阅读馆的事情忙不过来,所以找了一个合伙人,她之前做了6年的全职妈妈,可能因为工作经验较为缺乏,做事或思考方式上有所欠缺,去年圣诞节的时候,为了店内的节日气氛,她找来了一棵圣诞树放在店里,到现在圣诞节都结束了一个多月了,圣诞树还没有搬走,我属于那种不太会催着别人做事的人,但也曾就此事和她沟通过,依然没有得到解决,我想近期再和她谈谈。


分步催化2:

拆书家提问设计:现在,请大家小组内讨论,如何将今天学到的综合陈述法,运用到刚才你们写下来的场景中,去和当事人讨论这些棘手的问题,将你的运用过程简单写下来,稍后我请一组小伙伴给大家分享。


学习者案例分享(佩璇):我会运用今天学到的综合陈述法,再找那位合伙人谈谈,先摆事实——这棵圣诞树放在店里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讲想法——再放下去是不是有点不太合适,问观点——你觉得呢,试探表述——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鼓励尝试——我想听听你的看法,我们可以一起探讨一下。


学习者案例分享(尔真):公司规定,每周六品牌老师都要及时提交业务数据报表,但有一位品牌老师总是不按时提交,常常会拖到下周三、周四,在我看来,这种情况就属于消极配合态度,我将运用综合陈述法这么和她沟通:“春丽(化名),你已经有超过2次没有按时提交报表了,在我看来,你有点不太重视这份工作,我想听听你的看法,我希望你能和其他老师一样及时提交报表,你觉得呢?”

(结束语:希望大家在今后遇到这类棘手问题时,能够抛弃主观臆断,从事实出发,运用综合陈述法,达成有效的沟通,以上就是我的分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