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银川筹备分舵第5次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在感到谈话沉闷时,调整沉闷的谈话局面 学习目标: 学习者能够采取表达自我的感受和需要积极行动,去调整沉闷的谈话

开场:

  【开场】

 

 各位伙伴,大家晚上好!很高兴大家能够在晚上的时间来到这里学习。因为这次参加活动的都是老朋友,我就简单介绍下我自己:张韶波,国企职员,新手拆书家。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进行拆书活动,希望我这次的片段能带给大家一些新的收获!

前面的拆书家已经分了组,我们就沿用,按照一个大组来活动。 


 【图书介绍】
  接下来我先介绍下《非暴力沟通》这本书。

 F:这是一本值得放在枕边、案头的工具书,书中包含体会和表达感受、请求帮助、用全身心倾听、充分表达愤怒、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重获生活的热情和表达感激等十三个内容,提供了有效的技巧、实用的工具和策略。 

A:在沟通类书籍中,它获得了许多业界人士的推崇,包括我们拆书帮创始人赵周老师,与市场上很多沟通技巧类书籍相比,它摒弃了高深、枯燥的理论,更多的是简单、实用的工具呈现。

 B:作者在书中提出的可行性建议和行动指南可以帮助学习者掌握带着爱的平和的沟通方法,大大改善了学习者自身在表达与沟通中问题。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阅读原书拆页

下面进入到我们今天的拆页,请大家阅读1分钟,阅读完请举手示意下我。 

使谈话生动有趣的另一种方法是直接表达我们的愿望。

有一次,在参加聚会时,我觉得气氛很沉闷。于是,我就对其他人说:“对不起!我有点不耐烦,因为我想与大家加深联系,却又没有做到这一点。我想知道,我们刚才的谈话能否满足你的需要;如果能满足,满足的是什么需要。”

 

其他九个人瞪着我,仿佛我往菜汤里扔了一只蟑螂。幸运的是,我当时能够用心体会他们的感受和需要。“你们不高兴是因为你们想继续谈下去?”一片沉默。接着,有个人回答说:“不,我没有不高兴。我是在想你说的话。是的,我也觉得刚才的谈话很无聊;实际上,我已经烦透了!”

 

听到他的回答,我很惊讶,因为刚才他的话最多。现在,我将不再为类似的事情感到惊讶:我已经发现,如果听的人很烦,说的人一般也会觉得很无聊。

 

你也许会想,打断另一个人的谈话,是不礼貌的。我曾经做过一个非正式的调查。我的问题是:“如果你说的话别人不想听,你是希望对方假装在听还是直接打断你? "我问了许多人,只有一个人不希望被打断。听到他们的回答,我更确信,打断别人比假装在听,更符合对方的愿望。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的话对人有益,而不想被人当作负担。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注意到大家已经阅读好了。下面我们进入【I】拆书家讲解引导环节。

(What:)除了上一次我们介绍的提醒对方留意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的建议之外,使谈话生动有趣的另一种方法是直接表达我们的愿望。就是当自己感觉到聚会的氛围沉闷,已经不再吸引自己,自己不由自主的想要离开或者已经走神的时候,就要打断谈话,直接说出感受和愿望。

 

(Why)谈话是一种沟通和交流的方式,目的是增进了解、帮助我们与他人加深联系。当谈话气氛沉闷,只是为了礼貌而继续倾听,那就是在浪费时间。而这种礼貌其实质是虚伪的敷衍,没有任何意义。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沟通》通过非正式调查了解到人们都希望自己的话对人有益,而不是负担。真诚的表达我们的愿望会使谈话生动有趣,

 

(不这样做的坏处)当你没有直接的表达我们的愿望,而敷衍的继续去听,表面上是谈话在进行,可是你们的联结已经中断。当时你的内心可能已经走神,脑子去想自己的事了,也可能你在想对方什么时候会停下来,这些想法都会令你面部表情发生微妙变化,对方会收到这些从而感觉不好,会认为你并不是真的想和他谈话,或者认为你们的话于你是一种的负担,从而产生负罪感。

 

当出现并带着这样的记忆感觉,下一次的谈话也会受到影响,长期的经常出现这样情况,就没人愿意和你谈话,因为他们感觉不好,你会发现人们总是躲着你,你一出现,局面就沉闷下来,冷了或者当你加入聚会谈话就会有人离开。

 

(how)书中给我们一个建议:当感觉到气氛沉闷,打断对方,直接表达我们的愿望(含感受和需要)。

步骤有三:1、礼貌的打断谈话,如对不起

          2、说出自己的感受

          3、直接表达自己的愿望

 

书中举个例子:一次,作者在参加聚会,觉得气氛很沉闷。于是,他就对其他人说:“对不起!我有点不耐烦,因为我想与大家加深联系,却又没有做到这一点。我想知道,我们刚才的谈话能否满足你的需要;如果能满足,满足的是什么需要。”

 

那自然不需要我们任何时候都可以用这种方式,而是当我们感觉气氛沉闷、不愉快或者感觉难以继续倾听的时候,就需要用到这个方法。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显像提问)


听完我刚才的讲解,请问在场的朋友,你有没有那种一进入某个正在谈话的小圈子,大伙就停下来都不说了,甚至有人立刻离开,有没有这种经历,或者在跟某些说个不停的人聊天时,总感觉厌烦,可又不好意思打断,感觉自己困在那种局面里?


我先分享一个自己的类似经历:我有一次和几个人一起在听人谈什么,对方谈的有些啰嗦,我就不耐烦,正想拔脚开溜,就听我身边有位女士说:唉,不好意思,我实在听不下去了,我们不是在说***,怎么聊到这里去了。听到有人介入,我立刻停下,不逃跑了。



学习者案例记录:

瑞娟:我有个同事离婚了 ,刚开始接打前夫电话躲着我们,后来可能无处倾诉了,所以几乎中午一起吃饭时只要在一个桌上她就要说,我们都想着刚离婚心情不好,需要倾诉让说。时间长了,我就感觉气氛很沉闷很浪费时间,人应该向前看,所以就不太想和她同桌吃饭。

 

丽媛:我有个闺蜜,聚会时甚至在和我通电话的时候都要吐槽老公,说老公这不好那不好,我也有老公也有缺点可我从不计较。可她仍然在说,每次聚会只要她在就是聊老公不好,我就借口洗手间不愿意听这些吐槽。心里是感觉挺烦的,可是也没有好的方法,也不想失去这个从小长大的朋友。


【A1+】(反思加工)


再遇到这样情况,你可以怎样应用刚才学的方法去调整局面,使谈话生动有趣?请大家分享,每人两三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

瑞娟:学了今天的片段,当同事再和我吃饭聊离婚的事,我就可以:不好意思,你总这样说我感觉也挺压抑挺沉重的,人生总要向前看,我希望看到你把离婚这页翻篇过去,希望和你有轻松的交谈。

 

丽媛:我可以用今天这个方法,打断闺蜜吐槽:对不起,亲爱的,你总说老公这不好那不好人无完人。我也有老公,你这样吐槽也会让我想到自己老公不好的地方,很压抑。我希望你停下抱怨,在心里接受你老公。这样我们在聚会时,也能聊点开心的话题。


感谢大家的分享,分享让我们感受到工作、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不能直接的表达自己,被动的倾听,而今天这个片段很好的为我们提供了方法,大家立刻就对过去自己的经验做法有了反思。感谢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