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精进》 所属活动: 东莞乐享分舵第86期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3-3 学习主题: 逃离隐含假设的牢笼 20190120 学习目标: 识别并校正隐含假设中的不合理性

开场: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封荣华,用3个标签来介绍一下我自己:1、湖南衡阳人;2、建筑幕墙工程师,一级建造师;3、二级拆书家。
分组:根据大家坐的位置,以桌为界,分成两组,左边一组,右边一组。
【图书介绍】(2分钟)
事件场景: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把人生比喻成一场比赛,比赛可是有输赢的,而获胜者寥寥无几。无论是长跑或者短跑,作为一个普通人,既不是富二代,家里也没有矿,再怎么跑,也比不过那些坐车、坐飞机比赛的。
提问:遇到这样的情况,大家有何感想呢?会如何去面对呢?。
影响:是自怨自艾,抱怨自己的父母不是富豪,还是就认命了,但是这样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影响家庭关系的和谐和个人的发展;
解决:但是回过头来想一想,人生真的就是一场比赛吗?人生=比赛,这个假设是成立的吗?就没有其他的可能了吗? 今天我带给大家的这本书《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就会帮助大家梳理和识别心智中的隐含假设,并且找到破解方案。在阅读片段前,请大家先做一下自测题。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A1】请大家自测(1分钟,请大家进行量表自测。量表题要求清晰设置了多个选项,学习者通过自测可以了解在某一种情况下自己的表现)

这里有5个题目,请大家选择,按照16的标准为自己打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6代表非常符合。请仔细阅读下面表格中的每一句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打分,并算出总分。

隐含假设自测题

完全不符合→非常符合

1、我知道什么是隐含假设

1

2

3

4

5

6

2、我能找到日常工作生活中的隐含假设

1

2

3

4

5

6

3、我能识别隐含的假设是否合理

1

2

3

4

5

6

4、我能校正不合理的隐含假设

1

2

3

4

5

6

5、我在面对两难困境时,找到至少2种解决方案

1

2

3

4

5

6

总分


【I】             解释自测题(1分钟,解释一下你刚才让大家自测的量表题的意义。)

【拆书家】 请问20分以上的有吗?请举手示意一下

【拆书家】我看到只有1个小伙伴举手,非常好,如果你是20分以上,说明你已经非常擅长识别隐含假设并校正其中的不合理性

【拆书家】10-20分的也请举手示意一下

【拆书家】没有人在这个区间,如果处在这个区间,说明你在识别隐含假设并校正其中的不合理性方面还不够熟练,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拆书家】10分以下有吗?也请举手示意一下。

【拆书家】大部分都是10分以下的。如果在10分以下,说明很不善于识别隐含假设并校正其中的不合理性,今天正好来对地方了。

【第一个R:阅读原文拆解页】(2分钟)接下来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第一个片段,完成的小伙伴可以举手示意我一下,谢谢。

【学习目标1】学习者能够学会使用(行动)破除隐含假设三步法(澄清),识别隐含假设并校正其中的不合理性,走出选择困境(界定)。

逃离隐含假设的牢笼:发现人生中的更多可能选项

我们是如何走入两难困境的?

网友经常来信像我诉说他们的烦恼,这些烦恼大多关乎选择,特别是关于个人前途和事业发展的选择。读多了,我发现他们遇到的问题有一些共性,下面就是两个代表性的例子:

案例一:我从高一开始想学动画制作,大学的专业也想选这个,但是高考失利让我没有读上想读的专业,而是读了国际贸易。我现在大二,在顾及自己专业的同时还要去动画学院蹭课,同时还要搞社团,忙得一团糟,还感觉什么都没做好,同学都说我压力很大,但我真的很迷茫,希望你能帮帮我。

案例二:我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在一家公司作者无关痛痒的工作,我渴望去大城市展示自己的才华,尽管我没有什么才华可言。我想做一些有技术水准的工作,不停学习一些专业技能,我渴望到一个能用得到我所学专业知识的地方去,尽管我不专业。正式这种不专业让自己很没底气,没底气就没信心去,突然发现我居然这么懦弱,或者说,自卑吧。虽然两位求助者的处境各不相同,但稍作分析我发现他们存在一个共通的模式。

          011.png                                     

当我们陷入某个人生困局时,困住我们的不仅有外界的客观现实,还有我们过去的经历、习惯和思维惯性。这些东西会在我们思考是自动植入“隐含假设”,从而限制了思考的角度和范围。其结果是我们通常在两三个“可见选项”中去做决定,而意识不到更多的“可能选项”。

可见选项:从我们的个人经验和当前情境中自动产生,显而易见,无需主动探索和发现。

可能选项:指被发现的潜在可能性,来自与我们关联的未知世界,或者已知事物的深层信息,需要我们主动探索和发现。

隐含假设的威力在于虽然他们存在,你却已是不到,只是时时刻刻被它们影响着。在以上的两个案例中,,仔细分析一下,就能发现两个人各自具有的隐含假设:

012.png

上面这个表格中隐含假设粗看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仔细推敲一下就会发现,他们不过是不同形式的“偏见”,并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这些假设是对的。如果求助者能意识到这些假设的不可靠,廓清这些假设的不合理成分,就可以挣脱这些假设给自己思维造成的束缚,从原先“无路可走”的假象中走出来,发现新的改变现状的途径,进而为自己的人生找到一些新的“可能选项”。按照这个思路,我们看看这两个求助者怎样走出困局。


013.png014.pn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7分钟)

【提问互动】请问一下大家在这个片段里面看到的关键词有哪些

【学习者】隐含假设。

【拆书家】回答的非常好,那什么是隐含假设?它是怎么来的呢?(回应和反馈)

【概念与匹配案例】隐含假设

隐含:就是不容易被发现的,比较隐秘的。假设:假想出来的条件。

隐含假设:就是潜藏在我们的思维深处的一些假想出来的条件。隐含假设是一种心智模式,而心智模式的形成是有每个人无数过去的积累造就的,包含我们的经历、习惯、思维方式等。我们在思考时会自动默认某些选项,自动忽略某些选项。那些被自动默认的选项,就是我们的隐含假设。隐含假设是只看到可见选项,而忽略了可能选项,导致被仅有的一些可见选项束缚住了思维,限制了其他可能。隐含假设是无处不在的,作者归纳了四个典型的有关人生选择的隐含假设:

1、赛道假设:认为人生就是在赛道上比赛,从而陷入对竞争的焦虑和对失败的恐惧中。

2、低关联假设:认为人生的各种经历和事情是独立的,没什么联系,因此放弃一些看似没有用的事情。最经典的反例是乔布斯的苹果设计灵感来源于自己练习书法,学习各种字体。

3、僵固型心智:以固定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能力,不愿去尝试,不敢去挑战。

4、零和博弈:认同在博弈和竞争中必有胜负,而很少去构想双赢的方案和结局。

【举例】除了这4种之外,我们最常见的隐含假设其实是在沟通中,把自己说的当成对方所理解的,但是真的是这样子的吗?自己说的=对方理解的,由于每个人的经历、阅历、解读信息的能力不一样,理解会存在一定的偏差的,这种说法是不一定能够成立的。比如说,结婚多年的夫妻,妻子叫丈夫去看一下家里的盐还有没有?丈夫说没有,然后他们那天吃了一天没放盐的菜。这里的隐含假设是妻子以为她说的=丈夫所理解的。

【举例】还有一种就是把自己的感受当成事实,把自己的感受当成别人的感受。

【互动-提问】大家觉得周边的人,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多吗?

【学习者】很多。

【拆书家】确实,在深圳和东莞挺多的,多如牛毛,那大家觉得我们国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多吗?。(回应和反馈)

【学习者】挺多的。

【拆书家】大家的感受是周边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多=事实全国本科及以上的学历人多,对吗?(回应和反馈)

【学习者】是的。

【拆书家】但是根据国家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本科学历的人口占国内总人口的比例不超过5%,5%这个比例,只能说是小众,不能说很多吧。那感受=事实这个假设在这里是不成立的,是不合理的。(回应和反馈)

【学习者】有道理啊。

【拆书家】当然,还有一些比如说“你妈觉得你冷”,“家长觉得孩子没吃饱”之类的,都是把他们的感受等同于别人的感受,很明显这就是不合理的,自己的情况只有自己才最清楚。他们只看见了可见选项他们冷,而没有看到可能选项。

【拆书家】理解了什么是隐含假设以及常见的隐含假设,那如何识别校正其中的不合理性呢?

【行动步骤】我们来总结一下破除隐含假设三个步骤:

1、 找到隐含假设。破除隐含假设前要先找到隐含假设,根据原文中的案例,我们可以从当前处境、理想目标和内心状态来分析;当理想目标与现实处境相差很大的时候,人的内心往往处于负面状态,这个时候也是最容易陷入只看到可见选项,看不到可能选项的时候。

2、 识别隐含假设中的不合理性,并进行校正。找到隐含假设后,分析假设是否合理,如果合理,就没问题,如果假设不合理,就需要进行校正。

3、 思考更多的可能性,突破牢笼。对不合理的假设进行校正以后,就形成了新的思维框架,在此基础上思考出“可能”并进行尝试,突破选择困境。

【好处】破除思维中的不合理性,找到更多的可能。

【不这么做的坏处】陷入思维的困局里面,找不到出路。

【拆书家】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些找到隐含假设的练习。

【互动-提问1】原来你是双鱼座啊,难怪这么优秀,这个隐含假设是什么?

【学习者】这个隐含假设是双鱼座的人都很优秀

【拆书家】回答的非常好,那大家觉得这个假设合理吗?

【学习者】肯定不合理啊,优不优秀跟星座没啥关系

【拆书家】对,一个双鱼座的人优秀是可见选项,但是这并不代表所有的双鱼座的人都优秀,而且一个人优秀的可能选项更可能是勤奋、努力。

【互动-提问2】没买到回家的火车票,过年回不了家了,这个隐含假设是什么?

【学习者】只能坐火车回家

【拆书家】是的,但是这个假设合理吗?难道只有一种回家方式吗?

【学习者】不合理,汽车、飞机、摩托车、走路都可以啊

【拆书家】大家都很不错,找到了好几种可能选项,有了这些可能选项以后,也就不会纠结于买不买得到火车票了,就形成了新的回家的方式(新的思维框架)。再延伸一下,如果只是想过年与家人团聚,真的有必要回老家吗?可不可以把父母接到自己所在的城市呢或者直接在外地旅游过年呢?

【互动-提问3】你这么能喝,一定是东北人吧,这个隐含假设是什么?

【学习者】隐含假设是东北人都很能喝酒

【拆书家】回答的很对,大家觉得这个假设成立吗?能喝酒的就一定是东北人吗?难道我一个湖南人就不能喝酒喝厉害吗?

【学习者】这个假设应该是不成立的,喝酒的能力应该是和哪里人的关系不是太大。

【拆书家】对啊,再说喝酒的能力也是可以锻炼的。不过,大家通过这个案例思考一下,那些“地图炮”之类的说法就一定正确吗?这个大家自己想一下就行了。

【互动-提问4】有的人喜欢吃猪蹄,有的人不喜欢吃,我就不吃,我觉得猪蹄骨头多,皮多,不好吃,实际上我就没吃过,也不知道好不好吃,我的隐含假设是感觉不好吃=事实不好吃,大家觉得我需不需要破除这个隐含假设呢?

【学习者】好像没有很大必要。

【适用范围】是的,这个隐含假设对我几乎没有影响。我们需要破除的是那些对我们有很大影响的隐含假设。

【预防异议】有的人会说,细思极恐,好多隐含假设啊,破都破不完啊,好苦恼啊。这里我想说的是,隐含假设是一种思维模式,思维惯性,不是一蹴而就就能改变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不需要苦恼,慢慢改变即可。

【成功案例】:2019年元旦的时候,拆书家本人和一个小伙伴小王去珠海长隆玩,一路上这小伙子都闷闷不乐的,原来是没找到合适的对象。在小伙伴的讲述中,我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有个女孩子眼睛小,另一个女孩子手指甲上有个小坑,不好看,这个小伙伴觉得接受不了。我尝试用破除隐含假设的方法来引导他。

【拆书家】小伙子,眼睛小、指甲不好看,这个都是小问题吧,这些女孩子的其他方面你有了解过吗?

【小王】是小问题,但我就是接受不了,后面就没聊了,谈不上去了解其他方面了

【拆书家】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在你的思维里面,身体上的小瑕疵=整个人都不行,相亲对象要完美?(找到隐含假设)

【小王】你这么一说,还真是这样

【拆书家】小伙子,你觉得你自己的长相如何?

【小王】除了有点胖,皮肤有点黑,其他还好吧

【拆书家】要是有女孩子拿胖、黑这2点把你整个人都否定了,你会有什么感觉?

【小王】我会觉得她有毛病,这点小事算个啥

【拆书家】嗯,确实如此,那你觉得身体上的小瑕疵=整个人都不行,相亲对象要完美这两个假设合理吗?

【小王】听你这么一说,确实不合理啊,每个人都有缺点啊(识别假设的不合理性,进行校正),完美的相亲对象还是少,再说别人也不一定看得上我,那我以后相亲的时候还是不要对别人要求那么高了,还是多了解别人,多多相处之后再考虑要不要继续谈下去(突破选择困境)。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促动参与 微行动学习

【拆书家指令】针对刚才的拆页学习,大家还有哪些疑问,或者在破除隐含假设的三个步骤里,大家觉得哪个是最难的?请大家先花2分钟时间按照分组讨论一下

实录过程:

1步:分2组讨论哪个步骤最难,选择一个普遍的值得讨论的事例。(明确问题)

【第一组】没啥疑问,就是觉得找到隐含假设最难。

【第二组】找到隐含假设这个步骤最难。

【拆书家】好的,那我们就选择这个议题。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究竟是什么原因或者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觉得找到隐含假设很难呢?请大家先讨论一下。

【拆书家】有小伙伴愿意分享吗?

【第一组】我是学习者小明,前几天我在家族微信群里发了个消息,邀请姑姑、阿姨们到广东来过年,让她们把身份证号码发给我,我给她们买火车票,然后就遭到了家人的群起而攻之,各种骂我,我当时完全是懵的,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后来我舅舅单独私信给我,说是群里都是长辈,大家都不缺那点车票钱。

【第二组】我们组暂时没有案例,我们觉得小明的案例就很好啊。

【拆书家】既然大家觉得小明的案例好,那说明小明的案例是非常值得大家讨论的,对吗?。

【学习者】是的。

2步:引导分组讨论问题的本质

【拆书家】好的,那我们就深入探讨一下,大家觉得发生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在哪里?请大家在组内讨论一下。

【拆书家】好的,讨论时间到,我们请每组的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第一组】本质原因是微信群里的家人把自己的感受当成小明的真实想法,这是他们的隐含假设,他们觉得小明在炫富什么的,还有就是为什么只叫姑姑不叫姑父,是不是看不起姑父?再有就是背景不一样,对这些小事太敏感了。

【第二组】我觉得小明的做法没什么问题啊,很正常啊。我们组觉得就是家人想得太多,导致沟通不畅,最根本原因是生活习惯、经历导致他们异常敏感。

3步:明确问题本质

【拆书家】好的,感谢小伙伴的分享,经过大家的讨论和分析,大家认为家人攻击小明的本质原因是背景不一样,太敏感了,可不可以认为本质是如何处理与背景不同的人进行沟通的时候出现隐含假设的情况?

【学习者】是这个问题。

4步:引导分组讨论解决方案

【拆书家】好的,针对这个本质原因,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出一个解决方案。讨论时间是5分钟,5分钟以后,我们请每个小组派代表说出小组讨论的方案。

5步:各组分享解决方案

【拆书家】好的,5分钟时间到了,请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来分享一下你们的解决方案。

【第一组】我们觉得事情分成2步,

第一步是事前准备:

1、先介绍自己的背景,调查对方的背景,包含出生年代,工作、生活经历;

2、打预防针,把可能导致对方误解的问题先进行说明预防;

第二步是事后补救;

1、建立安全氛围

2、找出冲突点,进行详细说明;

3、描述愿景,说明初衷。

【拆书家】第一组很棒哦,说的比较全面了,第2组有补充的吗?

【第二组】第一组已经说的非常好了,我们大部分类似,我们也是分为2步,第一步是提前预防,第二步是事后澄清,澄清的时候要真诚道歉,坦诚自己的真实意图,最后再次道歉。

【拆书家】非常好,也感谢第二组的分享。(回应和反馈)

6步:总结各组解决方案

拆书家好的,刚才大家针对如何处理与背景不同的人进行沟通的时候出现隐含假设的情况进行了一场微行动学习,在大家群策群力的努力下,也找到了问题的解决方案。我来归纳总结一下,

第一步是事前准备:

1、先介绍自己的背景,调查对方的背景,包含出生年代,工作、生活经历;

2、打预防针,把可能导致对方误解的问题先进行说明预防;

第二步是事后补救;

1、真诚道歉,建立安全氛围

2、找出冲突点,进行详细说明;

3、描述愿景,说明初衷。

【过渡】通过这个片段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隐含假设,以及如何破除隐含假设,接下来,我们就选择一个典型的人生选择的隐含假设-僵固型心智来深入探讨一下,请大家花1分钟时间阅读片段2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僵固型心智&成长型心智

第三个隐含假设是心理学中讲的“僵固型心智”(fixed mindset)。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发现,有些人坚信只要足够努力,自己就能变得更有能力,这样的人就具有“成长型心智”的特征,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自己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努力或不努力都不会产生什么改变,这样的人则具有“僵固型心智”(fixed mindset)。德韦克同时发现,具有成长型心智的人,他们所取得的学业或事业成就明显高于僵固型心智的人。

一个僵固型心智的人怎样才能转变为成长型心智呢?比如不要说“我不擅长做这件事”,而是问“要做成这件事我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高”;不要说“这件事我做不好”,而是问“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把这件事搞定”;不要说“这件事我已经完成得很好了”,而是问“我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做得更好”;不要说“我肯定不会像他们那样做事情”,而是问“从他们身上我是否能学到些什么东西”……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7分钟)

【互动-提问】请问一下大家在这个片段当中提到了哪几种心智?

【学习者】僵固型心智、成长型心智。

【互动-提问】根据我们上个片段学到的隐含假设,僵固型心智的人的隐含假设是什么?

【学习者】假设人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

【拆书家】回答的非常好,那究竟什么是僵固型心智,什么是成长型心智呢?

【概念对比讲解】从字面意思来看,这2个概念很好理解,僵固型心智假设人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成长型心智假设人的能力是可变的,确实,这也是它们的本质区别,但不仅仅是这样,它们的区别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僵固型心智

成长型心智

对挑战的看法

畏惧挑战

拥抱挑战

对困难的看法

遇到困难容易放弃

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

对努力的看法

认为努力并没有什么用

认为努力可以让自己获得进步

对批评的看法

漠视别人对自己的建设性批评

善于从批评意见中学习

对别人的成功的看法

视别人的成功为威胁

从别人的成功中学习或受到激励

习惯性的自我评价

“我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我表现得很聪明还是很笨?”

“我是否变得更好了”“我是否赢得了更多的挑战?”

成长型心智也存在一些误区:

1、很多人将他们身上某些他们喜欢的优点称作“成长型心智”。如果他们是一个思想开放、灵活性高的人,他们会说自己拥有成长型心智。有的人将成长型心智称作“开放型心智”,但是拥有灵活性和开放的思维,与专注于个人能力的发展,是两件不同的事。

2、很多人认为成长型心智只关乎努力,特别是去夸奖别人的努力。但是希望他们能明白,在他们采取的策略不奏效时改用新策略的重要性,还有就是不要去称赞根本不存在的努力。

3、有的人把成长型心智当成可以做任何事,不是这样的,成长型心智也是关乎结果的,它是以能力的提升为主的。

总结一下,成长型心智关乎努力,培养成长型心智需要满足3个条件:

1、努力本身。是真努力还是假装努力?

2、努力的策略。当方法没有效果的时候,调整努力的方法。

3、努力的结果。成长型心智与结果相关,以提升能力为导向。

【互动-提问】36岁的高速公路收费员说:我已经36岁了,除了收银,我啥都不会,请问这是哪一种心智?

【学习者】僵固型心智

【拆书家】对,是僵固型心智,因为她认为36岁的她已经有没任何可能了,学不会其他技能了,都没有尝试过努力。

【互动-提问】姜淑梅奶奶60岁认字读书,75岁学写作,81岁出书4本,老奶奶觉得她的人生还有很多可能,请问这是哪一种心智?

【学习者】成长型心智

【拆书家】对,成长型心智,老奶奶虽然年纪大,但是她认为能力是可以习得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老奶奶通过努力,获得了能力的提升。

【互动-提问】小明已经很努力的学习了,但是考试就是拿不到好成绩,小明觉得这是还不够努力,要按照以前的学习方法更加的努力学习,请问这是哪一种心智?

【学习者】僵固型心智

【学习者】成长型心智

【拆书家】这个问题大家出现了分歧,其实这个案例是成长型心智的一个误区,努力本身虽然值得夸奖,但是一味地努力,而不管方法结果,不管能力有没有提升,都不去不改变方法,它也是僵固型心智。

理解了僵固型心智和成长型心智的概念和区别,那如何将僵固型心智改变成成长型心智呢?

我们从语言习惯上找到一个切入点,通过改变语言习惯的方式改变僵固型心智。

1、 调整思路,把负面问题调整为正面问题;比如把我做不到,改成我如何才能做到?

2、 在提问中加入询问数量的词语;比如有哪些方法,哪些措施,哪些渠道?

举例:有哪些方法才能让我做到?

3、 加入可能性提问。在描述中加入“可能”“可以”这类的词。举例,有哪些方法,可以让我做到这件事情?

【好处】:通过改变语言习惯的方法,改变僵固型心智,找到更多可能。

【不这么做的坏处】:不能改变僵固型心智,陷入负面情绪之中。

【适用范围】适用于那些相信改变也愿意改变的人,喜欢安逸,不求上进的人就不适用了。

【预防异议】:有的人会觉得这个方法好是好,但是真的有用吗?真的就能改变僵固型心智吗。其实我想说的是,改变分为2种,一种是思维上的改变,一种是行为上的改变,改变思维其实更难一点,也并不是说非得改变成功了才叫改变,改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说,你从很讨厌某个人到不怎么讨厌一个人,这也是一种改变。还有的人会说,这个方法太简单了,我有必要分成3步,一步一步来吗?确实,这个方法是简单,对于使用已经很熟练的人来说,直接到达第3步完全没有问题啊,对于初学者来说,建议还是按照步骤来,这是一个由负面情绪到目标越来越聚焦的一个过程。

成功的A1:2018年5月,公司组织培训学习新的进度管理软件-斑马网络图,刚开始我是很抗拒的,觉得这个东西是多余的,有excel、project软件就足够了,而且还听说公司已经培训了半年,没人学会,也有一丝畏难情绪,觉得自己也可能学不会(畏惧挑战,僵固型心智)。运用改变语言习惯的方法,我是这么做的:

1、我如何才能学会斑马软件?

2、我有哪些方法、哪些措施能让我学会斑马软件?

3、我有哪些方法、哪些措施可以让我学会使用斑马软件?

我仔细一想,可以去斑马软件公众号上找一些学习视频,特别是针对初学者的学习视频,其次,我有斑马软件公司工作人员的手机号和微信,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找他们求助。后来在2018年8月份的时候,斑马软件公司的工作人员再次来到我们公司培训,我一举拿了2个奖。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写剧本

【拆书家指令】接下来就请大家写一个剧本,使用改变语言习惯的方法,运用到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场景中去,可以用于自己与自己的对话,也可以用来帮助别人改变僵固型心智,比如你遇到一本看不进去的书;或者你的朋友来向你抱怨,某些事情他无能为力;又或者家里的小孩不好好吃饭,你好苦恼,请大家用3-5min时间写一下,写好以后我们邀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拆书家】有哪位小伙伴愿意分享的,有请。

【学习者分享】

【时间】2019620日暑假

【地点】旅游景区

【人物】我和艺琳

【事件】和艺琳一起爬山

【对话】

【艺琳】这座山好难爬啊,爬不上去啊

【我】你真的觉得自己爬不上去了吗?你真的没有一丝力气了吗?你如何才能爬上山顶呢?(负面正面)

【艺琳】好累啊,还是有一点力气的,我想想看有没有办法爬上去。

【我】有哪些方法可以让你到达山顶呢?我是非常想和你一起领略山顶的风景的(加入数量、加入可能)

【艺琳】我觉得沿溪走一些小路,可以让我放松一下,带上登山杖,可以让我更顺利登山,最坏的结果也就是走一半路,另外一半路坐缆车。

【我】你看,这不就找到方法到达山顶了嘛。

【A2】布置作业-找人分享

【布置作业-找人分享】现在我就给大家布置一个小任务,让大家做一个刻意练习。这个练习不需要在现场完成。请你在未来一周内,找机会向你身边的人,可以是亲人、朋友,也可以是同事、客户,分享今天所学到的通过改变语言习惯的方法改变僵固型心智,告诉他们如何改变语言习惯。请大家在纸上,写出自己的A2便签。你计划什么时候完成这个任务?找谁做这个练习?给大家4分钟时间思考一下。

【学习者分享】

我今天回去和奶奶分享僵固型心智和成长型心智,以及如何使用改变语言习惯的方法改变僵固型心智。奶奶经常抱怨说孩子太调皮了,好难带。我会告诉奶奶这是对困难的畏惧,是僵固型心智,同时使用改变语言习惯的方法来引导奶奶,奶奶,有哪些方法可以让孩子乖一点

【拆书家】感谢小伙伴的精彩分享,大家给她鼓个掌。(回应和反馈)

【总结】(0.5分钟)

感谢小伙伴的精彩分享,今天通过对逃离隐含假设的牢笼和成长型心智2个片段的学习,让我们学会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找到并识别、校正隐含假设,以及通过改变语言习惯的方法,改变僵固型心智。希望大家把这2个方法真正的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去,我今天的拆解到此结束,谢谢大家。